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来国内朱德生平研究综述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28   
分享到 :

近四十年来国内朱德生平研究综述

如菊

[摘要]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近 40年来,国内朱德生平研究不断深化,在朱德早期思想及革命活动、朱德与党的早期革命活动、朱德与红军长征、朱德与抗日战争、朱德与解放战争、朱德与新中国建设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富强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作出了卓越贡献。近 40年来,国内朱德生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仅生平回忆和研究方面的文章就有 2000余篇,出版了各类图书数百种。

一、研究概况

1986年朱德诞辰 100周年和 1996年朱德诞辰 110周年为节点,国内朱德生平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86年以前:研究起步阶段

朱德生平研究比思想研究起步早。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报刊就发表了大量有关朱德的讲话、题词和记述朱德生平业绩的文章。国民党统治区也有有关朱德的出版物出现,如陈德真编《朱德传》、张寒青著《西战场的主将朱德》以及张尚志著《朱德与红军》等。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报刊上登载了许多有关朱德的活动及回忆性文章,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红旗飘飘》《星火燎原》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专门研究和宣传朱德生平思想的机构成立,《朱德选集》和《朱德年谱》相继编辑出版,为朱德生平研究提供了权威版本。

1986 12月,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朱德同志诞辰 100周年大会,对朱德一生进行了高度评价。在此前后,一些军队的领导人如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粟裕等,纷纷在报刊上发表缅怀朱德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记述了朱德在各个时期的贡献,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全国纪念朱德诞辰 100周年学术讨论会、纪念朱德诞辰 100周年暨泸顺起义 60周年等学术会议,也汇集了一些当时的朱德生平研究成果。一些较有影响的著作相继出版,如《人民的光荣——朱德委员长光辉战斗的一生》《战争年代的朱德同志》《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朱德总司令与国防现代化》和《大海——记朱德同志》等。

此阶段,回忆朱德生平文章较多,主要以考证或忆述朱德早期生平活动以及朱德在某一阶段所作的贡献为主。

(二)1987年至 1996年:研究展开阶段

1993年召开《朱德传》出版发行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 107周年座谈会;1996年召开朱德同志诞辰 110周年纪念座谈会。随后,依据日益丰富的文献和口述资料,一些综合性研究成果及军事著作陆续问世。代表性的有《朱德传》《朱德军事活动纪事》《朱德军事文选》《回忆朱德》《朱德和他的事业》等。

这一阶段召开的全国第二次朱德学术讨论会、全国第三次朱德学术讨论会等,探讨了朱 德在辛亥革命、护法战争、护国战争以及南昌起义、长征等时期的革命实践和为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使朱德生平研究进入新阶段。

此阶段,对朱德生平与实践展开了较全面的研究,研究课题明显拓宽,研究成果的理论性日趋增强,论著的学术水平有所提高。

(三)1997年至今:研究深化阶段

2006年,纪念朱德同志诞辰 120周年座谈会召开。同一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朱德年谱》(新编本),推动了朱德生平研究进一步深化。一批书籍相继出版,如:《朱德谈人生》《话说朱德——知情者访谈录》《朱德自述》《朱德诗词集》《朱德画册》《朱德画传》等,为朱德生平研究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还有一些较有影响的综合性著作,如《朱德军事战略》《元帅痴情强国梦——朱德与新中国》《朱德的非常之路》《朱德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朱德的最后岁月》《永久的记忆——和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朱德与毛泽东》《一代伟人朱德》《军事家朱德》等,进一步拓展了朱德生平研究领域。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的相继召开和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也对朱德生平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此阶段,朱德生平研究力度明显加大,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而且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拓展,更加注重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结合。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一)朱德早期思想及革命活动研究朱德早期生平研究,是从朱德早期思想形成开始的。近 40年来,朱德早期思想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朱德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如《朱德同志的青少年时代》《求索:一九二二年前的朱德》《朱德元帅》《伟人之初:朱德》等著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朱德少年及青年时期为追求真理,历尽艰辛不断求索的历程。一些文章也叙述了朱德的早期教育情况,如认为母亲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最早启蒙者等。(罗歌:《伟大道路的起点——一九二二年前的朱德》,《青运史研究》 1981年第 6期;郭全:《朱德早期思想发展刍议》,《朱德研究——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南充师范学院学报 1987 12月,第98109页。)

朱德早期思想转变及原因。关于朱德早期思想转变的分期,有不少研究成果。(黄平:《试论朱德从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求实》 1987年第 1期;李慧:《从讲武堂学员到红军总司令的朱德》,《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 4期。)有的学者认为,朱德从徬徨、碰壁到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大致分为三阶段。(罗歌:《艰难的历程:朱德早期思想发展述略》,《文献和研究》 1986年第 6期;郭全:《朱德早期思想发展刍议》,《朱德研究——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第100 页。)有的则认为朱德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两次过渡。(谭继和:《民主革命时期朱德的爱国主义思想初探》,《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 3期。)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认为朱德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时间应是留德时期,这是朱德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学者指出:朱德能实现从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转变,在于他能独立思考并善于比较,从亲身经历中总结教训,认识到用老的军事斗争办法不能达到革命的目的;能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汲取新知识、接受新思想,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有对光明的执着追求等。(万建生、黄平:《朱德从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毛泽东思想研究》 1988年第 4期;沈建中:《伟大的转变— —1922年朱德上海之行述评》,《上海党史研究》1996年第 6期。)还有学者进一步分析了朱德完成思想转变的重要条件,即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亲身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孙中山、蔡锷、孙炳文等重要人物的影响以及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思想等。(卓人政:《朱德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温勇等:《朱德的早期革命实践及其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纪念朱德同志诞辰 120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第42557184页。)

朱德与辛亥革命。学术界对朱德在辛亥革命中的斗争实践作了系统叙述,如赵镕《朱德同志与辛亥革命》、马宣伟等《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时期的朱德》、王向立《朱德与辛亥革命》等。学者们普遍认为,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经历对朱德的成长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是朱德踏上革命征程的开始,也是他各方面思想萌芽和初步发展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军事斗争思想的萌芽和发展、治理建设思想的萌芽、革命指导思想的转变三方面。(敖天颖:《论辛亥革命时期朱德革命思想的变迁》,《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第 5期。)朱德参加辛亥革命的经历为他后来在井冈山的斗争提供了经验,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孙伟 :《朱德与辛亥革命和井冈山斗争》,《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第 3期。)还有学者对朱德早期在云南的革命活动进行研究,认为这不仅对他军事思想的酝酿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他后来成为人民军队的总司令奠定了最早的军事实践基础。(李慧:《朱德同志在云南的革命活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1年第 3期;石仲泉:《伟大而传奇的朱德——纪念朱德诞辰 120周年》,《党的文献》 2007年第 1期;胡建刚、廖崇喜:《朱德早期在云南的活动对其军事思想的影响》,《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纪念朱德同志诞辰 120周年》,第 8592页。)

朱德入党问题。1922 10月,朱德远渡重洋到德国,找到周恩来,同他作彻夜长谈,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年底,在周恩来、张申府的介绍下,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术界一般认为,朱德在上海申请入党时曾被陈独秀拒绝,最终到国外去找党,并加入党组织。这一观点最早是史沫特莱提出的,后来诸多论著和文章大都采用这种说法。近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有学者认为,当时朱德 要求入党,正值党的二大通过了党纲党章的特殊时期,陈独秀不了解刚从封建军阀部队出来的旧军人朱德,因而加以拒绝。(张继禄:《简述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前前后后》,《纪念朱德诞辰 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第 3243页。)还有学者具体分析了出现陈独秀“拒绝”朱德入党言论的原因。(王玉强:《朱德从同盟会员到共产党员的思想转变论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 2期。)

(二)朱德与党的早期革命活动研究

朱德在党的早期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湘南暴动,随后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军第四军,又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德与南昌起义。学术界认为,朱德在南昌起义的酝酿、准备和发动以及起义军南下军事行动中,圆满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艰巨任务,充分展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庹平:《朱德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和缔造人民军队的卓越贡献》,《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 5期。)此后,又正确地总结了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整顿了队伍,为实现革命战略和军事战略的伟大转变,创造人民军队,探索革命新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王安平:《朱德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三大会师》,《中共党史研究》 2004年第 3期;庞存生、张建军:《论朱德对我军战略战术形成与发展的重大贡献》,《军事历史研究》 2006年第 4期;盖军:《朱德对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贡献》,《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 1期。)

朱德与“赣南三整”。1927 10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在赣南地区进行了三次整顿,即天心圩整顿、大余整编、上堡整训,史称“赣南三整 ”。学者们普遍认为,天心圩整顿主要是整顿思想,大余整编主要是组织整顿,上堡整训主要是整顿纪律和军事训练,这三次整顿对我军初创时的建军原则、战略战术的制定,具有很大的意义。(王建华:《朱德同志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在赣南地区的三次整顿》,《文献和研究》1983年第 2期;刘学民:《朱德同志领导“赣南三整”的作用和意义》,《军事历史》1985年第 3期;李同庆:《试论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朱德研究——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第 212223页。)学者们还进一步分析,有的认为“赣南三整”把思想教育、组织整顿、军事训练三者结合起来,这是朱德和陈毅在整军中的独创,为整党、整军创造和积累了最早的经验。(刘学民:《朱德陈毅领导的“赣南三整”》,《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第 1期。)有的则认为除了天心圩整顿、大余整编、上堡整训以外,还应该包括信丰整顿纪律。(徐晓林、邹鸿光:《朱德领导的“赣南四整”考略——兼与刘学民、王建华老师商榷》,《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 4期。)还有学者将“赣南三整”与“三湾改编”进行比较,认为它们在时间上相近,在做法上类似,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对以后的整党整军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毛泽东、朱德与井冈山”课题组:《“赣南三整”与“三湾改编”比较研究》,《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 1期。)从领导艺术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天心圩整顿是困境中的一次愿景整合;大余整编是领导层级的扁平化变革;上堡整训是优化内外部合作关系。(曹展明:《朱德在南昌起义后带领部队困境求生的领导艺术》,《领导科学》2015 7月(上)。)

朱德与范石生合作。范石生是朱德曾经的同学,南昌起义前夕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有学者指出,朱、范合作是我军初创时期的一次成功统战,它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的思想,对后来中国革命战略策略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刘学民:《朱德与范石生的统一战线》,《党史研究》1986年第 3期;杨绍安:《朱德在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方面所作的贡献》,《朱德研究——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第 224237页。)还有学者把朱德与范石生建立的统一战线实践概括为军事统一战线,认为它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朱清兰:《论朱德与范石生在湘南的合作》,《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第 6期;吴敏先、吴奉文:《朱德与军事统一战线》,《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 6期。)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如分析朱德统战工作的特色(马硕:《朱德统一战线工作的特色——善于做旧军官的工作》,《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 2期;康大寿:《朱德与统一战线》,《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 5期。)、从范石生的角度研究此次统战等(郭军宁:《范石生与朱德的统一战线》,《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第 3期。)。

朱德与湘南起义。学者们认为,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是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胜利的一次伟大实践,是武装夺取政权与开展土地革命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不仅在我国建军史上,而且在我党整个革命斗争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应给予充分尊重和肯定。(傅祥华:《湘南起义的历史意义和朱德的贡献》,《文献和研究》1986年第 1期;郑碧衡:《论湘南暴动》;李同庆:《试论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朱德研究——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第238253212223页。崔向华:《从南昌起义到朱毛会师——试论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的历史意义》,《军事历史研究》2008年第 3期;吴殿尧:《湘南起义特点和朱德的伟大旗手作用》,《风展红旗漫湘南——纪念湘南起义 8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年版,第 4051页。)有学者指出,湘南起义可以与中国革命史上的三大起义即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提并论。(刘学民:《论朱德和湘南起义》,《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 4期。)湘南起义中形成的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组织三结合的革命武装体系,在人民武装发展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李翠:《试述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及其历史作用》,《纪念朱德诞辰 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第 6370页;黄修荣:《湘南起义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光辉篇章》,《风展红旗漫湘南——纪念湘南起义 8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第 5261页。)还有学者专门论述了湘南起义对创建红四军的重大贡献。(张寿春:《朱德领导湘南起义对创建红四军的重大贡献》,《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8年版,第 90100页。)

朱德与游击战“十六字诀”。关于游击战术“十六字诀”的产生过程与朱德的贡献,学术界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湘南起义后,朱德等率部从城市到农村,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开始了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军事战略转变,并逐步提出了游击战争的一些新的战术原则,为后来井冈山游击战完整的战略战术原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杨绍安:《朱德在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方面所作的贡献》,《朱德研究——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第 224237页。)有学者认为,朱德、毛泽东一起创建了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朱德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游击战术观点,毛泽东加以概括、总结,最后形成文字,并加以广泛宣传、运用和推广,使之成为红军主要的作战方针。(肖盛书、杨恢:《“朱毛”——红军胜利的旗帜》,《纪念朱德诞辰 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第 7176页;郭军宁:《游击战术“十六字诀”产生过程辨析》,《党的文献》2010年第 2期。) 有学者认为,朱德的军事实践尤其是游击战争实践是较早的,朱德的游击战实践先于游击战谋略论述。朱德关于游击战的谋略论述,是他游击战实践的理论升华和总结。(王阿寿:《朱德的游击战实践与谋略特点》,《纪念朱德诞辰 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第 5462页。)还有学者指出,作为游击战争基本原则的“十六字诀”是在湘南起义中与新型人民军队创建同步产生的新的作战原则,是在朱毛会师之初正式提出的。(张式成、高湘春:《湘南起义对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意义》,《朱德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年版,第 7082页。)

(三)朱德与红军长征研究

朱德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总司令,是党和红军高级领导人中经历了两年长征全过程的人。

朱德对红军长征的贡献。学者们一致认为,朱德对长征的主要贡献是:在军事统战、宗教统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红军摆脱“左”倾军事错误、重新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与张国焘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而有效的斗争,维护了党和红军的统一;为红军三大主力西北大会师作出重大贡献等。(王安平:《朱德在长征中的重大历史贡献》,《纪念朱德诞辰 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第 145160页;吴殿尧:《朱德在红军长征中的重大贡献》,《党的文献》2005年第 1期;施亚利:《论长征时期朱德处理宗教问题的领导艺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 4期;费侃如:《朱德与遵义会议》,《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纪念朱德同志诞辰 120周年》,第 147155页;刘家国:《论朱德对红军长征胜利的作用及贡献》,《军事历史研究》2009年第 2期。)还有学者认为朱德早期革命实践,使他足迹遍及云贵川,对红军长征有积极影响。(蒙秀琼:《朱德早期革命实践对红军长征过西南的积极影响》,《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 3期。)

朱德与张国焘分裂活动的斗争。学术界认为,朱德在长征路上,坚持原则,抵制了张国焘的错误行为;耐心说服教育,维护了红军内部的团结;顾全大局,保存了红军的力量;注意斗争策略,团结各种力量促使张国焘北上。(唐绍均:《试论朱德在长征中同张国焘斗争所作的重大贡献》,《朱德研究——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第 264275页。)学者们还指出,朱德在反对张国焘分裂活动中具有高超的斗争艺术,采取的方法得当,以理服人,讲斗争、讲团结,规劝、制约、警告张国焘,不离开队伍,不背离原则,不激化矛盾,不放弃职责,有力地制约了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吴殿尧:《朱德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党的文献》1996年第 6期;于俊道:《党中央和朱德等同志在长征路上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第 124144页。)

(四)朱德与抗日战争研究

学术界认为,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在指挥军民对日作战中功勋卓著,在统一战线、经济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几乎参与了抗战时期党中央所有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主张和观点,为抗战时期党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形成、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党和人民军队的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庹平:《论朱德在抗战时期对党的几个重大决策的突出贡献》,《党的文献》2010年第 6期。)

朱德与华北抗日根据地。华北抗日根据地是敌后抗战的主战场之一。朱德作为八路军总指挥,领导开辟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抗日游击战争,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绍军:《论朱德对创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贡献》,《朱德和他的事业》,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3年版,第179189 页;沈振新:《论朱德在抗战初期的历史贡献》,《军事历史研究》2009 年第 4期。)有研究者对朱德在华北抗战初期实施的运动游击战作了进一步探讨,认为朱德率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发展游击战争,执行的方针是正确的,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龚希光:《朱德与华北抗战初期的“运动游击战”问题》,《党的文献》1996年第 6期。) 还有研究者论述了朱德与抗战初期党的军事战略转变,认为朱德不失时机地部署八路军实施以山西为中心的战略展开,直接指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为抗战初期党的军事战略的成功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王雷平 : 《朱德与抗战初期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晋阳学刊》2008 年第 5 期。)

朱德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些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温贤美:《朱德在两次“国共合作”中的活动述论》,《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 4期;姚建平:《朱德在统战工作中的贡献》,《朱德和他的事业》,第 217230页;胡松:《试论朱德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贡献》,《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 7期;辜堪生、冯维东:《试论朱德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杰出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 3期;李蓉:《朱德与国共第二次合作》;古琳晖:《论朱德对我党军事统战工作的贡献》,《朱德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 129137245252页。)朱德是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推动者和维护者。始终把统一战线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王绮梅:《朱德与第二次国共合作》,《朱德研究——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第 284291页;李东光:《朱德在华北敌后农村统战工作中的重要策略及其历史功绩》,《朱德和他的事业》,第 277 284页。)他灵活地、创造性地把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军事斗争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团结友军共同御敌,加强瓦解敌军工作,争取各界进步力量,打击国民党顽固派,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谢增寿:《朱德在抗日战争时期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杰出贡献》,《朱德研究——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第 292302页;朱姝璇:《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军事统战思想的实践经验》,《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纪念朱德同志诞辰 120周年》,第 259 266页。)

朱德与边区经济建设。1940年朱德从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后,一面继续指挥全国各根据地的抗日战争,一面积极参加和领导大生产运动,提出许多符合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主张和意见,如倡导纺毛线运动、南泥湾屯田等政策。(米世同、张志强:《朱德同志对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贡献》,《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年第 2期。)朱德在提出发展边区经济建设的新方略中,十分重视边区工业的发展(高尚斌:《朱德与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 2期。),还对培育南泥湾精神作出了巨大贡献(高尚斌、杨梦丹:《朱德与南泥湾精神》,《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 1期;李捷:《朱德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朱德与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年版,第 17页。)。

(五)朱德与解放战争研究

朱德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贡献。这一课题学术界以往研究得不够深入,近年来有所深化。有学者指出,在解放战争中,朱德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参与决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为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亲自指导晋察冀军事斗争,对扭转晋察冀战局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指导开创我军城市攻占范例;精心组织军工生产,为大规模阵地战、运动战提供物质保障。(王纪一:《朱德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贡献》,《党的文献》2003年第 5期;姜铁军:《试论朱德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军事历史》2007年第 1期。)他还对三大战役作出了科学的战略指导,是三大战役的总导演之一,也是最早谋划三大战役的领导人之一。(陈建坦:《浅析朱德战略决战思想对三大战役的战略指导作用》,《党史博采》(理论版)2011年第 3期;刘洪升、丁建同:《朱德战略决战思想对三大战役的影响》,《朱德与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 309323页。)还有学者研究了朱德的具体战略战术,认为在朱德“勇敢加技术”的城市攻坚战作战指导下,诸多战役取得了胜利。其中,石家庄战役不仅彻底扭转了晋察冀的战局,而且开创了我军攻坚战的新纪录,对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田为本:《朱德率领全军突破攻坚战大关》,《党史通讯》1986年第 12期;陈丽芬、史进平:《朱德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察冀战局》;丁建同:《朱德在中央工委时期的主要贡献》,《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纪念朱德同志诞辰 120周年》,第 310320300309页。欧凯:《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城市攻坚战战术思想浅析——以解放石家庄为例》,《朱德与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 296308页。)

朱德与解放区土地改革。解放战争时期,朱德是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领导者。他经常注意将土地改革的任务与军事工作紧紧地结合起来,号召部队切实帮助群众将土地改革进行到底。(黄祖琳:《朱德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纪念朱德诞辰 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第 311317页。)在西柏坡时,他和刘少奇等一起组织召开全国土地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土改思想,领导人民群众推进土改运动,为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王彦红、刘杉:《朱德在土地改革中的实践与贡献》,《党史博采》(理论版)2007年第 4期。)朱德还非常重视土地改革中的整党工作,并与新式整军运动相结合,很好地提高了军队干部的政治素养,为人民解放军的巩固扩大和作战胜利创造了条件。(陈丽芬:《朱德在西柏坡的主要历史功绩》,《朱德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 233244页。)

朱德与军工生产。学术界认为,朱德在解放战争初期,非常重视发展军工生产,对军工生产抓得及时,抓得具体。(丁建同:《简述解放战争初期朱德发展军工生产之战略远见》,《纪念朱德诞辰 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第 187197页。)他在军工企业组织、管理和生产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是:军工厂实行企业化管理;统一解放区军工生产;加强各解放区的平衡协调;注重军工人才的培养。这些措施使各解放区的军工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不仅保障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而且为新中国军事工业奠定了物质及人才基础。(王荣丽等:《试论西柏坡时期朱德在发展军事工业中的历史贡献》,《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 8期(下)。)他提出的军工生产要为经济服务、要与民用生产相结合的思想,实质上指出了新中国军事工业、国防工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方针问题、体制问题。

(徐黎:《简论朱德军工生产思想的重点及其影响》,《朱德与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 518526页。)(六)朱德晚年研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朱德年谱》(新编本)、《朱德传》(修订本),对朱德晚年的经历作了详细的记载和叙述。学者们认为,“文化大革命”中,朱德受到诬陷与攻击,但他在处境十分艰难的日子里,仍然顾全大局,并坚持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斗争。(顾保孜:《朱德和他的一家在“文革”中》,《纵横》1998年第 6期;洪波:《朱德元帅的“文革”岁月——纪念朱德诞辰120 周年》,《党史博采》(纪实版)2006年第 12期。)回忆文章有:宋任穷《“伟哉大宇宙,壮志充其间”》、康克清《朱总风范永存我心》、江渭清《不尽的思念》、萧克《朱德之德》等,著作有姚建平《朱德的最后岁月》等。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研究是党史、军史、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生平研究是人物研究的基础。虽然朱德生平研究相对思想研究起步早,但从总体上看,深度还有所欠缺。特别是在朱德的军事实践以及军事贡献方面,还值得进一步深入。可以从朱德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朱德在军事战略战术方面的突出贡献等角度进行更具体的探讨。还可以充分展开对朱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的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历程、基本经验、基本规律的角度深化朱德生平研究,等等。

〔作者如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馆员,北京 100017

(责任编辑:茅文婷)

(来源:《党的文献》2016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