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明理,增強政治自覺

原標題:學史明理,增強政治自覺
作者:冷 溶    發布時間:2021-07-05    來源:求是網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做到學史明理,強調要突出的第一個重點就是“進一步感悟思想偉力,增強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的政治自覺”。這表明,這次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首先要體現在對於黨的理論的深刻理解上,特別是要深入學習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高政治站位,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為什麼我們黨選擇並始終不渝堅持馬克思主義

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如何找到實現初心使命的正確道路呢?中國人的尋路過程是相當漫長、曲折和艱辛的。毛澤東同志曾經回顧過這段歷史,他說,“從一八四〇年的鴉片戰爭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的前夜,共計七十多年中,中國人沒有什麼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國主義。舊的頑固的封建主義的思想武器打了敗仗了,抵不住,宣告破產了。不得已,中國人被迫從帝國主義的老家即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武器庫中學來了進化論、天賦人權論和資產階級共和國等項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組織過政黨,舉行過革命,以為可以外御列強,內建民國。但是這些東西也和封建主義的思想武器一樣,軟弱得很,又是抵不住,敗下陣來,宣告破產了”。“一九一七年的俄國革命喚醒了中國人,中國人學得了一樣新的東西,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從十月革命到中國共產黨的創建,經過了3年多的時間。這說明,中國人接受馬克思主義也還有一個過程。了解這一段歷史,對於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為什麼選擇並始終不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早是李大釗同志在1918年7月1日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一文,這是一篇用馬克思主義學說解釋重大歷史事件的文章。他高度評價十月革命“實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普遍心理變動之顯兆”。在他周圍很快聚集了一批最早的先知先覺者。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和痛苦,使得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矛盾和弊端暴露無遺,社會主義思潮流行了起來,包括無政府主義,中國也不例外。但各種流派的社會主義大多是溫和的、改良的社會主義,而不是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當時先進的知識分子也感到,對於黑暗至極的中國社會和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來說,溫和的辦法似乎並不是一劑管用的良藥。能夠救中國的正確道路究竟在哪裡呢?

認識的轉折點發生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打碎了中國人對西方列強僅存的一點幻想,也堵死了用改良方式救中國的道路。人們把目光轉向了俄國式的激烈的革命的徹底的社會改造方案。“我看俄國式的革命,是無可如何的山窮水盡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個變計”。毛澤東同志在1920年寫給蔡和森等人的信中的這句話,生動地概括了當時急於救中國的先進分子的真實心態。而當他們開始認真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以后,很快就被其閃耀的真理光芒所震撼。馬克思主義一整套學說,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資本主義特殊規律,其說理之透徹、視野之寬廣、邏輯之嚴密,特別是鮮明的階級和人民立場、科學的方法,遠遠勝過以往曾接觸過的各種學說。“真理的味道”和俄國革命的成功,使黨的先驅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並決心為之流血犧牲、奮斗終身。這從他們當時留下的文字中,看得很清楚。“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周恩來同志寫下的這句話,很多早期共產黨人都同樣說過。

2021年6月3日,位於上海市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全新開放,基本陳列“偉大的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陳列”共展出612件文物展品,較原先基本陳列展出的文物數量擴容3倍多。圖為紀念館俯拍圖(2021年5月20日攝)。 孟雨涵/攝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當時已達200萬左右的產業工人,在五四運動中展現出了強大的力量。中國共產黨的產生是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以及眾多馬克思主義著作文章的出版發表,先進知識分子深入工人中進行的持續努力的宣傳和闡釋,使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了解屬於自己的思想武器,逐步從自在階級轉為自為階級。中國盡管仍處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但革命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根本轉變,由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開始逐漸轉變為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改變了方向,轉向社會主義,中國人的精神也由此從被動轉為主動。恩格斯如果還健在,一定會像《共產黨宣言》俄文版、英文版出版時那樣,興奮地寫一篇中文版的出版序言,為馬克思主義終於來到遠東這片擁有眾多人口和悠久文明的廣袤土地而歡呼鼓舞,並深刻闡述其對中國和世界的重大歷史意義。

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定要堅持中國化的方向

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的領導人曾經說:印共是1920年成立的,比中國共產黨還要早一年,但是革命至今沒有成功、沒有取得政權,主要原因是始終沒有產生印度化的馬克思主義,而中國共產黨產生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他們說的是對的。但是,我們黨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也付出了多次血的慘痛教訓,經歷了一個很長的痛苦過程。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這一點今天仍然要反復強調。

本來,理論要與實際相結合,搞革命要從本國的特點出發,這是馬克思主義一個基本原理。俄國革命的成功就是典范。我們黨的早期領導人也說過這樣的話,但是他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並不深刻。

中國共產黨是在共產國際指導下成立的。嚴格的組織紀律賦予共產國際極大權威,作為它的一個支部,處於幼年時期的中國共產黨要服從共產國際的指示。比如,黨的一大強調“應始終站在完全獨立的立場上”,“不同其他黨派建立任何關系”。但黨的二大時,就提出要與國民黨合作的問題。這個彎子轉得太大,當時很多人是想不通的。黨的三大作出國共合作的決定,這是正確的。但如何合作,怎樣保持黨的獨立性,黨要不要有自己的武裝,認識得不是很清楚。至於怎樣看待中國的資產階級,怎樣看待農民這個同盟軍這樣復雜的問題,更是缺少研究。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是毛澤東同志。他通過艱苦細致的調查研究,深入分析國情,對中國各個階級的狀況及對待革命的態度,特別是對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對農民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等一系列中國的特殊性問題,講得清清楚楚。但是他的這些正確見解,並沒有被當時黨的主要領導人接受,也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和支持。這使我們黨第一次付出了血的代價。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發生,大革命的失敗,30多萬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被屠殺,根本原因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必須一切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缺少認識。黨要真正認識到這個根本原因,還要走很長道路,付出更多代價。

十年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發生的多次“左”傾錯誤,特別是統治中央長達4年的王明“左”傾錯誤,給革命帶來更為嚴重的損失,使我們黨損失了90%的根據地,幾乎100%的白區。紅軍被迫長征,從30萬人減到3萬人左右,共產黨員從30萬人減到4萬人左右。當時的黨,幾乎面臨滅頂之災。其根本原因,還是脫離了中國實際,照搬書本,照搬國外經驗。后來王明又犯了右傾錯誤,同樣也是這個原因。

早在1930年毛澤東同志寫的《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就提出“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共產黨的正確而不動搖的斗爭策略”,“要在實際經驗中才能產生”,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線問題:共產黨人要堅持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這就是說,要在中國革命的實際斗爭中發揮主動性。以后,毛澤東同志在一系列講話和文章中,反復強調馬克思主義必須和實踐相結合的道理。他感到,解決這個問題還必須從哲學的高度上深刻剖析,寫下了《實踐論》、《矛盾論》等光輝著作,運用辯証唯物主義認識論和唯物辯証法,聯系中國革命實際,深刻闡述了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辯証關系,闡述了什麼是實事求是,為什麼要實事求是,怎樣做到實事求是,從中國文化和革命實踐中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

遵義會議之后,主張馬克思主義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毛澤東同志開始領導我們黨,使我們黨和紅軍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避免了更大的挫折。1938年9月至11月,毛澤東同志在黨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他明確指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並亟須解決的問題”。毛澤東同志稱“六中全會是決定中國之命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全黨開始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的道理,進一步鞏固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的領導地位。后來,經過延安整風,學習黨的歷史,分清路線是非,作出歷史決議,到1945年召開的黨的七大,實現了認識上的飛躍,產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全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達到高度統一,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為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我們黨在這一極其重要問題上認識深化的過程。在黨的二大時,我們黨就明確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性質,提出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這反映了黨早期對中國革命重大問題的探索和努力,有重要意義,但其理論根據主要是列寧關於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的理論,當時的認識也很單薄。但是經過十多年的革命實踐后,在毛澤東同志所寫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文章中,在講同樣的問題時,可以強烈感受到,經過了豐富的斗爭實踐,總結了成功經驗特別是失敗教訓,我們黨對中國革命的認識極大地深化了、豐滿了起來。毛澤東同志從百年來的革命運動以及中國革命的對象、動力、性質、前途、兩重任務等方面,從中國的歷史特點、中國革命的歷史特點、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系統深刻地闡述和回答了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這些重要著作,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偉大理論成果的代表作。

為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貴州啟動遵義會議會址周邊環境整治及展陳提升項目,包括遵義會議紀念館入口改造提升工程、展陳提升工程、可移動文物數字化保護展示工程,以及周邊道路和環境改造提升工程等。該項目的建設,營造了更為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提升了游客紅色旅游體驗。圖為遵義會議會址(2021年6月29日攝)。 遵義市紅花崗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黨的全部歷史証明,凡屬成功的經驗都是堅持了從中國實際出發,都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結合得好的﹔凡屬失敗的教訓則都是脫離中國實際,照搬國外經驗和書本知識,空洞地教條地對待馬克思主義。1982年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說:“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這段話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命題,也清楚地解釋了其中的深刻內涵。了解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人,對鄧小平同志講的這段話和凝練提出的這一命題,一定會有很深的感觸!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正是因為我們黨不但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而且始終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

堅持一脈相承、與時俱進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應有之義

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過程中,有一個問題很重要,這就是堅持“一脈相承、與時俱進”。它的著眼點在創新。創新是發展的源泉,是發展的不竭動力。“一脈相承”強調創新的源和流,“與時俱進”強調創新的時與勢。“一脈相承、與時俱進”講的就是堅持、繼承、發展、創新的關系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脈相承、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列寧就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典范。他堅持和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創立了關於帝國主義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無產階級革命理論,指導俄國革命取得成功,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列寧主義階段。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也是這樣產生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實行統一戰線的方針,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等,都是毛澤東思想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上的發展創新。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都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的發展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21世紀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總之,我們黨在100年探索中所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都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產物。前者為后者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礎,后者是對前者的堅持、繼承、發展、創新。它們統一於我們黨的初心使命,統一於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實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

2021年6月30日,延安革命紀念館經過近5個月的改陳布展,正式對外開放。館內基本陳列“偉大歷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歷史陳列”共分為7部分,通過2021件文物、900多張照片、29項藝術品場景裝置、30處紅色教育空間、40余項科技多媒體展示,完整再現了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壯闊畫卷。圖為紀念館俯拍圖(2021年5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瀟/攝

可以清楚地看到,理論創新要有兩個前提:一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動搖,老祖宗不能丟。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黨歷來都十分明確堅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更是一再強調。他指出,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麼主義﹔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當然,對待馬克思主義不能採取教條主義態度,我們堅持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決中國實際問題。二是要注意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過程中的繼承關系。我們黨講與時俱進總是和一脈相承聯系在一起,就是要把理論創新的源和流搞清楚。源隻有一個,但流會有許多種。源重要,流也重要。我們黨的創新理論的源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流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一脈相承就是要講“道統”。任何理論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都是有傳承關系的,要正本就得清源,要創新就得守正。我們黨的旗幟上鮮明寫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它們既體現了與時俱進的偉大創新精神,又是一脈相承的光輝典范。

學習黨的理論特別要學習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對我們在新時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直接指導意義。在今天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習黨的理論特別要學習好黨的這一創新理論。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聯系黨的百年輝煌史、聯系黨的思想發展史來學習,這樣就會有助於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可以使我們學習得更深入、更透徹一些。這是此次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的特點和要求。

比如,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和概括的重要思想。如果我們聯系黨的全部歷史來學習,就會清楚地了解到,這是黨從成立時起各個歷史時期為之奮斗的一條鮮明主線,從而對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又如,關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黨史上看,在我們黨成立初期就明確,中國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最終要實現共產主義。新中國成立以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毛澤東同志及時提出要“以蘇為鑒”,搞符合中國實際的社會主義和現代化建設。在這個探索過程中,取得過巨大成功,也有過嚴重曲折,終於在改革開放中成功開辟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創造性地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把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聯系黨的百年發展史,我們一定會對這一創新理論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再如,關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從黨史上看,毛澤東同志就提出過我國經濟發展的百年奮斗目標的問題。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黨的十五大首次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均對此作了強調和安排,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黨的十九大清晰擘畫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時間表、路線圖。通過學習這一歷史,就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講的什麼叫“一張藍圖繪到底”,什麼叫“釘釘子精神”,就會更深地了解為什麼我們黨能夠充滿自信地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從而增強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完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心和信心。

還如,關於“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到毛澤東同志概括的“三大法寶”,即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這是我們黨能夠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寶貴經驗。毛澤東同志分析了“三大法寶”之間的關系。他說,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而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他闡述了三者關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就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而全面從嚴治黨就是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更好駕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雙翼和兩輪,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這個思路和邏輯與“三大法寶”是一致的。“三大法寶”是戰勝敵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法寶,是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實踐的深刻總結﹔“四個全面”是完成“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法寶,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兩者在戰略意義、理論意義和方法論方面十分相似。“四個全面”是新時代最具創新特色的重大理論之一,聯系黨史學習,深化認識,是非常必要的。

總之,學習黨史一定要聯系今天的實際,特別要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理解。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這些要求都是立足今天和今后的斗爭,都是從政治的高度上提出來的。

政治上的堅定來源於理論上的堅定,政治自覺來源於理論自覺。學史明理,是這次黨史學習教育的要求,也是方法,既要學習黨的百年輝煌歷史,又要深化對黨的思想理論的認識,更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我們應該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要求,朝著這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