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學習習近平關於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的重要論述

作者:翟佳琪    發布時間:2023-09-04    來源:黨的文獻
分享到 :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從傳承文化根脈、弘揚民族之魂的高度出發,強調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並就此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他進一步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黨的二十大閉幕后不久,他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考察時再次指出,“要通過文物發掘、研究保護工作,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今年5月,他在山西運城考察時進一步強調,要“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6月,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時,他再次強調:“我最關心的就是中華文明歷經滄桑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我們文化不斷流,再傳承,留下的這些瑰寶一定要千方百計呵護好、珍惜好。”習近平的有關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要做好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怎樣做好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等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我們推動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提供了科學指引。

一、做好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的重要意義

文物和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保存下來的物質和文化遺存,是國家歷史文化的記憶,也是傳承民族文化基因不可替代的載體。習近平明確指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責任重大”。他以宏闊的歷史視野和深遠的戰略眼光,站在傳承民族基因血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賡續人類文明的高度,深刻闡述了新時代做好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民族基因血脈,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分布在中華大地上數以億計的文物和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傳承的實物見証。習近平深刻指出,“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於我們這一代人,也屬於子孫萬代。”通過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可以“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認識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二)文物和文化遺產蘊涵豐富知識和智慧,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深厚滋養

“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 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文物和文化遺產多姿多彩,極具藝術和情感魅力,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的狀況,見証並記錄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社會變革、科技進步、哲學思辨等方方面面的發展變化,展示了中華民族開拓創新、與時俱進、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蘊涵著豐富知識和智慧,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習近平還特別指出,“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對延續歷史文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提煉、展示其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重要途徑。

(三)文物和文化遺產是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名片

“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對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流傳至今的文物和文化遺產,見証了中華民族積極開放、為世界和平注入正能量的對外交往歷史,凝結著多元一體、多樣和諧的中華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崇尚和諧的精神追求,從不同側面展現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是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華文化魅力的有效載體。習近平深刻指出,要“做好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工作,把我國文明起源和發展以及對人類的重大貢獻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現出來”。近年來,中國的文物展覽不斷走出國門,一件件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精神的文物,就像一柄柄促進文化相融相通的鑰匙,不斷開啟著跨國界、跨時空、跨文明交往的新大門,在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和友好關系方面發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展現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有利於推動對外宣傳創新,更好地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不斷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四)做好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是人類文明賡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今日世界,人類社會無論在物質還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也面臨著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物欲追求奢華無度,個人主義惡性膨脹,社會誠信不斷消減,倫理道德每況愈下等新的突出難題。習近平深刻指出:“各種文明是各民族歷史探索和開拓的豐厚積累,也是今天各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深層指引。”“要解決這些難題,不僅需要運用人類今天發現和發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運用人類歷史上積累和儲存的智慧和力量。”要了解和把握各種文明的悠久起源和豐富內容,取其精華“造福當今、造福人類”,就要從歷史的見証——文物和文化遺產入手,認識和恢復歷史的本來面貌,深入研究其蘊含的歷史經驗和智慧。必須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以實際行動共同守護全人類的文化瑰寶。正如習近平在致第 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賀信中所指出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和自然演進的重要成果,也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讓文物和文化遺產 “活起來”的豐富意蘊

習近平關於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的有關論述,其精義和要旨,就是要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早在2013年底,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就提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2022年5月27日,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他再次強調:“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就是要在提煉、轉化、融合上下功夫,加強整理保護、研究闡釋、提煉轉化、展示利用、傳承傳播,最終實現“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

(一)讓文物說話: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展示傳播,使其融入日常生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了解歷史、汲取知識、欣賞藝術的文化生活需要

由於較強的專業性,文物保護利用往往容易顯得曲高和寡,遠離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活起來”,最直觀的解釋,就是讓更多的文物走出庫房,讓更多的文化遺產得到利用,讓其中蘊含的歷史、文化等價值,通過互動體驗、文創產品、文藝作品等多種形式,轉化成為富有時代特征、民族特點、傳統文化元素的生活要件,融入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滿足人民群眾了解歷史、汲取知識、欣賞藝術的文化生活需要。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美好生活的需要,既包含對物質生活的更高要求,也包含對更高品質精神生活的追求。據2022年7月統計顯示,近10年,我國博物館數量增長60%,年度舉辦展覽數量增長144%、接待觀眾數量增長119%。這正體現了人民對文物和文化遺產中歷史文化價值的認可,而這種認可也為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展示傳播提供了大有可為的空間。頗具熱度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電視節目以及由此引起的“博物館打卡熱”“考古熱”“非遺熱”,就是成功地“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提高文物及其文化內涵的“存在感”,使其融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典型體現。

(二)讓歷史說話:研究文物和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歷史智慧,幫助人們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走向未來

習近平深刻指出:“搞歷史博物展覽,為的是見証歷史、以史鑒今、啟迪后人。”他明確要求,“要在展覽的同時高度重視修史修志”,“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祖先的成就和光榮、增強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時,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最直觀有力的實物見証,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智慧,在增強歷史信度,活化歷史場景,塑造歷史認知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今天,我們更加需要對中華文明史、人類發展史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探索和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幫助人類“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三)讓文化說話:提煉文物和文化遺產背后的文化精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

一件文物,一項文化遺產,單獨看來,反映的只是一個民族漫漫歷史文明長河中的一個片段。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不能僅僅滿足於表層的文化符號或單個具體文物的傳播推廣,而要提煉、展示其背后的精神標識以及其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多次就提煉文物和文化遺產背后的文化精髓提出明確要求。在2018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指出:“讓收藏在館所裡的文物、陳列在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成為教書育人的豐厚資源,讓學生在底蘊深厚的課程教材中、在參觀名勝古跡的親身體驗中,了解中華文化變遷,觸摸中華文化脈絡,感受中華文化魅力,汲取中華文化精髓”。2019年8月19日,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他又強調:“研究和弘揚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歷史遺存背后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要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精神支撐。”2022年5月27日,習近平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再次指出,“要把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同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等重大問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深入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和發展形態,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建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提供有力理論支撐”。這些論述充分說明了做好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提煉其中蘊含的文化精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意義。

三、做好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的實踐要求

做好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既有利於守護人民的共同財富、維護人民的長遠利益,又有利於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厚植家國情懷。習近平深刻指出,“要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放在第一位,同時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發揮作用”,為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之路指明了方向。

(一)加大對文物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加強保護總體規劃,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保護水平

要不斷加強對文物和文化遺產的重視和保護,制止和防止自然力、人力的破壞和損害。這是挖掘利用文物和文化遺產中凝聚的歷史文化價值、傳承國家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血脈的基礎和前提。習近平從傳承中華民族基因和血脈的高度,強調文物和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這些重要指示推動全黨全社會形成了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強大合力。據 2022年7月的統計,近十年中央財政投入文物保護資金累計1000多億元,人們對於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不斷增強,水平也不斷提高,越來越認識到文物和文化遺產在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在文物和文化遺產資源普查的基礎上科學制定保護政策和規劃。系統梳理文物和文化遺產資源,是科學、規范、有序、高質量開展文物工作的前提。2020年9月,習近平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指出:“要建立健全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建設國家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加強相關領域文物資源普查、名錄公布的統籌指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文物普查、復查中建立和完善的可移動文物統一資源庫、“文物身份証”和信息管理體系等,為進一步“摸清家底”,整合利用文物數據,增強文物防護和利用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礎。在對文物和文化遺產“家底”心中有數后,還要科學制定保護政策和規劃。習近平明確指出,要“把文物保護管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加強文物保護總體規劃,統籌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本體保護和周邊保護、單點保護和集群保護,維護文物資源的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文化延續性,筑牢文物安全底線”。這些重要指示,為推動文物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要尊重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科學規律,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保護利用水平。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專業性較強,特別是在具體的保護和研究工作中,既需要熟稔傳統工藝、歷史變遷,又需要運用工程測量、材料、計算機圖形圖像等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是一門多學科綜合的學問。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物保護理念的發展,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日益提高。2018年印發的《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加強科技支撐是進一步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並提出建設文物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運用科學技術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將大大增強考古工作的發現和分析能力,提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能力。例如,將書畫裝裱、青銅器修復、防虫、防霉等傳統文物保護技術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理論對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傳統文物保護技藝加以總結提高,不僅有利於文物和文化遺產的長期保護和永續利用,本身也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好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推進文物和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和文化遺產更好融入生活、服務人民

“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於經過時光洗禮留存至今的文物和文化遺產而言,保護不是唯一目的。習近平強調:在“堅持保護優先的理念”“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的同時,還要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多重價值,“開展創新服務,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務人民”,“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統籌古建筑及民俗保護利用與人民生活改善的關系,就是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文物和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的一個典型例子。2013年,習近平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指出,城市建設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他后來進一步闡釋,“‘記得住鄉愁’,就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留中華文化基因”,特別指出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既包括文物古跡,也包括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街區、歷史建筑、工業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要保護單體文物建筑,也要保護歷史街區和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在外出考察調研時,他多次就統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滿足人民現實需要的關系作出指導。在北京,他指出要“保留胡同特色”,強調老城區改造提升“既要改善人居環境,又要保護歷史文化底蘊”﹔在揚州,他指出要把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沿線名城名鎮保護修復、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運河航運轉型提升統一起來,為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創造有利條件﹔在福州,他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要把人居環境、城市空間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更好造福人民群眾﹔在平遙,他指示要深入挖掘晉商文化內涵,更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高品質生活。針對城鎮化進程中出現的保護利用簡單化、盲目新建“古城”等現象,他強調,“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不能搞‘拆真古跡、建假古董’那樣的蠢事”,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這些重要指示和論述,為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劃定了底線,指明了方向。

(三)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在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習近平指出:“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文物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不是要把它們“收藏”“冷凍”成隻能遠遠欣賞的“標本”,而是要在現實社會中延續文物和文化遺產所承載的民族精神血脈,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就要求我們在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強研究,將文物和文化遺產與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讓中華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要深化對文物和文化遺產的研究利用,講好中華文明故事。文物和文化遺產是我們研究中華文明史、提升對中華民族歷史認知的第一手材料。通過對這些材料的研究分析,講清楚中國是什麼樣的國家,中華文明是什麼樣的文明,中華民族擁有什麼樣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等,對於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義。進入 21世紀以來,我國陸續啟動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就是圍繞有關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歷史的重要問題進行的聯合攻關。在這些重大項目取得顯著成績的基礎上,習近平指出,“要圍繞一些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總體安排,集中力量攻關,不斷取得新突破”,“要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堅持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學和歷史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合攻關,拓寬研究時空范圍和覆蓋領域,進一步回答好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基本圖景、內在機制以及各區域文明演進路徑等重大問題”,為進一步深化研究指明了方向。要挖掘文物和歷史文化遺產中蘊含的時代價值,更好地進行宣傳和推廣。立足現實需要尋找文物和文化遺產所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並加以宣傳和推廣,有利於在中華文明的傳承發展中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習近平在各地考察調研時就如何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中蘊含的時代價值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19年8月,習近平在甘肅考察時指出:“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礡力量。”2021年8月,在河北承德考察時,他指出,承德避暑山庄“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與社會相適應、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2022年初,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指出,要“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者,保護好推光漆器等文化瑰寶,把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產業發揚光大、推向世界”。這些指示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對於我們做好文物和歷史文化遺產的宣傳和推廣,進而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要發揮革命文物和文化遺產在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方面的積極作用。革命文物和革命文化遺產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習近平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把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

(四)積極拓展文物和文化遺產對外交流平台,多渠道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能力

我國文物與文化遺產資源種類繁多、內容豐富,文物規模、博物館總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實的文物和文化遺產資源大國。這些蘊含著豐富歷史智慧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文物和文化遺產,不僅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我們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自己要從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積極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文物進出境展覽、聯合考古、文保援助等項目,大運河、長城保護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贊譽。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還對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了積極作用。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提出:“我們要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要用好歷史文化遺產,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旅游產品和遺產保護”。新征程上,我們還要繼續拓展文物和文化遺產對外交流平台,打造好文物和文化遺產這張“金名片”,“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新時代的中國,文物和文化遺產事業活力迸發、前景廣闊。在習近平的親自指導和推動下,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成為新時代文物工作的鮮明標識。我們要深刻學習習近平關於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的重要論述,將其精髓要義和實踐要求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進一步守護和發展好這份有生命、有溫度、有記憶的文化事業,讓古老文脈在賡續傳承中發揚光大,讓中華文明在時代發展和文明交流互鑒中綻放新的光彩,不斷激發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為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提供重要助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翟佳琪,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

來源:《黨的文獻》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