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是一代代共產黨人接續探索的重大成果

作者:楊明偉    發布時間:2023-05-19    來源:黨的文獻
分享到 :

2023年 2月 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拓展和深化。”這說明,中國式現代化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探索取得的重大成果。他強調,我們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問題,“在認識上不斷深入、在戰略上不斷成熟、在實踐上不斷豐富,加速了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因此,從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特別是黨的百余年奮斗的歷史的維度全面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闡述的有關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對於我們更好地拓展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深入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邏輯

中國式現代化,有其自身的發展邏輯,它是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緊連在一起的,是伴隨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一步步走來並全面深化發展的。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建立以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斗,就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他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五個牢牢把握”,其中一個就是要“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到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歷程時,也是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切入的。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歷史的過程。這一過程,反映在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的主題中,蘊含在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裡。這個主題和夢想,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突出地表現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解放和人民自由幸福﹔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突出地表現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消滅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制度,確立社會主義制度,開展社會主義建設,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突出地表現為努力趕上時代,實現祖國繁榮昌盛,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突出地表現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是在不懈的追求中,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在這個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是逐步深化的。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始終帶領人民堅定地沿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進。為此,我們黨一開始就按照一個一個的五年計劃(規劃)和一段一段的遠景目標設想,逐步推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逐步朝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邁進。盡管我們最初對現代化內涵的理解還不夠全面,但走向現代化的目標是明確的,認識也是不斷發展和深化的。

以周恩來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探索為例,就可以清晰地說明我們黨對現代化堅定不移的追求和在此過程中對現代化認識的深化。

1949年 4月,在思考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新中國的過程中,周恩來明確指出:“中國太落后,現代性工業在國民經濟中隻佔百分之十左右,需要用極大的努力才能使國家現代化。”這就明確提出了一個目標:“用極大的努力使國家現代化。”這就是周恩來對新中國設想中的一個重點方向,也就是“現代化國家的方向”。為謀劃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國家”,1949年 6月,周恩來在起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時候,明確要求“加強現代化的陸軍,並建設空軍和海軍”。這就在實際上提出了軍隊現代化的問題。其他方面的現代化設想,也隨著新中國的籌建和建設,一步步展開。從《周恩來選集》《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等一系列文獻集當中,我們能夠看到,他不斷提出實現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交通運輸業的現代化問題,同時闡述了各個產業之間的關系,涉及到各個門類現代化建設之間的相互協調的問題,強調:“要使各個方面都能全面地有配合地向前發展,才能保証我們計劃建設的勝利。”實際上也就從宏觀上初步探索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些重要的方向性問題。特別是 1963年,在研究制訂第三個五年計劃過程中,在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的倡導下,我們黨提出了分兩步走的戰略安排,即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第一步,大約用三個五年計劃時間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力爭在 20世紀末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四個現代化”的目標。由此也開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兩步走”發展戰略。

改革開放后,我們黨進一步提出邁向現代化的“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 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 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作了積極而穩妥的規劃,既體現了黨和人民勇於進取的雄心壯志,又反映了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的科學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重大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在更高的起點上從黨的十九大開始提出了新的“兩步走”戰略,確定從 2020年到 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 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 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 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二十大重申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步走”戰略安排。不僅如此,我們黨還進一步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和本質的認識,概括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初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使中國式現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學、更加可感可行。

從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邏輯關系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戰略上、實踐上都不斷深入和逐漸完善﹔黨和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意志和決心始終沒有動搖。正是在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探索,帶領廣大人民群眾不懈奮斗的基礎上,中國式現代化擁有了堅實的實踐基礎、理論基礎和制度基礎。理解了這樣的歷史發展邏輯,就理解了為什麼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為這是實現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二、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方向

通過深入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邏輯,我們能夠清楚地認識和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正確的發展方向。這突出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隻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榮興盛。”隻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從根本上保証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

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奮斗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充分証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就是我們的道路,也是我們的方向﹔方向和道路的選擇,也就決定了我們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選擇了這樣的正確方向,我們才更有自信,更加步伐堅定,也才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的:“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斗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正信心百倍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二是,中國式現代化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奮斗目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可以說,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奮斗目標。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戰略任務、戰略階段、戰略要求、戰略環境,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越是這樣,我們越是要堅定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目標,始終保持戰略清醒,堅定戰略自信、增強戰略主動。隻要我們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一定能夠不斷創造新的發展奇跡,為發展自身和造福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探索和不懈奮斗中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在這場接力跑中,一代代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砥礪奮進,向歷史交出了優異的答卷。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越來越清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越走越寬廣。我們接過接力棒,堅定地把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推向前進,一定會跑出這一代人的更好成績。

(作者:楊明偉,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分會會長、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