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对邓小平关于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述的思考

作者:姜淑萍    发布时间:2018-07-04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把制度建设同改革相统一,强调通过改革推动和创新制度建设,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他坚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每当重大历史关口,他都能做到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对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表达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坚定态度和信心,为中国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通过改革革除弊病。他廓清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关系,认为必须长期坚持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不断改革具体制度;廓清了制度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冲破了僵化的思维模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邓小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主张,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正确处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改革创新、“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改革创新统一起来。

今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改革开放40 年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中确立起来,日益显示出独特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邓小平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为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把制度建设同改革相统一,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强调通过改革推动和创新制度建设,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之际,回顾和重温邓小平的有关思想和决策,对于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的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一、坚定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前提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能否始终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关乎党、国家和人民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过程中,邓小平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邓小平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战斗、工作了70 多年。战争年代他参与了党为建立新中国的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又投身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和巩固。他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着透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他说:“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他对我们的制度优势的方方面面作过大量阐释。关于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邓小平指出:“这最符合中国实际。

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 ”关于基本经济制度,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邓小平指出,“到底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好,还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好?只要我们的工作搞得好,按经济规律搞建设,肯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比资本主义私有制好,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关于我国政治制度中党的领导问题,邓小平指出:“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关于作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邓小平指出:“这个制度是最便利的制度,最合理的制度”,“也是我们的优越性。这种制度更利于团结人民,比西方的民主好得多。我们做某一项决定,可以立即实施”。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邓小平指出:“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邓小平带领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同时从现实情况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遭遇各种干扰和冲击,特别是丑化、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想暗潮从未停止。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浪,邓小平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断排除干扰,直面冲击,坚持“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出坚如磐石的定力。

上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拉开,广大干部群众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思想渐趋活跃。但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错误思潮。在反思和讨论历史错误的过程中,有人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和悲观失望情绪。邓小平及时指出,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一定要大力纠正,彻底驳倒。为此,他明确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列为四项基本原则第一条。他还说,尽管这个制度还不完善,但总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并充满信心地说:“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上世纪 80年代,西方多种政治、社会、文化思潮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推进这一时机,不断涌入并侵袭人们的思想。一些人,包括一些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开始迷失方向,丧失立场,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民主”“自由”,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滥。对此,邓小平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他从总结中国近代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出深刻分析。通过总结历史,邓小平认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处于被侵略、受屈辱的状态,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他的结论是: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通过分析现实,他认为,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会使某些局部地区的少数人更快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所以,“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他坚定地提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他还反复强调:“十亿人口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不会改变的,永远不会改变。”

上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国内发生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有人因此对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产生质疑,甚至丧失了信心。关键时刻,邓小平鲜明地表达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他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时,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制裁”,企图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异常困难的外部环境,邓小平从容不迫地表示:“我们的社会制度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的,人民拥护,怎么能够接受外国干涉加以改变呢?”“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这些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立场和制度自信。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看似山穷水尽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自岿然不动”,迎来了今天的柳暗花明。

总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每当重要历史关口,每当出现对社会主义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妨碍人们对未来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时候,邓小平总是勇立船头,旗帜鲜明地表达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坚定态度和信心,为中国的发展指明方向。在改革开放的航程中,我们党成功应对各种思潮侵袭和挑战,坚定制度自信,任凭风吹浪打。得益于此,中国这艘巨轮,始终平稳地行驶在社会主义的正确航道上。

二、改革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动力

邓小平是继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一方面,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辩证、客观、发展、创新地看待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切矛盾和问题,勇于突破旧框框,开拓创新。

坚定制度自信,决不是说我们的制度已经尽善尽美。邓小平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他洞察到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弊端。对此。他毫不掩饰和回避。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视野和长远利益出发,深刻反思和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实事求是,正视党和国家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端,大胆触动我国政治、经济制度问题上长期形成的禁区。他认为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左”的错误,根子在制度,其中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毫不讳言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勇于正视和清醒认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勇于修正完善制度,探索修正完善制度的办法。邓小平在指出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病和问题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思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确立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1978年 10月,邓小平就提出:“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在1978年 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向全党大声疾呼,“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在邓小平的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围绕制度建设的改革随即全面展开。

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这一层面进行改革,是邓小平较早提出的重要思想和突出建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 1980年 8月 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明确提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讲话从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这一深刻认识出发,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历数党和国家现行领导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必须对这些弊端进行改革,并系统阐述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对于其目的和意义,邓小平讲得很清楚:“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针对当时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

由于当时有些人仍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对改革这个新生事物不理解、不接受。比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吸收外国资金技术等等,与传统理论和观念大相径庭。有人担心这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只有从理论上破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才能够澄清种种疑虑、困惑和误解,把人们从旧的思想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今天我们回顾改革的历程,可总结的经验很多。从制度的角度看,邓小平对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关系,制度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处理上的理论突破,对改革冲出传统观念藩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廓清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层面与基本层面的制度,也包括具体层面的制度。邓小平明确把这两个层面的制度加以区分。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具体制度,必须不断改革。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具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

关于廓清制度和方法之间的关系。邓小平从理论上冲破了以往固化的思维,明确界定了制度属性,把原来认为是属于制度范畴的方法之类的东西剥离出去,也就是把制度和方法加以区分。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好的,问题出在采取的建设模式和具体做法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甚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手段和方法。他说:“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资本主义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是如此。邓小平认为,这些东西是手段,是方法,学习借鉴不等于认同他们的根本社会制度。邓小平说:“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吸引外资、合资经营包含资本主义成分,但我们并不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它不会影响我们社会主义的基础。至于管理方法、科学技术,则没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资本主义在管理方面好的东西,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把经营管理技术等资本主义的优势当作方法学习,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也不等于回到资本主义。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装备,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至于怎么能发展得多一点、好一点、快一点、省一点,根本不违背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有些人担忧搞活开放会带来消极影响的观点,邓小平认为:“有办法解决,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从政治上讲,我们的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能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从经济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工业、农业、商业和其他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他在提出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的方法的同时特别强调,“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在改革的淬炼锻造中不断成形、完善,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价值,又依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水平赋予了社会主义制度新形态。它适应了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彰显出独特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不断完善。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具体制度和体制也得以不断建立健全,如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促进公平正义、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共同富裕和集中力量办大事,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高度统一,等等。这些独特优势,无疑大大坚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制度自信,让全社会焕发出极大的活力和创造力。这是中国能够快速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秘诀。

三、当代启示——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

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日益彰显出独特的优势和活力。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正确处理坚持与改革、“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一方面,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另一方面,大胆突破创新,通过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不断修正和完善制度,进一步强化制度自信。坚持制度自信和改革创新二者的关系中,前者是战略支撑,后者是手段和根本动力,二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不坚定制度自信,改革就会走上邪路;不坚持改革创新,走老路、回头路,社会主义就没有前途,制度自信也无从谈起。这一重要经验,对于我们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启示。

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不管怎样改革,都必须坚决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筑牢制度的根基,把改革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的基础上,绝不因为搞改革而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走向资本主义。对改革的目的和性质,邓小平讲得非常清楚:“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他强调:“要用上百上千的事实来回答改革开放姓‘社’不姓‘资’,有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资本主义。”40年来,我们的改革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前行,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改革创新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制度自信的不竭动力和必由之路。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创新,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让我们的制度自信更加彻底、更加持久。离开了改革,我们的制度会僵化,现代化进程可能会停滞甚至倒退,不可能有今天的制度自信,也谈不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邓小平认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把坚持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一同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正是通过推进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和完善,这个制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大提升,成为具有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把制度建设提升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处理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改革创新的关系依然是其中的关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深刻表明,改革是为了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要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

习近平对坚定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作出了精辟的阐述,指出:“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他还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在制度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改革。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的重大改革方案出台实施,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更加突出强调了通过改革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指出:“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浪潮必将更加澎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彰显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作者姜淑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审〕

原载:《党的文献》201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