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4-09   
分享到 :

浅析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

卢佳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对此,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有着深刻认识。从“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部署,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科技创新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的科技发展在半个世纪里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的里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科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形势,及时总结我国科技发展实践经验,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与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及“科教兴国”等许多重要的科技创新思想和战略举措,对科技创新的内涵、地位、作用、意义、有效途径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释,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吸收和继承这些重要思想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世情、国情,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科技文化”、“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很多独具特色的重要思想。这些重要思想和重大举措,为中国科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及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指明了方向。

一、从“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建国后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回顾。

科技落后,是旧中国落后挨打、积贫积弱的直接原因。为改变中华民族的这一境遇,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把发展科技置于新中国建设的重要位置。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i]。面对西方世界的技术封锁,在特定的国内外背景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科技发展方针,并且因时制宜,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使我国科技事业获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如,“两弹一星”、化学方法合成牛胰岛素、南京长江大桥、珠峰和青藏高原考察、每秒钟100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合成橡胶、高分辨能力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等。这些成果既奠定了新中国的科技基础和地位,又赶超了同期国外一些领域的先进水平。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进入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作为科技事业的领路人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在1978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鲜明的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次盛会之后,我国科技界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在邓小平看来,中国要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把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坚持不懈地提高我国科技自主研发能力;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本身没有阶级性,一经发现发明之后,谁都可以用。为加快我国科技创新的步伐,他一再指出:“要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没有一点创造性不行。[ii]”“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iii]”这就是强调,要以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在引进的同时,要做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

通过对当代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和我国科技现状的具体分析,在总结了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国指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道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进而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科技创新思想的提出、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形成——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反复强调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江泽民曾指出:“我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科技实力和基础,具备相当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不懈地着力提高国家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iv]”在准确分析当代世界科学技术新形势、新趋势以及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使党的科技创新思想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和体系化。

1、强调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相联系的高度。

早在1989年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就如何对待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问题,明确提出了有关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他指出,要“做好引进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在高起点上创新,增强自主开发能力。”[v]19914月,在四川省考察工作期间,江泽民又强调要注意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他说:“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重视引进先进技术,通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注意消化、吸收和创新,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vi]19921012日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又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认真抓好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所占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vii]1995526,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他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viii]在这里,江泽民将科技创新提到了“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高度,充分揭示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此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江泽民对科技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加深。199834日,在同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座谈时,他提出要重视创新,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他说:“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ix]1999年在东北和华北国企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他再次强调了这一思想。他说:“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x]同年,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他进一步指出:“科技与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须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这要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xi]199911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又明确提出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200085日,在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时,他又明确强调:“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xii]

2、科技创新思想的内容逐步完善,形成科技创新思想体系。

江泽民对科技创新作出了全面的分析和阐释,提出了包括基本战略、目标、方针、主体、保障、基础和国家创新体系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于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他认为,科技创新战略决定和制约着国家科技的具体创新行为。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中国进行科技创新,应以基本战略为指导,充分发挥战略的杠杆、导向、制约作用。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是自主创新为主、引进创新和合作创新为辅,科技创新的基点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关于科技创新的目标。江泽民立足中国的国情,指出中国科技创新的目标是“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力争在有条件的领域有所发明,努力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xiii]”根据这一思想,国家科技部在制定“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时,把我国科技创新目标具体确立为:在若干我国具有优势的科学技术重点领域,保持优势;在高科技的基础研究的重要领域要创新、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关于科技创新的方针。科学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中各部分所处的地位、性质、状态和作用不同,它们在科技发展中会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面对当今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江泽民指出在科技创新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和前瞻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并进而把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这成为之后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方针。

关于科技创新的主体。江泽民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多次强调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他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关键是人才”、“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实现现代化,必须靠知识,靠人才”。此外,江泽民提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强调“科技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我们一定要大力培养和使用年轻人。这应当成为我们推动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其他各个方面创新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计划”,组建了代表中国工程科技最高水平的中国工程院,落实了技术与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

关于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提供一系列的条件才能保障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分析江泽民的有关论述,可以概括出科技创新需要三方面的保障:第一是体制保障,即“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xiv],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体制保障;第二是政治组织保障,即加强和改进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xv];第三是法制保障,江泽民提出“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保证党和国家的科技工作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科技体制,促进科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xvi];第四是是资金投入保障,即“国家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建立和完善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风险投资体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xvii]

关于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工程。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技术带动网络经济的大发展。江泽民根据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状,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基础工程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信息化将形成推动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他大力倡导要搞好科技创新,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信息产业。

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组成部分。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科研、R%26D等。国家创新体系不仅涉及科研部门,而且涉及企业和政府,是一个真正的科研、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是全面贯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在我国的具体实践。江泽民认为,未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着重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作用,建立以公益类院所为主体的国家公共科技供给和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大学应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重点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同时还应新建和组建一批多学科交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围绕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

3、提出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战略——实施科教兴国

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的优势,尤其是各国都在制定和实施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为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1995年5月6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从全局出发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9526,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他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xviii]科教兴国战略,一方面继承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另一方面又对我国的科技和教育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并对科教兴国的目标作了明确规定,提出到2010年要达到以下战略目标:使基本建立的新型科技体制更加巩固和完善,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繁荣科技事业,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有显著提高;重要学科和高新技术的一些领域的科技实力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重要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技术;主要领域的生产技术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初的水平,一些新兴产业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科技进步成果辉煌。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知识创新工程顺利实施;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基础研究获得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应用技术研究硕果累累;在信息领域,通过推进数字移动通信产业化,国产交换机、基站和手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并开始出口;在新材料领域初步建立起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备消化吸收及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在农业、原材料、机械制造、轻纺、能源、石油化工、冶金资源综合利用等传统工业领域,一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科技创新思想的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继承并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和分析中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的关于科技创新的指导方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党的科技创新思想。

1、进一步深化对科技创新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进入21世纪后,一方面,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的贡献也日益清晰。科学技术已经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容否认的第一要素,对经济总量及经济结构产生着重大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及新型工业化等重大任务,就更加需要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适应新的世情、国情,胡锦涛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他指出:“当代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科技创新出现群体性突破态势,表现为新的技术群和新的产业群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转化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xix]2005年,胡锦涛在河南、江西、湖北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研时指出,“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xx]在这些重要思想指导下,20061月召开的21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明确下来,更加突显出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066月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点指出要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

2、提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新的途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科技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具备了较强的科技实力。但是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胡锦涛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也指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xxi]。为改变这一现状,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上,他指出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200510,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他首次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命题。同年11月,他又明确表示“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20061,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他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全面阐述。他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他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在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强调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动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是建立在科教兴国战略基础之上的,是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伟大的事业当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

2004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他指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xxii]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20066月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重点指出要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了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还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

4、重视科技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器”,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但是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及其不合理的应用也使人类面临诸多严重后果: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胡锦涛提出,要“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xxiii]”他认为,只有重视科技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依靠科技,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才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5、加强科技文化建设。

科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精神动力,并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着强有力得文化支撑。胡锦涛非常重视科技文化建设。具体说来:一是明确提出了载人航天精神。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xxiv]”胡锦涛认为,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要以此作为引导科技工作者奋力拼搏,攀登科技高峰的光辉旗帜。二是注重在全社会培养科学精神。胡锦涛指出培养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科普工作,要通过科普工作在全社会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要通过科普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创新,更好地用科技知识武装头脑,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三是注重发展创新文化。胡锦涛指出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是科技进步和创新最深厚、最持久的社会基础。发展创新文化,就要大力吸收中华文化中鼓励创新的丰富内容;就要倡导和弘扬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就要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使科技创新成为全社会景仰的工作和活动;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为科技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就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不懈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

总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做出了新的发展,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把我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发展的新境界,是我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综上所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强国富民中的重要作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与生产力学说思想,发展了党的科技创新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为顺利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研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科技创新思想,探寻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轨迹,既是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重要工作,又对促进新世纪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xxv]



[i]《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

[ii]《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10月第二版,131

[iii]《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10月第二版,129

[iv]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5

[v]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9

[vi]《江泽民思想年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56

[vii]《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1996.26

[viii]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5

[ix]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01

[x]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38

[xi]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47

[xii]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15

[xiii]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00

[xiv]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4

[xv]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57

[xvi]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97

[xvii]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2

[xviii]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1

[xix]《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19

[xx]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江西湖北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研记.人民日报.2005年8月26

[xxi]《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19

[xxii]《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19

[xxiii]《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9

[xxiv]《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