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述评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2-09   
分享到 :

近十年来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述评

丁俊萍 吕惠东

2003年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学界也将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关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文献资料、纪实性著作、学术专著、文章等大量面世,研究内容则主要集中在邓小平关于发展的前提、发展的中心、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战略、发展的目标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特点及历史地位等,特作出总体述评。

一、总体研究概况

()资料的整理汇编出版成效显著

近十年来反映邓小平生平、思想脉络的资料得以进一步汇编出版,为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例如,2004年纪念邓小平100周年诞辰之际,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面世;2009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再度出版了《邓小平年谱(一九○四—一九七四)》,这两部年谱的整理出版,对邓小平的一生作了全景式扫描,涵盖革命年代、建设岁月、改革和发展新时期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七大召开后,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分专题收入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思想基础上创新而成的,同时也为这一时期研究邓小平发展思想提供了权威依据。201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从邓小平著作及有关档案资料中,选取重要思想论点编写而成,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容及其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关于邓小平生平纪实性著作及传记的出版

关于邓小平生平的纪实性读本在过去的十年也有较多出版,如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编的《邓小平人生纪实》(上、中、下)(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刘建华、刘丽主编《邓小平记事(1904-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苏台仁主编《邓小平生平全纪录》(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等等,以类似于传记的形式,记录了邓小平走过的93年光辉历程。另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著的《开创——邓小平决策改革开放史话》(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景展示了邓小平是如何开创一个时代、如何开辟一条道路、如何创立一个理论的,是研究邓小平发展思想的重要依据。

近十年来,国外有关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的研究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专著,如西方邓小平研究专家、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著,田山译《邓小平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第2),作者站在独特的立场,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并展示邓小平不平凡的一生,也带着读者重温了20世纪中国的发展历史。需要指出的是,本书成书于1993年,仅记录了1993年之前的邓小平,因而并非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传记,不免遗憾。美国学者傅高义著,冯克利译的《邓小平时代》(三联书店,2013),是第一部有关邓小平的完整传记。该书以一个西方人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领导国家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程进行了重点介绍,充分展现了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转型的历史变局和内在逻辑,对于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专著出版

2003年以来,大量学者尤其是青年研究者,以邓小平发展思想为研究对象,或作为博、硕士论文的选题,或作为专门的研究内容,出版了30余种与邓小平发展思想相关的学术专著,涉及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关联及继承发展、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社会发展理论目标状态的探索等,丰富了邓小平发展思想内容的研究,拓展了学术视野,提升了该领域的研究层次。

近十年来已出版的涉及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研究专著主要有:张改枝的《邓小平发展理论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张瑞才的《邓小平社会发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等,全面介绍了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形成、科学体系、特点和意义,并对邓小平发展理论中关于发展的道路、基础、机制、步骤、动力、途径、核心和目标等进行了述略性的探讨,是近十年来对邓小平发展理论进行整体研究的作品。邓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着力于构建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认为在邓小平发展理论中,利益、科技、经济体制、精神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张兰初的《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瞿晓琳著的《新时期邓小平改善民生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分别从生产力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角度,对邓小平的发展思想进行了研究。王立胜的《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刘欣的《邓小平区域协调发展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徐首军等人的《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战略思想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梅宪宾的《邓小平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等著作,从发展战略这一维度,全面分析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战略,进而透视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思想。温宪元主编的《从南方谈话到科学发展观》(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范燕宁、邱耕田等著的《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肖浩辉著的《继承与创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于淑清等主编《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概论: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商志晓、魏恩政主编的《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人民出版社,2004)等著作,在分析阐述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同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看作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价值。

笔者依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至今的十年中,全国期刊共发表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的相关论文104篇,其中直接相关的论文75篇,在近十年中整个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占据了相当比重。另外,近十年来,关于邓小平及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也举办了多次,例如,2004年纪念邓小平100周年诞辰之际,理论界、学术界围绕邓小平的生平、思想和业绩,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学术会议,其中包括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主办的“邓小平与中国改革开放学术研讨会”(6月,浙江温州);“全国纪念邓小平100周年诞辰理论研讨会”(7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8月,北京),并在北京大学举办了“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8月,北京);“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9月,四川广安和成都);“邓小平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纪念邓小平10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10月,山东章丘),以及众多省市召开的纪念邓小平10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此外,2007年分别在北京和四川广安召开了“邓小平改革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理论研讨会、“邓小平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2008年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30年:邓小平经济思想研讨会”、2010年在长沙召开了“全国邓小平理论和应用哲学研讨会”、2012年分别在北京和广州召开了“‘南方谈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以及“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暨改革开放理论创新研讨会”、20134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在海南召开的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改革开放要有新突破”学术研讨会,等等。以上这些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理论研讨会,收到了数量众多的论及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和范围,对邓小平发展思想作了多维阐发,主要集中在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提出和发展、主要内容、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特点、目标指向等。另外,也有大量文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从邓小平发展思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系的角度进行了论述。这些研究成果体现了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

二、关于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十年来,学界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发展的前提

“稳定压倒一切”是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观点之一。在邓小平看来,没有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想要进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学界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阐释和发挥。有论者指出,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国家发展的首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我们始终保持了社会的稳定”①。而稳定包含政治稳定、经济稳定、思想稳定、社会稳定、“一国两制”稳定和国际环境稳定。②另有论者专门对政治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中,政治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可靠保障,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政治稳定是既相联系又有矛盾的对立统一体。”③在邓小平发展思想中,把稳定作为发展的前提,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关于发展的中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就是进行经济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既是由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决定的,也是由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的。邓小平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⑤。基于此,学界基本上就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发展中心问题上达成共识,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或“主要任务”、“根本任务”就是进行经济建设以发展生产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称为“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⑥。

()关于发展的动力

邓小平发展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前提、发展的中心等论述,回答和解决的是发展条件、发展的重要性等问题,而关于发展动力的论述回答和解决的是如何实现发展特别是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关于发展动力的研究,是近十年来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的热点。学界主要从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这两个方面探讨了邓小平的发展动力思想。

1.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邓小平理论的体系中,关于为什么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论者认为,邓小平把改革作为大力发展生产力和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动力,把改革、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视为三位一体,改革是手段,是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是实质,是改革的出发点;社会主义的命运则与改革的好坏和生产力发展程度的高低休戚相关。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而在社会主义社会要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只有进行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⑦

关于改革内容的研究成果更是汗牛充栋,论者主要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展开阐发,在此不再赘述。另有论者从社会动力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改革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认为改革调整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体现方式,清除了传统体制的弊端,把生产力从僵化的社会体制下解放出来;改革使得个人的需要和利益凸现,从而牵动社会发展的初始动力;改革形成了以科技为核心的各智能性因素所形成的运筹动力;改革产生的差距能使社会上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机制。⑧

有论者对邓小平关于改革的论述进行了学理上的界定,认为在邓小平理论中,“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体现了改革的伟大意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指明了改革的根本性质;“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描述的是改革的内容;“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明确了改革的依靠力量;“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强调的是改革的根本保障。⑨

2.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重要论断。近十年来,有论者把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划归到邓小平社会发展思想动力论范畴内,认为邓小平立足中国实践,紧跟世界经济、科技潮流,深刻地阐述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邓小平把科技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⑩

有论者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发展强大动力思想的形成脉络进行了梳理,认为邓小平关于科技的战略地位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从理论上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进而在总战略上确立了科技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关,最后在发展战略上树立了科技是现代化之魂的理念,是国家富强的不竭推动力。(11)

有论者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认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推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社会的物质功能方面,而且体现在社会的精神功能方面。并指出邓小平也正是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来看待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科学技术不仅具有极大的物质功能,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巨大动力,而且具有强大的精神功能,是促进人类思想解放的锐利武器,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不竭源泉。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12)

需要指出的是,在研究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发展动力问题上,有学者专门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认为体制创新、对外开放、科学技术和精神共同作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构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主要内容。(13)并分别专门撰文对上述经济发展动力展开了论述。(14)拓展了邓小平发展动力论的研究视野。

()关于发展的战略

关于发展战略的思想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关键环节,对我国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起到了很好的规划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邓小平“立足中国大地而又面向世界,正视国情现实而又放眼未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高瞻远瞩地构思和设计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整套发展战略”(15)。关于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的研究是近十年来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大局”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三步走”发展战略

近十年来,学术界关于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一思想提出和形成的过程、内涵与特点以及价值等。

在“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和形成过程方面,有论者回顾了从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到经历“文化大革命”中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巨大挫折,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若干论述,终于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明确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6)

在“三步走”战略的内涵与特点方面,有论者指出,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突出坚持与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建设目标的战略,是坚持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不照搬外国经验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上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丰富内容。(17)

鉴于到2000年,我国已完成前两步的发展目标,目前正在为实现第三步的发展目标而奋斗,学术界对如何更顺利地完成第三步的发展目标也提出了构想。指出坚持“三步走”战略,走好第三步战略,首先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让最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惠;其次要坚持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根本的经济制度保障;再次要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最后要始终把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18)

2.“两个大局”发展战略

“两个大局”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即邓小平提出的:“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9)因此,邓小平“两个大局”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为“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学术界关于该战略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这一战略的科学定位、实施这一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

关于这一战略的科学定位,有论者认为,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依据我国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普遍规律提出的科学发展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激励竞争,提高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让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帮助和带动后发展地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20)

关于实施这一战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论者认为,邓小平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经过20余年的实践,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巨大成就:一是促进了我国经济整体上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二是使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结构升级优化、体制创新加快;三是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四是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五是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区域发展战略理论。(21)

关于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论者一方面充分肯定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成就的同时,辩证地看待了其局限性,认为这种区域非均衡的、高速度的、市场主导的发展呈现出效果的不平衡性,并且逐渐显示出它与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不相适应性。论者从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者报酬率的下降、科研和教育投入难以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发明显等方面,用翔实的统计数据分析了非均衡战略的消极作用,指出唯有在某些领域和区域加大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并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消极作用降到最低。(22)

3.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邓小平没有直接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概念,但他关于发展科技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却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因此,“科教兴国”战略应当视为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方面。

“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加速科技事业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根据邓小平的科技思想,199556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向全国人民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有论者对科教兴国战略部署的内容作了说明,指出科教兴国,就是为了全面落实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现代化进程。(23)

有论者从邓小平关于科技、教育和人才方面的论述,全面阐述了邓小平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认为在科技方面,邓小平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要以世界先进科技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的速度。在教育方面,邓小平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在教育,他以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为突破口,在教育领域进行拨乱反正;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重视知识和人才方面,打碎知识分子头上的枷锁;正确认识红与专的关系,确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为杰出的青年人才开一条路;为科研和教育当好“后勤部长”。(24)

4.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当今世界社会发展过程中愈发受到重视,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其关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中闪烁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光辉,要求既要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的进步发展,又不能以牺牲环境求发展。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也是近十年来学术界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的一个重点。

在论者们看来,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人口、资源、环境要协调发展;二是农业、能源、交通等方面要协调发展;三是地区经济要协调发展;四是人的素质是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五是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整体进步;六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2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贯彻,有论者探讨了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影响,认为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提出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前提。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观点,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近十年来,关于邓小平发展战略的思想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的内容,这一方面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不断深化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表明只有汲取前人智慧并超越前人,才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回答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难题。

()关于发展的目标

发展的目标回答的是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问题,即通过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2003年以来,对邓小平发展思想中发展目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观点上:

关于发展的阶段目标。有论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要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因此他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阶段性目标,即第一步消灭贫困,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6)另有论者从阶段性目标中寻找其内在逻辑,即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逐渐转变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发展目标,这体现了一种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导向向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的转变,表明邓小平发展思想目标论的日渐成熟。(27)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有论者指出,在邓小平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解放与发展的理想目标,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内涵和具体目标,在我国现阶段具体体现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这样邓小平就把全面自由发展这一命题现实化、具体化了,从而为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崇高理想提供了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可靠保证。(28)

关于发展的价值目标。有论者指出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在他看来,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高一类型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就理应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方面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势必造成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过大,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社会能够避免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是全社会广大成员的共同富裕,这便是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的价值目标区别。(29)

有论者还总结概括了邓小平发展思想目标论的特点: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大工业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昌盛,实现社会与人的全面变革与发展,体现了重点性与全面性的统一。二是把生产力发展与人民利益实现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增长与发展的统一。三是强调共同富裕的过程性,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均平思想的超越,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30)

()关于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一种理论研究的深化,固然离不开它的理论渊源及理论本身,但主要还是要以新的实践为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已“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31),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好地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2003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这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标志。经过实践的检验和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完善,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正式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该课题成为近十年来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的一个重点,体现了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有论者专门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指出二者的一脉相承性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二者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和思想路线的历史继承性: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理论发展的哲学基础和思想路线;第二,二者都体现了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主题的历史继承性:始终把发展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主题;第三,二者都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历史继承性: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最终发展目标;第四,二者都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历史继承性:坚持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五,二者都体现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继承性:坚持和完善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文章认为,科学发展观不仅体现着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一脉相承性,而且还体现着与时俱进性:一是在回答和解决时代课题方面的发展创新性,针对性地解决了“什么是发展,怎么样发展和为谁发展”这一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二是在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方面的发展创新性,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三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方面的发展创新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新道路;四是在对外方针和国际战略方面的发展创新性,鲜明地提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努力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五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范畴方面的发展创新性,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新的理论范畴。(32)

()关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有论者依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一书,特别是依据邓小平从1978年到1994年间关于发展问题的150段共2万多字的论述中,概括出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的三个鲜明特点: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二是倡导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三是强调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带动社会全面发展。该论者还依据上书批驳和勘正了一些人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两个误解,第一个误解认为今天之所以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去没有注意科学发展问题,制约了今天的发展,一些诸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过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主要是长期发展太快造成的,根子在邓小平过分强调高速度,急于求成,结果只讲快不讲好,造成了今天的经济发展弊端。第二个误解是认为今天中国的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贫富差别、城乡差别、两极分化问题等等,都是邓小平只强调经济发展而不注重全面发展,片面地提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造成的,因此,有人认为邓小平的改革发展理念是富人的理念,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理念。该论者依据我国的国情和历史,以及邓小平关于上述问题的直接论述,对以上误解进行了全面的纠正。(33)

关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历史地位,有论者从其产生的现实效果角度,认为邓小平发展思想指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创造性地深化了党的执政基本规律的思想。(34)也有论者从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延续的角度,认为邓小平发展思想对社会主义及其本质等基本问题作出了初步回答,是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对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提出了新思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科学认识发展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35)

三、问题与建议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关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又取得较大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成果的学术含金量不够。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中,除部分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等方面有创新的上乘之作外,低水平重复前人研究的也不在少数,很多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研究得比较充分的问题,在过去十年中又被重复研究。二是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研究方法创新不够。有些研究仅仅局限于《邓小平文选》、《邓小平思想年谱》等文献中,就理论而理论,而没有结合国情研究、历史研究,造成了研究成果的空洞乏味重复。三是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少。须知,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放眼全球发展大势而提出的。近十年来,尽管召开了多次关于邓小平发展思想方面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也有个别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型学术研讨会,但真正与国外邓小平研究学者之间的深入、广泛的交流并不多,对他们关于邓小平研究的成果进行评述甚至研究的更少。

邓小平发展思想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学界在已有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拓展其研究。笔者认为,这一研究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第一,在“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现实的研究理念指导下,创新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研究思路,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角度挖掘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相关思想,并探讨其时代价值。此外,对邓小平发展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地位和贡献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第二,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并进行比较研究。在充分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应深入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切身感受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发展理论对中国社会尤其是基层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使论证更有力。同时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学、西方经济学、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对邓小平发展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第三,加强国内该领域的学术争鸣,并与国外学者增加学术交流。在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中,学术争鸣不够,对其贡献、价值、意义等研究较多,而对其尚未论及或尚未展开之处研究少见。根据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应进行辩证分析,这样才能比较全面、比较客观,才能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创新。此外,应对国外学者关于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收集、梳理和研究,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在交流中提升研究水平,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汪信砚:《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4期。

②王青山、王进主编:《邓小平稳定理论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49页。

③毛玉美:《邓小平政治稳定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思想论析》,《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6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⑥范燕宁、邱耕田等:《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⑦叶小青:《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观论析》,《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⑧丁伟民:《邓小平对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理论的贡献》,《理论探索》,2004年第4期。

⑨李青:《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⑩叶小青:《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观论析》,《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1)曾国屏,吴彤等:《试论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2)刘学礼:《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论体系》,《兰州学刊》,2008年第7期。

(13)邓磊:《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5期。

(14)参见邓磊:《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体制创新动力思想简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邓小平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邓小平经济发展科技动力思想浅析》,《特区经济》,2005年第7期;《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精神动力思想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5)江泽民:《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16)杨凤城:《邓小平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光明日报》201183

(17)贺耀敏:《“三步走”战略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10期。

(18)贺耀敏:《邓小平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积极探索——兼论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时代意义》,《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9期。

(1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278页。

(20)张瑞才:《邓小平社会发展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4-265页。

(21)江红英:《邓小平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产生及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2)武力、肖翔:《不均衡与均衡: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兼对十六大以来党关于经济发展思路和政策的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7期。

(23)张瑞才:《邓小平社会发展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85页。

(24)姚有志、黄迎旭主编:《邓小平大战略》,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版,第143-167页。

(25)参见傅强、陈澜:《试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江淮论坛》,2004年第3期;刘先春:《论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郑明中:《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新探》,《理论探索》,2005年第6期。

(26)(28)刘芳、刘文煜:《解放人与发展人:邓小平理论的价值目标导向》,《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7)王贵书:《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探索与贡献》,《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9)范燕宁、邱耕田等:《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30)邓军:《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学术论坛》,2005年第3期。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32)王永贵:《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另参见陈娆燕:《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联性》,《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熊俊钧、侯旭平:《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韩玉璞:《继承与奠基:邓小平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3)龙平平:《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

(34)陆永平、沈君:《论党对社会主义执政实践基本规律的探索与贡献》,《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35)龚培兴、刘章烈:《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求实》,2004年第9期。

作者简介:丁俊萍,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惠东,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2

(来源:《观察与思考》201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