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十宜十忌”

作者:丁聖權    發布時間:2023-06-06   
分享到 :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在以大興調查研究推動察實情、出實招、促發展之際,需要准確把握黨中央提出的“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攻堅克難、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基本原則,工作中做到“十宜十忌”。

在事前准備上,宜“帶著問題”,忌“說走就走”。磨刀不誤砍柴工,不打無准備之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戰前”准備再“出征”。

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調研來說,“糧草”就是調研方案。調研准備工作除了辦理出差請示或報備手續外,要精心謀劃調研主題、調研目的、調研范圍、調研方式、預期成效等,重點圍繞了解哪些情況、總結哪些經驗、解決哪些問題等擬出調研提綱,並做好相關知識准備,有些還要事先設計好調查問卷或材料模板,帶上紙筆或小程序再上路。

忌“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不能想一出是一出,一拍腦袋就出發。心中無數、腦袋空空,亂跑莽撞、兩眼一抹黑,到了現場光發蒙,隻能“臨場發揮”“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最后肯定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在人員組成上,宜“輕車簡從”,忌“層層陪同”。人員少而精,場面小而實。嚴格控制參加調研的人員規模,能少則少、能減則減、能壓縮則壓縮,可參加可不參加的一律不參加,無關人員一個不要帶。

宜厲行節約,低調出行。“輕輕出發”“悄悄前進”“無聲無息”,前不設引路車、后不派保障車、中間不加陪同車,直奔基層、直插現場,不擾民、不擾官,不打亂群眾日常生活、不干擾干部正常工作、不給基層增加負擔、不給調研對象增添麻煩。

忌大張旗鼓,興師動眾。調研人員還沒出發,基層人員早已“嚴陣以待”“反復演練”,途中層層陪同、處處加人,現場彩旗飄飄、前呼后擁,到處是照相機、攝像機“長槍短炮”,導致“出發滿滿一車子、路上不斷加車子、現場頻頻加凳子、開會整整一屋子”。

在對象選擇上,宜“需去則去”,忌“畸輕畸重”。哪裡有需要,就到哪裡去。調研對象的選擇取決於調研主題的選擇,取決於帶著什麼問題、解決什麼事項、了解什麼情況。

宜“大中小”都有,“好中差”都選。既要到先進地區、優秀單位、樣板工程去總結成效、提升經驗、推廣做法,也要到問題集中、矛盾突出、事情棘手的地方去查找原因、分析情況、研究對策。既要到對政策措施持贊成意見的地方去聽取建議,也要到對政策措施持反對意見的地方去聽取意見。

忌挑肥揀瘦,嫌貧愛富。既不能“一窩蜂”、一陣風,扎堆調研、多頭調研、重復調研,又不能有“總是被遺忘的角落”,也不能有喜新厭舊型的偏好性選擇、躲開繞過“矛盾窩”型的回避性選擇、能增光添彩型的功利性選擇,更不能以調研為名搞游山玩水、吃喝玩樂等不正之風。

在線路安排上,宜“需改則改”,忌“按劇本演”。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調查研究要做到有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廣泛性,不能總走經典線路、總去窗口單位、總訪富裕家庭。

宜增強自主性,掌握主動權。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增加調研隨機性。多加自選線路、多搞“自選動作”、多增“自由活動”,“一竿子插到底”,“需直行就直行”“需轉彎就轉彎”“需掉頭就掉頭”“需下車就下車”,讓被調研對象“防不勝防”,在“出乎意料”“沒有想到”中“滿載而歸”。

忌總是被安排,被迫當演員。被牽著鼻子走、照著劇本行、看著稿子講的作秀式、盆景式調研,不僅看不到實情、聽不到真話、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會引起群眾反感和抵觸。

在訪談地點上,宜“田間地頭”,忌“深宅大院”。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調研免不了要進行訪談,無論是一對一,還是一對多,或者多對一、多對多,都要讓對方能說話、想說話、願說話、敢說話,敞開心扉、無所顧忌,甚至“七嘴八舌”。

宜深入犄角旮旯,走到群眾身邊。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脫下西裝革履,換上便服便裝,走到田間地頭、走進車間班組,和群眾身挨身坐、手拉手聊,一起扯扯柴油米鹽、聊聊衣食住行、談談生老病死,問問“家長裡短事”、聽聽“雞毛蒜皮言”,一些帶著露水、帶著熱氣、帶著泥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急難愁盼,才能原汁原味、自然而然表達出來。

忌隻看“門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不能總看高樓大廈、習慣樓堂館所,不看背陰胡同、不願獨辟蹊徑。待在車裡看、隔著玻璃瞧、坐在台上聽,在會議室開開會、露露臉、講講話、拍拍照、握握手,那是難以全面掌握第一手情況的。

在方法方式上,宜“解剖麻雀”,忌“蜻蜓點水”。涉淺灘者得魚蝦,入深水者得蛟龍。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調查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解剖麻雀”是其中很重要也很管用的一種。

宜俯下身子,全神貫注。“一脈不順,周身不暢”。既要仔細觀察清楚“麻雀”全貌,檢查清楚“眼耳鼻口”“羽毛皮膚”,又要仔細“開膛破肚”,梳理清楚“骨骼肌肉”“血管神經”“五臟六腑”﹔不僅要檢查有沒有“腫瘤”“潰瘍”“炎症”“出血點”,而且要綜合分析日常“氣血盈虧”“陰陽五行”,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忌心浮氣躁,敷衍了事。既不“望聞問切”,也不“視觸叩聽”。那種不問診、不檢查、不化驗、不找痛點堵點淤點,“雨過地不濕”的作風,隻能得出“大概”“可能”“差不多”的“診斷”,很有可能會延誤病情、延誤戰機、鑄成大錯。

在用心用情上,宜“察言觀色”,忌“聽啥是啥”。邁進群眾的門檻容易,走進群眾的心坎不易。有時候訪談對象不願意說真話、說實話,要麼拐彎抹角、要麼言不由衷、要麼顧左右而言他,這就需要“察言觀色”,以摸清其真實的意圖。

宜身到心到情也到,不畏浮雲遮望眼。聽懂“弦外之音”,領會“言外之意”。既可以通過對方的表情、語氣、手勢等肢體語言來甄別是否言不由衷,又可以通過穿衣著裝、吃喝用度、收入支出來佐証是否心口一致,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心靈相通、心有靈犀,也是密切聯系群眾、增進群眾感情的重要切入點。

忌“有聞必錄”“聽風就是雨”。“身入而心不至”,不走心的聽、不動情的悟,既無法摸清對方所思所想所盼所願,又難以了解對方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更難以真正兜上來問題、兜上來真問題,甚至會造成材料失真、判斷失准,導致南轅北轍。

在材料梳理上,宜“系統翔實”,忌“支離破碎”。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摸透“實事”,科學“求是”。既要防止深度不夠的問題,又要避免廣度不夠的缺陷,還要防止合成中出現的謬誤。

宜回看走過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從過去中看出未來,從全面中突出重點。既梳理前面已形成的成效成果、經驗教訓,也了解正在或即將發生的情況,用長遠的眼光、發展的觀點來看待眼前和現實的問題。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布之。在全面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問題、區分輕重緩急、排列優先順序、明確主攻方向,並就關鍵事項、核心要素、重要數據反復核對、前后對比,讓整個材料輪廓清晰、鉤稽關系對應,真正串起來、活起來、立起來。

忌“隻見樹木,不見森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眉毛胡子一把抓”,以點概面,以偏概全,或放不開、收不攏,一堆材料零零散散、殘缺不全、真偽不清,既不見人也不見事,既沒場景也沒故事,這樣的材料是難以發揮應有價值的。

在報告撰寫上,宜“客觀公正”,忌“過濾美顏”。執筆“三分主”,不可“藏私心”。執筆人手中的筆,重有千鈞,一筆一畫寫下的是調研組的忠誠、責任和擔當。有責任有擔當,報告才會閃光。

宜堅守黨性原則,秉持一心為公。黨員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報告撰寫的立場就是對黨的立場,客觀公正程度就是對黨的忠誠純度,必須如實匯報,有一說一、有二說二。黨賦予我們調研的使命,責任重如泰山,必須履職盡責,盡心盡力、全心全力,努力交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答卷,做到“能負責、會負責、負好責”。有時候調研工作也會遇到這種那種的干擾和壓力,講真話、說實話、報實情也會面臨風險、遭到非議,需要有不回避問題、不躲避困難、不逃避風險的擔當精神,經得起誘惑,扛得住威逼,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敢於斗爭、善於斗爭。

忌私心雜念,筆下生花。不能存在“小算盤”“小九九”“小心思”“小聰明”,因怕擔責任就寫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場面話”,“講遠不講近,講虛不講實”的“空洞話”,“先射箭、后畫靶”的“江湖話”,甚至因怕得罪人或者迎合領導、迎合調研對象而粉飾太平、避重就輕、避實就虛、閉門造車。

在成果運用上,宜“吃干榨淨”,忌“束之高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花費一定人力物力開展調查研究,為的是總結成績推廣經驗、發現問題尋求良方、掌握情況決策參考。

宜對症下藥,藥到病除。建立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清單,精心開展頑瘴痼疾靶向治療。調研工作搞得好不好、調研報告優秀不優秀,不僅僅是看花了多少時間、去了多少地方、訪了多少人、寫了多少篇報告,也不僅僅是看調研報告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文字文採,最主要的是將成功原因找准能夠推廣、問題根源找出能夠確診、治療良方找到能夠根治。能解決問題的調研才是好調研,能解決問題的報告才是好報告,能“吃干榨淨”的成果才是好成果,能從解決“一件事”而推廣到解決“一類事”的調研方法才是好方法。

忌調查研究隔層紙,政策執行隔座山。不能交了報告就算完成任務,評了個獎就算工作成績。寫的報告自說自話、自唱自聽,既不接地氣,更沒有底氣,既沒有多少實用價值,更沒有多少可操作性,對決策有百害而無一利。這種“來去空空”,一無所有,“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無效調研,既勞民傷財又敗壞風氣,更背離了黨中央的要求。

在辦公室想全是問題,下到基層看都是辦法。隻有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錨定難題積案和頑瘴痼疾,吃透上情、掌握下情、了解外情,做到“十宜十忌”,“親口嚼一嚼饃、嘗一嘗滋味”,才能發揮好調研的“探頭”“前哨”“偵察兵”“千裡眼,順風耳”作用,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准、把對策提實,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思路辦法,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來源:《學習時報》2023年6月5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