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欣淼: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词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15   
分享到 :

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词

20141018日)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 郑欣淼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很高兴出席这次毛泽东诗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我谨代表中华诗词学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毛泽东诗词与中华古典诗词的文化历史渊源及深远影响”,我认为很好,很有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载体众多,古典诗歌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式,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异彩纷呈的奇葩,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殊的审美追求。毛泽东诗词与中华古典诗词的文化历史渊源,其实质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毛泽东诗词的非凡成就,与中华古典诗词有着深刻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他对中华古典诗词的学习、继承和发展上,毛泽东诗词创作于他所战斗、生活的20世纪2060年代,但从他的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体味到数千年中华古典诗词对其创作的影响,感受到作者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

对于毛泽东诗词与中华古典诗词的文化历史渊源,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课题,成果甚多,但仍需不断地深入探讨。例如,读毛泽东诗词,特别是《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浪淘沙·北戴河》诸词,他对于秋天壮丽景色的状写,他的豪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论者认为,毛泽东的秋词,一反中国古典诗词的“悲秋”情调,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新的境界。这话有道理,但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

“悲秋”确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传统主题。“悲秋”意识的形成与积淀,有自然的、人生的、文学的多种原因,已有悠久的历史,秋的意象和情致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追求。“悲秋”有着丰富的内涵。“悲秋”不只是愁苦哀伤,不全是消极的。“悲”与思相联系,许多悲秋诗词有着深沉的忧患意识,抒发了忧国忧民的心声,如杜甫的《秋兴八首》、《登高》等;“悲秋”中也时见悲壮之音,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悲凉、沉郁与雄浑、遒劲兼具;秋天是收获的喜庆季节,秋天又有疾风劲草、天高气朗、境界开阔的特质,古代 “颂秋”的诗词也不少,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刘禹锡的《秋词》、《始闻秋风》等,就使人常有意远神清、俗念顿消、奋起振作之感。

认真研读毛泽东秋词,可见他对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传统,不只是简单地“反”,而是有所继承、借鉴,这其中既有“悲秋”意识,也包括“颂秋”遗产。毛泽东秋词的创新发展,最主要的是时代的不同,作者有着新的理想、强烈的使命感和必胜的信念,因此境界更为开阔,在审美上发展了壮美的一面,减少了悲的成份,而且运用了多种的表现方式(秋色、秋声,秋风、秋月,静的秋与动的秋等),充分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那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毛泽东秋词研究是个大题目,以上举例,只是想证明毛泽东诗词与中华古典诗词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有着文化历史的渊源,探讨这种联系与渊源,就是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的任务。

预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