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新的解放区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7-14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的大溃败,使得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武装力量的战略作用,在整个战局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鉴于河南大片国土在国民党军队的溃败中被日军占领,1944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在河南地区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6月23日,刘少奇、陈毅电示新四军:“今后发展方向应该确定向河南发展,完成绾毂中原的战略任务”。按照中共中央开辟河南、控制中原的战略部署,八路军、新四军先后派部队向河南敌后进军。

1944年7月,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派一部分兵力南下,恢复新黄河以东的水东根据地,开辟水西根据地,在14个县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扩大了豫东根据地。以新四军第五师一部组成的豫南游击兵团也挺进豫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游击兵团不断发展壮大,在汝南、竹沟、信阳、舞阳之间建立七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开辟东西长达70余公里、南北近百公里的抗日根据地,地方武装发展到8000余人。8月下旬,新四军第四师主力从淮北区西进萧县、永城、宿县地区,打退日、伪军的进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9月11日,彭雪枫师长在豫东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英勇牺牲。九十月间,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后改为豫西抗日游击第一支队)和以太岳军区第十八、第五十九团组成的豫西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先后进入豫西,在嵩山、箕山和陇海路新安(县)、渑池段南北,建立了拥有20个县、300多万人口的根据地,并成立河南行署及军区。12月底,中央党校100余名干部和晋绥军区第六支队一部,从延安抵达新安地区,与豫西抗日游击第二支队会合,加强了豫西地区的力量。河南新解放区的开辟,扩大了华中与华北、陕北战略区的联系,对于坚持全国抗战,控制中原战略要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创建新解放区,增强华南人民武装力量,扩大对日军战略反攻的前进阵地,1944年9月1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决定:派王震、王首道等率部南下发展湘、鄂、赣等地的工作。10月上旬,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主力4000余人组成八路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又称南下支队),以王震为司令员,王首道为政治委员。11月9日,南下支队由延安出发,东渡黄河,越过同蒲路,由太岳区垣曲以东南渡黄河,越过陇海路,向豫鄂湘粤敌后挺进。1945年1月,南下支队在湖北大悟山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师,随后打到广东北部的南雄、始兴地区。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要求新四军以主力一部渡江南下,发展苏浙皖边与浙江沿海,以准备反攻。1944年11月2日,毛泽东、刘少奇致电饶漱石等,请他们考虑设立苏浙军区,以配合美军可能在杭州湾登陆及准备夺取杭州、上海、苏州、南京等大城市。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粟裕率领新四军第一师一部于12月27日渡江南下。1945年1月上旬,在浙江长兴地区与江南的第十六旅会合,成立苏浙军区。

各抗日根据地在1944年的局部反攻中,共作战2万多次,歼灭日、伪军近20万人,攻克县城20多座,攻克和逼退敌据点2500多个,收复大片失地,解放人口1700多万。这种情况,与正面战场的大败退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1944年10月起,八路军、新四军遵照中共中央指示,陆续开展部队整训。在政治整训中,开展反对军阀主义、改善官兵关系、尊干爱兵运动;在军事整训中,掀起了以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等技术训练为主要内容,以近战、夜战、村落战和攻坚战等战术训练为辅的练兵热潮。

进入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武装力量继续进行对日攻势作战。在春季攻势中,华北的晋察冀部队发起任(丘)河(间)战役、文(安)新(镇)战役、饶(阳)平(安)战役;晋冀鲁豫部队发起道清、豫北、南乐等战役;晋绥部队对离(石)岚(县)公路、五(寨)三(岔)公路沿线敌据点发起攻势;山东部队在胶东、鲁南、鲁中发起讨伐伪军战役和蒙阴战役。在华中,苏北部队控制了海(州)郑(州)公路和盐河;淮南部队袭入金沟、黎城;淮北部队在津浦路西和路东展开破袭战;苏浙军区部队已控制苏浙皖边10个县的广大地区,创建和发展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华南,东江纵队、珠江纵队、琼崖纵队等人民武装力量继续发展。到1945年春,全国已有18个解放区,即陕甘宁区、晋察冀区、晋冀豫区、冀鲁豫区、晋绥区、山东区、苏北区、苏中区、苏浙皖区、淮北区、淮南区、皖江区、浙东区、河南区、鄂豫皖区、湘鄂区、东江区、琼崖区,总面积约95万平方公里,人口9550余万,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发展到91万人,民兵220万人。

不断扩大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已经形成对日军占领的许多中心城市和交通线的包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的局部反攻,不仅在战略上有力地策应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和英、美盟军的对日作战,同时也为对日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