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领导重建青年团的思想及当代意义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15   
分享到 :

任弼时领导重建青年团的思想及当代意义

朱舒坤

新时期以来,在国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青年团面临新的形势、问题和任务。20136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明确指出,共青团工作存在“两条主要不足”、“三个根本性问题”,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

如何加强团的建设?不妨以史为鉴,汲取历史的经验。抗日战争结束后,因革命形势需要,分管青年工作的中共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领导重建了青年团,这在团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重建青年团的主要倡导者和直接领导人,任弼时在重建工作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如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大局工作、充分发挥青年作用、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直至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任弼时领导重建青年团的思想梳理

任弼时和中国青年运动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他16岁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了革命生涯;他在大革命时期,作为共产主义青年团主要领导者,为推动青年运动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拨正了陕甘宁边区青年运动的方向;抗战胜利后,他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主要缔造者。他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使青年团重新建立并发展壮大。本文就任弼时领导重建青年团期间的思想作粗略的论述。

(一)适应形势发展

任弼时以战略家的敏锐眼光,结合革命形势需要,推动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发展。

长征胜利后,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1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青年团改造为广泛的群众性青年抗日救国组织。次年1月,共青团中央停止工作,中共中央设立青年部指导抗日青年工作。在抗日战争中,相继成立的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救会”、“青抗先”、“青联会”等组织,在参战参军、文化教育和建设根据地的其他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抗战胜利后,随着中国革命的形势和任务从民族解放斗争到国内革命斗争的转变,“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救会”、“青抗先”、“青联会”等组织已无法满足广大革命青年的政治需要,逐渐处于自流状态。在争取和平民主、进行土地改革以及建设老区和开辟新区的革命斗争中,如何把广大青年组织起来,使这支庞大的生力军在新的革命进程中发挥作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央书记处分管青年工作的书记任弼时清醒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听取青年工作干部的建议后,及时地向中央书记处汇报情况,果断决定重新建团。

19459月上旬,在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部署时,任弼时指示中央青委负责人蒋南翔、宋一平等迅速组织青年工作队,去东北开辟工作。他分析指出:“东北青年在伪满统治下十四年,他们有强烈的爱国心,但过去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像黑屋子里的人骤然跑到阳光下面,一时不容易认清自己的方向,因此我们很迫切地需要到东北去做团结和教育东北青年的工作,提高他们的革命觉悟。东北的地方很重要,东北革命的胜利将会加速中国革命胜利的过程。”“可以相机组织‘民先’、‘青年团’一类的先进青年组织。”【蒋南翔:《任弼时同志对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贡献》,《中国青年报》198453日。】正是在任弼时的提议下,19468月,哈尔滨的青年工作干部结合革命实际情况,组织成立了“东北民主青年联盟”。这是东北在日寇投降后最早建立起来的革命青年组织。这对团结、争取东北广大青年起了很显著的作用。

(二)深入调查研究

任弼时在重建青年团的领导工作中,以一贯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入开展青年工作的调查研究。

任弼时自1940年从莫斯科回国后,在中央一直分管青年工作,关于重新建团问题的讨论,始终是在任弼时的直接指导下进行。他对青年团的重建做了大量基础性、建设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在指导东北青年工作队开展工作的同时,也在延安领导中央青委就重建青年团问题展开讨论和调查。

19465月,中央青委向任弼时汇报了抗战胜利以来,现有青年组织和青年工作存在的问题:工作方针不明确,工作范围不确定,工作任务不具体,组织大多涣散,有的地方机构有名无实,很难做到团结青年开展活动。在听了中央青委的汇报后,任弼时认真思考之后提议:“现在,你们可以再研究一下,看是否可以建立青年团。”【《青年团的初建》,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根据任弼时的提议和委托,中央青委的同志组织陕甘宁边区、山东青联及其他解放区来延安汇报工作的长期从事青年工作的同志,针对重新建团的问题,开展了一个半月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将讨论的内容每隔几天向任弼时作一次汇报。任弼时对大家的意见反复推敲后,对青年工作干部的有益论争和建议给予了充分鼓励和引导,使这场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入下去。

在任弼时的提议下,627日,中央青委把将近两个月的讨论内容加以整理,综合讨论意见后拟成《关于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建议(草案)》,提交中共七届中央书记处研究。【参见《任弼时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20521584页。】草案分析了当时各解放区青年工作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充分论证了建立青年团的必要性,突出强调了党对青年团的绝对领导,提出青年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党培养后备军和在党政工作中起带头作用,并对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内容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设想,为青年团的重建描绘了一个基本的轮廓。

在任弼时的提议和推动下,中央书记处于1946826日、913日召开两次座谈会,讨论建立青年团问题。这是任弼时第一次把青年工作中的新问题——是否重建青年团,提交给中央领导集体决定。在第一次座谈会上,中央书记处书记朱德、任弼时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胡乔木、康生、饶漱石,会议由任弼时主持。会议指定中央青委的同志先作口头汇报,而后从山东来的青联代表和张家口新区来的同志也汇报了本地区的青年工作情况。在大量调研工作的支撑下,党中央对是否重建青年团的决策有了坚实的信息基础。

(三)坚持党的领导

任弼时在重建青年团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对团的领导。在中央书记处关于重建青年团的座谈会上,在正式重建青年团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都突出强调了党对团的领导。

在两次讨论建团的座谈会上,任弼时都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组织青年团重要的是领导问题,是工作方针、方式问题,要汲取以前的第二党和先锋主义的错误。他从广阔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党与团的现实问题,指出团的性质是政治性的青年先进分子组织,是党的助手,要坚持党的领导。在青年工作问题上,任弼时一直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坚决地反对青年工作、青年团体闹独立性。

1949411日至18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412日,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作政治报告。【《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74492页。】报告分为“目前形势与任务”、“加强中国青年运动的领导”两个部分。在报告中,任弼时肯定了中国青年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阐述了中国青年运动30年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就党的领导、青运历史上出现的偏向等重大问题发表了意见,提出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指导方针、任务和方向。这个报告成为中国青年团历史上的一份重要文献。大会一致通过决议,以任弼时的报告作为全团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任弼时在这次大会上,突出强调了党对青年团的领导,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地位,为青年团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上确定了前进方向和指导思想。

(四)采取示范方法

任弼时以政治家的稳健,主张通过示范的方法建立青年团,使青年团的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任弼时提出,重建青年团的工作要自下而上地做,可以先在小范围里建立青年团,采取示范的办法,而后逐步推广发展。同时,他又指出,固然基本上采取自下而上的建立办法,但上面也要有一定数量的领导骨干。

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两次关于重建青年团的座谈会上,任弼时都谈到了建团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他指出:要从下而上地试建青年团,此后再逐步推广。此后青年团的创建、推广、发展直到在全国普遍成立,都是按照这一指针进行的。他还提出,在农村建立青年团组织,一定要根据农村的需要,“先搞一套空架子的办法不好。可以采取示范的办法,先从工作基础好的地区做起,在基层党支部内,划出一部分青年党员,发展团员,即可开始成立团支部,靠党支部去领导。基本上采取由下而上地建立组织,但上面要有一定的领导骨干。首先从团支部搞起,然后再建立团的区委、县委。”【《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4405页。】他建议中央青委派人先在延安试验建团。任弼时的设想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初期建团工作,正是按照这套设想开展的。两次讨论会后,任弼时将建团讨论的情况及时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明确表示同意建团,要求征求一下各地的意见,同时也提出重建青年团先要进行试点试建。

试建青年团的工作首先在巩固的中心区开始。中央青委派出干部首先在延安的冯庄、行知中学、丰足火柴厂领导了试建青年团的工作。1946年秋,在延安,冯庄、丰足火柴厂和延安(行知)中学三个团支部诞生,这是全国最早的三个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这三个试点涉及农村、学校、工厂以及部队,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试点的成功证明建立青年团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为普遍建团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任弼时为中央主持起草了《中央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于1946115日发往各地,要求各中央局和中央分局按《提议》择地试验,将研究与试验结果报告中央。由此,试建工作在各地纷纷开展起来。

各解放区试建青年团工作取得成功,为青年团的重建奠定了广泛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随即,团的试建工作从点到面普遍地展开,到1948年已遍及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各解放区,全国正式建立青年团水到渠成。194911日,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伟大胜利之际,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强调建立全国性和各地方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是当前青年运动的中心环节,要求各地党委必须予以重视。根据这一精神,各级党委分别召开专门会议,制订计划,选派干部,组织团的筹备委员会,建立基层组织,大量发展团员。

(五)干部及思想准备

在领导重建青年团的过程中,任弼时还领导中央青委进一步的开展全国范围的建团工作。主要工作有:一是开办团校,训练干部,为建团作干部准备;二是恢复《中国青年》杂志,为建团作思想和舆论准备。

第一次讨论会后,任弼时为中央起草电报,要求各地调集优秀的领导骨干来从事创建青年团的工作。例如荣高棠、韩天石、胡克实、李新等从不同地区,响应党的召唤而到了建团工作一线。宋一平、蒋南翔、李昌这些以前的青年工作的领导人,也都重返青年团领导核心。【《青年团的初建》,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142页。】

在任弼时的指导下,19486月,中央青委先在华北党校办了一个青年干部训练班,当时称作华北党校六部。同年9月,毛泽东就青年团名称问题,致信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要求青年团组织一律称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月,在任弼时指导下,华北党校六部迁到平山县两河镇,正式独立命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校。团校开办后,一直受到党中央领导的关心。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都到团校讲过课。194974日中央团校第一期学员毕业。毛泽东、朱德等还参加了毕业典礼。根据任弼时的指示,团校从领导到学员普遍都青年化,它锻炼出了一大批革命化、青年化的青年工作干部,这些干部后来大都成为全国青年团的骨干力量。

1948年秋,为了适应建团工作发展的需要,在任弼时的亲自指导下,中央青委筹备了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的复刊工作。为使《中国青年》早日复刊,任弼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刊物的方针、编辑计划以至每一个细节,都作了周密而细心的指导。复刊第一期的全部稿件,他都亲自审阅,并具体指导编辑人员怎样从原则高度修改文章,提高了刊物的政治质量。同年1220日,《中国青年》第一期出刊。毛泽东亲自题写了刊名并题词:“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朱德专门撰写了文章《中国青年当前的任务》。

中央团校的创建和《中国青年》的复刊,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在全国范围内重建青年团,从干部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

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拉开帷幕。19491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全国民主青年代表大会的通知》,确定了团代会召开的时间、代表分配及产生办法等。2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筹备委员会,任弼时担任主任。

1949411日至18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当时,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托在天津视察和指导工作。在北平的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参加了大会。毛泽东接见了到会的代表,并为大会题词:“同各界青年一起,领导他们,加强学习,发展生产。”

二、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

20136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共青团要紧跟共产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生力军作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的光荣。在这次谈话中,习近平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共青团工作“两条主要不足”,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路线等“三个根本性问题”,第一次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

所谓“两条主要不足”,“一是思想引导工作在青年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够,从而导致整个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二是基层团组织薄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有效覆盖面不足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就是团的工作重点,就是带动各项工作的‘牛鼻子’”。

所谓“三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个问题强调了共青团的育人功能,要求共青团必须时刻把为党和人民培养人的工作摆在首位。二是必须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这个问题强调了党、团和青年三者的密切联系,要求共青团把最大多数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三是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这个问题强调了共青团的工作着力点,要求共青团广泛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三、任弼时重建青年团思想的当代意义

在新时期加强团的工作,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所归纳的当前共青团面临的问题,可以借鉴任弼时在青年团重建工作中的一些基本思想。

第一,充分培养青年人才,发挥团的育人功能。

任弼时基于丰富的青年工作实践以及对青年团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青年团重建工作的一些具体原则和方法,其主要内容就是,青年团工作应当注意青年化和群众化;工作方式方法要适合青年的特点;青年团组织应该有其独立性,但是不能“闹独立性”。发挥好青年团的作用,对于做好党的青年工作尤为重要。必须要有青年群众自己的积极分子的组织,作为青年群众中领导的核心,才更能团聚青年的力量,集中表现青年的意志和行动,才更能有力地推动青年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更有力地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青团工作当前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就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即育人功能。新时期开展团的工作,不妨借鉴任弼时同志关于团如何培养青年人才的思想,强调工作方式方法要适合青年的特点,建立青年群众自己的积极分子的组织,从而更好地推动青年人才的培养。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中国青年团组织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任弼时始终一贯的主张。他不仅是这一主张的倡导者,也是模范实践者。他始终强调,青年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青年团的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青年团的干部及全体团员,必须明确地深刻地认识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绝对必要性,坚决执行和服从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政策决议,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共产党的作风;另一方面,各级党委要加强对青年团工作的领导,给青年工作以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党委对团进行直接工作指示与干部委派,并且要经常检查团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青团工作当前的“根本性问题”之二,就是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新时期开展团的工作,不妨借鉴任弼时同志关于坚持党对团的领导的思想,强调党、团和青年三者的密切联系,把全体团员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并带动最大多数青年。

第三,结合形势需要,服务党的中心与大局工作。

任弼时在领导青年团重建工作中,所坚持的原则之一就是青年团的工作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青年团的工作要抓住中心、服务大局,才能使广大青年站稳最基本最扎实的政治立场,才能使中国青年运动拥有最强大最深厚的前进动力,才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青团工作当前的“根本性问题”之三,涉及到共青团的工作着力点,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不妨借鉴任弼时同志领导重建青年工作的思想,如充分结合形势需要。不同形势下的中心、大局,在每个时代、每个时期是不同的。在团的重建工作时期,适逢抗日战争,中心、大局是保家卫国、驱除外敌的伟大实践。在当前时期,中心、大局是党领导人民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朱舒坤,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来源: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任弼时研究中心编《纪念任弼时诞辰110周年学术研究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