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邓小平同志反封建主义重要论述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04   
分享到 :

重温邓小平同志反封建主义重要论述

王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邓小平同志反封建主义的论述一脉相承,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依循。这就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今天的中国服务,为中国的今天服务。

今年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一些人以纪念、反思为名彻底否定新文化运动,打着“继承传统文化”的旗号,主张将新文化运动深刻批判过的封建礼教再请上神坛,鼓吹要以封建礼教、“三纲五常”取代马克思主义,宣扬只有复兴儒学、“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才能实现民族复兴。这种观点之于中国传统文化,脱离实际,良莠不分,一味溢美,实际上是另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它所虚无的是数千年人民群众反剥削反压迫的历史,虚无的是鸦片战争以来反帝反封建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关于反封建主义有一系列重要讲话。当前,为了科学辨别上述错误观点,有必要重温一下小平同志的论述。

第一,肃清封建主义思想影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要任务。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是中国革命的纲领和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封建主义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社会环境都已不复存在,但由于思想观念领域的特殊性,肃清封建主义思想影响,仍然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早在195238日,邓小平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第六十五次行政会议上讨论宣传《婚姻法》、反对封建思想时就明确指出,“目前在西南来说,所有一切斗争都必须服从反封建。”邓小平充分估计到了这一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强调,“反封建是一个长期的斗争,比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困难得多。所以,单凭我们的热情来一个期限是办不到的,这是一个思想转变过程,既要坚决做,又要讲究方法。”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多次强调肃清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的重要性。1980524日,邓小平会见前来看望的李维汉,听取他对“兴无灭资”口号的意见和关于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同时应反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意见,表示赞成他关于补上反对封建主义思想这一课的建议。仅隔几天,邓小平在30日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就指出,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党受封建主义的害很重,但是一直没有把肃清封建主义的影响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对待。党内生活、社会生活都要肃清封建主义的影响。在818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再次强调,“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这些论述表明,邓小平始终高度关注反封建斗争,坚决主张肃清封建主义影响。

第二,决不允许中国离开社会主义,“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决不允许历史倒退。在邓小平看来,反对封建主义,归根到底是不让中国退回到封建社会,不开历史的倒车。邓小平谙熟科学社会主义,更深刻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从世界历史进程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从中国历史进程来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绝大多数人决不允许历史倒退”。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可能退回封建主义,这是邓小平总结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历史发展规律而得出的科学认识。

第三,在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同时,必须同样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主义,否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就要遭受损失。邓小平熟谙辩证法思想,一生中对很多问题都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他就始终强调一方面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方面坚决反对封建主义、肃清封建残余。

1980818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深刻阐述了这一重要思想。他在谈到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时指出,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同时,决不能丝毫放松和忽视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邓小平要求必须把肃清封建残余影响的工作,同对于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思想和其他腐朽思想的批判结合起来。邓小平的论述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能与资本主义“并轨”,更不能重蹈封建主义的“覆辙”。邓小平深刻指出,“由于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犯过错误,就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由于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就认为可以去宣扬资本主义的思想,也是完全错误的。”因此,必须始终把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同对于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结合起来。

时隔数月,邓小平1980年底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重申,要继续批判和反对封建主义在党内外思想政治方面的种种残余影响,并继续制定和完善各种符合于社会主义原则的制度和法律来清除这些影响。同时,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错误倾向同样保持警惕,同样旗帜鲜明地作斗争,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所确立的重要原则。

第四,在肃清封建主义思想影响过程中,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职责。邓小平始终强调,肃清封建残余是一场长期而严肃的斗争,我们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在这场斗争中必须始终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勇于承担起神圣的职责。

19791030日,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祝词表示,“文艺工作者,要同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政治工作者以及其他有关同志相互合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要批判剥削阶级思想和小生产守旧狭隘心理的影响,批判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克服官僚主义。”邓小平还强调,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他要求,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

邓小平同志还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批评要有气势。他说,“我们应当承认,在理论界和文艺界对一些错误倾向是进行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的,只是效果不够显著。一则批评本身的质量和分量不够,二则抵抗批评的气势很盛。批评不多,却常被称为‘围攻’,被说成是‘打棍子’。其实倒是批评者被围攻,而被批评者却往往受到同情和保护。一定要彻底扭转这种不正常的局面,使马克思主义的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宣传,特别是在一切重大理论性、原则性问题上的正确观点,在思想界真正发挥主导作用。”邓小平同志所揭示的这种现象,在今天一些理论论争、尤其是网上的论争中依然存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敢于进行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人,被一些“大V”和“水军”群起而攻之,处于弱势地位;而那些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宣扬错误思潮的“大V”,却来势汹汹、“气势很盛”。对这种不正常的局面,必须下大力气予以纠正,让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在网络空间壮大声势,成为主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之际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邓小平同志反封建主义的论述一脉相承,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依循。这就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今天的中国服务,为中国的今天服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室)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