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梦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16   
分享到 :

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梦

张承源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追求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诗化演绎和诗化精神。

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诗词的思想来源,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方面是中国人民轰轰烈烈的革命和建设斗争实践;一方面是中国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毛泽东著作和诗词就是在这几方面的结合上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形成了20世纪中国和世界思想的高峰和诗词的丰碑。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诗词,其代表作是19156月的五言诗《挽易昌陶》、19184月的七言诗《送纵宇一郎东行》、1925年春的《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于22岁学生时代创作的五言诗《挽易昌陶》,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挚友英年早逝的痛惜之情,深切地抒发了少年毛泽东忧国忧民的报国情怀,以及振兴中华改造世界的宏图远志。“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这首五言诗可谓少年才俊出手不凡。全诗以回环往复的手法,低回沉郁的意蕴与昂扬豪放的气势相统一,在沉痛的哀思中融汇着一股阳刚之气和报国之志,代表着那一时代先进青少年的报国理想和为实现中华民族图强复兴的中国梦。

毛泽东19184月的七言诗《送纵宇一郎东行》,是毛泽东学生时代以“二十八画生”留下的最后一首诗,既抒发送别之情,又表达互勉之意,或者说名为赠纵宇一郎,实为自况。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馀子。

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首先是抒发了少年毛泽东“要将宇宙看稊米”的气吞千古、囊括六合的胸怀与气度,以及在“沧海横流”的时代风云中“鲲鹏击浪”的博大情怀,和“胸中日月常新美”锐意进取的理想抱负。《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两个“必有”揭示了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的精神信念。其次,此诗送别友人与自抒胸臆浑然一体,事、景、情、理熔为一炉,表现出一种崇尚豪放的美学境界,散发出毛泽东早期诗作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气息。我甚至感觉这首诗受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影响,然而它确是少年毛泽东中国梦的“诗言志”,凸现出少年毛泽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梦想。

毛泽东1925创作的《沁园春·长沙》,是洋溢着“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梦想的激越词章,是青年革命家毛泽东中国梦的优秀诗篇。毛泽东一生写了两首《沁园春》,都堪称经典。其一是1925年写长沙的秋景;其二是1936年写北国的雪景。前者提出了惊天动地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后者坚定有力地回答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间相隔11年,毛泽东已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这是后话。《沁园春·长沙》下片吟道: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长沙》正值32岁,刚过而立之年。关于此诗,1935年在陕北保安,毛泽东对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谈道:“我逐渐地团结了一批学生在我周围,形成了一个核心,后来成为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个学会(即新民学会)。这是一小批态度严肃的人,他们不屑于议论身边琐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一定要有一个目的……”(见《西行漫记》)从以上诗人的回忆中,我们更能理解《沁园春·长沙》中的一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学生时代就团结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为救国救民,图强雪耻,为追求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勇敢担当,立志奋斗。

与此相关的,还有毛泽东这一时期的七言诗残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19581221日在文物出版社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写了一些批注。关于《沁园春·长沙》的批注道:“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又,196678日,毛泽东在给江青的信中说:“……我少年时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毛泽东咏这两句诗的时候,被同学们称为“毛奇”。他所抒发的是鲲鹏展翅,水击千里的浩然之气,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志,是与天地人奋斗,其乐无穷的崇高斗争精神。

1927年到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是毛泽东将振兴中华的宏伟革命理想与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的时期,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成功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时期,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突破敌人围剿,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的时期,是产生历史巨人和产生伟大史诗的时期。1927年至1937年,是毛泽东从34岁到44岁的壮年时期,是“风云突变”,“倒海翻江卷巨澜”的时期,是“唤起工农千百万”,“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时期,是“万里崎岖,为国效命”的时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时期,是毛泽东大部分经典诗词产生的时期,也是毛泽东一生诗词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泽东诗词中,有两处明确地写到“梦”,这是第一处。让我们不妨来一次“穿越”。那是1959年,毛泽东咏得《七律·到韶山》,诗前小序云:“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年了。”赏诗解诗,必须具有诗人的睿眼慧心。然而很多著作将毛泽东这首诗小视了或解歪了,例如有说“该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家乡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新风貌。”此乃“纷纷艺苑漫雌黄”矣。其实,1959913日,毛泽东《致胡乔木》信的落款后又加了以下的文字:“‘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

1959年“穿越”32年,恰是1927年。1927年,大革命风起云涌,北伐战争铁军猛进,农民运动轰轰烈烈。然而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湖南也发生了“马日事变”,一时间反革命势力群魔乱舞,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仅毛泽东一家就有多位烈士。“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32年,是我们的诗人永远不能忘却的梦,永远魂牵梦绕的家国梦,奋斗梦……

就在1927年春,毛泽东填了一首著名的词《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那是1927427日至59日,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毛泽东提出的加速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组织工农军队等挽救革命的提案,大会拒不讨论。甚至毛泽东本人也被排斥于大会领导之外,剥夺了表决权。会议期间,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同游武昌黄鹤楼。诗人触景生情,放眼神州,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感怀国事,忧从中来,抒发了对中国革命前途的深沉忧虑,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澎湃的革命激情和艰苦探索中国革命的信念。这首词的词眼是“心潮”。31年后,毛泽东对此词自注说:“心潮: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找到了出路。”

《菩萨蛮·黄鹤楼》是毛泽东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向“逼上梁山”,当“山大王”华丽转身的一首词。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石破天惊地喊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九月九日,秋收起义“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艰难地将起义队伍带上绿海丛林的井冈山。从此,毛泽东用笔杆子和枪杆子敲击禹域神州,谱写出平平仄仄节奏铿锵的壮美时代诗篇。

1927年秋到1934年秋8年时间,在以井冈山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艰苦斗争的岁月里,毛泽东吟咏出11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年秋)《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采桑子·重阳》(192910月)《如梦令·元旦》(19301月)《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2月)《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7月)《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年夏)《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这些词,诚如毛泽东30年后自谦道:“在马背上哼成的。文采不佳,却反映了那个时期革命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们的心情舒快状态,作为史料,是可以的。”其实,这些词都是“雄奇瑰丽词”(柳亚子语),都“既是诗史,也是史诗”(臧克家语),都是毛泽东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中国梦的诗化演绎和诗化精神。

1934年到1935年的长征时期,和以井冈山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一样,同为毛泽东诗词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期。有高潮便有高峰。长征时期毛泽东在马背上哼出了8首诗词——《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至1935年)《忆秦娥·娄山关》(19352月)《七律·长征》(193510月)《念奴娇·昆仑》(193510月)《清平乐·六盘山》(193510月)《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193510月)。这些诗词都是伟大的史诗,正如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说的:“他是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亦如著名诗人贺敬之19941226日《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开幕词》称赞的:“中华文化的瑰宝,诗歌史上的丰碑。”这些诗词同样是毛泽东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中国梦的诗化演绎和诗化精神。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毛泽东年谱》记载:“193628日,在清涧县袁家沟,侦察渡口情况,督促渡河准备工作。2月上旬,遇大雪,作《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是毛词的巅峰之作。它上片写景,下片咏史,堪为词艺典范。上片可以用8个字概括: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下片也可以用8个字概括:雄视千古,扫空六合。上片着一“望”字,“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下片用一“惜”字,一笔横扫5个帝王。整首词堪称大视野、大胸襟、大气魄、大手笔。1945年《沁园春·雪》在重庆披露后,著名诗人柳亚子“自愧汗耳”地赞赏道:“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另外,有史料记述: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于右任于96日设午宴招待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席间,于右任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极力称赞,对该词的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尤其赞赏,认为是激励后进之佳句。毛笑着答道:“若何‘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启人之深也。”说毕,两位诗人拊掌大笑,举座皆欢。

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19589月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关于《沁园春·雪》的批注说:“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毛泽东说的“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即是“英雄史观”。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奴隶创造历史,人民创造历史。所以,毛泽东强调说:“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亦正如毛泽东后来对外国友人说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是人民的代言人。”

19371月,中共中央机关迁往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到北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是毛泽东44岁至56岁的盛年,是毛泽东说的用枪杆子和笔杆子打败中外反动派的时期,是毛泽东文章冠天下的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确立、形成、丰富、辉煌的时期。抗日战争中的诗词创作主要是《四言诗·祭黄陵文》(193746日)《五律·挽戴安澜将军》(19433月)。解放战争中的诗词创作主要是《五律·张冠道中》(1947年)《五律·喜闻捷报》(1947年)《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月)。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一首划时代的伟大史诗,是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雄壮豪迈的进行曲,也是一首境界高远的哲理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此诗颈联乃全诗之主旨和灵魂。一个“宜将”,一个“不可”,正面号召,反面警戒,援古证今,瞻望未来,不仅形象地浓缩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和《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内容,而且深刻地表现出一个人民军队的伟大统帅和杰出战略家的眼光、胆识、襟怀和豪情。尾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化用古诗,翻出新意,哲理深邃,境界高远,气韵恢宏,引人凝思。

早在抗战时期,延安理论界曾就“毛泽东主义”开展讨论,毛泽东知道后在中央党校讲话时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思想,是千百万先烈用鲜血写出来的,是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总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无论毛泽东诗词创作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确立和辉煌,都是毛泽东为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诗化演绎和精神结晶。

1961年,毛泽东写了一首《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首诗在诗人所有诗作中堪称最为华美飘逸的作品之一,可谓一首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之作。“我欲因之梦寥廓”化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以“寥廓”代“吴越”境界更为阔大,故此诗赞美的不仅是新湖南,而且是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梦”极其“寥廓”,但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二是思念友人怀念先烈;三是国际题材。此诗还有怀念杨开慧一说。毛泽东晚年回忆说:“‘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怀念杨开慧的。杨开慧就是霞姑嘛!可是现在有的解释却不是这样,不符合我的思想。”

新中国建立以后,“换了人间”,“诗人兴会更无前”,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形成了第二次高潮。其重要诗词是:《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10月)《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水调歌头·游泳》(19566月)《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511日)《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71日)《七律·到韶山》(19596月)《七律·登庐山》(195971日)《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2月)《七律·答友人》(1961年)《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199日)《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1117日)《卜算子·咏梅》(196112月)《七律·冬云》(19621226日)《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19日)《杂言诗·八连颂》(196381日)《七律·吊罗荣桓同志》(196312月)《贺新郎·读史》(1964年春)《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5月)《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秋)《七律·有所思》(19666月)。

毛泽东诗词,就其数量而言,并不太多,但就其深邃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上堪称典范,超迈古今,享誉中外。毛泽东诗词,不仅是他几十年革命实践的心路历程,也是他各个历史阶段的诗化丰碑。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诗词,既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又继承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融入了毛泽东的性格气质学识和抱负,并且紧扣时代脉搏,高扬时代精神,反映了人民心声,引领了时代风尚,鼓舞了中国人民的自强斗志,坚定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华民族百年忧患百年复兴中国梦的号角,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诗化历史的象征。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毛泽东诗词,不仅能够学习毛泽东诗词所体现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而且可以学习和欣赏毛泽东诗词所蕴含的中华传统诗词的永恒魅力;还可以从它崭新的时代内容、强烈的时代精神和伟岸的人格魅力等,汲取到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和精神力量。

201211月,党的十八大闭幕之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中国梦”一词描绘心中的未来:“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后,习近平多次阐述了“中国梦”的多层含义。据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初,习近平的讲话里出现了300余次“中国梦”,诸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地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同志善于领会和化用毛泽东诗词,阐述和抒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尤其是201312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9处引用毛泽东诗句,令我们感佩而深思。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说过:‘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勿忘昨日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