《論持久戰》有抄襲之嫌?

——重估《論持久戰》的歷史價值

作者:李佑新 陳龍    發布時間:2015-08-2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

內容摘要: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取得第一次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及廣大軍民,英勇抗戰,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作出了重大歷史貢獻。1938年毛澤東發表的《論持久戰》,不僅是軍事理論上的重大突破,更為抗日戰爭勝利提供了重要指導。毛澤東明確指出,抗日戰爭一般的戰略方針是持久戰,但是由於敵我雙方的基本特點及力量對比,決定了我們在具體戰役戰斗中,則與之相反,應當實行戰略防御中的戰役進攻戰,戰略持久中的戰役速決戰,戰略內線中的戰役外線作戰,即外線的速決的進攻戰。

關鍵詞:抗日戰爭;持久戰;毛澤東;中國;勝利;抗戰;軍力;日本;對比;反法西斯戰爭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取得第一次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及廣大軍民,英勇抗戰,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作出了重大歷史貢獻。1938年毛澤東發表的《論持久戰》,不僅是軍事理論上的重大突破,更為抗日戰爭勝利提供了重要指導。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有一些質疑聲音,認為蔣百裡和陳誠等提出持久戰較早,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有抄襲之嫌,以此誤導讀者。實際上,蔣百裡的《國防論》,無論從出版背景,還是從目錄、內容等來看,都顯示出與抗日持久戰並無多少關系﹔至於《陳誠將軍持久抗戰論》一書,也只是在蔣百裡的基礎上收集了其他人物的一些文章編著的合集,其中陳誠的文章屬於典型的宣傳性文章,與毛澤東《論持久戰》全面深入分析抗日持久戰及揭示戰爭發展規律等有著深度和層次上的根本不同。更應說明的是,毛澤東並未將提出持久戰的功勞歸功於自己。《論持久戰》開篇即說明了“很多人都說持久戰”,而《論持久戰》的目的則是弄清楚“為什麼是持久戰?怎樣進行持久戰?……怎樣爭取最后勝利?”正是對這些問題的科學解答,使得《論持久戰》不僅是一部創造性的軍事著作,更是指導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行動藍圖。

一是駁斥了關於抗日戰爭的錯誤論調,堅定了人們持久抗戰的必勝信念。七七事變后,日本先后投入100多萬兵力到中國戰場,侵佔了華北各省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並把戰線推到了華中、華南一帶。這使一部分人產生了悲觀情緒,提出了所謂的“亡國論”,認為我們武器不如人,軍力、經濟力、政治組織力等皆不如人,“中國打不勝,會亡”。與此相反的論調則是所謂的“速勝論”。由於中國軍民的奮勇抵抗,一些人又將日本估計得過低,盲目樂觀地認為中國軍隊隻要堅持3—6個月,蘇英美等國一定會出兵援助,台兒庄、平型關的勝利更是沖昏了他們的頭腦,覺得敵人已經“離崩潰不遠”。這兩種論調產生了極壞的影響,是政治上軍事上的近視眼,“都是主觀的和片面的,一句話,非科學的”。毛澤東指出,中日之間的戰爭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在20世紀30年代進行的一場決死的戰爭,中日戰爭雙方存在著互相矛盾的幾個基本特點,即日本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強的,但其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國際形勢又處於不利。中國反是,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比較地弱的,然而正處於進步的時代,其戰爭又是進步的和正義的,世界的多數國家是會要援助中國的。依據這些基本特點判斷,日本在中國會有一定時期和一定程度的橫行,但不可能橫行到底,必然遭到最后的失敗﹔中國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艱難的路程,但決不會亡,必然取得最后的勝利。因此,“抗日戰爭既然是持久戰,最后勝利又將是屬於中國的”。這一科學論斷驅除了人們思想上的迷霧,堅定了抗戰必勝的信念。

二是科學地揭示了抗日戰爭的發展規律,為奪取勝利提供了科學依據。根據中日雙方的基本特點和力量對比及其發展變化,毛澤東將抗日戰爭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戰略防御階段。日本憑借其軍事優勢大舉進攻中國,佔領中國許多地方,中國雖然將遭受頗大的損失,丟失許多地方,但將結成廣大的統一戰線,實現空前的團結。第二階段即戰略相持階段。由於中國的頑強抵抗和日本兵力不足,日本將轉入保守佔領地的階段,中國如果能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和堅持持久戰,將在這一階段獲得轉弱為強的力量,這個階段是最艱難、最痛苦的時期,但也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是整個戰爭形勢轉變的樞紐。第三階段即戰略反攻階段。中國將以不斷發展壯大的自身力量為基礎,在國際力量的幫助等條件下,逐漸地收復失地,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抗日戰爭的發展進程証明了這一預見的科學性,《論持久戰》成為了中國人民奪取勝利的行動指南。

三是制定了奪取抗日戰爭勝利的戰略戰術,為改變敵我優劣形勢提供了行動指南。毛澤東明確指出,抗日戰爭一般的戰略方針是持久戰,但是由於敵我雙方的基本特點及力量對比,決定了我們在具體戰役戰斗中,則與之相反,應當實行戰略防御中的戰役進攻戰,戰略持久中的戰役速決戰,戰略內線中的戰役外線作戰,即外線的速決的進攻戰。在戰爭的全過程以及戰爭的每一階段,盡可能地每戰集中兩倍、三倍甚至四倍的優勢兵力,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與敵周旋於廣大戰場上,給敵人以殲滅戰的打擊。“幾個大漢打一個大漢之容易打勝,這是常識中包含的真理。”這種戰略戰術方針,決定了我們將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形式,而以其他形式輔助之。一方面,這種運動戰堅決反對“有退無進”的逃跑主義和“有進無退”的拼命主義﹔另一方面,這種運動戰又不取消和削弱其他作戰形式特別是游擊戰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毛澤東態度鮮明地批駁了中國共產黨內和黨外許多人把抗日的希望全部寄托於運動戰等正規戰,輕視游擊戰,把打游擊戰視為“降志辱身”的錯誤思想,強調游擊戰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在整個抗日戰爭中的戰略地位僅次於運動戰。雖然游擊戰沒有正規戰那樣迅速的成效和顯赫的名聲,但在長期和殘酷的戰爭中,它將以分散、集中和轉移的靈活性,表現其很大的威力,促進戰爭局勢的轉變,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發揮重要的戰略作用,在人類反法西斯戰爭史上上演偉大的一幕,產生空前廣大和持久的意義。“原來這戰爭怎麼打,前途如何,有什麼曲折復雜,很多同志都不是很清楚”,《論持久戰》的發表,把這些問題都“講的非常透徹,一下大家有希望了”。

四是提出全面抗戰路線與人民戰爭思想,揭示了奪取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則和制勝法寶。毛澤東認為,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戰爭,“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因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毛澤東深刻指出,戰爭是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力量的對比不但是武器、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更是人心和人心的對比。武器的先進程度、軍力和經濟力等的強弱程度固然重要,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打起仗來,人心如不屬我,我就輸了”。為了動員群眾,毛澤東提出必須採用符合民眾口味的方式,依靠口說、傳單布告、報紙書冊、戲劇電影、學校、民眾團體和干部人員等等,經常性地進行動員,強調不但要將戰爭的政治目的明確告訴軍隊和人民,使他們知曉抗日戰爭是為了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國,明白抗日戰爭在本質上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是為著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戰的,而且要向廣大人民群眾說明達到政治目的的步驟和政策。此外,毛澤東還對軍隊進行了政治改造,妥善地處理官兵之間、軍民之間的關系。毛澤東分析說,動員了廣大群眾,就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使日本帝國主義仿佛一匹野牛沖入火陣,我們一聲喊都要把它嚇一大跳﹔動員起廣大人民群眾,建立和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使中國人的大多數、日本人的大多數、世界各國人的大多數都站在抗日戰爭方面,那麼日本的優勢也就不成其為優勢了,而我們原本處於劣勢的方面也能夠逐漸加強。“依靠民眾則一切困難能夠克服,任何強敵能夠戰勝,離開民眾則將一事無成。”

《論持久戰》發表后,在黨內外和國內外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新深入閱讀《論持久戰》,汲取不朽的理論價值和精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