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世界意義

原標題:論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世界意義
作者:周 文    發布時間:2022-10-11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大勢,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閃耀著強大的真理力量、思想魅力和實踐偉力,深刻回答了“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等一系列時代之問,引領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同時也為當前復雜條件下破解全球發展難題提供智慧之鑰。

堅持高質量發展,向世界傳遞中國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經濟總量從2012年的53.9萬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萬億元,佔世界經濟比重從11.3%上升到18.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6300美元上升到12551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於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恆主題。中國始終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我國戰勝各種困難挑戰,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中國的發展實踐証明,發展中的問題隻能通過發展來解決。隻有不斷發展,才能實現人民對生活安康、社會安寧的夢想。習近平經濟思想深刻總結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經驗,不僅為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的路徑選擇,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也將惠及世界各國人民。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全球經濟復蘇艱難,南北發展鴻溝拉大,國際發展合作動能不足,發展問題在國際議程中日益邊緣化。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盡管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但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開放發展的歷史大勢不會改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同國家、不同文明要在彼此尊重中共同發展、在求同存異中合作共贏。立己達人、兼善天下,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既源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為此,中國提出推動全球發展,共創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中國將搭建國際發展知識經驗交流平台,成立全球發展促進中心,建立全球發展知識網絡,開展治國理政經驗交流,促進互學互鑒。與此同時,中國同各方攜手推進重點領域合作,動員發展資源,深化全球減貧脫貧合作,提升糧食生產和供應能力,推進清潔能源伙伴關系﹔加強疫苗創新研發和聯合生產﹔促進陸地與海洋生態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高全民數字素養和技能,加快工業化轉型升級,推動數字時代互聯互通。這一系列務實舉措,為跨越發展鴻溝、重振全球發展事業注入信心,為各國發展注入新動力,彰顯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宏闊視野和非凡格局。

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世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在總結不同時期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對如何擺脫貧窮落后面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行了不懈探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關系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深刻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書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嶄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了新貢獻。習近平經濟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不懈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形成的寶貴思想結晶,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經驗,為推進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

現代化不是“西方化”。回望歷史煙雲,當西方國家率先登上現代化列車,當歐美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別國大門,所謂“先進文明”“落后文明”的論調、“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就開始籠罩在地球上空。過去200多年來,現代化成為西方經驗的總結,西方模式似乎成為唯一可以模仿的樣本。然而自上世紀以來,很多發展中國家照搬西方模式,不僅沒有實現現代化,反而失去了發展自主性,進而落入經濟發展停滯、社會矛盾叢生、政治局勢動蕩的“怪圈”。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迷失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以雄辯的事實說明,西方國家只是現代化的先行者,並不是現代化的范本,更不是衡量其他國家現代化的標准。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西方現代化的“翻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既克服了西方現代化的矛盾弊端,又不斷賦予現代化新內涵。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同時以世界眼光和開放心態積極吸收借鑒一切有益經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宏偉而波瀾壯闊,用幾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中國式現代化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是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走符合自己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成功。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世界現代化開拓了新境界。從世界近代史來看,“國強必霸”似乎是現代化難以擺脫的一個魔咒。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堅決不走西方國家對內掠奪壓榨、對外殖民擴張的殖民主義老路,而是走出一條和平崛起、互利共贏的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靠的不是對外軍事擴張和殖民掠奪,而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鍥而不舍、賡續接力,付出超乎想象的艱辛努力,依靠勤勞智慧苦干實干拼搏得到的。中國的和平崛起,既改寫了昔日大國霸權擴張的發展邏輯,也改寫了大國崛起后稱王稱霸的歷史宿命。中國以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14億多人口的中國和平崛起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的重大貢獻。中國積極以自身發展帶動他國發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是犧牲別人發展自己,而是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環顧近代以來世界各國的現代化歷程,凡是成功實現現代化的國家都是依據本國具體實際自主選擇適合自身的現代化道路,一味照抄照搬、盲目模仿他人則普遍遭受失敗挫折,鮮有成功案例。作為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漫長的農業社會發展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現代化沒有任何既定的道路可以直接套用,沒有任何現成的模式可以拿來就用,也不存在現成的既定答案,隻會產生於腳踏實地的探索中。現代化不是西方模式的單選題,而是世界各國共同探索的開放題﹔現代化也不是資本主義模式的單行道,而是人類文明爭相綻放的百花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代化道路並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適履。每個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受到尊重。”歷史和現實昭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功,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既發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當代中國,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是一個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古老文明闊步邁向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堪稱這個藍色星球上最精彩最恢宏的奮斗故事、最引人注目的文明史詩。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通過不懈探索和艱苦奮斗,把一個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的國家建設成為全面小康、繁榮富強國家的壯美畫卷。如今,中國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向世界展現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強大生機和活力。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維護了世界和平穩定,而且還有力推動國際分工體系深化、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發展、增進世界各國人民福祉。

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為破解難題提供中國啟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紛繁復雜的內外部環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從經濟規律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出發,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創新經濟治理方式,創造性地提出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思想,強調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經濟思想科學繼承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精髓,同時又借鑒吸收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經驗和西方經濟學有益成分,深刻回答了西方經濟理論始終無法解決的許多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展現出強大的理論創新活力,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標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高度。

放眼全球,如何讓“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協同發力,堪稱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開創性地把公有制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我國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成功轉向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脫了西方經濟學的教條理論和窠臼模式,獨立自主地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和經濟發展的實踐方案。要看到,如何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是貫穿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一個核心問題。從“在公有制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同時發揮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到“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再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推動“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協同發力,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改革實踐,我們認識到,決不能不克服市場的盲目性,也不能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上去。要努力將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結合得更好一些,這是一個止於至善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成功實踐,既打破了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神話,又不斷探索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新路徑,為發展中國家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提供有益借鑒。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國波瀾壯闊的偉大成功實踐正在為破解政府和市場關系的經濟學世界性難題貢獻中國智慧。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賦能全球治理中彰顯大國擔當

習近平經濟思想立足中國國情,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升華,不僅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而且回答了“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迫切現實問題,為解決當今全球發展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經濟全球化發展。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經之路。當今世界,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經濟全球化動力減弱,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全球經濟復蘇陰霾籠罩,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但世界決不會退回到相互封閉、彼此分割的狀態,開放合作仍然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依然是人心所向。中國順應世界歷史發展潮流,主動承擔大國責任擔當,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國際社會作出突出貢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一帶一路”從倡議走向實踐,在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准“軟聯通”、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方面的斐然成就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蘊內涵。習近平經濟思想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出發,解答了經濟全球化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世界之問,深化了我們黨對經濟全球化規律的認識,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世界經濟的理論,為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合作共贏探索全新機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實現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正確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各國人民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市場、資金、資源、信息、人才等都是高度全球化的。隻有世界發展,各國才能發展﹔隻有各國發展,世界才能發展。因此,要樹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把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聯系起來,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縱深推進,發展不再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內部”事務,而是跨區域、交互影響的外部連鎖反應。面對全球環境資源制約凸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全球性問題,一些西方方案捉襟見肘、舉步維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順應世界發展大勢,著眼於在全球更大范圍整合經濟要素和發展資源,以共同繁榮、共建共享、命運與共為鮮明特色,既維護中國人民利益,也維護世界各國人民利益,回應了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普遍訴求,為實現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指明了正確方向,將為世界走出發展困境貢獻重要力量。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經濟秩序變革提供有效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球治理應該符合變化了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趨勢,滿足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現實需要”“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不能把一個或幾個國家制定的規則強加於人,也不能由個別國家的單邊主義給整個世界‘帶節奏’”。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系重大倡議,拓展深化新時代多邊主義理念和實踐,贏得國際社會高度贊譽和廣泛支持。中國推動創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絲路基金,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精准實施發展合作和對外援助,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更好發展。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評估,共建“一帶一路”將使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並將使參與國貿易增長2.8%至9.7%、全球貿易增長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注入大國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王稱霸的基因,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發展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都能擁有幸福安寧的生活。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加強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團結,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努力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新興大國,中國不僅重視文明交流互鑒對於營造合作互信的國際經濟環境的重要意義,而且以中國行動著眼長遠、落實承諾,為發展中國家發展提供必要支持,保障發展中國家正當發展權益,促進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讓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機遇和成果。這些中國舉措彰顯大國擔當,正在為彌合全球發展鴻溝作出大國貢獻。習近平經濟思想把握歷史前進的邏輯、時代發展的潮流,反映了人類和平發展、包容發展、平等發展、共同發展的時代心聲。在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中國立足自身謀發展,放眼世界促共贏,以立己達人的胸懷和智慧回答時代之問。共擔全球發展責任,共享全球發展智慧,共迎全球發展挑戰,在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中國正與世界攜手並肩、團結合作,不斷書寫人類命運與共的華彩篇章。

(作者系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

來源:《經濟日報》2022年10月11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