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

原標題: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
作者:徐 蓉    發布時間:2020-04-09    來源:《紅旗文稿》2020/07
分享到 :

面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新形勢,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緊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積極有序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我們要通過推進建立重點防控與重點推動相統一、積極防控與積極扶持相支撐、分類防控與分類指導相配合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奮力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

重點防控與重點推動相統一。遵循“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的原則,毫不放鬆地將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抓緊抓實抓細,不斷鞏固成果、擴大戰果。精准防控疫情要抓住重點,加快恢復秩序也要抓好重點,要嚴控重點地區、明確重點任務、瞄准重點環節、抓住重點時機、實施重點幫扶、強化重點保障,推動我們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

面對復雜形勢,疫情防控必須慎終如始,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持續向好形勢發生逆轉。隻有抓住主要矛盾和重點問題才能更好帶動其它問題的解決。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重點地區和重點任務已呈現出新的層次,湖北和武漢的醫療救治和防控任務依然繁重,首都北京的防控形勢事關全局,國內其他地區因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而帶來的疫情傳播和反彈風險依然存在,境外疫情的快速蔓延所帶來的輸入性風險在加重。切實抓好重點地區的疫情防控,精准推動重點防控任務的落實,加強防控工作中的區域協同與國際合作,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不斷鞏固防控工作所取得的階段性成績,將直接關系到疫情防控決戰的全面獲勝。

面對艱巨任務,經濟社會發展亟待有序推進。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沖擊難以避免,從武漢封城到地區之間流動的減弱減緩,一個本應處於動態循壞之中的經濟社會,呈現局部停擺態勢,生產、流通、消費、貿易等環節均出現“堵點”“斷點”,從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流通受阻,到交通、旅游、餐飲、住宿、娛樂等行業出現停滯,各類企業、各個行業的復工復產效率均呈現降低勢頭。因此,在科學研判疫情、確保防控到位的條件下,重點推動低風險地區企事業單位盡快復工復產、盡快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推動中風險地區根據防控形勢有序復工復產,推動形成較為穩定的生產鏈、供應鏈、流通鏈、服務鏈,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由此逐步建立起重點防控與重點推動相統一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

積極防控與積極扶持相支撐。在積極防控中促進發展,是應對疫情應有的姿態。要對防控形勢作好准確評估和充分准備,增強風險意識與責任擔當,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和堅定的信心,以積極姿態面對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和力量,強化落細落實各項政策舉措,形成信息公開、責任明確、治療及時、應對高效的疫情防控體系和推動經濟社會有序運行的政策保障體系。

疫情來勢洶洶,防控高於一切。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各級黨政領導干部要靠前指揮、強化擔當,要盡心盡責把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位,要全力救治、全面防控,要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加強統一指揮、協同作戰,要廣泛發動和依靠群眾,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群眾積極配合,廣大醫護人員無私奉獻,積極防控疫情的嚴密大網自鋪開以來已取得良好成效。在人員流動和聚集態勢逐步增強的下一階段,既要高度警惕消極鬆勁心態、麻痺僥幸心理的發生,更要進一步增強防護意識,進一步完善聯防聯控機制,積極擴大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以有效防控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秩序的恢復和發展態勢的回升。

疫情終將過去,發展時不我待。要堅定信心,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要加強經濟運行調度,盡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要加強協調國內市場機制的運行、市場主體活力的發揮與宏觀政策調控之間的關系,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通過階段性減免稅費、政府補貼等手段對企業作好積極扶持和引導,不失時機地在疫情防控中發展新的增長點,進一步激發我國經濟社會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

分類防控與分類指導相配合。事實証明,做好科學分類,有助於我們加強對疾病和疫情的細化認識和准確研判,明確疾病及其傳播的性質、等級、方式。病情的分類、疫情信息的分類對於准確開展統計、加強政策頂層設計、部署科學研究、指導分層管理、規范管理流程都必不可少,分類也是提高管理質效和走向有序運行的必要途徑。

分區分級分類細化責任,加強精准防控。堅決實行分區分級分類防控是黨中央統籌決策和系統部署的重點內容,做好分類是實行分區分級防控的前提,也是落實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單位主體責任的依據。通過地區分類、人員分類、風險級別分類,科學促進了對疫情形勢的准確分析和判斷,有效推動了防控措施的分類化和精准化,為提出如何實施在低風險地區“外防輸入”,中風險地區“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高風險地區“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嚴格管控”的策略提供科學依據。分區分級分類,是細化落實各方面責任、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影響的可靠抓手,進一步彰顯了在科學防治精神指引下的精准施策。

因時因地因勢分類指導,推進有序發展。加強疫情防控和促進經濟社會有序運行都需要分類指導,因時而動、因地制宜、因勢而謀,彰顯的是直面復雜問題和系統性難題時所必須的實事求是之精神。結合疫情和經濟社會形勢的階段性特點,結合各地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簡單化,不斷優化和調整應對策略。疫情防控是一場總體戰,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更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各地在陸續推進復工復產的同時堅持分類指導尤其重要,根據疫情防控的階段性需要和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需要對復工復產的企業做好排序,對各行各業所需要的政策保障做好差異化供給,做到分類防控與分類指導相配合,統籌兼顧、有序推動,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

(作者: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