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百年奮斗與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作者:張神根    發布時間:2022-03-11    來源: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分享到 :

內容提要: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真理。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用博大胸懷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引領偉大實踐,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黨的百年奮斗史,充分檢驗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真理性,充分貫徹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實踐性, 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新征程上,隻要我們勇於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善於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就一定能夠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展現出更加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關鍵詞:百年 中國共產黨 馬克思主義 生命力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在總結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時強調:黨的百年奮斗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這一重要結論,為我們深刻認識黨的百年歷史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我們進一步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提供了科學指南。

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真理。從《共產黨宣言》發表到今天,一百七十多年過去了,人類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馬克思主義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來說仍然是完全正確的。我們要更加自覺、更加刻苦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同時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用博大胸懷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引領偉大實踐,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一、百年奮斗充分檢驗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真理性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在馬克思提出科學社會主義之前,空想社會主義者早已存在,他們懷著悲天憫人的情感,對理想社會有很多美好的設想,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歐文的“新和諧公社”的共產主義試驗等等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但是,由於空想社會主義沒有揭示社會發展規律,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的有效途徑,因而也就難以真正對社會發展發生作用。馬克思創建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人類指明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人民指明了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由此,馬克思主義極大地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思想體系和話語體系。

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社會主義從概念發展成理論,再發展成推動社會進步的運動,直至將理想變成了美好社會現實。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1917年十月革命的勝利,使社會主義從一種崇高的信仰、理想變成現實的社會主義制度,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誕生,更是極大地壯大了世界社會主義力量。盡管世界社會主義在發展中也出現了曲折,但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綿延不絕的文明歷史,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由於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中國在近代被世界快速發展的浪潮甩在了后面。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擊下,中國危機四起、人民苦難深重,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深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始終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后繼、不懈探索,尋找救國救民道路,卻在很長時間內抱憾而終。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但農民起義、君主立憲、資產階級共和國制等種種救國方案都相繼失敗了。當時的情況,正如毛澤東所說的:“國家壞到了極處,人類苦到了極處,社會黑暗到了極處”。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編,1990)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在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進程中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使我們黨擁有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擁有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從此,中國人民開始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中華民族開始艱難地但不可逆轉地走向偉大復興。

馬克思、恩格斯科學揭示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規律,這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需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共產黨人要立足現實,把握好每個階段的歷史大勢,做好當下的事情。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發展,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成功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用近30年時間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刻總結並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同志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我們黨用40多年時間,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基礎上進行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新的一大步,實現了從大幅落后於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的新跨越﹔下一步,到2035年,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基本實現現代化,並在這個基礎上再奮斗15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現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正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踐行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繪就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壯美畫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毛澤東同志曾經強調:“如果中國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主義的同志,那將是等於打倒一個日本帝國主義。”(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編,1990)習近平同志(2021b)在總結黨的百年歷史時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充分証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性,是我們黨必須始終遵循的指導思想。

二、百年奮斗充分貫徹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實踐性

人民性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從人民性上講,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庄嚴宣告要實現的是絕大多數人的解放和自由發展,強調: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因此,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在馬克思之前,社會上佔統治地位的理論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

從實踐性上講,《共產黨宣言》強調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明確提出了“兩個必然”的基本論斷,即: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因此,馬克思主義又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2009)。實踐的觀點、生活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區別於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征。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裡的學問,而是為了改變人民歷史命運而創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從歷史和現實的比較中,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他強調對於社會“補救的方法,改造的方法,教育,興業,努力,猛進,破壞,建設,固然是不錯,有為這幾樣根本的一個方法,就是民眾的大聯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編,1990)。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邏輯和勝利密碼。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為人民服務”,到“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和作出決斷的出發點和歸宿”,“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一以貫之、堅定不移。

中國共產黨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作決策、定政策的最高標准。在革命、建設、改革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不同歷史時期,在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歷史關頭,黨都從人民利益出發,對人民有利的就堅持去做,對人民不利的就堅決反對。黨為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從1921年到1949年,黨領導的革命隊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達370多萬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近400名黨員、干部為抗擊疫情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脫貧攻堅戰中,1800多名黨員、干部將生命定格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上。

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政黨,始終相信和依靠人民,最廣泛地發動和組織人民為著自己的利益而奮斗。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打敗了強大的內外敵人,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建立新中國,進行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在滿目瘡痍、一窮二白的爛攤子上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國家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當代人類社會最偉大的經濟和社會轉型。正如習近平同志(2021a)指出的:“紅軍時期,人民群眾就是黨和人民軍隊的銅牆鐵壁﹔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廣泛發動群眾,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淮海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是人民群眾干出來的﹔改革開放的歷史偉劇是億萬人民群眾主演的”。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創造了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跡。今天的中國,人民過上了幾千年來夢寐以求的好日子,向著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邁進。

一百年來,黨帶領億萬中華兒女把熱血、汗水洒在中國大地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頑強斗爭、奮力拼搏,創造了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書寫了光耀千秋的英雄史詩。

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百年奮斗史充分証明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是實踐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推動社會進步的人間正道。

三、百年奮斗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

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馬克思一再告誡人們,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是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們的后繼者們不斷根據時代、實踐、認識發展而發展的歷史,是不斷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豐富自己的歷史。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長期實踐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引中國人民奪取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進行革命,面對的特殊國情是農民佔人口的絕大多數,落后分散的小農經濟、小生產及其社會影響根深蒂固,又遭受著西方列強侵略和壓迫,經濟文化十分落后,選擇一條什麼樣的道路才能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成為首要問題,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前所未有過的難題。中國共產黨一度簡單套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一般原理、照搬俄國十月革命城市武裝起義的經驗,中國革命曾遭受到嚴重挫折。對此,毛澤東(1991)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並亟須解決的問題”(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編,2011)

毛澤東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在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在這一科學理論指導之下,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立新中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也極大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提出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正確處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大關系,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尊重價值規律,在黨與民主黨派關系上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等。這些獨創性理論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導意義。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証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貫穿於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方法,體現為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基本方面,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投身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的社會主義建設。在不長的時間裡,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獨立研制出“兩彈一星”,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積累起在一個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在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中,我們黨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果。但是,由於對國際國內形勢的認識逐步發生偏差,指導思想也發生偏差,好的探索沒有完全堅持下去,最后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嚴重錯誤,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受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沒有找到一條完全符合中國實際的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道路。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中國向何處去”成為擺在中國人民面前頭等重要的問題。鄧小平以他的遠見卓識、豐富政治經驗、高超領導藝術,強調“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旗幟鮮明反對“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支持和領導開展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推進各方面的撥亂反正。在鄧小平的指導下,1978年12月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提法,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深刻認識到,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必須以理論創新引領事業發展。鄧小平同志(1994)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他強調:“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鄧小平,1993)。黨領導和支持開展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証、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在這一科學理論指導之下,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懈奮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國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改革開放以后,黨和國家事業取得重大成就,為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黨清醒地認識到,外部環境變化帶來許多新的風險挑戰,國內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長期沒有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以及新出現的一些矛盾和問題,管黨治黨一度寬鬆軟帶來黨內消極腐敗現象蔓延、政治生態出現嚴重問題,黨群干群關系受到損害,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受到削弱,黨治國理政面臨重大考驗。習近平同志(2021b)明確指出:“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同時強調:“要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發展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篇章”(習近平,2019)

面對重大考驗和嚴峻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在這一科學理論指導之下,黨團結帶領人民砥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黨心軍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証、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事實充分証明: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四、結 語

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百年歷程,充分証明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系,它所闡述的一般原理不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過時。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超越時空的恆久價值和旺盛生命力,還在於馬克思主義是開放性和時代性的科學真理,它會隨著時代的變化、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地豐富和創新自己的理論內容。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取得成功,使馬克思主義以嶄新形象展現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較量發生了有利於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保持穩定的兩大奇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偉大斗爭中取得重大勝利,在世界人民面前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以中國行動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反觀資本主義國家,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經濟長期低迷,貧富差距日益拉大,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充分表明資本主義無法解決自身種種根深蒂固的矛盾和弊端。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不力更是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利潤至上、唯利是圖的本質,凸顯了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是人類命運所系、前途所在。正如秘魯共產黨(紅色祖國)主席阿爾韋·托莫雷諾·羅哈斯(2021)強調的:“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翻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大大提升了社會主義的國際影響力,使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重新成為世界舞台的主人公”。在新征程上,隻要我們勇於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善於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就一定能夠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展現出更加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參考文獻:

鄧小平,1993:《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習近平,2019:《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2021a,《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1b:《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1:《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5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編,1990:《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出版社。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阿爾貝托·莫雷諾·羅哈斯,2021:“中共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光明日報》,2021-04-29。

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200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作者簡介:張神根,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來源:《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