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德的诗歌创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1-18   
分享到 :

论朱德的诗歌创作

在朱德同志逝世10周年,同时又是他100周年诞辰之际,重新学习朱德同志的诗歌,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朱德诗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9月版)选诗67首,从1937年的《太行春感》,至1962年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五周年》。中国现代史上20多年间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在诗中得到反映。他的诗,形象与史实交融,可以说是一部诗的历史。

《朱德诗八首》(《光明日报》1986121),其中第一、二首《寄语蜀中父老》和《出太行》已收入《朱德诗选集》,《咏兰展》等6首则为第一次公开发表。

朱德诗歌第一大特色是感情真挚。

傅庚生说:“文学创作者执其高尚之人格,挟其浓厚之感情,出之至诚,发为文字,其感人之能力自深,遂成为千古不朽之杰作矣。”朱德同志的诗之所以特别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因为他人品高尚,在诗中表达了真挚的感情,出之至诚,发自内心。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诗,集中地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当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日本帝国主义者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敌人,大敌当前,同仇敌忾。朱德同志满怀悲壮的爱国激情写道:“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太行春感》,1939)“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候。”(《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1941)“北国翻新看后劲,东邻陨越可先闻。”(《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1944)这些诗句,正气浩然,语调铿锵,爱憎分明,感情强烈,充满了抗战必胜的信念,给人以力量和勇气。这一类诗,写得最有特点的当推《寄语蜀中父老》:

伫马太行侧,

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

夜夜杀倭贼。

飘飞的雪花,是那样晶莹洁白。在白茫茫的雪野上,我们的诗人“伫马”而立,巍巍太行,皎皎雪原,是诗人的陪衬。静止的背景,剪影般的画面,突出了诗人伫马而立的英雄形象,一开始就给读者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此诗作于1939年,这时,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八路军的生活极其艰苦。诗人伫马太行,不由想起家乡的父老亲人,他们该是何等焦灼地盼望知道前方的消息呀,于是殷勤寄语:“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这里的“衣单”与前面的“雪飞”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了八路军战士生活的艰苦。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战士们英勇杀敌。“夜夜”一词,既写出战斗的连续性,又表现战争的艰苦性。两句诗仿佛把读者带到杀敌的战场,听到了战士的呐喊,看到了他们冲锋的雄姿。有力的语调使人信心百倍,勇气顿生。此诗题为《寄语蜀中父老》,实际上是写给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它给国统区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使大家相信:有这样英勇的八路军战士,抗日战争必然会取得胜利!

《赠友人》一诗,抗战必胜的信念表现得更为坚定:

北华收复赖群雄,

猛士如云唱大风。

自信挥戈能退日,

河山依旧战旗红。

“自信”一词,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表现了全体抗日战士的心声。那高唱《大风歌》的如云猛士,正是抗日健儿的英雄群象。勇士挥戈,必退日寇,侵略者岂能永远猖狂?祖国的大好江山岂能沦入敌手?“河山依旧战旗红”,态度何等激昂!语调何等自信!此诗作于1941年,至今读来,仍使人有热血沸腾之感。诗人以真挚的爱国热情,打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

《悼左权同志》一诗,则借对左权同志的悼念和歌颂,表达诗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拳拳赤子之心,洋溢于字里行间:

名将以身殉国家,

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

留得清漳吐血花。

爱国志士的忠贞、热忱、凛然正气,足可传之千秋后世。朴实无华的诗句,蕴含着强烈、真挚的爱国热情,不仅是对英雄战友的赞美,也是自己杀敌卫国的悲壮誓词。这英雄血所写的英雄诗篇给后代留下了多么宝贵的财富!

对祖国的爱,也表现在对美好河山的热爱上。《朱德诗选集》和《朱德诗八首》中不少诗作描绘了祖国的如画江山。大至太行山、庐山、泰山、华山、黄河、西湖,小至南泥湾、延水、罗岗祠、香山、越秀公园,都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出太行》1910),“庐山挺秀大江边,牯岭乾坤已转旋”(《和毛泽东同志<登庐山>原韵》1959),何等雄奇!“梅花开后桃花开,绿竹青松夹岸排”(《从化温泉》1959),“四面青山围屋海,花溪绿水向东来”(《上东山》1960)何等秀丽!祖国的山山水水,在诗人眼中是那样多姿多彩,新奇诱人。诗人以静观的态度,白描的手法,描绘祖国的奇山丽水,笔调晓畅,语言明快。不是为写山水而写山水,而是通过这些描绘山川景物的文字,将对祖国的挚爱之情透露出来,情意真挚,感人至深。

战友情,同志爱,在朱德同志的诗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这种同志之爱,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爱结合起来,更加感人肺腑。如前所举《悼左权同志》,就作于左权同志牺牲的当天——194262(不仅写诗,615日又作文悼念,文见《朱德选集》)。全诗热情奔放,对战友的爱,对祖国的爱,如长江大河之奔泻,汹涌澎湃,其势不可遏抑,迸发成这样真挚热烈的好诗,作为对以身殉国的名将的悼念,对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的歌颂,豪情淋漓,慷慨悲壮。

朱德同志诗歌中有不少唱和之作。他常与毛泽东、董必武、郭沫若等同志唱和。这些唱和诗,并非一般的应酬之作,而大多表现他对同志、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或借唱和以议论形势、抒发革命情怀)。朱德同志为人“浑厚老成,平易近人”,一贯讲求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这为保证革命事业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中,有这样两句诗十分引人注目:“朋辈志同意自投,团成砥柱止中流。”战友的情谊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在革命的洪流中成为中流砥柱。对敌斗争越是艰苦,环境越是险恶,越需要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这诗句,不仅表现朱德同志个人的品质,也喊出了革命战士共同的心声。由此可见,对他的唱和诗,我们不能仅仅当作一般的应对之作看,那会贬低朱德诗歌的现实意义。

对人民的爱,也是朱德诗歌的一大重要主题。他的诗,许多地方表现了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如鱼似水的亲密关系。“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和董必武同志原韵两首》1946),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这样的“公仆”,当然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车过村落地,老少夹路迎。语言虽不通,笑貌传感情。”(《过五指山》1957)这种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使他增强了信心,就象勇士安泰之于大地母亲,战士不脱离人民,他所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事业,便必然会取得胜利:“革命大旗撑在手,胜利终归属人民。”(《纪念八一》1957)

对祖国的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对同志、战友的爱,对人民的爱,这种种人类最真挚最美好的感情,便是朱德同志的感情基调,贯穿于他的诗集中,成为他诗歌的一大特色。这些充满爱心的诗篇,表现了伟大的朱德同志高尚的情操和品德,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朱德诗歌第二大特色是善于从民族传统中吸取营养。在1962年《诗刊》召开的诗歌座谈会上,他曾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好东西确实不少,无论在文化上、经济上、政治上,都有我们自己的特点。……有些东西现在还是很需要,可以继承,甚至可以遗传到共产主义时代去。把新旧掺和起来,推陈出新。……做事情没有根总觉站不稳,什么事都从根上发生,一切都要从根做起来,这样才能站稳脚。

他所说的“根”,就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作为诗歌来说,我认为指的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我国素有“诗之国”的称号,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强调诗歌的感染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讽刺作用。历朝历代的爱国主义诗人充满激情的爱国主义诗篇,贯穿在他们作品中的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把诗歌的认识价值推向顶峰,形成中国古典诗歌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朱德同志继承并发扬了这传统,在我们民族的传统土壤中深深地扎下根来,孕育出他那些优秀的诗篇,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变动过程之中。朱德同志一生的斗争岁月,无不与社会的变动息息相关。辛亥革命,他参加云南起义,后又参加过护法战争;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下,他抛弃高官厚禄,先后到上海、北京寻找共产党,1921年一直找到柏林;红军时期,他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战时期,是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建国后,先后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多种要职。他首先是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而后才是诗人。他的诗,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命运密切相关,紧扣时代脉搏,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诗中有史,寓史于诗,达到了“诗史交融”的境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他的诗如同旗帜和号角,鼓舞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勇气,增强了人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心。而这“旗帜和号角”,又绝不等同于一般的标语口号诗,而是以其真情实感打动人心。“真实”,是朱德同志诗歌的生命。他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写实”传统,实实在在地反映现实生活,绝无半点藻饰空虚。其诗句“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清末大学者王国维称这种“写真景物真感情”者为“有境界”,并认为“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朱德同志的诗歌境界、格调都是很高的,因为他的诗表现了追求人类社会进步的高层次的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表达了最崇高最真挚的感情。他的诗,是在特殊的大动荡的历史条件下,由伟大的革命者、伟大的诗人所创造的具有永久魅力的艺术精品,是扎根于民族传统土壤的植株上所开出的绚丽的花朵。他继承了传统,而又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他的作品完全实践了他自己的艺术主张。

继承传统,主要继承我国古代诗歌的爱国主义传统。他用无数优美的诗篇,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抗日的英雄便是明证。他特别喜欢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杜甫、苏轼和陆游,有时甚至直接借用、点化他们的诗句,如《游南泥湾》中“登临万花岭,一览群山小”两句,就是借用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意,写出一种极为开阔的场面,表达一种十分豪迈的感情。他喜欢苏轼的旷达乐观、随缘自适。如在《和董必武同志<三台即景>》中写道:

秋初日暖看飞鸿,

延水青山在眼中。

赤足渡河防骤雨,

科头失帽遇狂风。

……

从“秋日”、“飞鸿”这些眼前景物写起,“延水青山”尽收眼底。红艳艳的晒得人暖洋洋的秋日,自由自在飞过蓝天的鸿雁,缓缓流淌的青青的延水,静静伫立的碧绿的青山,构成一幅色泽鲜明的画面。这绚丽的景色,更增加了诗人对祖国的爱恋,也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科头失帽”与“赤足渡河”,表现了投身于革命的知识分子的乐观精神和浪漫情趣。诗中这种旷达的情调,与苏轼在《定风波》词中所表现的情调十分相近,请看苏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一种从眼前景写起,再融情入景的手法。情从景出,表现了苏轼豪宕放达的胸怀。但我们细味“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总觉得有那么一丝苦涩。一个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无论怎样旷达,也远远不能与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相比。回头来看朱德同志的诗,“赤足渡河”、“科头失帽”所表现的乐观开朗的情怀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深了。在朱德同志的诗歌创作中,这类句子比比皆是:“沧州战罢归来晚,闲眺滹沱听暮砧”(《冀中战况》1947)“请看塞上深秋月,朗照边区胜利花”(《贺晋察冀军区歼蒋第三军》1947),“战事从来似奕棋,举棋若定自无悲”(《十月战景》1947)。这些诗句,已不仅是个人乐观情绪的表达,而是一种在主题和格调上都远远超越前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群体意识的表现。

他还喜欢苏轼的“理趣”诗,在他自己那些情景交融的诗中也常蕴含深刻的哲理,表达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探索和追求。这些哲理,不是抽象地表述,而是蕴藏于诗歌形象之中。别林斯基说:“诗歌用形象诉于灵魂,而这些形象就是那永恒的美的表现,它的原型闪耀在宇宙万有中,在大自然的一切局部现象和形式中。诗歌不能容忍无形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抽象概念必须体现在生动美妙的形象中,思想渗透形象,如月光渗透多面体水晶一样。”朱德同志深谙诗歌的这一艺术原则,善于在“宇宙万有中捕捉形象,体现抽象的思想。”试读《游七星岩》(1959)

七星降人间,

仙姿实可攀。

久居高要地,

仍是发冲冠。

开心才见胆,

破腹任人钻。

腹中天地阔,

常有渡人船。

七星岩在广东肇庆,七座山峰拔地而起,人们传说是北斗七星降落人间。沥湖四面相环,景色壮丽。诗的起句,即包含了美丽的民间传说,又点了题。“仙姿实可攀”,是双关语,表明山可攀登,也表明已“降人间”的神仙不再是神秘的,而可任人亲近了。三、四两句,是实写七星岩的雄伟壮丽,为下文表现深刻的哲理作准备,在诗中属过渡性的句子。“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这是七星岩不同于天下胜景的特有景色的实写:七峰之一的天柱峰下,有一景福洞,能容数百人,游人在洞中游览,其乐无穷。这是七星岩给人的恩赐。为使人民享受大自然的美,享受欢乐,它不惜牺牲自己:“破腹任人钻”。这样的肚量,这样的胸怀,这样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不正是革命者献身精神的真实写照吗?眼前实景蕴含着思想,“思想渗透形象”,这首诗通过“闪耀”在大自然中的“美的表现”——景福洞,诉于我们灵魂的是革命的道理。这“理”隐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人回味无穷,能引起读者浓厚的美学趣味。诗中结尾两句,“腹中天地阔,常有渡船人”,更是用形象的语言表现了革命者开阔的胸襟,是朱老总个人襟怀的披露,是他高尚人格的抒写。中国有句俗话:“宰相腹中能撑船”,形容在高位者要有容人肚量,要高瞻远瞩,宽厚待人。此处化用其意,而又扣住七星岩的实景,贴切自然,令人在忍俊不禁之余不觉掩卷深思:为人正该有这样的气度,这样的胸怀!

在《咏兰展》中,他又以“幽兰”自喻,“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歌颂自甘淡泊、高洁芬芳的好品质。在《登香山》中,又歌颂“老松”,历尽艰难曲折,已“叶细”“枝干”,仍保持晚节。“历经摇荡已多年,庇护红林葆其正。”朱德同志一生为人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毛泽东同志曾赞扬他“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评语是相当准确的。

朱德同志在传统的写实型的艺术实境的创造中,寄托着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与追求,在那些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充满“理趣”的诗歌形象中,展示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无私奉献与自觉追求,体现了我们民族深层次的审美理想,不仅具有极大的认识价值、教育作用,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审美功能,是社会主义文艺宝库中的一份重要遗产,值得我们永远珍视。

必须说明的是,朱德同志在继承传统的时候,师古而不泥古,注意了发展、创新。他旧学根底深,习惯用旧体诗的形式写作,但他又善于“新旧掺和,推陈出新”。尽管是旧体诗,用的却是新词汇,写的新内容,表现的新思想、新感情,体现了时代的特色。例如:“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游南泥湾》1942)“学生少有顽固派,教授多为中外通。”(《和董必武同志〈三台即景〉》)“宿营地”,“破窑”,“市场”,“教授”,“顽固派”,“中外通”等,都是现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新词汇,有的甚至是口语,写在旧体诗中,却显得十分自然贴切。又如《攻克石门》(1947)中有这样两句:“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我党”,就是崭新的词汇。“从兹”句,用陆游《书愤》“镜中衰鬓已先斑”诗意,而与其含义相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生活在动荡苦难的历史时代,南宋统治者屈服于金人的压力,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一心要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诗人,救国无路,报国无门,眼看一天天年华逝去,怎不忧愤于心,自然产生“衰鬓已先斑”的叹息。朱德同志作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领导人,他的胸怀远非陆游可比。党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又在解放战争中攻克了石门,捷报传来,怎不令诗人激动,欢呼我党英雄辈出,欢呼自己能建功立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贡献!诗句调子高昂,是时代的强音。至今读来,仍让人感受到他那欢快激昂的语调,感到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自豪感情。

学习朱德同志的诗歌,印象最深的是他那高尚的人格,豪爽的气质,真挚的感情,乐观的胸怀。在《游罗岗祠》中有这样两句诗:“忠心为国声名在,仪表堪称后世师。”正可作为他自己一生的写照。他的诗继承发展了我国古典诗歌的写实传统,以情见长,情理兼胜,既给人以教育启迪,又给人以美的享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朱德同志虽已逝世十周年,但他的诗歌长存,精神永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来源:《朱德研究——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