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的實踐探索和理論貢獻

作者:陳晉    發布時間:2014年01月28日    

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的實踐探索和理論貢獻

陳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它是從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也是從新中國成立后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互相聯系而又有重要區別的歷史時期,但本質上都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改革開放前的探索為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實踐,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在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之際,認真學習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論述,回顧和梳理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作出的實踐探索與理論貢獻,對於我們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毛澤東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獨創性理論貢獻,概括地講可以歸納為以下10個方面。

一、提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到社會主義建設和技術革命上來。革命的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是毛澤東從戰爭年代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都強調過的重要思想。他指出:階級斗爭僅僅是為建設、為發展生產、為由農業國到工業國、為人民生活的提高開辟道路。1949年在革命勝利前夕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他提出將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並且以生產建設為中心任務。1956年在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全面確立時,他再次宣布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就是搞建設。他對中國20世紀的歷史進程作了一個大致的劃分:上半個世紀搞革命,下半個世紀搞建設。在我們這樣一個落后的國家靠什麼來搞建設、發展生產力呢?毛澤東十分重視科學技術。他把提高國家整體科學技術水平稱作一個偉大革命,叫技術革命,甚至把它放到同社會政治革命同等重要的地位,認為單是政治改變了,社會制度改變了,我們國家還是一個窮國,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還是要落后挨打。毛澤東的這些主張,是我們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先聲,對於我們今天牢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不斷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提出走自己的路,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從中國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政治制度上,成功地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新中國長治久安奠定了穩固基礎﹔在經濟制度上,成功開辟了一條用和平的方法對生產資料所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在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方面,由於沒有經驗,開始更多的隻能是學習蘇聯經驗。但是,毛澤東很快就覺察到蘇聯模式的局限,提出要以蘇聯的經驗教訓為鑒戒。他強調要“獨立思考”,推動馬列主義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這種獨立自主、走自己路的思想,也成為改革開放后直至今天我們推進改革發展仍然堅持的一個基本立足點。

三、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為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提供了理論依據。社會主義社會有沒有矛盾?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論述。斯大林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否認社會主義社會存在矛盾。毛澤東對此作出明確論斷: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矛盾,社會矛盾是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不斷完善得到解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理論,為我們改革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某些環節、某些方面,以促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我們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以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提供了理論依據。

四、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分兩個步驟,進而提出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分兩個階段,為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作了理論准備。我們的社會主義,究竟處於什麼樣的歷史階段?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究竟需要經歷什麼樣的步驟?這是毛澤東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多次思考的問題。他的規劃和設想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步驟上,分兩步走,第一步,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建成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在所需時間上,毛澤東最初設想,十五年打下基礎,五十年實現現代化。經過“大躍進”的挫折和三年困難時期,他對這一問題的考慮變得更加符合實際,認為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經濟落后,要把中國變成富強的國家,五十年不行,會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時間。與這種思考相聯系,毛澤東還提出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第二個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后一階段可能比前一階段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他強調,不要過早地講建成社會主義,不要那麼十分急,搞社會主義建設沒有耐心是不行的。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社會階段論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分兩個步驟的設想,為改革開放后“三步走”發展戰略提供了思想來源。

五、提出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要尊重價值法則,大力發展商品生產。毛澤東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曾經設想未來的社會主義取消商品生產,其前提是一切生產資料都歸全民所有﹔而在我國,除了全民所有制外,還存在集體所有制和部分個體所有制,不同所有制的存在決定了商品經濟存在的必要性。在完成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時,他就提出:可以搞國營,也可以搞私營﹔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后來,他又把這個想法聚焦在商品經濟問題上,指出:必須肯定社會主義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還有積極作用﹔社會主義需要有一個發展商品生產的階段。(參見《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436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針對那種將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混為一談的錯誤觀點,他指出:“商品生產,要看它是同什麼經濟制度相聯系,同資本主義制度相聯系就是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同社會主義制度相聯系就是社會主義的商品生產。”(同上,第439頁)他明確提出:“現在要利用商品生產、商品交換和價值法則,作為有用的工具,為社會主義服務。”(同上,第435頁)這些正確主張,為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實行經濟體制改革,進而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認識准備。

六、提出社會主義建設要處理好一系列重大關系,必須採取“統籌兼顧”的方針,成為我們今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方法。毛澤東提出,統籌兼顧,調動一切積極力量建設社會主義,這是一個“戰略方針”。他在《論十大關系》和《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中,系統論述了社會主義建設中帶有全局性的重大關系,強調要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法來處理好這些重大關系,既堅持兩點論,又堅持重點論。他指出:要實行工業與農業並舉,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走有別於蘇聯的工業化道路﹔要實行中央與地方並舉,充分發揮兩個積極性﹔要處理好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促進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使各方各得其所﹔要處理好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鞏固民族團結,共同建設祖國﹔要處理好黨和非黨的關系,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要正確處理自力更生與發展對外交流的關系,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積極學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長處,積極利用有利條件開展對外貿易和交流,等等。從毛澤東的論述看,統籌兼顧,不但是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而且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戰略方針。我們今天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強調遵循“統籌兼顧”這個根本方法,即源於此。

七、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對我們今天處理好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實現社會主義改造任務以后,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階級斗爭基本結束,人民內部矛盾越來越明顯地突出出來。這是一個新問題,全黨沒有思想准備。毛澤東對這個新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他指出:要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兩類矛盾性質不同、解決方法不同﹔在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建立后,敵我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大量的是人民內部矛盾,要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他還強調,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要運用民主的和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要正確對待和處理群眾鬧事,善於從中接受教訓、改進工作、教育干部群眾,把壞事轉化為好事。這些主張,對於我們今天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不斷提高群眾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八、提出搞好民主集中制,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毛澤東認為,社會主義不僅是強大的,還應該是“可親的”。怎樣才能形成“可親的”,有利於社會主義建設的良好政治局面呢?關鍵是要搞好民主集中制。我們黨勝利了,自己掌握了政權,很容易忽略民主,聽不見和聽不得不同意見。為此,他提出:沒有集中和統一是不行的,但同時必須想些辦法擴大民主,使人民敢於講真話,敢於批評。人民的政治情緒能夠得到合理表達,人民與政府的關系,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系,人民與人民之間的關系,將是一種合理的、活潑的關系。(參見《毛澤東傳19491976上》第652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毛澤東還把他希望達到的目標概括為:“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六冊第543頁,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這些主張,對於我們今天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九、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文化方針。毛澤東認為: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但是對於藝術和學術上的自由討論,不能用行政命令去壓制和禁止,必須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繁榮的方針。當然,實行“雙百”方針必須有一定的政治標准和前提,除了遵守憲法原則外,毛澤東提出了六條政治標准,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兩條。在文化建設上,毛澤東還提出,要批判地繼承歷史文化遺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做到古為今用﹔同時要學習借鑒外國進步文化,做到洋為中用,使之具有中國特點和民族風格。這些思想對於我們今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仍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十、提出保持“兩個務必”、密切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等一系列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要求。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政以后,如何保持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的本色不變質,如何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防止出現因貪圖享樂、權力腐敗、脫離群眾而導致人亡政息的危險,是毛澤東始終思考和探索的重大問題。早在革命勝利前夕,他就告誡全黨,必須牢記“兩個務必”。新中國成立后,他一直對我們黨可能出現的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現象保持高度警惕,對一些黨員干部做官當老爺、搞特殊化甚至欺壓群眾的官僚主義作風深惡痛絕。他將黨群關系提到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的高度,指出:“如果黨群關系搞不好,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鞏固。”(《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六冊第547頁,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一定要每日每時關心群眾利益,時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適合當前群眾的覺悟水平和當前群眾的迫切要求。凡是違背這兩條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敗。”(《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33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他強調,領導干部要“打掉官風”,丟掉“官氣”,遇事要同群眾商量,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才能保持同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這些深邃思想和戰略考慮,對於我們今天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毛澤東對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作出的獨創性理論貢獻,細說起來還有不少,以上只是主要的帶根本性的10個方面。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繼承了毛澤東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形成的正確認識,並根據新的時代條件與新的實踐基礎,不斷加以豐富和發展,在一以貫之的接力奮斗中,開創、推進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承繼偉業、不負重托,繼續譜寫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並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論述,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辟更加廣闊的道路。

(作者: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

(來源: 《求是》 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