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文艺的论述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1-30   
分享到 :

坚持·发展·创新

——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文艺的论述

张炯

对邓小平同志的逝世,我国文艺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感到无限的悲痛!继承和发扬邓小平同志的遗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包括文艺事业推向前进,这是广大人民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他的文艺思想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邓小平文艺思想不仅对于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和文化的建设具有伟大的导向意义,而且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具有伟大的导向意义。认真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文艺思想,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沿着正确轨道不断获得健康发展和繁荣的最重要的保证。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他的文艺思想同样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经历了20世纪空前深刻和广阔的风云变幻,而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诞生于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邓小平文艺思想的鲜明特点是,他始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观察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的发展,总结我国革命文艺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揭示作为社会审美意识形态的文艺的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文艺的规律,并且从世界的宽阔视野和历史斗争的高度,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去考虑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从而继毛泽东之后,为我们指出一条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更加宽广的道路。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因为从辩证唯物史观看来,人民在任何时代都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而社会主义更必须保证人民享有历史创造的全部成果。文艺虽然是审美意识形态,从整体上考察,它仍然属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文艺理所当然要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为巩固和发展整个社会主义制度作出自己特殊的贡献。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强调文艺工作者跟各条战线的干部和群众一样都要做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促进派”。社会主义事业即是人民的事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所在。因此,邓小平同志是把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看待的。他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顾大局,守纪律。……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他不但要求“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而且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他说:“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在坚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时,邓小平同志又十分重视文艺的规律,包括社会主义文艺的特殊规律,主张文艺工作者和党的领导都要遵循文艺的规律。他强调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性,强调我们的文艺应该“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但他又深知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艺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特殊性。他援引列宁的话,强调文艺事业“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他指出“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他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放弃了流行多年的“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全面地阐明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他说:“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这些论断,毫无疑问都正是基于对革命文艺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基于对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所必然具有的特性的深刻理解而作出的,因而闪耀着无可辩驳的真理的光辉!

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毛泽东同志关于文学艺术创作的源与流、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等重要问题的理论见解以及据此制定的方针政策,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内外的新的历史条件,非常重视开展与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的斗争,既反“左”,也反右,既反对教条主义、庸俗社会学的错误观点,也坚定不移地反对封建主义残余意识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从而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又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艺理论的纯洁性。

邓小平同志总是从社会主义的整体建设、特别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考察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因此,他必然不能容忍一切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各种思想倾向。他首先肯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导向。他说:“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他还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攻击,指出,“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的体系指导整个工作;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有人居然对这些庄严的革命口号进行批判,而这种荒唐的批判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抵制,居然还得到我们队伍中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每一个有党性、有革命性的共产党员,难道能够容忍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吗?”他说:“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势力。现在中国反对改革的人不多,但在制定和实行具体政策的时候,总容易出现有一点留恋过去的情况,习惯的东西就起作用,就冒出来了。同时也有右的干扰,概括起来就是全盘西化,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针对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他教导我们“必须把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工作,同对于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思想和其他腐化思想的批判结合起来”。他认为,我们应当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一切对我们有用的文化和知识,但是决不能“让资本主义文化中对我们有害的东西畅行无阻”。他特别批评文艺界“一些人对党中央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表示淡漠,对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表示淡漠,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历史和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英雄业绩,缺少加以表现和歌颂的热忱,对社会主义事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少站在党的积极的革命的立场上提高群众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热情,坚定他们的信心。相反,他们却热心于写阴暗的、灰色的,以至胡编乱造、歪曲革命的历史和现实的东西。有些人大肆鼓吹西方的所谓现代派思潮,公开宣扬文学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表现自我,或者宣传抽象的人性论、人道主义,认为所谓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的异化应当成为创作的主题,个别的作品还宣传色情。”这些谆谆嘱咐和批评,可谓语重心长,令人记忆犹新,永远值得我们引为前进道路上的鉴戒。

总之,邓小平文艺思想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实践表明,当我们遵循邓小平同志指引的文艺方向前进时,我们的文艺就获得健康的发展,欣欣向荣;反之,当偏离他指引的方向时我们的文艺便受到损害,甚至走到斜路上去。今天,我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迎向世纪之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强国更加雄姿英发、斗志昂扬地前进。我国文艺工作者理所当然地应当更加认真学习邓小平文艺思想,并在它的真理照耀下,如江泽民同志所号召,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辉煌,迎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更加群星灿烂、百花争艳的世纪”而努力奋斗!

(原载《人民日报》19973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