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的基本状况和各项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1-20   
分享到 :

在解放战争第一年里,人民解放军所以能够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除了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和广大指战员的浴血奋战外,还依赖于在战争环境中加强各解放区的建设,组织和依靠解放区人民群众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前线的支援。解放战争成为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人民战争。

全面内战爆发时的解放区,与抗日战争时期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积极收复日、伪占领区,猛力扩大解放区的指示,不仅在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收复了大批城市和广大乡村,而且还开辟了东北解放区,使解放区的面积和人口都有较大的发展。从1945年9月到1946年6月,解放区的面积已由104.8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2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4%;解放区拥有的城市已由285座增加到464座,约占全国县以上城市总数的23%;解放区人口已由1.25亿增加到1.36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6%。中原解放军突围后,也在鄂豫陕、鄂西北地区建立了新解放区。各解放区在日本投降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在中共中央、各中央局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采取各种措施,医治抗战遗留的战争创伤,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从而使解放区日趋巩固。

在农业方面,各解放区通过兴修农田水利、发放农业贷款、组织变工互助等多种办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如在山东解放区,1946年生产粮食62.5亿公斤,人均达222.5公斤;在晋冀鲁豫解放区,1946年生产棉花1.25亿公斤。在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城市的工商业也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在东北解放区,各城市的工业迅速改变日本占领时的萧条状况,获得复苏。仅齐齐哈尔市的工厂就由日本占领时的378家增加到1946年9月的932家,军工生产也得到较快发展。在晋冀鲁豫解放区,到1946年6月,轻重工业已恢复到战前生产水平的80%以上。在山东解放区的胶东地区,缫丝、织绸工厂从抗战胜利时的110余家发展到1946年8月的200余家,丝绸工人由4万人发展到10万人。这些情况说明,解放区的扩大,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人民解放军进行防御作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这是解放战争第一年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保证。

另一方面,全面内战爆发时,解放区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根据中共中央《五四指示》进行的土地改革尚处于发动阶段,广大乡村的封建势力仍然存在,解放区还不十分巩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起来,应付全面内战的准备工作尚不充分。一些新解放区,特别是一些边沿地区,人民政权刚刚建立,社会秩序尚不稳定,群众尚未充分发动和组织,土匪暴乱时有发生。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改变上述情况,解放区将难以长期支持大规模战争。为此,中共中央按照“必须作持久打算”,“一切依靠自力更生,立于不败之地”的既定方针,在领导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同时,大力加强了解放区的建设。

这时解放区建设的内容主要有政权建设、财经工作和民兵建设。

所有新解放区,在人民解放军的帮助下,都迅速建立人民政权,并依靠在斗争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建立了工会、农会、妇女会等群众团体。一些老解放区,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和各种群众组织的建设,调整干部配备,健全领导机构。陕甘宁解放区对边区、县、乡三级政权,在坚持“三三制”原则下,再次进行民主选举,根据广大群众的意愿,选出群众信赖的新领导干部。

为了适应战争需要,解放区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的财经工作方针,对财经工作实行由和平建设体制到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做到既满足战争的物资需求,又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的负担,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各解放区还把民兵工作作为根据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地方各级党委均以一名委员兼任同级人民政府的武装部部长,并以县为单位编成民兵团,以区为单位编成民兵大队,以乡或自然村为单位编成民兵中队或分队,在不误农时的前提下,担负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并加强军政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和开展支前工作。

解放区建设的加强,特别是土改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激发了他们发展生产和支援革命战争的热情。晋冀鲁豫、东北等解放区出现了十数年未有的大丰收,连一些贫困的山区,农业生产也开始增长,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翻身农民说:“穷人挨饿受冻,就是因为没有土地;有地没人保,还是不牢靠。”因此,他们纷纷加入自己的军队。仅1946年8月至10月的三个月中,各解放区就有30万翻身农民,为保卫土改果实、保卫家乡而参军。许多地方出现了父母送子、妻子送郎、兄弟相争、村干带头的踊跃参军参战的动人景象。同时,民兵也有很大的发展,各解放区有300至400万农民参加了民兵。在苏皖边解放区的宣(家堡)泰(兴)战斗中,仅参加担架运输的农民就有1.2万余人,当地几乎全部青壮年农民都参加战场勤务。总之,根据地建设工作的开展,使人民解放军有了巩固的后方,得到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从而获得了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基本保证。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