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国内形势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9-01   
分享到 :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这一根本愿望出发,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一个光明的前途。与此相反,国民党统治集团则企图依靠美国政府的支持,在中国继续维持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统治。这是一个使中国继续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的前途。为了争取中国走向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展开了复杂而激烈的斗争。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一个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新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战后国际国内形势,总的来说,对中国人民是有利的。

国际上,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方面,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打败;英、法等国受到很大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虽然有了很大增强,并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但资本主义世界的总体力量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苏联进一步巩固;东欧和亚洲的部分国家开始建立人民民主制度;亚洲和非洲兴起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旧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日益瓦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人民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向前发展。世界民主力量的这种发展,对各国反动势力是一种有力的制约,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国内,经过抗战,中国人民经受了极大的锻炼,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力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通过民主联合政府的途径,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主张,在全国得到广泛的响应。中国民主同盟于1945年8月15日首先发出《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主张“民主统一,和平建国”,表示坚决反对一切反民主的和制造分裂引起内战的行动。随后,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由国民党内的民主派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中国民主建国会(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中的知名人士和一部分知识分子组成)、中国民主促进会(由抗战时期留在上海的文化教育界人士组成)、民主科学座谈会(由一些学术界人士发起,后改称九三学社)、中国人民救国会(由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改称)、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等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也纷纷发出结束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反对内战独裁的呼吁。全国各阶层人民强烈要求实现独立、和平、民主、统一、富强的共同意志,汇成了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潮流。

这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控制着全国政权,并拥有一支500多万人的庞大军队。这支军队由于得到美国的援助并收缴了100多万日军的武装,在武器、装备方面得到很大的加强。通过接收,国民党政府掌握的物资和外汇储备的数量,超过以往任何时期。抗战胜利前后国内外存在的蒋介石是“抗战建国领袖”的舆论,使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相当一部分人对他抱有很大的幻想。这一切,使得国民党统治集团认为有可能通过发动内战来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此,国民党统治集团垄断受降权利,集中力量抢夺抗战的胜利果实。一方面,它依靠美国将其远在西南大后方的军队空运、海运到华南、华东、华北、东北地区,抢占战略要点和铁路交通线;另一方面,它利用日、伪军担任守备,抵抗人民军队收复国土。国民党政府甚至委任南京伪国民政府的行政院副院长周佛海,作为负责接收的上海市行动总指挥部的总指挥。大批伪军成了国民党的“地下军”、“先遣军”。国民党政府还命令日、伪军“负责”对人民军队作“有效之防卫”,甚至去“收复”被八路军、新四军解放的地区。但是,由于解放区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由于国际国内舆论强烈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国民党统治集团要立即发动内战还有困难。因此,它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表示愿意同中共进行和平谈判,企图诱使中共交出军队。对此,蒋介石后来曾说过,战后,他的方针是,或者以和平谈判方式迫使中国共产党“放弃武装,改走合法的道路”,或者通过“放手动员作战”的办法来消灭中国共产党的武装。他认为,“这两条道路,任取其一,都足以解决中共问题”①。

上述情况表明,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世界战略格局和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以美国支持的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正在取代日本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而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如何正确地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是新的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①  蒋介石:《苏俄在中国》,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版,第156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