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朱德同志发展手工业的思想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1-18   
分享到 :

学习朱德同志发展手工业的思想

刘学民 涂先珍

朱德同志对手工业的发展是非常关心的。他多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手工业的历史和现状,充分肯定它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他及时指出,手工业要发展,必须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走组织起来的道路。他还提出了要保护手工业的方针,强调手工业要长期存在,不断发展。薄一波同志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时,深有感触地说过:“进城以后,朱总对经济建设很关心,经常找我谈情况。我在财经委员会工作时,搞手工业许多就是采纳了朱总的意见。”

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朱德同志为了弄清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象当年指挥千军万马作战时那样调查研究了手工业的历史和现状。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他已经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在党政军中担负着繁忙的工作,但仍然不辞辛劳,带着身边的工作人员,走遍祖国大地,先后调查了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沈阳、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四川等省市的手工业,考察了生产,同工人、干部和省市领导同志进行了座谈。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他发现有些人瞧不起手工业,认为敲敲打打的手工劳动,没有多大作为。针对这种相当普遍的错误思想,他非常明确地肯定了手工业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我国的手工业历来闻名于世界。我国手工业劳动者精心制作的花色多样、质量优美的产品,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手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手工业在为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基本建设和交通运输业服务,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供应部分出口物资,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和为国家积累部分建设资金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

当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朱德同志于19532月写信给党中央,“建议在五年计划中及今年计划中,在不转移主要投资方向的条件下,把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计划进去。”他认为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手工业,有这样几个好处:可以配合国家的大工业建设;可以解决部分失业问题;可以训练一批熟练工人,将来转入国营工厂。他不只一次地讲过,“两千万手工业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军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和工人、农民一样,手工业者的劳动也是光荣的。”

手工业必须走组织起来的道路

朱德同志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于1953124日,在全国第三次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上,作了《把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报告。他说:“实现对个体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个体手工业经济要经过合作化的道路,逐步改造为集体所有制。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改造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帮助他们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唯一的组织形式。”还指出:手工业者“在原料与成品的买卖上,又受到商人的中间剥削。因此必须领导他们组织成为合作社,集体地买原料,推销成品,防止资本主义对他们的剥削”。

当大多数手工业者组织起来以后,未入社的个体户怎么办?朱德早就预见到这种情况,他说:“一部分手工业者留在合作社以外和出现一部分新的个体手工业户,是难以避免的。只要他们不从事违法的经营,他们的个体生产是允许的。”他很赞赏那种前门设店后面设厂、赶集摆摊、游街串巷、社店挂钩等经营方式。

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手工业也出现了合作化高潮。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对手工业的特点认识不足,片面强调集中经营和大社的优越性,中断了传统的供销关系和经营方式,以致减少了品种,降低了质量,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不便。朱德当时就指出:“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把不应集中的行业都集中起来了。如修鞋和修理自行车等行业,集中起来后,由于工厂大,人员多,既不好管理,也不方便顾客。”“凡能分散生产的就不集中生产。凡集中生产的单位,对上下班、离家远近等,也应充分注意。”他特别关心与人民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服务行业,如缝纫、修鞋、修自行车等,认为应该发给执照,允许他们个体经营,这样才能方便群众。

19616月,中央下达了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简称手工业35条),对手工业的所有制作了明确规定:“我国的手工业,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应该有三种所有制: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个体所有制。在这三种所有制当中,集体所有制是主要的,它对于大多数手工业来说,最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手工业工人的觉悟程度。全民所有制只能是部分的,过多过早地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于生产反而不利。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个体手工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和助手。”朱德在11月间,指示身边的工作人员下去调查35条的贯彻执行情况。他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有些人否认当前手工业的根本问题是所有制问题,认为只要改变一下工资制度,来个‘五定’(按:指定工厂、定人员、定产品、定原材料供应、定协作关系),不调整所有制也可以把生产搞好。另外有些人还想‘平调’下去”。他严肃地批评了那种脱离实际,不顾手工业特点,不按政策办事的错误思想。

手工业需要长期存在不断发展

早在手工业刚刚组织起来,生产稍有发展的时候,有的同志就说:“国家工业发展了,手工业就不需要了。”朱德195312月在全国第三次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上,明确地回答说:“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一部分手工业合作社是可能长期存在的,不仅在过渡时期,就是到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会存在的。这是由于它有着自己的许多特点”。接着他举出了可以长期存在的三条理由:一是可以利用当地的原料和大厂的废料、边角料;二是有大机器工业所不能代替的技术,特别是一些传统工艺品;三是产品主要供应当地需要,与农业经济有着密切联系。

后来,手工业全行业实现了合作化,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逐步改用机器生产了,有的还改为合作工厂。这时,又有一些同志认为手工业可以取消了。朱德认为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他一再强调,手工业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要长期存在不断发展的。就是将来多数手工劳动为机器所代替,这个行业也不能取消,因为它有不可代替之处。19571216日,他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手工业不仅过去和现在,而且在今后很长时期中,都将是国营工业不可缺少的助手。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业,是要永远保存和继续发展的。”

朱德还特别强调要保护和发展传统的工艺美术品行业,保护老艺人,使绝技不要失传。1954年,他就指出:“应该保护和发展各种工艺美术品行业。有很高手艺的老师傅是勤学苦练成功的,应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爱护,给他们优待。老师傅把很高明的手艺传给青年后辈,是新社会给他们的光荣任务。希望他们不要保守,否则‘人亡艺绝’,绝技就要失传了。中国民间恐怕有许多绝技已经失传了,那是很可惜的。”他在一份给中央的报告中说:“从事特种工艺品的老艺人,年老体弱,为数已经不多,这部分人在供应上应酌情额外照顾”。他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上号召:“年青的社员们特别要向老艺人学习,把我国一切优良的手工艺技艺都继承下来,并且加以发扬光大。”今天,我们看到特种工艺的发展,看到工艺美术品在国内和国际上赢得的声誉,又怎能忘记朱德同志对工艺美术事业和老艺人的关怀呢!

朱德同志发展手工业的思想,不仅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当前发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搞活经济,发展日用消费品生产和服务事业,广开门路,扩大劳动就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手工业的发展,也象其他经济部门一样,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现在,我们认真总结了三十二年的经验教训,手工业一定会出现一个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来源:《人民日报》198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