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作者:陳理    發布時間:2023-09-28   
分享到 :

習近平主席致2023北京文化論壇的賀信,深刻闡明了中華民族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文化胸懷和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鮮明宣示中國將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加強同全球各地文化交流、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堅定決心和政策主張,並對北京如何更好發揮歷史古都和全國文化中心的優勢,加強同中外文化交流提出明確要求。這對於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開展文明交流互鑒,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華文明是在中華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通過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斷豐富發展的文明。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自古就有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文化胸懷,中華文明歷來贊賞不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人類文明發展進程充分証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是世界幾大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延續至今的文明。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不僅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歷史上曾長期位居世界經濟大國之列,更重要的是,中華民族還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四大發明和絲綢、瓷器等很早就揚名海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來崇尚“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中華文明在長期演化過程中,無論是古絲綢之路的開辟,還是遣隋遣唐使大批來華,以及玄奘西行取經,鄭和七下遠洋等,都有力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發展。在東西方物質、文化的交流交融中,中華文明對世界貢獻了深刻的思想體系、豐富的科技文化藝術成果、獨特的制度創造,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中華文明在與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中,也以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文化胸懷,博採眾長,從中獲得豐富營養,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中國漢唐氣象等成為中華文明一座座矗立的高峰,也給我們今天推進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國前途命運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對於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將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守正創新,積極推動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國際社會應對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尤其是習近平主席向國際社會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要求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共同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這是繼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之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向全球提供的又一個重要公共產品,是推動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的中國方案,得到了國際社會越來越廣泛的認同和參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深刻闡明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揭示了中華文明深厚的歷史底蘊,充分體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是正確認識古代、今天和未來中國何以中國的重要前提,也是開展同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主體力量。

北京作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古都,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歷史悠久,文脈綿長,既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蘊,又有著豐碩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成果,是今天的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流中心,是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見証,在同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中具有獨特優勢。這次北京文化論壇圍繞“傳承·創新·互鑒”永久主題和“傳承優秀文化 促進交流合作”年度主題,邀請來自全球600多位中外嘉賓齊聚千年古都,圍繞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文學藝術與社會生活、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等議題開展深入交流,共開展50場嘉賓演講和圓桌對話、4條線路觀摩和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促成文化項目簽約52個,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很好地貫徹落實了習近平主席賀信中提出的更好發揮北京作為歷史古都和全國文化中心的優勢,加強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的要求,為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文化遺產保護、文明交流互鑒,發揮了作為文化建設成果的展示平台、文化建設經驗的交流平台、文化創新發展的合作平台、文明交流互鑒的傳播平台的積極作用。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初衷和目的,是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今天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以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圍繞“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進行深入思考,創造性地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為處在十字路口的人類社會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前途所在,它既是理念,也是實踐,需要國際社會一道共同努力推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方面,對於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始終致力於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經過長期努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加強與全球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必將極大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更好促進人類文明進步。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學術和編審委員會原主任)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3年09月28日 第 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