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关怀北京广播事业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4-02   
分享到 :

周总理关怀北京广播事业

龙新民

1949131日,朝霞映红了古城北平的大地,北平和平解放,从此,灾难深重的北京人民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与新北京诞生几乎同步伐,194922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当时的呼号是北平新华广播电台。3月份改称北平人民广播电台;9月又改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第二台;12月改名北京市人民广播电台。1951311日正式定名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体制几经变化:19491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和北京市委决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宣传上受北京市委领导,事业上受中央广播事业局领导。19549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和北京市委又商定,北京台不再单独建台,于195538日并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台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对首都广播部”。从196111日起,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又从中央广播事业局分出,由北京市委领导。但不论管理体制如何变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始终面向北京城乡人民,宣传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首都北京的工作,在首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成长、壮大、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老同志都不会忘记,1966328日,周总理亲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视察工作。他亲切接见了电台干部、职工,对做好广播电台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周总理说:“广播电台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阵地,一定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周总理还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全体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就在这次视察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之后的半个月,412日,为党和国家大事日夜操劳的周总理,又来到位于西城区麻花胡同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麻花发射台视察。他在机房里一一看望了正在值班的工作人员,勉励大家努力办好广播,确保安全播出。

19665月,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前夜,北京市的政治空气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对吴晗的《海瑞罢官》和对“三家村”的批判全面展开。也许正是从政治上的考虑,周恩来总理于514日作出重要批示:从514日起,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由中央广播事业局代管。也从这一天开始,根据周总理指示精神,为确保广播电台播出节目的安全,电台党委研究决定,全部广播节目由直播改为录音播出。

“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总理为稳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宣传工作,多次对台里的有关重大事项作出指示、批示。从19665月到1971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大的政治背景下,按照中央广播事业局的总体宣传精神,和全国广播宣传战线的同事们一样,熬过了那几年的艰难岁月。

时间进入1972年,从总的形势来讲,国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中。但在林彪九一三事件后,全国开展了“批林整风”运动,揭发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中央开始在一定限度内调整某些政策,恢复一些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老同志的名誉,并把一大批下放劳动或“靠边站”的党政军负责干部重新安置到领导岗位。部分行业的调整整顿工作开始着手,国家经济建设逐步恢复正常秩序并开始显露生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为了适应北京对外交往对外语的需求,也为了满足在大学停止招生、学校停课后广大干部群众和学生学习外语、学习文化知识的渴求,从19726月起,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着手筹办业余外语广播讲座。

台里研究、起草了开办业余外语广播讲座的专题报告,报告经中央广播事业局报到中央之后,718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作出了重要批示:“北京广播外语讲座,一经出现,影响极大。请于7月下旬先将第一月教材稿、教师播讲录音,送外交部由浦寿昌、章含之、唐闻生三同志组织审查,肯定可用后,再在8月中旬于北京开课。”

周总理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外语广播讲座作出的这一重要批示,高屋建瓴,对推动群众学习外语,培养外语人才,适应对外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体现中国同国际社会加强联系和友好交往的姿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周总理的关心重视,也给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领导和干部职工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接到周总理的重要批示后,对如何落实总理批示,搞好外语广播讲座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台里决定把筹备外语广播讲座的工作交给编辑部的专题组负责,徐宏是组长,我当时也在这个组工作,具体联络这个节目筹备工作的是张大祯。台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除了协调必要的人力参与组织工作外,还打报告向中央广播事业局申请一套频率,用1480千赫专门播出北京电台第4套节目《英语广播讲座》。

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播讲都由北京外国语学院承担,学校按照广播讲座教学的要求,编写了专用的教材。前期参加讲课的是张冠林和屠蓓两位老师。他们按照学校编写并经外交部审定的教材进行备课,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接他们定时到电台录音室录音。教材编写适合大众学英语的需要,两位老师也是学校精心挑选出来的,英语讲得非常标准且十分动听。录制出第一批教学磁带后,送外交部审查很快便得到通过。

1972102日,《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出,立即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英语初级班开课时,60万册教材在新华书店很快被抢购一空,连续加印了3次才满足需求;市场上收音机的销售量也因此而猛增。这充分反映出在经过“文化大革命”动乱后人民群众对学习的迫切需要。节目开播后,在天津也产生很大影响。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为满足听众的需要,提出让北京电台提供教材及老师的讲课录音,在天津广播电台播出,天津电台几乎与北京同步播出了这一节目。随后全国几十家广播电台采用北京电台的录音磁带和教材,陆续开办了英语广播讲座。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这一举动,果然如周总理批示所预料的那样,“影响极大”。世界上四大通讯社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迅速发了消息。他们似乎从这一现象中预感到了中国社会生活将发生的变化。

北京和各地的广大听众也非常欢迎这个讲座,非常喜爱讲课的老师。19734月的一天,台里要我陪张冠林、屠蓓两位老师去北京维尼纶厂开座谈会,听取对英语广播讲座的意见。我和两位老师从广播电台坐公共汽车到北京站,从北京站坐火车到顺义牛栏山车站,下车后步行半个小时来到了北京维尼纶厂。厂里知道英语广播讲座的张冠林、屠蓓两位老师要来,就像过节一样热闹。收听过英语广播讲座的工人和干部把两位老师团团围住,问长问短,用刚学到的简单的英语同老师对话。在座谈会上,大家对北京电台开办英语讲座节目给予高度评价,赞扬两位老师的课讲得好。厂里的领导和工人们都向我反映,希望北京电台把外语广播讲座节目继续办下去。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继开办英语初级班之后,遵循“从生活语言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普及为主,兼顾提高;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普及外语服务”的节目方针,根据听众要求和社会需要,先后开办了从少年儿童到成年人,从初级班到高级班,从基础课到听说课,从英语到日语、法语、俄语等多层次、多语种的外语广播讲座。1985年底,开办了具有中级英语水平的《出国人员实用英语会话》讲座,由外籍教师播讲,受到热烈欢迎。198810月,北京电台和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每日英语》又引起了强烈反响,开办这一讲座的消息一公布,两天内8万册教材就销售一空。

在中国广播宣传史上,1972102日开播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是全国第一个开办的学外语广播讲座节目,由此拉开了群众学外语活动的序幕。广播电台的外语广播讲座,使不少有志于学习外语的人受益。

为纪念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办英语广播讲座和周总理为北京电台开办该讲座作出重要批示30周年,2002年六七月间,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办公室、首都精神文明办、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主办了“纪念周总理为北京电台外语讲座开播批示30周年、戴尔英语杯‘想起当年学外语’大型征文活动”,并于7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征文颁奖仪式暨“今天如何学外语”座谈会。座谈会上,张冠林、张道真等十几位外语专家、学者与到场的100余位征文作者,围绕“今天如何学外语”的议题进行了交流。经过专家对本次征文活动300多篇来稿的评选,有17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北京市委及主办单位的有关领导为他们颁发了奖品。颁奖仪式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领导将电台保存了30年的周总理批示原件移交给中央档案馆保存,并表示,北京电台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听众的需求,下功夫办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节目,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民的外语水平和文化素质作出新贡献。

2009131日,首都人民将迎来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的喜庆日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也将在22日迎来建台60周年。回忆周总理对北京广播事业的亲切关怀,特别是周总理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对北京台开办外语广播讲座的高度重视,至今仍令我激动不已。这不仅是周总理在关心着北京的广播事业,更是周总理针对“文化大革命”动乱对文化的破坏所作出的振兴文化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来源:北京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