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友人在北京》系列微紀錄片上線

作者:    發布時間:2023-10-17   
分享到 :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交流互鑒,講好中國故事,助力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同時慶祝改革開放45周年之際,10月16日,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出品,北京廣播電視台制作的微紀錄片《國際友人在北京》,即日起陸續通過北京新聞、北京時間融媒體平台推出,這也是北京史志宣傳月的一項重要內容。《國際友人在北京》微紀錄片共30集,每集5-7分鐘,由北京廣播電視台新聞頻道《這裡是北京》欄目制作。

西山“駝峰航線”開創者·法國醫生貝熙葉

北京“國際友人”,在國際交往中凝聚友誼

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 50周年紀念大會時說:“他們中有冒著生命危險開辟一條自行車‘駝峰航線’,把寶貴的藥品運往中國抗日根據地的法國醫生貝熙葉。”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北京培黎職業學院的回信中說道:“艾黎與中國人民風雨同舟,在華工作生活60年,為中國人民和新西蘭人民架起了友誼之橋。”2019年3月20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意大利《晚郵報》發表題為《東西交往傳佳話 中意友誼續新篇》的署名文章中談道:“馬可·波羅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為一代代友好使者所追隨。”

這些曾被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國際友人,都曾在北京留下自己的光輝足跡。30集微紀錄片《國際友人在北京》,選取30位為北京歷史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國際友人,邀請30位研究者或后人,生動講述他們與北京的友誼故事。

以史志為証,生動講好國際友誼故事

2020年,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出版《國際友人在北京》一書。時隔3年,微紀錄片《國際友人在北京》以圖書為選題基礎,進行二度電視創作。

他們與北京廣播電視台組建聯合項目組,廣泛搜集資料,深入遺址遺跡探訪,充分挖掘檔案、回憶錄、歷史書、地方志等佐証資料,以權威史料為重要依據,言之有據,言之有物,確保史實准確。

同時邀請多位學術專家,如黨史、方志、歷史、國際傳播、語言學、天文學等,涉及多個學術領域,深入講述國際友人與北京的生動故事。同時項目組尋找國際友人的遺孀、后代,採訪到了約翰·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陽早、寒春之子陽和平等人,動情講述父輩的故事,讓國際友誼長存。

走遍北京,描繪國際友誼的城市地圖

漫步在妙應寺白塔下,傾聽尼泊爾建筑師阿尼哥塑像講述著文化藝術的交流﹔登上東二環畔的古觀象台,探索德國科學家湯若望的創造﹔走進中法大學,追尋法國學者鐸爾孟的足跡﹔行走於西山林邁可小道,重溫美國國際主義戰士為八路軍運送電台的感人事跡。

北京這座城市,留下了國際友人的足跡,節目組行走於北京的大街小巷、山林古寺,探尋他們留下的友誼印記,以絕美的鏡頭構建起一張北京國際友誼的城市地圖。

北京為國際友人帶來創作靈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聖瓊·佩斯長詩中的細節,就來自海澱區的桃峪觀,西山豐富的物產、熱鬧的香會,都成為他靈感的來源。

北京凝聚著國際友人的心血。北京盲人學校的前身,是英國盲人教育家穆·威廉建立的瞽叟通文館,也是中國最早的盲校。

北京也成為國際友人筆下、鏡頭下的記憶。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用一本《馬可·波羅游記》記錄元大都、盧溝橋﹔民國時期攝影師甘博,以3000余張北京的照片和社會學調查記錄一個時代﹔當代紀錄片大師伊文思,用影像記錄下當代北京的發展變遷。

這些國際友人與北京城市的緊密聯系,都生動地呈現在《國際友人在北京》之中。

南京大屠殺中保護25萬民眾的約翰·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

代代相傳,國際友誼傳承不息

曾經在南京大屠殺中保護25萬民眾的約翰·拉貝,也曾在北京生活,2023年是拉貝先生來京115周年。《國際友人在北京》微紀錄片中,拉貝先生之孫托馬斯·拉貝,回憶自己的祖父與中國、與北京的情緣,國際友誼世代相傳。

2023年,斯洛文尼亞籍科學家劉鬆齡設計制造的天文儀器,被一比一3D復制,作為國禮贈送給斯洛文尼亞,作為兩國友誼的見証,《國際友人在北京》微紀錄片記錄下了這一動人的時刻,也讓國際友人的情誼,跨越百年接續傳遞。

(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