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4-01   
分享到 :

十年来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

李红喜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是一直是理论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拟对十年来理论界、学术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进行一些梳理和归纳。

一、研究概况

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方面,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48月,中央召开了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同月,中央有关部门还联合召开了全国邓小平理论和生平研讨会,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其科学体系、基本内容、思想精髓等问题,以及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行了深入研讨,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除此之外,全国各地各部门也都围绕邓小平理论和其生平思想召开了范围不一、形式多样的研讨会或座谈会,推出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把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概念,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之后,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成为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目标。习近平高度评价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他深刻指出,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由此,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邓小平的有关著作和年谱的出版,既是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又为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这一时期,出版的邓小平著作有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军事科学院编辑的《邓小平军事文集》、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重庆市委编辑的《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讲话谈话批示集(19775-12月)》,除此之外,还出版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邓小平年谱(1904-1974)》、《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等。

这一时期,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范围更加广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主要报刊发表的邓小平理论研究的论文有近万篇,其中包括冷溶的《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和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邓小平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的基本结论和新道路的最高范畴--对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的一点认识》,杨胜群的《邓小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刘国光的《关于国富、民富和共同富裕问题的一些思考》,李君如的《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石广生的《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石仲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概括》,龙平平的《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四个重大课题》,张爱茹的《从"小康""全面小康"--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形成和发展述论》,徐永军的《邓小平关于改革的论述及其思想探源》,王占阳的《走先富与共富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先富共富思想再研究》,林建公的《邓小平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哲学思考》,曲星的《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现实意义》,姜淑萍的《对邓小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思想的回顾与思考》等。

除了论文,这一时期还出版了有关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著作100余部,其中主要有冷溶、杨耕主编的《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秦宣等撰写的《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赵曜等主编的《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组织委员会编辑的《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邓小平改革与发展思想学术研讨会组委会编辑的《邓小平改革与发展思想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寿晓松主编的《邓小平军事思想新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苏星主编的《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刘金田等撰写的《邓小平与改革开放20年重大决策》(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袁险峰、姜淑萍主编的《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等。值得指出的是,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编写、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丛书,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包括邓小平理论在内的党的思想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涉及的主要问题及主要观点

十年来,邓小平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笔者就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及其中的主要观点作些简要介绍。

(一)关于改革思想

邓小平改革思想是一个宏大的体系,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其构成和内涵进行了阐释。

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阐述,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改革的问题,同时对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了充分论述;二是提出了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解决了改革的方向问题,并强调要注意改革的风险性,分析论述了产生风险的主客观原因;三是对改革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解决了如何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最后成功的问题。

有学者则认为,邓小平的改革理论可以从这样几个层面理解:它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深刻揭示了改革的必要性,说明改革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深刻揭示了改革的性质,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著名论断,说明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强调改革是一种试验,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用"三个有利于"来检验改革的得失成败;强调改革开放要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改革开放的政策不能变。

也有学者提出,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论是由六大理论构成的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以改革出路论为理论先导,以改革动力论、改革革命论、自我完善论为理论基石,以敢试敢闯论为实践方法,以改革标准论为价值取向的有机整体。

还有学者则将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概括为八个方面,包括改革动力论、改革性质论、改革目的论、改革方向论、改革条件论、改革战略论、改革方法论、改革评价论等。

另有些学者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但这三方面的具体内容是有区别的,例如,有人归纳为"改革动力论"思想、体制改革观、改革成败的检验标准三个方面。也有人概括为坚定改革论、全面改革论和加快改革论。还有人从为什么要改革、怎么改革、如何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三方面进行总结。认为,在邓小平看来中国实行改革有三方面的迫切需要: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二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三是探索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需要。

此外,许多学者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过程、具体内容、特点、理论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有人将邓小平领导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为兴起阶段,这一阶段邓小平积极倡导农村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9年邓小平退休为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邓小平提出和阐发了许多新的思路、思想和决策,以敏锐的思考完成了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1989年邓小平退休后到1994年为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邓小平进行了一系列思考,引导改革开放正确方向。还有人对邓小平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进行了哲学阐释: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要求,中国的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

(二)关于发展思想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研究的侧重点有两个:一是邓小平的发展战略的研究;二是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关于邓小平的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大局"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方面。

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有学者概括了这一战略的提出过程:从1964年底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到经历"文革"中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巨大挫折,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若干论述,终于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明确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有学者指出,"三步走"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突出坚持与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建设目标的战略,是坚持走中国自己建设道路、不照搬外国经验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丰富内容。

关于"两个大局"发展战略。有学者认为,这一战略是邓小平依据我国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普遍规律提出的科学发展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激励竞争,提高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要让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帮助和带动后发展地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关于实施这一战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学者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了我国经济整体上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二是使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结构升级优化、体制创新加快;三是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四是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五是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关于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学者指出,这种区域非均衡的、高速度的、市场主导的发展呈现出效果的不平衡性,并且逐渐显示出它与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不相适应性。

关于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邓小平没有直接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概念,但他关于发展科技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却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因此,科教兴国战略应当被视为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方面。

关于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关系。学者们认为,二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第一,二者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和思想路线的历史继承性: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理论发展的哲学基础和思想路线;第二,二者都体现了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主题的历史继承性:始终把发展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主题;第三,二者都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历史继承性: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最终发展目标;第四,二者都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历史继承性:坚持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五,二者都体现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继承性:坚持和完善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三)关于小康社会思想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设计了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而且不遗余力地推进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研究,是十年来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有学者指出,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发端于他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思考,脱胎于"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新说法",根源于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三个阶段:从19793月到19829月,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初步孕育时期;从19829月到198710月,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形成体系时期;从198710月以后,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丰富发展时期。也有学者指出,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产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时,这一理论又指导实践的发展,并且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实践性研究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还有学者指出,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紧密相联,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深刻反映了"先富""共富"辩证统一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要求。

关于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思想的意义,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用小康来定位一个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现代社会价值观与传统社会理想结合起来的睿智创造,不仅使这个目标更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又便于与世界各国作比照,根据新情况适时调整,使其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的发展目标,对科学地制订和完善现代化发展战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自党的十六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确目标,到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由远及近,学术界的研究也随之不断丰富和深化。

(四)关于共同富裕思想

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是这一时期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有学者认为,邓小平"先富""共富"思想的历史演变分为四个阶段:1975年至1978年,从提出恢复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到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79年至1984年,从理论到实践--鼓励先富、扶持先富、引导先富、促进共富;1984年至1992年,强调先富带后富,东西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992年至1993年,最后的思考--"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也有学者把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概括为更大的四个阶段:从邓小平在旅法期间于1922年夏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到新中国成立,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思想准备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积极探索阶段;从1966"文化大革命"爆发到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召开,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7年邓小平逝世,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成熟阶段。还有学者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作了动态的历史考察:邓小平在留法时期因接触马克思主义而内生了共同富裕的最初理念;这一理念在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并创建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太行根据地时期发展成较成熟的"富民观",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得以延续和发展;在1975年全面整顿期间上升到一个新的意境;在改革开放时期演变为成熟的共同富裕思想。

如何看待共同富裕思想和现实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关系,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学者们普遍认为,邓小平提出的"先富"带动"共富"的思想,对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邓小平部分先富思想的提出,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平均主义的枷锁,收入差距的拉开对于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分配差距的扩大,就没有我国经济的迅速复苏。"也有学者认为:"适度、有序的贫富差距是党的富民政策和迈向共同富裕的最具实际意义的一步,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但是,通过"先富"带动"共富"也并非易事。有人提出了邓小平共同富裕路线图中途受阻的观点:"当初邓小平设计的共同富裕路线图是:第一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步,先富带后富;第三步,走向共同富裕。但先富起来的人们没有按照邓小平的路线图走,邓小平共富路线图中作为中间环节的先富带后富的实现出现障碍。"也有学者指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不会自发地、主动地帮助还处在贫穷状态的人;先富帮后富,需要党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策来引导促进其实现""在中国,成功地完成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任务所花的时间极短,而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却遥遥无期"。实际上,邓小平既不赞成"先两极分化、后共同富裕""先资本主义、后社会主义"的思路,也不赞成空想社会主义的"拒绝先富、直接实现共富"的思路,而是主张既要始终坚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始终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这在整体上就是要始终走先富与共富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一新思路包含了一系列深具革命性的基本思想和重要主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五)关于对外开放思想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建设经济特区的思想;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对外开放的思想;利用外资的思想;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思想;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关系的思想。也有学者将之概括为十个方面:对外开放与国际环境,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性质,对外开放与现代化目标,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的国内布局,对外开放的国际布局,对外开放的风险防范,对外开放与"一国两制",对外开放的长期性。

关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意义,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学者们主要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理论意义上,有研究者认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回答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外部经济条件这个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国家制定经济战略和方针政策提供了指导原则,为中国对外开放理论不断发展构建了基础。也有学者将其归纳为:邓小平研究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论证了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论证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从国情出发,指出了对外开放的紧迫性;分析了国内外各种条件,阐述了对外开放的可能性。这些理论成果,为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实践意义上,有学者认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生长路径从外生式到内生式的转换。邓小平一方面破除思想禁忌,提出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以主动对外开放的姿态,吸收资金、先进技术、有效管理制度等,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把它们内化为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力量,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支持。还有学者就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对构建新世纪我国开放战略的意义及对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积极作用等进行了研究。

在世界意义上,有学者认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世界意义,突出体现在这一理论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重新认识和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

(六)关于国际战略思想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有研究者将邓小平的国际思想概括为20个方面,主要有:科学判断了总体国际形势,改变了世界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看法;调整"一条线""一大片"战略,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我国同各大国的关系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潮流,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指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充分估计到新格局形成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指明了新时期我国对外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提出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新主张;确定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形成了完整的对外开放理论体系,并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指出社会主义前途依然一片光明;指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中国要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等等。

而在围绕"中国和平发展""中国和平崛起"等问题的讨论中,对于如何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否延续"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判断等一些具体观点和政策,是十年来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的重点。

有学者指出,在时代主题的判断上,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判断,为中国赢来了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对世界形势的判断上,不应该因为局部的战争、动荡和紧张而否定全局的和平、稳定与缓和。"和平与发展"仍然应该是我们制定外交原则、战略与策略的时代依据。

对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多数学者认为,这八个字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长远战略,不应仅仅理解为一种权宜之计,应正确理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相互关系,不能割裂开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其一,韬光养晦是一种谋略,有所作为是追求的目标。应该把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巧妙融合,相辅相成,既应谦虚谨慎,又要敢于进取。

其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方针并没有过时。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中国将对复杂纷繁的国际矛盾应付自如;而背离邓小平外交思想,中国则有可能丧失现代化建设的国际条件。

其三,为了尽量准确地理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能只从字面意思理解,而必须联系邓小平关于国际形势和中国对外政策的其他论述来理解,如"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两个不去计较"(不计较历史恩怨,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永不称霸,决不当头"等。"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为21世纪中国留下的"锦囊妙计",是长远的战略思维,是一个自信而谦虚的民族面对世界的基本姿态,而决不是只管一二十年的权宜之计。

其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一个国家必须恰当处理本国的国家实力与对外政策之间的关系。要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的建设和发展上。"韬光养晦"与历史上的谋略有本质的不同。应冷静看待中国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有所作为要恰如其分,不应随便改变中国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的"身份"。认为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可以同美国为首的西方正面抗衡的主张是错误的。

其五,邓小平在强调韬光养晦的同时,特别指出不要屈从外部压力。在邓小平的思想深处有内外两个大局,韬光养晦实际上更多侧重对外关系,有所作为包括甚至侧重在促进国内发展。应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纳入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理论框架,以理性现实主义维护国家利益,避免墨守成规与急于求成两种极端倾向"

(七)关于新时期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思想

邓小平是新时期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认为,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道路,即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有学者指出,邓小平对新时期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主要包括:根据新的国际大局、国内大局确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正确原则和方向,为新时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找准了方向和位置;强调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加速国防现代化,为新时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定了总目标和总任务;强调坚持战斗力标准,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措施和发展道路。

有学者认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在军事领域中的展开和延伸,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坚持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军事领域内的贯彻和运用,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还有学者认为,邓小平军事思想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富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是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它科学揭示了相对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军队建设各要素和各方面工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基本规律,军队建设中数量与质量相互制约与转化的基本规律,相对和平时期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规律,综合国力同军队战斗力之间相互转化与促进的基本规律,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八)关于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以及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上。

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从理论渊源的角度分析,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理论,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着的理论。其理由有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最初源自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最初就是指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两个基本元素即民族性和时代性,均源自于对邓小平理论的概括;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间是原创与传承的关系。也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原创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一理论的"继发形态",科学发展观则是这一理论的最新成果,而党的十七大论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对这一前后相继的三个形态的一次大"整合"

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分析,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发展基础与框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发展和升华了邓小平理论。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即邓小平理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则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新的涵义,解放思想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逻辑起点。

从理论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时代条件、立足论点、理论主线、理论主题、价值目标等方面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与时俱进的品质是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的鲜明特色,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实践基础,发展则是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核心内容。有研究者指出,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和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因此,揭示和认识了这两重关系,就可以深入且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

关于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部内容,但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发挥着开创和奠基作用,并且确定了整个体系的理论风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从邓小平理论发端的。这个发端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它既是对""的、僵化的、教条的、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批判、扬弃,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和创新。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出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和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也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理论作为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邓小平理论在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和互动中,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中加以审视,考虑中国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关于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在三大理论成果中,邓小平理论是本源理论,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架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框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递进理论,重点回答如何解决初步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问题。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人认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三者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又是不同的,邓小平理论具有原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再创性。还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构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是因为它们反映了各自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的情况和问题。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是各自互不相关的理论,也不是并列平行的三个思想体系。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而言,它们不仅具有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共性,而且有着共同的主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还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体系,根本在于三个理论之间的"相互联系",具体而言就是它们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相继承续性。内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它们有相同的哲学基础,贯穿着同一条主线,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相继承续性主要表现在:在宏观上,后一种理论对前一种理论中论述不足而现时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理论上予以体系化;在中观上,对原有理论中论述不足的地方加以拓展;在微观上,对原有理论中的具体内容予以完善和补充。

除了上述问题,研究者还对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国两制"、统一战线、反腐倡廉和党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比如,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形成发展。有学者指出,邓小平在19805月就开始从本质上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他总是从社会主义一定要比资本主义优越这个角度来阐发这个问题。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力要发展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高,一个是人民生活水平要不断改善和提高,而且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他反复说明这个道理。这一观点与他后来明确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完全一致的。

再如,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学者指出,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是在总结包括我国在内的现实经济实践的基础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运用和发展。邓小平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实际上经历了四个发展过程,第一阶段,将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和特点;第二阶段,赞同计划经济为主,引入市场调节(市场经济),发挥其辅助作用;第三阶段,放弃"为主""为辅"的模式,主张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第四阶段,放开了市场经济,不再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属性。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十四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模式,使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重大突破和发展。

三、不足之处与改进建议

十年来,理论界、学术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一些研究成果笼统阐述较多,具体分析不足。其中不少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就事论事的痕迹较重,缺乏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一些研究成果重复研究较多,独创性不足。特别是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的不少文章,研究内容和观点大同小异,有创新角度和层面的文章较少。研究思路还有待拓展,研究的方法还有待创新。基础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不足,等等。

为了进一步深化和加强邓小平理论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高和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对不断加强党的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重要性的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论创新的典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理论的生命力。

第二,紧密联系改革实践的新发展,深化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如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农村的"两个飞跃",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等。

第三,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把理论的发展同实践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有利于揭示出理论产生的现实针对性和历史必然性。

第四,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的研究。邓小平理论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需要包括邓小平理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当然,在进行这一伟大实践的进程中,包括邓小平理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会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作者李红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编审,北京100017

来源:《党的文献2014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