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牢記宗旨鑄就新的輝煌

作者:冷溶    發布時間:2021-09-15    來源:黨的文獻
分享到 :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周年的喜慶日子裡,黨中央舉辦了一系列隆重的慶祝活動。7月 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把慶祝活動推向高潮。講話是中國共產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宣言書,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概括、新內涵,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堅定豪邁、催人奮進,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為我們黨以史鑒今、開創未來,完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

在萬眾歡騰中,我們不但在回顧歷史,也在見証歷史,更在開創歷史。聆聽講話,有許多感想。這裡,我著重談談講話中關於堅持黨的根本宗旨的體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對於我們黨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堅守人民立場,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性與生俱來,自成立時起,就鮮明地體現了階級性、人民性。黨的二大提出,“我們既然是為無產群眾奮斗的政黨,我們便要‘到群眾中去’”。北伐戰爭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黨努力深入發動工農群眾,使大革命轟轟烈烈、如火如荼,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面對強大敵人的反復“圍剿”,在敵我力量對比十分懸殊的情況下,紅軍和根據地能夠生存、發展、壯大,取得多次反“圍剿”的勝利,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黨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毛澤東同志指出:“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什麼力量也打不破”。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始終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廣泛發動群眾,建立廣大的敵后抗日根據地,推動形成了全民族抗戰的歷史洪流,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解放戰爭也是如此,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淮海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事實証明,“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正是我們黨憑借著中國人民的這個偉力,推翻了“三座大山”,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后,翻身作主的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煥發出極大的革命熱情,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依靠人民,我們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逐步形成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改變了一窮二白的國家面貌﹔繁榮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成功爆炸了原子彈、氫彈,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等等。黨的決策和號召得到人民群眾的由衷擁護。

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我們也曾經遇到過不少困難、甚至是嚴重曲折,但由於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崇高威信,由於人民群眾對黨的高度信任,我們都勝利地度過了難關。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開辟、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鄧小平同志指出:“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他反復強調,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全黨想事情、做工作對不對好不好的基本尺度。江澤民同志強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執政為民,中國共產黨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錦濤同志強調,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改革開放的歷史偉劇是億萬人民群眾主演的”,“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是對黨的根本宗旨的最新概括,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十四個堅持”基本方略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有著十分豐富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鮮明的時代特色。

面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腐敗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雷霆出擊、重拳整治,一開始就明確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反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虎”“拍蠅”“獵狐”取得實效,推動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政治生態得到淨化和重塑。

面對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體系,從治理霧霾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從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到“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面性變化,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強。

面對人民群眾急盼解決的貧困問題,承諾“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提出“六個精准”“五個一批”“兩不愁三保障”等有力舉措,在決勝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創造了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面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的問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舉全國之力奪取了抗疫斗爭的重大戰略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和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急的緊要關頭,全國 3900多萬名黨員干部戰斗在抗疫一線,1300多萬名黨員參加志願服務,近 400名黨員干部為保衛人民生命安全獻出了寶貴生命。

這些工作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稱贊,黨心民心得到極大提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証”。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等,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人民,目的都是為了人民能夠生活得更加美好。黨的十九大報告把“人民”二字貫穿始終,全文共有 203處提到“人民”,主題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長時期在敵我力量懸殊的艱難環境裡進行革命活動的無比寶貴的歷史經驗的總結。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前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講話中指出:“對我們這樣一個長期執政的黨而言,沒有比忘記初心使命、脫離群眾更大的危險”。一個講“無比寶貴”,一個講“更大的危險”,用的都是最高量級的詞,說明打江山關鍵是贏得人心,守江山關鍵是守住人心。習近平總書記精辟指出:“我們黨發展壯大起來不容易,奪取政權不容易,建設新中國不容易。老百姓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各民族謀幸福。”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一是必須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這是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講話中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話,也是最能體現新時代黨的奮斗目標和任務的一句話。二是必須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開展第一次學習教育時的主題。三是必須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四是必須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這是最能體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政治要求,最符合社會主義本質和人民關心的重大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 2021年正式公布的《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賦予了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務,使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我理解,以上幾條是習近平總書記這次講話關於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問題特別強調的。其中,“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首次提出,具有重大意義。

今年,對全黨和全國人民來說,是具有偉大歷史性意義的一年﹔對我們黨史和文獻研究工作者來說,也是發揮重要作用、承擔重要責任和繁重任務的一年。特別是在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們充分發揮黨的歷史和文獻優勢,在編輯、研究、編譯、宣傳黨的歷史、理論、文獻、人物、先進事跡等方面推出了一大批優秀成果,高質量完成了中央交給我們的每一項光榮任務,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獻研究會的同志們參與承擔了重要任務,發揮了應有作用。希望學會各位同志,繼續努力,在下一階段的黨史學習教育中,繼續發揮更大作用。一是要認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學會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好,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研討會、學術交流會等,深入交流學習體會,不斷提升思想認識。二是要進一步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做到學史明理,學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三是要充分發揮各分會研究老一輩革命家的優勢,在老一輩革命家思想生平、豐功偉績和精神風范等方面,講好革命故事、傳承好革命精神、弘揚好革命的崇高風范。四是要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及研究院工作部署,充分動員和組織學會資源和力量,繼續完成好學會承擔的各項重要任務。

(本文是作者2021年7月3日在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與院主管六家學會聯合舉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上的發言)

(作者冷溶,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會長、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

(來源:《黨的文獻》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