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和闡發工作

作者:徐天承    發布時間:2024-02-04   
分享到 :

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並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重大思想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其中就包括“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這一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圍繞始終堅定文化自信、大力推進“第二個結合”、用好中國智慧解決當代難題、走好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矢志加大文化“兩創”力度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和闡發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和全面把握這一重要論述,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應有之義。

把握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始終堅定文化自信

2022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早在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工作時就曾使用“根和魂”的表述來強調要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謂“根”,喻指事物的本源,而“魂”則強調崇高的精神。從人類文明視野來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是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和最重要的精神命脈,是決不可拋棄而要很好傳承和弘揚的“根和魂”。我們必須對此清醒認識,確保文化自覺自立。“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等錯誤傾向的前途隻能是陷入文化迷茫、精神迷失。不僅如此,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同樣具有世界意義。在五千多年漫長文明發展史中,中國人民創造了具有突出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孔子研究院同專家學者代表座談時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這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的雄厚底氣,也表明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要廣泛營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社會氛圍,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始終堅定文化自信,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

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大力推進“第二個結合”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給近代以來苦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對於其背后的文化根源,2019年10月,在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並最終扎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相互契合才能有機結合。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說中國共產黨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既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更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庄嚴歷史責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繼續深入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一方面,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斷以其真理之光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明生命更新,使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不斷完善﹔另一方面,必須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充實馬克思主義的文化生命,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顯示出日益鮮明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成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

汲取傳統文化思想資源,用好中國智慧解決當代難題

世界上一些有識之士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2014年9月,在紀念孔子誕辰二千五百六十五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關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關於天下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關於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關於以民為本、安民富民樂民的思想,關於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關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要立足基本國情,順應新時代新征程形勢任務發展變化的新要求,緊貼億萬人民創造性實踐,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的時代價值,充分吸收其中蘊含的治國理政的思想智慧、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修身處世的道德理念,不斷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走好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踐証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這一重要論斷充分表明,來之不易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主觀臆想出來的,而是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根植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無論是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民惟邦本的政治主張,還是天人合一生態哲學、協和萬邦的外交之道,都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開辟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這條道路所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這一創舉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要繼續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和闡發,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提供更加深厚的精神資源,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提供更具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理論支撐。

賡續歷史文脈,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

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更好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財富,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講要堅定文化自信,不能隻挂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到行動上。歷史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我們一定要完整交給后人。”針對城市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記得住鄉愁”,就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留中華文化基因。要保護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包括文物古跡,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街區、歷史建筑、工業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針對鄉村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要讓有形的鄉村文化留得住,充分挖掘具有農耕特質、民族特色、地域特點的物質文化遺產,加大對古鎮、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跡、農業遺跡的保護力度﹔要讓活態的鄉土文化傳下去,深入挖掘民間藝術、戲曲曲藝、手工技藝、民族服飾、民俗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既不能搞“拆真古跡、建假古董”那樣的蠢事,也不能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厚今薄古、以今非古”的態度。要摒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急躁心態,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實事、好事,扎扎實實、踏踏實實地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激活生命力增強影響力,矢志加大文化“兩創”力度

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就是要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創新性發展”就是要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同時,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不意味著故步自封,閉上眼睛不看世界。要進一步加強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在不斷的文明交往互鑒中汲取養分、守正創新,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不僅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更好促進文化繁榮昌盛、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証和強大精神力量。我們要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始終堅定文化自信,不斷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大力推進“第二個結合”,走好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更加燦爛的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一研究部)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