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同甘共苦 为民不忘初心

作者:第三研究部 张文良    发布时间:2017-09-06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中共中央党校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进行面对面访谈,历时5个月,编辑成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编者共访谈29人,其中既有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本书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民同甘共苦,为民不忘初心的历史情怀,他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也把他放在心里。我认真学习此书,深受感动、深受教育、深受鼓舞,现汇报四点体会:

一、 身处困境,不坠青云之志

1962年,习近平总书记年仅9岁,身为国务院副总理的父亲习仲勋遭受政治迫害,开始了长达16年被审查、关押、批斗、下放的岁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因不甘忍受欺负,得罪了造反派,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黑帮”家属被揪出,差一点进少管所。1968年底,北京掀起上山下乡运动,他主动报名参加。1969年,习近平总书记不到16岁,就和其他知青到了延安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直到1975年离开去清华大学读书,历时7年。很多知青来了延安,都想办法通过参军、招工离开农村,脱离苦境。很快,跟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来一个大队的其他14名知青,都陆续离开。只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坚守,他并没有消沉,并没有放弃。由于父亲被审查,他受到很大影响,前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才被批准,参军、招工与他无缘,1973年被推荐上大学不能去,1974年终于被批准入党并担任梁家河大队村支书,1975年又被推荐上清华大学艰难过关。7年间,习近平总书记承受重重压力,遇到重重困难,遭遇无数挫折,从来没有放弃为老百姓做事的理想;7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主动向当地农民学习生产技能,努力同他们打成一片,与他们同甘共苦,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认可;7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从一名15岁的初中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好党员、基层好干部。这种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让我非常敬佩。

二、 品德高尚,春风化雨润心田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告诫为政者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注重品德修养,百姓才会紧紧围绕跟随你。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全书访谈中,大家都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是个善良仁义厚道的人,大家都愿意跟他在一起。这种仁义厚道一方面是父亲习仲勋对他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是他本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农村刚去世的老人,他恭敬地吊唁鞠躬;对智力有缺陷的孩子,他从不欺负嫌弃;对要饭的老汉,他解衣推食,倾囊相助;对八一中学的恩师陈秋影、齐荣先,他尊师重道,一直保持联系问候;对梁家河的村民,他尽力帮助看病、邀请去作客。逢善不欺,尊老爱幼、知恩图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真心善念对待身边的人,因此,不管他遇到什么难事,大家都愿意跟随他,帮助他。这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不是一天修练而成。他从一名插队知青到成为总书记,也绝不是偶然的。他切实做到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三、 热爱学习、勤于学习

从15岁离开八一学校到延安插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没有放弃学习。一方面,他跟实践学,努力适应当地生活,跟当地农民学习生活、生产技能,从开始不会挑水、做饭、劳动,到后来成为劳动能手,每天能拿到成人壮劳力的最高工分—10个工分。另一方面,他跟书本学,在劳动之外,挤出时间,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了大量国际政治和军事著作以及历史著作、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并独立思考,与大家热烈讨论,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平时劳动是很辛苦的,每天早上4点就要起来上工,晚上回来已经筋疲力尽,到后来担任梁家河村支书工作更忙,但习近平总书记真心热爱学习,并持之以恒,坚持下来,自觉形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7年的艰苦岁月,不论是在干中学还是在书中学,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思辨和分析能力,这为他以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为群众办实事

1973年,习近平总书记和好友雷平生聊起将来打算。雷平生说想上大学。习近平总书记说:“我1974年不上大学了”。“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雷平生大受触动。当时已经到了“文革”后期,周恩来总理通过做工作,促使大专院校招生政策有了一些变化,可以从基层招收大学生,知青就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当时政治形势复杂,未来招生政策很可能会有反复,错过了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离开农村。但习近平总书记很坚定地说:“走不了我就在这儿待着吧,我本来就是个农民!” 雷平生1974年考上大学后,梁家河就只剩下习近平总书记一个知青。

1974年,梁家河村民一致推荐这个“有文化、有思想、有主意、吃苦在前、与大家相处融洽,敢做事、能做事”的年轻人担任大队支书。这个年轻人没有让大家失望。他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群众办了很多难事、实事。他看到报纸上介绍四川推广利用沼气,主动到四川取经学习,遇到难题分析症结,带头下到沼气池底找裂缝修补,最终亮起了陕北高原第一盏沼气灯;他遵循科学规律,带领基建队打坝淤地,找水利部门来现场考察,把排洪的相关数据严格计算好,按标准施工,特别是洪水冲击的关键位置,搞得扎扎实实;他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带领群众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既满足了群众需求、方便了群众,又让社员发挥了各自长处、解放了劳力,给村里的发展带来了好处、注入了动力。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习近平总书记后来离开梁家河,又去中央军委办公厅、河北正定县、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地工作过。变化的是工作地点,不变的是他不忘初心、务实为民的情怀。他不愿意走捷径,不怕吃苦。当年他在军委办公厅当秘书,主动要求去正定县工作时说过一段话:“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是这么做的,他敢于担当,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真抓实干,只做“惠民、富民”之事,不施 “误民、穷民”之政。功成不必在他,功成必定有他!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讲话时曾提到:“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不会再像习近平总书记一样,像父辈一样,遇到那么多困难,吃大苦受大难,这既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缺失。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好时代,经过改革开放39年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卓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缺失的是,我们普遍缺乏艰苦的锻炼和磨砺,在承受苦难和应对挫折方面与前辈们相比还差得很远。王阳明曾说过:“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多历练多经事,修身修德,做一个仁义厚道、勤奋上进,脚踏实地,兴国忧民的人。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把中国故事接着讲下去,把中国事业接着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