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教育看朱德的思想品格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1-18   
分享到 :

从家庭教育看朱德的思想品格

魏 芬

在几十年革命历程中,朱德始终重视家庭教育,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家庭教育思想。他曾经对孙辈们说:“如果说一个革命的家庭连自己的后代都管不好,那怎么能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呢?”

本文试分析和探讨朱德家庭教育观的形成、内涵和鲜明特性,力求为家庭教育尤其是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同时也为研究朱德的思想和品格提供一些参考。

一、朱德家庭教育观的形成和衍变过程

家庭的影响是朱德家庭教育观形成的第一课堂。出身于佃农家庭,勤劳朴实的长辈,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是朱德萌发早期家庭教育思想的先决条件。朱德在对幼年的回忆中,阐述了家庭的教育对他一生产生的重要影响。他后来回忆母亲时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在良好家风的教育下,朱德萌发了对家庭教育的最初认识:没有溺爱和纵容,相反,鼓励孩子在艰难的环境中锤炼优秀的品格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才是为人父母留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

时代的变革,新旧思想的交替,使朱德形成新旧并存、中西杂糅的家庭教育理念。朱德既接受了完整的旧式私塾教育,又曾求学于新式学堂,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善于接受新思想,兼受中西两种文化陶冶的特殊经历,使朱德掌握了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对他后来教育后代的观念和方式产生了影响。

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追求,使朱德重新思考个人、家庭和国家命运的关系,也使他的家庭教育理念超越了一般家庭的范畴,主张个人和家庭的利益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形成了无产阶级的家庭教育观。

革命战争年代,党和军队的许多干部与子女天各一方,过不上正常的家庭生活。朱德一家也不例外。在遵守家庭传统规范的同时,朱德对革命队伍中的家庭关系提出一种新要求,主张家庭不应成为革命的束缚,相反应该支持子女去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那些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饱受分离之苦的家庭终于团聚了。但共产党人如何治家、如何教育好子女,许多领导干部缺乏研究和思想准备。朱德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他指出,战争年代里,革命者难以兼顾事业和家庭。但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不是要取消家庭,而是要使家庭更幸福更美满”,“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每个人在家庭中都负有一种不可推辞的光荣的养老养小的责任”。

朱德主张,孩子们应继承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并进一步提出,要把后代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要接班,不要接‘官’”、“勤俭持家”等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家庭教育观。

二、朱德家庭教育观的主要内涵

朱德家庭教育观的形成,来源于对他所经历的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对自身成长历程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朱德家庭教育观的精神实质。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消除特权思想。

朱德功勋卓著,但不骄不躁。他告诫子女,躺在老一辈的功劳簿上,就会变成资产阶级的少爷。他杜绝子女利用父亲的职位便利享受任何特权,为家人规定“三不准”: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不准亲友相求;不准讲究吃、穿、住、玩。

朱德规定,儿女们上班、孙子们上学,一律不得用自己的车子接送,他认为,小汽车是党和国家分配的工作用车,不是私有财产,除了本人工作使用外,家里任何人都不能使用,否则会培养他们的享乐思想和特权思想。从用车这样的小事中,朱德掂出很重的分量,他的生活原则和做人准则从不含糊,容不得半点私情。

他认为,共产党的领导人不是耍威风、摆架子的“老爷”,而是人民的公仆,他们的子女不是“公子小姐”,而是普通群众的一员;领导人手中的权力不是用来谋取个人私利的,而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他教育后辈要做普通群众,帮助子女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女儿朱敏后来谈到:“正因为当初爹爹没让我享受特殊的生活,让我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和工作,才使我今天能拥有普通人幸福的生活和普通人那金子般的平常心。”

朱德指出,革命家庭必须摆脱资产阶级特权,革命家庭的子女必须要和工农子弟一样,靠自己去生活,去工作,去创造自己的未来。临终前,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有2万元的存款,这笔钱,不要分给孩子们,不要动用,告诉康克清同志,把它交给组织,作为我的党费。”

第二,要接班,不要接“官”。

在长期探索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培养接班人的过程中,朱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要接班,不要接“官”。接班,是接革命的班,接为人民服务的班,如果忘掉了人民,心里想的是当官,就会脱离群众,早晚有一天要被人民打倒。要接好班就必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实实在在地干工作。

朱德审时度势地看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急需各方面的建设人才,为此他鼓励儿孙们要努力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成为有用的专门人才。第二个外孙分配到工厂工作后,朱德很高兴地说:“当工人好啊,就是要当工人农民。不要想当‘官’,要当个好工人。”大外孙初中毕业后,朱德建议他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结果大外孙被分配去养猪,由于力气不够,把猪食洒了一身,他一生气,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要求调回北京,朱德知道后,马上回信进行了严肃的教育:“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养猪也是为人民服务,怕脏、怕苦不愿养猪,说明没有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就不要怕吃苦。劳动没有贵贱高低之分。想调回来是逃兵思想。”

他指出,下乡插队的,要虚心接收农民的再教育,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进工厂的,要在厂里吃住,多和工人接触,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关系到青年人能否接好班的大问题,应该很好地在农村锻炼,虚心向群众学习,才能有丰富的知识,宽阔的胸怀,坚强的革命意志,才能真正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第三,深入基层、贴近群众。

我党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干部如果不接触实际,就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多接触人民,才能了解他们的疾苦,才能对他们有真挚的感情。在党中央作出中央委员一年应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基层的规定后,朱德尽管已是七八十岁高龄,但仍带头执行这一规定,每年抽出许多时间到全国各地调查研究,视察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会带着孩子们去外地视察,看看工厂、农村,看看工人怎样做工,农民怎样种地。出行期间,要求他们每天写日记,把所学所看都记录下来,回来后还要组织学习讨论,汇报考察心得。

朱德主张年轻人不应总呆在大机关里,“一个人浮在上面时间久了只会做官做老爷”,不了解下面的情况,对工作没有好处,应该放到基层去锻炼。儿子朱琦抗战时期右腿负伤致残,朱德并不因为是自己的儿子而把朱琦留在身边,安排到一个舒适的工作岗位,相反,他教育朱琦要服从党组织的需要,勉励他到基层与广大群众一起工作和生活,从头学起,踏踏实实地干下去,掌握一门技术,学会管理工作的经验。在朱德的勉励下,原先在部队领导岗位上的朱琦,转业到铁路机务段当练习生,学做火车司机。1965年,朱德致信朱琦,勉励他要经常下去“蹲点”,“向群众看齐,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到群众中去,就真正会了解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如何完成,就会想出很多办法,同群众一起创造出许多新的办法,推向前进”。

第四,艰苦奋斗、勤俭持家。

建国后,青年一代中出现了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腐化堕落现象,他们不知道过去的艰苦,也比不出今天的幸福,甚至说:“你们是生活在旧时代,应该受苦;我们生活在新社会,应该享福。”针对这种观点,朱德指出,“这是一种最危险的现象”,“对于一些尚未成年的少年儿童,应该加强勤俭教育,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少年儿童,这方面的教育更为迫切需要”。19631226日,朱德给朱敏题词:“……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接班人。”三个“勤俭”体现了朱德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儿女们的要求。

朱德主张勤俭持家应当从勤劳生产、厉行节约、有计划地安排家务开支等三方面来努力。他以身作则,在孙辈们很小的时候,就带领他们一起耕耘劳作,把镢头、铁锹、锄头等工具发到每个人的手上,手把手地教他们垦土、种菜。通过这种方式,朱德教育孩子们学会自食其力,体验劳动的成就和乐趣,并逐渐培养出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朱德严格控制家庭日常开销,从不允许孩子们乱花钱。孙子们添置必要的衣服和用具,都要征得爷爷奶奶的同意,并一一记账,制定一个开支表,每月伙食费、水电费、书报费、衣物费、杂支,项目非常细致清楚,朱德还要亲自检查这些开支。

第五,尊老爱幼,注重亲情和孝道。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朱德认为,共产党员和其他人一样,都应遵循养亲教子的古训,在政治上严格要求的同时,在生活中应给予家庭成员无微不至的爱。

家庭共同体内部的温厚情怀以及自幼所接受的私塾教育,使朱德深受仁、爱、礼、义、信等中华传统伦理观念的熏陶。他本是个名副其实的孝子,与母亲感情深厚,却因长年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不能留在长辈身边亲自照顾。抗日战争爆发后,身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的朱德竟然身无分文,连救济母亲、寄钱尽孝的能力都没有,焦急万分的他悄悄地写信向在四川泸州的好友戴与龄求助。战争年代,虽与子女们相隔遥远,但朱德书信频频,从未放弃沟通教育的机会;解放后,还将孙子、外孙接到身边亲自抚养。他深刻分析战争中的中国孩子所遭遇的不幸:“绝大部分孩子都生活得非常困苦,吃不饱,穿不暖,更谈不上享受教育和其他儿童们的应有权利了。”为此他积极协助,促成了延安保育院的诞生。

三、朱德家庭教育观的鲜明特性及其意义

朱德的家庭教育观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第一,对传统道德的批判与继承。

首先,从朱德家庭教育的目的分析,他反对“愚”孝,摒弃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养儿防老”观念。

儿女绕膝,是为人父母的心愿。朱德一生喜欢孩子,但却不止一次地对子女们说:“我不要孝子贤孙,要的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1974610日,朱德唯一的儿子去世。天津市领导考虑到朱德、康克清年纪大了,又刚刚失去儿子,想安排儿媳赵力平到北京工作,以便照顾老人。朱德得知后,主张儿媳还是留在天津工作比较好。他认为,不能光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要考虑政治,考虑大局,儿媳在天津二十多年,有了群众基础,有利于开展工作。

早年投身革命洪流,在忠孝难两全的情况下,朱德毅然做出选择:舍小家为大家,把一生奉献给革命事业。为祖国、为人民牺牲自己的家庭幸福,换来的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平安和睦,朱德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他明确地表示:“我违背了古代相传的孝道,可是自觉对家庭的忠诚,应该服从于更大的忠诚——对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忠诚。一个人不能把自己局限在家庭里。”

其次,从朱德家庭教育的方式来分析,他主张家长应“抛弃旧时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那种粗暴的、虚伪的教育方式,必须首先使自己的思想作风、政治文化修养能成为儿童的榜样,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儿童”。在教育子女之前,朱德首先以身作则,以行动树立在家庭中的威信。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子女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朱德主张家长应与后辈地位平等,尊重他们的人生选择。体现在对待子女的婚姻问题上,他反对“门当户对,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家庭道德,主张社会主义的婚姻自由,男女青年以革命人生观为前提,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由恋爱而结婚。女儿朱敏的婚姻就受到这种开明思想的影响。朱敏的男友出身普通人家,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传统,使他们从一开始有接触,就遭到各方的劝阻。朱德在了解了情况后,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在婚姻上给予最大的自由限度,让他们自己做主。

第二,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

要接班,不要接“官”,是朱德关于培养接班人的基本观点。他明确了革命家庭教育后代的正确方向:“要尽到我们的责任,把你们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旧社会里,人们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干一番大事业。他们所说的大事业,就是做官发财。我也希望你们做大事业,但这个大事业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朱德一生的行为准则,也是他对后辈们的基本要求。他教育子女:“时间很宝贵,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服务,生死不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这种鲜明的特性,来源于朱德对劳苦大众的无限深情和对特权阶级的强烈反感。幼年时期的经历令朱德对地主阶级深恶痛绝:地主凭借占有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任意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终年辛苦劳作的佃农就算搭上性命,也不见得能维持基本的温饱。在私塾读书时,朱德经常受到地主少爷的辱骂、挑衅,他们奋起反抗,却遭到先生打戒尺的惩罚。朱德想不通,为什么惹是生非的人反而受到保护,自卫还击的人倒要遭受惩罚?他痛恨封建社会形成的这种特权制度,痛恨统治阶级利用手中的权力,滥施淫威。当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后,他强烈反对领导干部及其子女搞特殊化,并在这方面严格约束自己和家人。

朱德的内心充满对无产阶级的无限深情和敬仰。朱德出生在佃户家庭,生活十分清苦。佃户人家的日子虽然艰难,但却不失勤劳。朱德的祖父“是中国标准的老农民,到八九十岁,他还非耕田不可”;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什么事都是在她的管理和督促之下进行的”,一个穷家居然在祖母的手中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全家和和顺顺;父亲、伯父也都是诚实、本份的农民,精打细算,治家严谨;母亲“很贤淑和气,有着一般农妇的强壮的体力,整天只是很有耐性地做着事”。出身在这样淳朴忠厚、勤劳善良的家庭,使朱德对劳动人民充满了感情,也使他形成了艰苦朴素、坚忍不拔的人格魅力,这种品格又贯穿在教育子女的理念中。他经常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苦难童年和革命经历,教育孩子们热爱劳动,学会自食其力,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生活低标准,向广大工农子女学习,同他们生活在一起,打成一片。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一贯是封建主义的教育,其结果是培养封建制度下驯服的奴隶;之后又添进了买办教育,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培养帝国主义驯服的奴才。朱德在彻底反对封建主义家长制的同时,也摒弃西方资产阶级崇尚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特权思想,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确立并坚持无产阶级的家庭教育观,这与朱德个人信仰的确立和不断的自我思想改造有着必然联系,表现了一代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特有的精神风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朱德留给后辈的仍是那两句话:“革命到底!”“要做无产阶级!”简短的话语中闪耀着无产阶级崇高思想的光辉,既是对后辈的最宝贵遗嘱,也是对全体共产党员、革命人民的殷切鼓励和期望。

第三,理论与实践、言传与身教的结合。

19408月,中央宣教部在延安杨家岭礼堂隆重举行大会,总结和表彰干部学习积极分子,朱德被评为“学习模范”。他戴着大红花站在主席台上谦虚地说:“我只记住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学无止境啊!”朱德终生实践着这样的话,并要求自己的子女也刻苦学习。他常对他们说:“过去旧社会里边,一些不学无术、不求成材的都是有钱人家贵族的孩子。我们要注意这些问题。”

朱敏在1953年以前,一直在苏联上学。每次回家度假,朱德总要问她的学习情况,问她读了毛主席的著作没有。1950831日,他给女儿题词:“虚心学习理论,更要求与实践相联系。”当时,朱敏由于长期在国外生活,中文程度差,有些文章读起来有困难,于是朱德就教女儿一句一句地读《新民主主义论》和《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并边读边讲解,每讲完一段就停下来问朱敏懂了没有,发现理解不深,便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讲解。

朱德十分重视教育孩子们读毛泽东的著作。1952年,朱德送女婿的礼物就是刚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精装本。在朱德的家里,节假日永远是“学习日”和“劳动日”,他说:“你们平时都有革命工作,凑到一起很不容易,要利用这个机会交流学习体会。”朱德亲自组织学习,让孩子们围坐在面前,一起读毛泽东的著作,从不间断。

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朱德注重实践教育,提出教育、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主张“应当一面服务,一面读书,脑力同体力都要同时并练为好”。“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要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年青人不仅“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而且应该成为具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人”,“必须有充实的文化知识,必须积极掌握科学技术”。 “应该加紧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的知识,用科学的理论和知识把自己思想武装起来,同时在实际斗争中,和广大的群众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虚心地向群众学习。”他主张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利用参观、访问、课外劳动、看电影、讲故事等等方法,引导全国的少年儿童尊重建设的劳动和劳动中的创造,向工人阶级和各方面的劳动模范学习,立志做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优秀劳动者”。

朱德的家庭教育思想,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处处按照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原则办事,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了无产阶级家庭教育观的先进性。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重温和研究朱德的家庭教育观,不仅能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朱德高尚的思想品格,更有助于弘扬革命传统道德,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同时,借鉴老一辈革命家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具体观点和做法,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对在全国人民中树立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乃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来源:《党的文献》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