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唤起群众的方法初探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29   
分享到 :

毛泽东唤起群众的方法初探

和 生

毛泽东认为“我党二十几年来,天天做群众工作,近十几年来,天天讲群众路线……但是在有些同志的工作中间,群众路线仍然不能贯彻,他们还是只靠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做工作。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做一件事情,总不愿意向被领导的人讲清楚,不懂得发挥被领导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1319页。】简言之,就是未能“唤起民众”。然而,“人民的觉悟不是容易的,要去掉人民脑子中的错误思想,需要我们做很多切切实实的工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1页。】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打造革命宣传阵地、抓住时机巧妙动员、以笔为枪鼓舞斗志三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唤起群众的方法。

一、打造革命宣传阵地

毛泽东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宣传家,他认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4页。】那么,“什么是宣传家?不但教员是宣传家,新闻记者是宣传家,文艺作者是宣传家,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传家。”“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8页。】

(一)喜闻乐见,田间宣传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6页。】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宣传语言,毛泽东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页。】以《毛泽东选集》和其各类诗词著作为例,这些著作文章中的语言风格当大学教授看了也不觉得雅俗,目不识丁的农民听了也能轻易接受,马列原著中的晦涩语言在毛泽东著作中都变成了一些富有中国特色,喜闻乐见的群众语言,为广大群众接受并认可。

毛泽东不仅重视“有字之书”的宣传,更加重视田间地头的“无字之书”。如革命之初,毛泽东徒步前往湖南多个农村,写下喜闻乐见的、带有群众性语言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唤起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先后深入田间地头和工农寒舍,进行了最为集中的宁冈、永兴、寻乌、兴国等多次调查,通过亲自蹲点学习经验,召开群众座谈会,与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总结出了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材料翔实的调查研究报告。对于个别同志抱怨“唤起民众”太难,调查结果不理想,群众不配合、不讲真话等情况,毛泽东指出宣传就是交朋友的过程,“给他们一些时间摸索你的心,逐渐地让他们能够了解你的真意,把你当作好朋友看,然后才能调查出真情况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可见,毛泽东通过重视田间地头、工农寒舍中作宣传动员工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打造了宣传阵地,赢得了革命力量。今天,虽然宣传动员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用群众的语言风格、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无疑是我们的重要经验。

(二)组织团体,创办教育

毛泽东认为“我们的工农干部要学理论,必须首先学文化。没有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就学不进去。学好了文化,随时都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8页。】为了更好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毛泽东提倡不仅要重视正规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对各类非正规教育也不可忽视。

首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团体和夜校。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期间,“在学友会的名义下,他为长沙工人创办了一所夜校”。“他鼓动民众,以取得最大范围的支持。他号召来自各阶层的群众联合起来,并为反对压迫而呐喊。”他说:“我们尚能齐声一呼,将这历史的势力冲破。”【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2、53页。】同时,毛泽东还创办了文化书社,通过采用入学不考试,只提出批评和建议的办学理念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成立了安源共产党小组、工人俱乐部和工人夜校,组织工人大罢工联合起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并对那些反对“唤起民众”的人给予了批驳:“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页。】

其次,正规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正规教育是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最稳定和最有效的方式,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其教育程度是成正比例关系的。毛泽东指出“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不但要有新式学校,而且要利用旧的村塾加以改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1012页。】在《西行漫记》中,当谈到学校教育时,斯诺认为“共产党自称已经办了约二百所小学,为小学教师办了一所师范,还办了一所农业学校、一所纺织学校、一所五个年级的工会学校、一所有四百学员的党校。”【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11页。】可见,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把教育民众看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除此之外,毛泽东还提倡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要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因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大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5页。】要求无论是任何人,都不应该有对知识的满足,要不断查找自身的缺点,不断学习、把学习和教育看成是终身大事。

(三)善用媒体,引领风尚

媒体即新闻媒介,是指宣传的载体或者平台,能够用于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除了田间宣传、各种教育方式之外,毛泽东认为新闻媒体也是有效“唤起民众”,引领风尚的有力武器。

首先,以标语、墙报、书刊、漫画为主要方式的文字动员宣传。以抗战时期为例【《抗日战争时期重要资料统计集》,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367、368页。】,陕甘宁边区出版的报纸计25种,杂志计50种。毛泽东认为“经过报纸把一个部门的经验传播出去,就可推动其他部门工作的改造。”【《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9页。】那么,“怎样去动员?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同时,“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9页。】

其次,以秧歌、剧社等文艺活动为主的语音动员宣传。毛泽东认为“部队的战士,工厂的工人,农村的农民,他们识了字,就要看书、看报,不识字的,也要看戏、看画、唱歌、听音乐。”【《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0页。】所以,在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文艺宣传,引导群众,用群众熟悉的语言风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现出来,如“在艺术工作方面,不但要有话剧,而且要有秦腔和秧歌。不但要有新秦腔、新秧歌,而且要利用旧戏班,利用在秧歌队总数中占百分之九十的旧秧歌队,逐步地加以改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在革命斗争中“没有比红军剧社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红军占领一个地方以后,往往是红军剧社消除了人民的疑虑,使他们对红军纲领有个基本的了解,大量传播革命思想,进行反宣传,争取人民的信任。”【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80页。】从而,红军剧社在当时成了引领航向,唤起群众的一面旗帜。

总之,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善用媒体,引领风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传播正能量,“使正确的获得推广,错误的不致重犯”,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指明了方向。

二、抓住时机巧妙动员

古人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指出了抓住机遇,利用契机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有效的抓住时机,动员工农群众,毛泽东通过利用重大事件,重大问题的契机引导群众,启发群众。

(一)借题发挥,启发群众

借题发挥是指借某个主题来做文章,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主张。在中国革命斗争中,毛泽东认为“每遇一次胜利,即写一篇社论鼓励之,证明之;每失一重要地方即写一短文解释之。”【《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5页。】即通过借题发挥来启发群众,“唤起民众”。

毛泽东借题发挥,启发群众的领导魅力,我们可以从秋收起义失败后的一件事情上得到证明。工农红军由于受到敌人重创,很多官兵思想发生了动摇,对革命的前途缺乏信心。于是毛泽东抓住这个时机,进行了巧妙动员:“只要大家一条心,我们这块小石头就能打破蒋介石这口大水缸。”毛泽东通过用齐心协力,小石头就能打破大水缸的动员方式,指出:我们全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不是算命先生,但是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只看见暂时的失败而一蹶不振,我们未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页。】毛泽东以失败之机启发群众,用帆船领航,山巅明日和躁动于母腹中婴儿为契机,指出前途的光明是不能用当前的曲折所否定的,只要坚定信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除此之外,在延安时期,有些同志空谈理论,缺乏实践,还高傲自大,看不起工农群众,认为他们“不懂马列”。毛泽东借谈论的时机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善于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际中去。所以我劝那些只有书本知识但还没有接触实际的人,或者实际经验尚少的人,应该明白自己的缺点,将自己的态度放谦虚一些。”【《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6页。】作为领导者和实践家,真正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有些同志却在那里‘无的放矢’,乱放一通,这样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坏。有些同志则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9页。】毛泽东通过用箭和靶的比喻启发群众,把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简明、清晰的表达出来,为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改弦更张,保证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幽默风趣,引导群众

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往往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赢得更多的听众。回顾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我们发现,简单、朴实、自信、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引导群众是毛泽东唤起群众的重要法宝。

首先,简单、朴实的语言风格引导群众。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开办的夜校课堂上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运用了一个图解游戏。他把‘工’字写在黑板上,在旁边又写了一个‘人’字,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工人,然后写上‘天’字。他微笑着向车夫们说明怎样把‘人’字直接放在‘工’字下面就成了‘天’字。结论是:团结起来,工人的力量大如天。”【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毛泽东通过运用最简单、最朴实、最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幽默风趣语言,开导群众、教育群众、说服群众、唤起群众、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其次,自信、幽默的语言激励群众。在1928年,工农红军多次受到敌人的围剿,损失惨重。“当时疲劳、困苦、饥饿、惊慌的情绪充满了部队,加上疟疾、痢疾传遍了每个战士。行军途中,两旁的丛草中没有多远,就躺下几个发出微微的颤颤发抖声音的战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页。】面对环境的恶劣和人心惶恐不安,毛泽东决定重整军威,进行改编,并在动员会上做了鼓舞人心,幽默风趣的讲话:“同志们,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枪,这有什么了不起呢?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他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了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现在不是只是两把菜刀,而是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你们都是起义过来的,一个可以当敌人十个,十个可以当一百个,现在我们有这样几百人的队伍,还怕什么?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并不断告诫大家挫折是暂时,要坚定信心,因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不仅如此,在解放战争时期,面对美帝国主义反动派谣言用原子弹轰炸中国,毛泽东明确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5页。】事实证明,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生动比喻是正确的。

最后,在语言的生动和幽默风趣上,毛泽东认为“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7页。】为此,毛泽东主张要学习语言的艺术、学习有生命的语言、学习国外有价值的语言,否则“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正是因为毛泽东运用了语言风格的无穷魅力,最终“唤起工农千百万”,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通俗易懂,口号动员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口号是指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其特色鲜明的响亮口号,他认为“无产阶级怎样经过它的政党实现对于全国各革命阶级的政治领导呢?首先,是根据历史发展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和为了实现这种口号而提出关于每一发展阶段和每一重大事变中的动员口号。”【《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页。】

于是,在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用“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口号来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用“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口号展望未来;对于在战争中的各种军事问题毛泽东用“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口号讲解战略战术;对于大地主压榨农民,毛泽东用“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来号召农民进行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时期“打倒反动派,消灭蒋介石”,“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口号的鼓动下,三大战役中参战人数达到了880万人,后来陈毅在总结准海战役时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建国后,美帝国主义穷兵黩武,发动了朝鲜战争,毛泽东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成千上万的群众通过各种途径支援前线,最终中国人民赢得了战争,让全世界人都知道: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将成为历史。在外交上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一系列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口号,为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地位和声望。

总之,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口号看出,毛泽东不仅能够对大字不识的农民和工人采用简单的说教和口头宣传,还能利用各种群众大会、简单的口号和顺口溜、编写各种歌谣和文艺演出来鼓舞士气。当“他讲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一句简单的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大本本很多,多数干部群众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去细读,毛泽东则用中国人雅俗共赏,一听就懂的话一语说透:马克思主义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张国祚:《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再探讨》,《现代哲学》2012第1期。】可见,一些正确的,通俗易懂的,喜闻乐见的口号,不仅能推动历史发展,广泛的动员群众,还能进一步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意识,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三、以笔为枪鼓舞斗志

毛泽东博览群书,不仅读古代人物传记和近现代史,还提倡研究“稗官野史”。他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之‘箭’射中国之‘的’,在中国找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这其中,与毛泽东以笔为枪鼓舞斗志的领导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一)博古通今,史论结合

以《毛泽东选集》四卷为例,“其中的引文、成语、典故,引自《左传》48条、《史记》42条、《孟子》26条、《论语》22条、《礼记》14条、《尚书》13条、《诗经》9条等等。”【朱向前:《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光明日报》2010年9月4日。】可以用“学富五车”和“读书破万卷”来形容毛泽东的博学。在他的著作、报告、讲话和书信中,我们能够发现大量关于唤起人民群众积极性的事例和精辟见解。

学习历史,运用历史,古为今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速亡中国论”,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国内外及古今的军事斗争的经验,给予了反驳:“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晋楚城濮之战……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1页。】通过对中外古代军事学的全面阐述,结合中国国情,毛泽东撰写了《论持久战》,有力的反击了日本的“速亡论”的荒谬性。此外,面对多数党员干部忽视历史,对历史“漆黑一团”,或“言必希腊”,毛泽东号召:“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并以《甲申三百年祭》的发表为契机,告诫全党要以史为鉴,“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毛泽东从中国共产党承担的历史使命出发,把学习历史、运用历史和以史为鉴的高度提升到了能否取得革命胜利的角度来论述,对全党重温历史,认清历史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同时,毛泽东博古通今的才华给世界各国领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尼克松认为毛泽东“是一位对中国人民的历史造诣很深的富有想象力的诗人。”英国首相希思觉得毛泽东“对国际事物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历史的知识,使他得以从世界战略出发来考虑问题。”

(二)高屋建瓴,条分理析

列宁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同样,在中国也是如此,没有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回答革命道路和前途问题,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发表了《井冈山斗争》,《反对本本主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系列文章。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分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科学的总结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通过分析当时的国情,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不仅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性质等等众多问题,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建国后,国际、国内发生了重大变化,毛泽东着眼中国实际,撰写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名文章。通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国家和社会战略的高度,用条分理析的方式生动体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作者和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来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编《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