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北平的乡愁情结

作者:冯雪利    发布时间:2016-04-11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北平落入敌人的魔掌时,作家们都陷入了无限痛苦的深渊。远离北平的作家们,怀着对北平的思念,追忆审视了北平被日军侵占的历史,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苦楚,也渴望沉睡中的国人能够尽快苏醒,找回自己的家园

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的杨刚,怀着悲壮的声音追忆北平,“天安门赤身裸体躺在强人面前,中华门下玉白的大街,毫无遮饰的躺在贼人脚下。他们昔日的尊严华贵完全为裸露的侮辱所代替了。中国的皇后被强盗摘去了她尊荣的冕旒,而抛弃在泥尘里,像一个随营公娼一样蒙受着万骑蹂躏!那是无抵拒的摧残,那是绝望的强奸!死亡,严重耻辱的死亡,坐在北平头上。”冰心逃离北平后,在昆明表达对北平的思念时,也说“北平死去了!我至爱苦恋的北平,在不挣扎不抵抗之后,断续呻吟了几声,便俨然死去了!”居住在上海的李健吾借着八一三纪念日,追悼已经丧去的北平。北平被日军侵占了,故乡北平在日军铁蹄的践踏之下死亡了,在外的游子还在心头祭奠着死去的北平。

北平沦陷了,古都所有的美好回忆都成了幻象,而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肯定有国人自己的因素。沦陷时期的北平就像《四世同堂》中钱默吟所说的那样,北平像一朵玫瑰,“一朵花,一座城,一个文化,恐怕都是如此,玫瑰的智慧不仅在于它有色有香,而也在乎它有刺,刺与香美的联合才会使玫瑰安全,久远, 繁荣。中国人都好,只是缺少自卫的刺。”老舍借兔儿爷的命运,暗示日军的残暴,讽刺了汉奸傀儡们的末日,警示国人靠真本事和一身浩然正气抗日建国。

民族自醒背后,更需要我们青年一代更多的努力与抗争。北平沦陷了,家园丢失了,但是母亲北平在不断呼喊着我们回家,“我听见了北平尘粒的太息,那悠长、深厚而无言的太息,那是北平的召唤,是她要她女儿回家的命令!”回家的路很长,需要我们拿起武器反抗,杨刚用铿锵的语言呼唤着人们与日军决一死战,重回故乡北平,“在那里我们所有的,只有决死的战争!一场争夺母亲的血战已经包围着北平,腾起了它的火焰!弟兄们,动身吧!今天晚上!……打回北平去!趁着我们还正年轻,还正有力量。我们必需要收回我们的家乡,在那里,母亲是苦楚第倚着门儿在凝望!”

审视北平沦陷时期的乡愁,除了一种忧患和悲愁,还有一种深深的对未来的殷切期望

卢沟桥事变不久,左翼作家曹靖华就写了《十二月的风》:“呵!在北平,十二月的风湿多么狂暴呵!它卷起了为民族争自由的怒吼,滚过了故都,滚过了全中华,滚过了全世界!民族解放的号音——十二月的风呵,在这抗战的烽火里,你更猛烈地吹起来吧!”民族的号音吹响,作者看到了坚忍不拔的中华儿女,坚信中国一定会驱逐外辱,重建家园。靳以《忆北平》也坚信重归北平,“对于那旧日居住过的城,我突然的追忆落了空,我知道它会屹然地立着,在英勇的青年人的拱卫之下,它是及其顽强的、坚固的,紧紧抱着我们。”

正在孤岛上海蛰居的陆蠡,因“绿”思乡,怀念起1939年在北平时所住的公寓窗外的一树常春藤,因为喜欢绿色,陆蠡便将常春藤牵进房间囚系住,他发现常春藤有一种决不改变的品性,固执地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远不屈服于黑暗”,联想到祖国山河的沦落,对比被囚系的而枯萎,却固执的朝着窗外阳光的常春藤,看到了坚忍不拔的民族象征,寄托了他对民族的光明向往。

逃离北平后,颠沛流离的生活,北平的点滴生活重新在记忆中唤醒,但“他们都等待着有明光大来与洪涛冲荡的一日,——那一日的清晓”。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科员)

原载:《北京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