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與中國夢

作者:    發布時間:2015-12-16   
分享到 :

毛澤東詩詞與中國夢

張承源

毛澤東詩詞,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毛澤東追求中華民族獨立和自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詩化演繹和詩化精神。

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詩詞的思想來源,一方面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一方面是中國人民轟轟烈烈的革命和建設斗爭實踐﹔一方面是中國五千年優秀的傳統文化。毛澤東著作和詩詞就是在這幾方面的結合上達到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形成了20世紀中國和世界思想的高峰和詩詞的豐碑。

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詩詞,其代表作是19156月的五言詩《挽易昌陶》、19184月的七言詩《送縱宇一郎東行》、1925年春的《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於22歲學生時代創作的五言詩《挽易昌陶》,真切地表達了作者對摯友英年早逝的痛惜之情,深切地抒發了少年毛澤東憂國憂民的報國情懷,以及振興中華改造世界的宏圖遠志。“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來。愁殺芳年友,悲嘆有余哀。……我懷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茜,願言試長劍。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蕩滌誰氏子,安得辭浮賤……”這首五言詩可謂少年才俊出手不凡。全詩以回環往復的手法,低回沉郁的意蘊與昂揚豪放的氣勢相統一,在沉痛的哀思中融匯著一股陽剛之氣和報國之志,代表著那一時代先進青少年的報國理想和為實現中華民族圖強復興的中國夢。

毛澤東19184月的七言詩《送縱宇一郎東行》,是毛澤東學生時代以“二十八畫生”留下的最后一首詩,既抒發送別之情,又表達互勉之意,或者說名為贈縱宇一郎,實為自況。

雲開衡岳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裡。

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鐘此。

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

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巨艦直東指。

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裡。

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米。

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

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餘子。

這首詩最顯著的特點,首先是抒發了少年毛澤東“要將宇宙看稊米”的氣吞千古、囊括六合的胸懷與氣度,以及在“滄海橫流”的時代風雲中“鯤鵬擊浪”的博大情懷,和“胸中日月常新美”銳意進取的理想抱負。《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兩個“必有”揭示了以天下為己任,敢於擔當的精神信念。其次,此詩送別友人與自抒胸臆渾然一體,事、景、情、理熔為一爐,表現出一種崇尚豪放的美學境界,散發出毛澤東早期詩作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氣息。我甚至感覺這首詩受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影響,然而它確是少年毛澤東中國夢的“詩言志”,凸現出少年毛澤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求夢想。

毛澤東1925創作的《沁園春·長沙》,是洋溢著“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青春夢想的激越詞章,是青年革命家毛澤東中國夢的優秀詩篇。毛澤東一生寫了兩首《沁園春》,都堪稱經典。其一是1925年寫長沙的秋景﹔其二是1936年寫北國的雪景。前者提出了驚天動地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后者堅定有力地回答了“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時間相隔11年,毛澤東已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共產黨的卓越領導人,這是后話。《沁園春·長沙》下片吟道: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毛澤東創作《沁園春·長沙》正值32歲,剛過而立之年。關於此詩,1935年在陝北保安,毛澤東對美國著名記者斯諾談道:“我逐漸地團結了一批學生在我周圍,形成了一個核心,后來成為對中國的國事和命運產生廣泛影響的一個學會(即新民學會)。這是一小批態度嚴肅的人,他們不屑於議論身邊瑣事,他們的一言一行,都一定要有一個目的……”(見《西行漫記》)從以上詩人的回憶中,我們更能理解《沁園春·長沙》中的一問:“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學生時代就團結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為救國救民,圖強雪恥,為追求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勇敢擔當,立志奮斗。

與此相關的,還有毛澤東這一時期的七言詩殘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毛澤東19581221日在文物出版社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詩詞十九首》的書眉上寫了一些批注。關於《沁園春·長沙》的批注道:“擊水:游泳。那時初學,盛夏水漲,幾死者數。一群人終於堅持,直到隆冬,猶在江中。當時有一篇詩,都忘記了,隻記得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又,196678日,毛澤東在給江青的信中說:“……我少年時曾經說過: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可見神氣十足了。”毛澤東詠這兩句詩的時候,被同學們稱為“毛奇”。他所抒發的是鯤鵬展翅,水擊千裡的浩然之氣,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之志,是與天地人奮斗,其樂無窮的崇高斗爭精神。

1927年到1937年土地革命戰爭,是毛澤東將振興中華的宏偉革命理想與艱苦卓絕的革命實踐緊密結合的時期,是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探索出一條成功的中國革命道路的時期,是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突破敵人圍剿,進行二萬五千裡長征,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的時期,是產生歷史巨人和產生偉大史詩的時期。1927年至1937年,是毛澤東從34歲到44歲的壯年時期,是“風雲突變”,“倒海翻江卷巨瀾”的時期,是“喚起工農千百萬”,“戰地黃花分外香”的時期,是“萬裡崎嶇,為國效命”的時期,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時期,是毛澤東大部分經典詩詞產生的時期,也是毛澤東一生詩詞創作的第一個高潮時期。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毛澤東詩詞中,有兩處明確地寫到“夢”,這是第一處。讓我們不妨來一次“穿越”。那是1959年,毛澤東詠得《七律·到韶山》,詩前小序雲:“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離別這個地方已有三十二年了。”賞詩解詩,必須具有詩人的睿眼慧心。然而很多著作將毛澤東這首詩小視了或解歪了,例如有說“該詩通過對韶山人民革命歷史的回顧,以及對人民公社社員通過熱情勞動而喜獲豐收的描繪,贊揚了家鄉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歌頌了中國人民戰天斗地的新風貌。”此乃“紛紛藝苑漫雌黃”矣。其實,1959913日,毛澤東《致胡喬木》信的落款后又加了以下的文字:“‘霸主’指蔣介石。這一聯寫那個時期的階級斗爭。通首寫三十二年的歷史。”

1959年“穿越”32年,恰是1927年。1927年,大革命風起雲涌,北伐戰爭鐵軍猛進,農民運動轟轟烈烈。然而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湖南也發生了“馬日事變”,一時間反革命勢力群魔亂舞,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慘遭屠殺,僅毛澤東一家就有多位烈士。“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32年,是我們的詩人永遠不能忘卻的夢,永遠魂牽夢繞的家國夢,奮斗夢……

就在1927年春,毛澤東填了一首著名的詞《菩薩蠻·黃鶴樓》: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那是1927427日至59日,黨的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毛澤東提出的加速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組織工農軍隊等挽救革命的提案,大會拒不討論。甚至毛澤東本人也被排斥於大會領導之外,剝奪了表決權。會議期間,毛澤東偕夫人楊開慧同游武昌黃鶴樓。詩人觸景生情,放眼神州,精騖八極,心游萬仞,感懷國事,憂從中來,抒發了對中國革命前途的深沉憂慮,同時也表現了作者澎湃的革命激情和艱苦探索中國革命的信念。這首詞的詞眼是“心潮”。31年后,毛澤東對此詞自注說:“心潮: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的前夕,心情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號,黨的緊急會議,決定武裝反抗,從此找到了出路。”

《菩薩蠻·黃鶴樓》是毛澤東從“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向“逼上梁山”,當“山大王”華麗轉身的一首詞。八七會議上,毛澤東石破天驚地喊出“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著名論斷。九月九日,秋收起義“霹靂一聲暴動”,毛澤東艱難地將起義隊伍帶上綠海叢林的井岡山。從此,毛澤東用筆杆子和槍杆子敲擊禹域神州,譜寫出平平仄仄節奏鏗鏘的壯美時代詩篇。

1927年秋到1934年秋8年時間,在以井岡山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艱苦斗爭的歲月裡,毛澤東吟詠出11首詞:《西江月·秋收起義》(1927年秋)《西江月·井岡山》(1928年秋)《清平樂·蔣桂戰爭》(1929年秋)《採桑子·重陽》(192910月)《如夢令·元旦》(19301月)《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19302月)《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19307月)《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1931年春)《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1931年夏)《菩薩蠻·大柏地》(1933年夏)《清平樂·會昌》(1934年夏)。

這些詞,誠如毛澤東30年后自謙道:“在馬背上哼成的。文採不佳,卻反映了那個時期革命人民群眾和革命戰士們的心情舒快狀態,作為史料,是可以的。”其實,這些詞都是“雄奇瑰麗詞”(柳亞子語),都“既是詩史,也是史詩”(臧克家語),都是毛澤東為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讓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站起來的中國夢的詩化演繹和詩化精神。

1934年到1935年的長征時期,和以井岡山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時期一樣,同為毛澤東詩詞創作的第一個高潮期。有高潮便有高峰。長征時期毛澤東在馬背上哼出了8首詩詞——《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至1935年)《憶秦娥·婁山關》(19352月)《七律·長征》(193510月)《念奴嬌·昆侖》(193510月)《清平樂·六盤山》(193510月)《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193510月)。這些詩詞都是偉大的史詩,正如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中說的:“他是一個既能領導遠征又能寫詩的叛逆。”亦如著名詩人賀敬之19941226日《在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成立大會上的開幕詞》稱贊的:“中華文化的瑰寶,詩歌史上的豐碑。”這些詩詞同樣是毛澤東為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讓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站起來的中國夢的詩化演繹和詩化精神。

“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毛澤東年譜》記載:“193628日,在清澗縣袁家溝,偵察渡口情況,督促渡河准備工作。2月上旬,遇大雪,作《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沁園春·雪》是毛詞的巔峰之作。它上片寫景,下片詠史,堪為詞藝典范。上片可以用8個字概括:視通萬裡,思接千載。下片也可以用8個字概括:雄視千古,掃空六合。上片著一“望”字,“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下片用一“惜”字,一筆橫掃5個帝王。整首詞堪稱大視野、大胸襟、大氣魄、大手筆。1945年《沁園春·雪》在重慶披露后,著名詩人柳亞子“自愧汗耳”地贊賞道:“毛潤之沁園春一闋,余推為千古絕唱”,“嘆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另外,有史料記述:1945年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期間,於右任於96日設午宴招待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席間,於右任對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極力稱贊,對該詞的結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尤其贊賞,認為是激勵后進之佳句。毛笑著答道:“若何‘大王問我:幾時收復山河’啟人之深也。”說畢,兩位詩人拊掌大笑,舉座皆歡。

毛澤東在文物出版社19589月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詩詞十九首》的書眉上,關於《沁園春·雪》的批注說:“雪:反封建主義,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文採、風騷、大雕,隻能如是,須知這是寫詩啊!難道可以謾罵這一些人們嗎?別的解釋是錯的。末三句,是指無產階級。”毛澤東說的“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即是“英雄史觀”。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不是英雄創造歷史,而是奴隸創造歷史,人民創造歷史。所以,毛澤東強調說:“末三句,是指無產階級。”亦正如毛澤東后來對外國友人說的:“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我們是人民的代言人。”

19371月,中共中央機關遷往延安。從延安到西柏坡到北平,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是毛澤東44歲至56歲的盛年,是毛澤東說的用槍杆子和筆杆子打敗中外反動派的時期,是毛澤東文章冠天下的時期,是毛澤東思想確立、形成、豐富、輝煌的時期。抗日戰爭中的詩詞創作主要是《四言詩·祭黃陵文》(193746日)《五律·挽戴安瀾將軍》(19433月)。解放戰爭中的詩詞創作主要是《五律·張冠道中》(1947年)《五律·喜聞捷報》(1947年)《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19494月)。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是一首劃時代的偉大史詩,是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雄壯豪邁的進行曲,也是一首境界高遠的哲理詩。“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此詩頸聯乃全詩之主旨和靈魂。一個“宜將”,一個“不可”,正面號召,反面警戒,援古証今,瞻望未來,不僅形象地濃縮了《將革命進行到底》和《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的內容,而且深刻地表現出一個人民軍隊的偉大統帥和杰出戰略家的眼光、膽識、襟懷和豪情。尾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化用古詩,翻出新意,哲理深邃,境界高遠,氣韻恢宏,引人凝思。

早在抗戰時期,延安理論界曾就“毛澤東主義”開展討論,毛澤東知道后在中央黨校講話時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思想,是千百萬先烈用鮮血寫出來的,是黨和人民的集體智慧。”

總之,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無論毛澤東詩詞創作特別是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確立和輝煌,都是毛澤東為追求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詩化演繹和精神結晶。

1961年,毛澤東寫了一首《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

這首詩在詩人所有詩作中堪稱最為華美飄逸的作品之一,可謂一首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典范之作。“我欲因之夢寥廓”化用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我欲因之夢吳越”,以“寥廓”代“吳越”境界更為闊大,故此詩贊美的不僅是新湖南,而且是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的“夢”極其“寥廓”,但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二是思念友人懷念先烈﹔三是國際題材。此詩還有懷念楊開慧一說。毛澤東晚年回憶說:“‘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就是懷念楊開慧的。楊開慧就是霞姑嘛!可是現在有的解釋卻不是這樣,不符合我的思想。”

新中國建立以后,“換了人間”,“詩人興會更無前”,毛澤東的詩詞創作形成了第二次高潮。其重要詩詞是:《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195010月)《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水調歌頭·游泳》(19566月)《蝶戀花·答李淑一》(1957511日)《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71日)《七律·到韶山》(19596月)《七律·登廬山》(195971日)《七絕·為女民兵題照》(19612月)《七律·答友人》(1961年)《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196199日)《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1117日)《卜算子·詠梅》(196112月)《七律·冬雲》(19621226日)《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196319日)《雜言詩·八連頌》(196381日)《七律·吊羅榮桓同志》(196312月)《賀新郎·讀史》(1964年春)《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19655月)《念奴嬌·鳥兒問答》(1965年秋)《七律·有所思》(19666月)。

毛澤東詩詞,就其數量而言,並不太多,但就其深邃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的完美結合上堪稱典范,超邁古今,享譽中外。毛澤東詩詞,不僅是他幾十年革命實踐的心路歷程,也是他各個歷史階段的詩化豐碑。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詩詞,既繼承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又繼承弘揚了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又融入了毛澤東的性格氣質學識和抱負,並且緊扣時代脈搏,高揚時代精神,反映了人民心聲,引領了時代風尚,鼓舞了中國人民的自強斗志,堅定了中國人民的理想信念,成為中華民族百年憂患百年復興中國夢的號角,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詩化歷史的象征。所以,我們今天學習和研究毛澤東詩詞,不僅能夠學習毛澤東詩詞所體現的中國精神、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而且可以學習和欣賞毛澤東詩詞所蘊含的中華傳統詩詞的永恆魅力﹔還可以從它嶄新的時代內容、強烈的時代精神和偉岸的人格魅力等,汲取到為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和精神力量。

201211月,黨的十八大閉幕之后,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用“中國夢”一詞描繪心中的未來:“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此后,習近平多次闡述了“中國夢”的多層含義。據不完全統計,到2015年初,習近平的講話裡出現了300余次“中國夢”,諸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地為人民造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習近平同志善於領會和化用毛澤東詩詞,闡述和抒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尤其是20131226日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 9處引用毛澤東詩句,令我們感佩而深思。習近平指出:“毛澤東同志說過:‘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實現我們確立的奮斗目標,我們既要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勿忘昨日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