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科學性體現在歷史沉澱、制度優勢、歷史擔當上——

中國共產黨制度探索的裡程碑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制度探索的裡程碑
作者:陶文昭   發布時間: 2019-11-2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

中國共產黨制度探索的幾個裡程碑

在中國共產黨制度探索道路上,有幾個重要的裡程碑。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描繪了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制度藍圖﹔

●黨的八大,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新起點﹔

●黨的十八大,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入新時代。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全面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充分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這一切是中國共產黨長期探索的結果。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有幾個重要的裡程碑

在中國共產黨制度探索道路上,有幾個重要的裡程碑。一是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描繪了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制度藍圖﹔二是黨的八大,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三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新起點﹔四是黨的十八大,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入新時代。

第一,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描繪了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制度藍圖。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就開始了政權建設,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積累了根據地建設的豐富經驗。1949年春隨著三大戰役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提上了議事日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重要節點上,對即將建立的新中國描繪了制度藍圖。毛澤東同志在會議上的講話,與隨后的《論人民民主專政》等一起,明確了新中國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指出了新中國制度建設的基本原則。這包括:“國營經濟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是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加上私人資本主義,加上個體經濟,加上國家和私人合作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這些就是人民共和國的幾種主要的經濟成分,這些就構成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形態”“總結我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毛澤東同志的這些重要論斷,構成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曾經起了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的理論基礎。

第二,黨的八大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改造逐漸勝利完成,以黨的八大召開為標志,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階段,這時構筑起社會主義制度的四梁八柱。在國體方面,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在根本政治制度方面,建立人民代表大會的基本制度。這與土地革命時期的工農兵代表蘇維埃、抗日戰爭時期的參議會是一脈相承的,也是新中國成立前后各地普遍召開的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升華。在基本政治制度方面,繼續保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956年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的講話中指出:“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中共八大第一次以黨的文件形式確定了今后將“採取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中國還建立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管理自治地方的內部事務。各民族自治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機關為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的一級地方政權。

第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新起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時期。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之后經驗教訓基礎上,我們黨對制度建設的認識越來越深入。1980年,鄧小平同志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中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黨的十四大提出:“在九十年代,我們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經濟體制,實現達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發展目標。再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周年的時候,我們將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對制度建設提出明確要求。黨的十八大全面總結改革開放制度建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第四,黨的十八大開啟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重大命題,並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黨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的目標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分別就修改憲法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上邁出了新的重大步伐。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科學的制度體系

第一,這個制度體系具有顯著的制度優勢。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踐証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

第二,這個制度體系經過了長期的歷史沉澱。歷史經驗表明,經過長期劇烈的社會變革之后,一個政權要穩定下來,一個社會要穩定下來,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從而形成比較完備的一套制度。制度定型需要理論上的自覺,更需要實踐的檢驗。中國封建制度自秦以降經歷了幾百年實踐而成熟定型。資本主義制度從英國革命算起,也經歷了幾百年時間才成熟定型。社會主義是人類歷史迄今最為先進的社會,怎樣治理社會主義社會這樣全新的社會是一個重大課題。馬克思、恩格斯沒有遇到全面治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列寧在俄國十月革命后不久過世而沒來得及深入探索這個問題,蘇聯在這個問題上取得了一些實踐經驗但總體上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如何治理好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大國,既不可能在馬列主義的經典著述中找到現成答案,也不可能從其他國家的政治實踐中借鑒既定模式,必須立足國情和時代進行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經過新中國70年的探索、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進入新時代,制度定型正當其時。

第三,這個制度體系體現了新時代的歷史擔當。毛澤東同志曾豪邁地指出,“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決定,體現了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歷史擔當。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決定,准確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演進方向和規律,突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抓住了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突出守正創新、開拓進取,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突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體現了強烈的問題導向和鮮明的實踐特色。《決定》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既闡明了必須牢牢堅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則,又部署了推進制度建設的重大任務和舉措,堅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銜接,統籌頂層設計和分層對接,統籌制度改革和制度運行,體現了總結歷史和面向未來的統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創新的統一、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的統一,必將對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