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堅持:“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作者:曲青山    發布時間:2020-11-09   
分享到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我們黨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戰略決策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的戰略眼光,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戰略指引。《建議》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提出了必須遵循的五個堅持的重要原則。這是對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揭示,是對當代世界和當今中國提出的實踐之問、時代之問、歷史之問的科學回答,是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經驗的升華,是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為我們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指引。認真學習、全面理解、准確把握其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對於我們學習貫徹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信心百倍、豪情滿懷、凝心聚力地走向新征程,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作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我們黨誕生於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是在近代以后中國社會的劇烈運動中,在中國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激烈斗爭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應運而生的。同以往任何其他政黨相比,我們黨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它一產生就是以馬克思主義新型政黨的面目出現的,就是以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登上歷史舞台的。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使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如果說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奮斗是為了救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奮斗是為了興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奮斗是為了富國,那麼,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奮斗則是為了強國。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是政治、思想、組織的領導,具體體現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上,體現在干部和人才的選賢任能上,體現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上,從而形成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動員力、社會號召力。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在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處在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面對各種風險挑戰,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任務,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發揮黨的領導在中華巨輪行穩致遠中的壓艙石作用,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中的主心骨作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確定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建議》強調,要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証。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偉大實踐中,我們要實施好“十四五”規劃,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切實發揮黨的領導在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中的關鍵作用。

根本目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利益,更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一部黨的光輝歷史就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不懈奮斗的歷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提出“打土豪、分田地”,是為了人民。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進行“一化三改”,領導廣大農民走集體化道路,是為了人民。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放開搞活,也是為了人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黨帶領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是為了人民。我們黨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為了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內容,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我們衡量改革得失成敗的根本標准之一。我們黨之所以始終堅持這一根本政治立場,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反復強調這一原則,就是因為在革命、建設、改革、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深刻認識到了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如果離開了人民、失去了人民,我們黨就要改變性質、改變顏色,也將會一無所有、一事無成。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促進社會和諧,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確定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建議》強調,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偉大實踐中,我們要實施好“十四五”規劃,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為了人民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

思想引領:堅持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理念是黨的重大創新理論。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根據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尤其是根據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在總結以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驗和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發展有益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理念具有科學的內涵。新發展理念由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構成,是一個完整系統的有機統一體。其中,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協調是發展的方法,綠色是發展的模式,開放是發展的途徑,共享是發展的目的。新發展理念切中了我國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體現了我國今后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深刻揭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新發展理念為我國“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十三五”時期是我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台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總的來看,“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將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堅持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面對新任務,採取新舉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新發展理念,確定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建議》強調,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偉大實踐中,我們要實施好“十四五”規劃,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新發展理念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思想引領。

發展動力: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作出的戰略抉擇。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我們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實踐需要,回應人民期待,毅然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改革開放也密切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使中國打開了國門,闊步走向世界。改革開放活躍了中國、開放了中國、發展了中國、壯大了中國。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過去幾十年我國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要保持我國快速發展、實現我們的既定奮斗目標,仍然必須依靠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推動我國發展的根本動力。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為了深化改革開放,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按照黨中央部署,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從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積累成勢,再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一路蹄疾步穩、勇毅篤行,在新起點上實現了新突破。在實踐中,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改革動能不斷加強,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在深化改革的同時,我國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也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動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始終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確定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建議》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加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於調動全社會積極性的重大改革開放舉措,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偉大實踐中,我們要實施好“十四五”規劃,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開放,通過深化改革開放為新發展階段提供持續不斷的發展動力。

重要方法:堅持系統觀念

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事物是存在矛盾的,也是普遍具有聯系的,整體不等於部分的簡單相加,必須以發展的觀點、聯系的觀點、整體的觀點、系統的觀點認識和把握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系統觀念,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根據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根據世界發展的大勢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這些布局、方略和要求,都是堅持系統觀念的產物,都對黨和國家全局工作起到了提綱挈領、抓綱帶目、錨定目標、引領方向的作用。

面向即將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必須以系統觀念來應對和處理國內外復雜矛盾和問題。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但是,越接近民族復興越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會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當前,我國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這個變局,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國內發展環境也經歷著深刻變化,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國內外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各種問題累積疊加。這些都需要我們以系統觀念來認識和把握,一切從實際出發,精心思考,系統地加以謀劃和解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系統觀念,確定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具有指導意義。這個原則的提出是黨的理論的一個重要創新和發展,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增添了新內容,也為“十四五”時期廣大黨員干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方法論指導。《建議》強調,要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堅持全國一盤棋,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偉大實踐中,我們要實施好“十四五”規劃,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系統觀念,以系統觀念作為統籌推進新發展階段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 曲青山)

(來源:2020年第11期《黨建》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