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地對待國際上對中國的評價

作者:彭萍萍    發布時間:2012年01月09日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發展舉世矚目。對此,國際上存在多種不同的評價,主要代表性觀點有:

1.“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這屬於對中國改革開放進行否定評價的一類觀點,折射著對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績深懷恐懼,對中國發展中的問題極力夸大,甚至幸災樂禍。這首先反映了意識形態的對抗和冷戰的思維﹔其次反映了狹隘的國家利益觀和國家安全觀,不能容忍他國的發展、崛起﹔再次表明缺乏包容的文化心態和多元的文化視角,習慣於用自身的模式、理念、價值去衡量、評判他國,是在不了解、更不理解他國國情的基礎上作出的激烈反應。

2.“中國世紀論”、“中國模式論”。持這種觀點的人對中國改革開放持肯定、贊揚的態度,認為中國的崛起,特別是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模式與經驗具有世界性意義。此類觀點能夠客觀地審視中國改革開放與和平發展的進程與意義,敏銳地捕捉到中國發展模式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應當說對於世界認識與了解中國,對於中國認識自身都有價值。

3.“中國背離論”。此種觀點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背離了馬克思主義、背離了社會主義、背離了第三世界。其理由是在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市場經濟導致貧富差距加大,外交理念與戰略的轉型忽視了西方主導國際體系與秩序的現狀,抹煞了國際社會不公正的事實,這些都有悖於社會主義的宗旨和馬克思主義的原則。但時代在變化,人類的相互依賴在不斷加強,一個面臨共同問題、共同利益、共同選擇的世界要求人們做出與時俱進的改變。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當代中國的選擇與轉型是正確的,因為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及相應的轉型,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 4.“中國責任論”。即中國應該在國際上承擔更多的責任。隨著中國國家實力持續穩定增長,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中國責任論”日益成為比較熱門的國際話語。從中國方面來講,經濟實力在提升,國際影響在擴大,與世界的聯系更為緊密。因此,中國應盡其所能,對世界進步事業與和平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是中國政府與人民對自身的要求。從國際上來說,它體現了對中國國際地位及其對國際體系發展影響的承認,包含著國際社會期望中國發揮更大國際責任的正當期待,有利於中國為實現和平發展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對國際上的種種評價,我們應理性地對待,並努力澄清對中國國際角色、身份的錯誤議論。

第一,要正確處理改革開放與經濟全球化及和平發展的關系。面對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機,認為經濟全球化已經逆轉甚至消失的見解再度興起。對此,我們要看到國際金融危機不能成為質疑經濟全球化的理由,更不能成為質疑改革開放的理由。中國必須繼續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更自覺地融入經濟全球化,更自覺地融入國際社會。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和經濟的世界性交往的加深,中國在積極加強國際合作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與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在不同層次上出現了一些摩擦與沖突。對此,我們既要堅持對外正面宣傳,強調中國和平發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又要學會換位思考,化解已經產生或有可能產生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實現互利共贏。

第二,要逐漸明確中國在國際上的定位。這涉及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關於中國是新興大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這是我們在對中國進行國際定位時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也是最突出的分歧。從國際定位的角度上看,新興大國的定位更有針對性、更有解釋力。其次,涉及到中國如何看待和處理同生存其中並與之密切交往的國際社會的關系。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的定位已轉向認同者、融入者、改造者的定位。新的定位不僅是為了獲得自身利益,還要自覺地承擔起國際責任與義務。再次,要明確中國對外關系中可挖掘的優勢與著力點,即中國的軟實力。中國是文明古國,有許多文化資源與優勢,中國的“天下觀”、“和合觀”、“天人合一觀”、“中庸觀”都頗有魅力,值得挖掘。中國關於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主張,關於共贏、共存、共處的理念,一方面反映著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們在國際關系中倡導和推行新理念、新價值、新制度的意向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