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关系的迅速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28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中央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能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对外关系以多种形式迅速发展。

亚非会议后,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锡兰、柬埔寨、伊拉克、阿尔及利亚、苏丹和几内亚等一批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中国不仅在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方面取得突破,也逐步同撒哈拉以南的一些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还冲破美国的严重阻挠,初步开展了同拉丁美洲国家的民间友好往来。这个以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为主要对象的第二次建交高潮,一直持续到60年代中期。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外交活动的范围,1954年5月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成立,各种形式的民间外交活动也积极开展起来。

这个时期,中国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虽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但各种形式的接触和往来已经开始。除中英实现“半建交”之外,以中日民间关系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人民有着两千多年友好往来的历史。然而,从19世纪末期开始,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当局采取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的政策。1951年9月,美日双方签订《美日安全条约》。1952年4月,日本又同台湾当局缔结所谓“和平条约”,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日本政府的这些行为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反对。

在中日关系正常化存在严重障碍的情况下,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认为改善中日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坚持把重建和发展中日睦邻关系放在对外政策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周恩来多次指示,对日关系要“民间先行、以民促官”。鉴于两国官方关系一时难有进展,中央决定通过“民间外交”,使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在两国无邦交的情况下,在各个领域逐步加强友好往来,并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创造条件。为打开中日民间外交的大门,中国首先从沟通中日贸易渠道入手,采取主动步骤。应中国方面的邀请,从1952年5月起,一些日本政界和财经界友好人士突破日本政府设置的重重障碍先后来到北京。经两国民间有关经贸团体的代表谈判,中日双方于1952年6月签订第一个民间贸易协定。此后,又于1954年9月和1955年5月两次签订民间贸易协定。1956年10月,双方决定互设民间商务代表机构,进一步促进两国间贸易的发展。为促进中日友好,1953年,中国政府通过民间团体就在华日侨归国的具体事宜达成协议,先后安排21批共35000多名日侨返回日本。1956年,中国政府决定对在押的1062名日本战犯宽大处理,宣布释放并遣返其中的1017名,其余45名从宽判处有期徒刑。中国政府采取的这些主动步骤,获得日本政界、经济界、文化界一些有识之士的响应,在日本深得人心。随着民间往来的扩大,日中友好在日本逐渐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国民运动。

50年代上半期,是中苏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严峻形势下,中苏同盟对保卫社会主义阵营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起了重大作用。在中国决定抗美援朝后,斯大林消除了对中国的疑虑,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并派遣大批专家来华。对于苏联给予的长期的、全面的经济援助,中国党、政府和人民一向十分感谢,并作出了相应的回报。为了向苏联购买建设物资并偿还苏联贷款的本息,中国除用黄金和国际硬通货支付外,还向苏联出口了许多它十分需要的矿产品和农产品。其中许多矿产品是苏联通过其他途径很难得到的重要的战略原料,是发展尖端科学、制造火箭和核武器所必不可少的。随着经济合作的开展,两国贸易额有很大增长。1950年、1953年和1955年,中苏贸易额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是:30%、53.1%和56.8%。1956年的中苏贸易额比1950年增长3.5倍。苏联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苏建交初期两国间存有矛盾的一些问题,也在这一时期逐步得到解决。1952年秋周恩来访苏期间,中苏双方通过会谈决定将中长路的一切权利无偿移交中国。同时,考虑到朝鲜战争仍在进行,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议,将苏军从旅顺口撤退的期限予以延长,直至中日和苏日缔结和约时为止。

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期间,苏方主动表示将旅顺口海军基地归还中国;中苏双方还商定把1950年建立的四个合营公司中的苏方股份移交中国,并签署新的协议;苏联还增加了援助中国的项目。对于当年签订的限制第三国公民进入某些地区的秘密补充协定,双方于1956年5月以互通照会的形式,正式予以废除。50年代初期,在中苏之间的非贸易支付中,由于清算办法不合理,中方吃亏很大。1956年7月,经过谈判,苏方同意加以纠正,并将过去多收的款项退还给中国。赫鲁晓夫当政初期继续执行对中国友好的政策,使中苏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不过,后来两国关系恶化,苏联所承诺提供的一些经援项目并未兑现。

这个时期,中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也有重大发展。1955年1月,中国同南斯拉夫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又恢复了两国共产党的关系。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