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偉大旗幟 創造新的偉業 ——專家學者暢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心得體會

作者:    發布時間:2022-11-0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
分享到 :

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所作的報告,系統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這份凝聚全黨智慧、承載萬千期盼的報告,在廣大專家學者、科研人員中引起強烈反響,迅速掀起全面學習、深入研究、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近日,本刊記者專訪了部分專家學者,請他們暢談學習心得,供讀者參考。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 許先春:

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庄嚴歷史責任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怎樣理解這“兩個行”?

許先春:“兩個行”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作出的富有新意的闡述,是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得出的科學結論,既揭示了堅持科學理論的重大意義,又昭示了堅持理論創新的重大意義,兩者相輔相成、相互貫通、缺一不可。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為指導,這使我們黨得以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辯証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攻克了一個個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無論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更在於創新,必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使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新時代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理論上的根本原因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新征程上,我們黨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這一思想貫徹落實到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隻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怎樣理解做到兩個“結合”的深刻含義?

許先春:“兩個結合”揭示了我們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規律,為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提供了科學方法論。

首先,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科學真理,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並沒有窮盡真理,而是不斷為尋求真理和發展真理開辟道路。我們黨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研究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所遇到的各種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偉力。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實踐性、開放性和時代性正是在這種結合中得到充分彰顯。如果沒有這種結合,馬克思主義將變成教條,失去生命力。

其次,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既引發了中華文明深刻變革,也走過了一個逐步同中國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相融相通的過程。馬克思主義提出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理想,同中華文化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等理念相契合,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救亡圖存願望和偉大復興中國夢相呼應。正是因為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馬克思主義才能在中國落地生根,獲得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成為黨和人民認識規律、推動實踐的強大思想武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在這種結合進程中得以激活其內在的基因和活力,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展現出新的時代風貌。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這對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提出哪些新的更高要求?

許先春: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一個永不停息的過程。新的形勢任務、新的實踐發展,對於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要樹立強烈的問題導向。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預含著解決問題的努力方向。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們所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前所未有,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問題導向,堅持以問題為著力點,在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上持續用力。要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始終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盯著問題想、抓著問題干,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鬆、解決不徹底不放手。要堅持縝密的系統觀念。系統觀念是辯証唯物主義認識論,我們黨將其作為根本性、基礎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運用於實踐。相比過去,新時代改革發展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各種因素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各種改革舉措的關聯性和互動性明顯增強,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高。我們必須著力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証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推動各項改革舉措關聯耦合、良性互動,形成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黃群慧: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記者:如何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黃群慧:現代化是一種從不發達到發達的世界歷史現象,也是人類文明形態的變化過程,還是一種發展戰略的目標和路徑。從現代化理論看,雖然成為世界先進、達到發達水平的目標,是各國現代化基本趨同的要求,現代化進程中也存在關於工業化、市場化、信息化、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一些共同規律,各國需要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共同遵循。但世界並不存在一個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先發現代化國家的經驗雖然對后發國家現代化道路選擇具有借鑒意義,但后發外源性國家的現代化路徑與先發內源性國家現代化路徑有所不同。即使就后發外源性國家現代化而言,也會有不同的現代化道路。可以說,選擇什麼樣的現代化道路,首要是由一個國家的國情決定的,成功的現代化道路一定是符合其基本國情的。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國家發達水平達到世界先進和前沿這個各國現代化共同具有的量的規定,又有符合人口規模巨大、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等這些基於自身國情的質的特性。就是說,在走向世界先進和發展前沿方面,中國遵循了各國推進生產力發展的共同規律性特征,但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的個性化國情、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有效結合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的性質、中國國情的要求和世界先進水平的目標這四方面要素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既是歷史的選擇,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進行了全面闡述,應該怎麼理解?

黃群慧: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闡述,可以從四個方面把握,一是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是中國式現代化最根本的性質和方向。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二是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包括經濟建設要注重實現高質量發展,政治建設要注重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文化建設要注重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社會建設注重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生態文明建設要注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三是從全球視野看,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為促進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四是從文明發展看,中國式現代化是一種文明新形態,是文明的平等尊重、交流互鑒、多元協調、開放包容、和合發展的結果。建設具有包容性的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要尊重文明的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記者:黨的二十大重申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並鮮明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您怎麼看?

黃群慧:這是一個新的提法,也是一個新的論斷。這表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任務千頭萬緒,最主要的還是發展,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同時必須強調,發展一定要是高質量發展。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躍上了新台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比重超過18%,成為經濟總量全球第二的超大規模經濟體。但是,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經濟發展階段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階段,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要求、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這意味著,發展質量高低要用是否符合新發展理念來界定和衡量。高質量發展表現為發展驅動力主要來自創新,表現為區域、產業、社會等各方面發展具有內在協調性,表現為綠色增長、人與自然和諧是發展的普遍形態,表現為全面開放、內外聯動是發展的必由路徑,表現為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這也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要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王炳權:

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記者:“人民”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高頻詞,請您談談報告如何鮮明體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

王炳權:黨的二十大報告以“人民”為主軸,詳細描繪了未來五年我們黨將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不斷奮斗的壯麗畫卷。報告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取得的一系列歷史性成就。這些偉大成果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人民至上執政理念的真實寫照。報告對未來五年的工作作出了安排,全面貫穿著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中國式現代化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現代化,人民在其中始終都處於中心位置,這與西方現代化相比,具有鮮明的比較優勢。黨在新時代的奮斗經驗已經表明,堅持人民至上使我們始終能夠克服一切艱難險阻。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這就是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人民至上執政理念的系統闡述和有力宣示。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透過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的宏偉藍圖,人民群眾可以更加期待怎樣的美好生活?

王炳權:在政治上,全過程人民民主將進一步深化,人民當家作主能夠更充分實現。人民可以更充分地參與國家治理、地區治理、基層治理,可以更有效地表達訴求,更加有序地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特別是在基層,人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將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

在經濟上,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未來人民將能夠享有高質量發展帶來的經濟繁榮。共同富裕將是未來五年的一個顯著特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達到更高水平,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配置機制將得到更充分發揮,政府權力將會更加規范,營商環境將會更加優化,消費者權益也會得到更為有效的保護。

在文化社會生態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更加深入人心。文化產業事業將會更加繁榮,人民能夠享受到更多高質量的文化產品。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也會更進一步提高,更多膾炙人口的中國風影視作品、音樂作品、書畫作品等將涌現出來,這些作品的國際影響力也將大大提高。人民的就業將更加充分,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將會更加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得到充分完善,失業風險進一步減小,生態環境更加美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民生活將更加有依靠,更加有保障。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對此應該怎麼理解?

王炳權:首先,這一重要表述彰顯了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的根本目標。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就是人民,初心和使命更是系於人民。百年來,黨的艱苦奮斗始終是為了人民。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們黨為未來五年黨和國家政治建設提出的核心目標。未來五年,中國政治發展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把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到治國理政的各個方面。

其次,強調了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探索出來的獨特的民主形態。新時代,人民當家作主正是通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深刻地體現在價值理論層面和實踐的各個方面。毫無疑問,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將是進一步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抓手。

再者,明確了未來黨和國家政治建設的具體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治國理政的政策措施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和國家機關各個方面各個層級工作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來”。這三方面要求,要全面貫徹到未來五年政治建設的具體工作的謀劃中,大力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建設,推進協商民主、基層民主、統一戰線等各方面工作。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 毛勝:

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怎樣理解其中的深意?

毛勝: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馬克思主義產生和發展、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和發展的歷程,充滿著斗爭的艱辛。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的。今天,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然要在斗爭中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如果斗爭精神不足,斗爭本領不強,就不能勝利實現我們黨確定的宏偉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堅持發揚斗爭精神”作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鮮明提出“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是對黨依靠斗爭創造歷史的深刻認識,也指引和激勵我們不斷增強進行偉大斗爭的意志和本領,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斗爭贏得未來。

記者:“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報告裡的這句話令人非常振奮。您怎樣理解?

毛勝: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奮斗歷程,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我們不僅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而且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些歷史性、世界性的成就和貢獻,是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奮斗中贏得的,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我們的志氣、骨氣、底氣,既來自長期奮斗的成就,也來自敢於斗爭的精神。回望百年,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於斗爭、勇於勝利的風骨和品質。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隻要我們不斷增強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就一定能毫無畏懼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就一定能創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記者: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如何發揚斗爭精神?

毛勝:斗爭是一門藝術,斗爭精神、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要加強思想淬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解好、把握好這一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夯實敢於斗爭、善於斗爭的思想根基。要加強政治歷練,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加強實踐鍛煉,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主動投身到各種斗爭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亮劍,在矛盾沖突面前敢於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於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於堅決斗爭。要加強專業訓練,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特別是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掌握好履職盡責必備的專業技能,練就“幾把刷子”,克服“本領恐慌”,在斗爭中學會斗爭,真正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祝靈君:

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列專章部署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有著怎樣的深意?

祝靈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兩個“永遠在路上”的新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推進黨的建設從走“靠改革和制度建設的新路子”“以改革的精神把黨的建設推向前進”“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到提出“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表明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向全面從嚴治黨這一偉大實踐聚焦,力度、深度、難度前所未有。這意味著過去五年和新時代十年全面從嚴治黨的成功經驗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得到了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高度認可,找到了實現黨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相互促進、直至把革命進行到底的根本途徑﹔標志著執政黨建設理論的革命性和科學性,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形成閉環,科學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時代課題,必然成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恆定方向,黨的自我革命已經成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基礎概念和基礎理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要求,這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是首次。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必須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圍繞“大黨建”格局展開,這體現了黨的領導把方向、黨的建設給力量,黨的領導謀全局、黨的建設促定局的基本規律,把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作為黨的最高政治原則﹔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要落實到七大工作布局中,這七大布局體現了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並發揮統領作用、作風和紀律建設相融共進、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等規律。

提出全面從嚴治黨新觀點新舉措。如“大黨獨有難題”的觀點,提出“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的觀點,提出“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的觀點,提出“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觀點,提出“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的觀點,提出“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觀點等。在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完善自我革命制度體系、干部人事工作、基層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反腐敗斗爭等方面都提出了管黨治黨的新舉措。

記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請您談談對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理解。

祝靈君: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根本政治任務,也是根本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的二十大報告通篇貫穿著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原則。報告第十五部分第一條用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作標題,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形成的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並發揮統領作用的成功治黨經驗。

過去五年的工作、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根本在於確立了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堅持黨的領導特別是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經常同黨中央對標對表,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做到為黨分憂、為黨盡責、為黨奉獻。新時代新征程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最緊要的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牢記“三個務必”,牢記“國之大者”,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記者:新時代我們黨開展了史無前例的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請談談您的感受。

祝靈君: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新時代是我們黨煥然新生的十年,從根本上扭轉了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這十年,人們普遍深刻感受到人際關系更加清朗簡單,社會風氣更加蓬勃向上,經濟發展環境更加健康有序,社會治安更加穩定和諧,黨員干部走正道、守規矩的意識顯著增強。我們黨是走過百年的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必須始終團結統一、先進純潔,成為“一塊堅硬的鋼鐵”。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全黨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始終堅持嚴的基調,反腐敗斗爭必須永遠吹沖鋒號,這極大振奮了全黨全國人民的信心。

(本組稿件由本刊記者陳楊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