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  陈晓辰:试论陈云的领导思想、领导方式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04   
分享到 :

试论陈云的领导思想、领导方式及其当代价值

陈晓辰

 

陈云同志是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他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高级领导职务,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实事求是的领导思想、领导方式,有着自身的特点。我们认真研究他的领导思想和方式,对今天教育党政干部如何做好领导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一、陈云领导思想的精髓

陈云同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延安时期就担任中央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局工作,新中国建立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等要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任中纪委第一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书记。他在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中逐渐形成的一套正确的领导思想,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陈云从事领导工作的出发点。

陈云在长期做领导工作的过程中,一直遵循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这对于他能够做好领导工作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他曾提出“一切工作方法,必须随着每个地方的不同情形来决定。一般的原则方法,可以参考党中央的各种决议,同时要审慎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形来提出适当的口号,灵活地运用各种工作方法。”[[1]]他认为从事领导工作不可以照搬其他地区经验,也不可以不去了解实际情况就盲目开展工作,应该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每一个干部具体情况和当地群众的反映,要随时根据情况变化适当地调整工作方法。

陈云曾在《这个巡视员的领导方式好不好?》一文中,通过分析一位巡视员不合时宜地召集工人开会,工人们明显就是不感兴趣这个案例,阐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他在文中指出:“假使已经作了报告,而工人感觉没有兴趣,这时,领导同志应该见风转舵。”[[2]]陈云这里所说的“见风转舵”,就是先讨论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样可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许多任务就可以顺利完成。领导的艺术其实就在于善于思考什么问题放在前面做,什么时候照顾群众心理,怎样调动大家情绪,这对于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只是陈云同志领导工作的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从现代领导学角度分析,领导者在进行决策和执行决策要依据民主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形势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才能将工作做好。如果不按照实际情况,只是盲目决策,强硬执行,群众的积极性是不会调动起来的,领导的工作也不会做好。陈云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领导思想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是陈云领导工作的落脚点

陈云同志从来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经常下基层,深入群众的好领导,他一贯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是他多年担任领导工作的落脚点。他多次指出,群众工作永远是中心,群众工作任何时候都要加强。他还注意到把握群众情绪、调动群众积极性是做好领导工作重要一环。他一贯主张领导干部在做重大决策前,应该在事前多跟群众谈谈,了解他们的要求,并把群众的要求反映到政府工作报告中。领导对群众意见重视和解决,群众就更信任领导、更有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推动工作顺利进行。

关心和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陈云做领导工作中始终非常注意的一点。他曾生动地比喻说:面对锁着的两扇大门,我们要进屋子去,一定要个钥匙来开那把铁锁。这个钥匙就是从群众最愿意做的那个工作做起,从他们最需要的工作做起,这样才能把他们推动起来。只要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加上我们正确地领导,许多任务都可以完成。[[3]]他曾批评“许多地方党组织很少问问下层和支部中的情况,很少引导支部去注意群众的呼声,很少把‘经常解决群众的日常问题’作为指导支部工作的中心之一。一般是把工作布置下去,按级向下要这要那,而不大关心下级和尊重的日常要求。”他明确指出“如果改变了这种工作方式,则群众工作的活跃,支部的巩固,党的干部在群众运动中的锻炼,都会得到更大的成绩。”[[4]]

在领导者如何发挥群众积极性这个问题上,陈云同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就是要使群众工作活跃,不在于团体多,会议多,而是在于真正了解群众的心声。群众工作的活跃,靠的也不是口号提的多,提的高,而是在于每个口号都能为当时当地群众所能接受,并立刻起来斗争。在斗争的过程中,要不放松每一个机会去提高群众斗争的积极性和政治觉悟,使群众去为更高的口号而斗争。[[5]]他认为群众团体不应该“官办”,应该成为群众自己的团体。在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中要注意挖掘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大批地将他们吸收到我们领导工作中来。这样一来群众工作做得好,可以使我们党的领导更巩固,还能让缺乏经验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上得到更多的锻炼。

(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这是陈云做好领导工作的保证

陈云认为学习是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坚持的。他认为领导者的思想、素质、知识和技能是决定一位领导者能否做好领导工作的关键。不断学习可以提高干部自身的素质,弥补自身的不足。所以陈云对干部学习问题十分重视,他针对新老干部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

陈云认为各级干部应加强文化和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党内一些老干部,由于过去战争频繁,没有什么读书的机会。现在更应该多读点书,增加一点知识,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否则将来就悔之晚矣。党内的老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努力学习,成为学习的典范。因为老干部常常担负独当一面的领导工作,就更有责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延安时期陈云专门写了《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文,明确提出:“党要培养大批理论联系实际的干部,也首先寄托在老干部和高级干部的身上,老干部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只要大家认识清楚学习的重要性,就应该想办法挤时间来读书。”[[6]]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从老干部和高级干部开始带头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其他的同志也是一种鼓舞和带头作用。

对于新干部,陈云他认为应多加强实践锻炼,要加强技能方面的学习。他考虑到在培养新干部时,要在年轻干部中养成一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风气。他曾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到什么地方学习》,文中指出:真正政治上高明的革命家,只能在革命斗争中培养,不能专从学校训练。因为政治上开展的最基本的东西,是革命斗争的切实经验,没有实际经验,就没有政治上开展的基础。[[7]]陈云还提出:今后应确定一条章程,没有或很少有工作经验的干部,不是光在学校里长期学习,应该先到工作中去学习。真正的理论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逐渐深刻地领会,因为理论是实际的反映,归根结底是来自实际,而不是来自书本。[[8]]

(四)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这是陈云领导工作的重心所在

陈云同志非常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更重视对于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他做过中央组织部长,在干部的培养、教育、管理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中两点特别突出:

一是他提出选拔干部要德才并重,以德为主。他反对提拔干部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他认为才和德应该是统一的。才,不是空才;,也不是空德。考察一个干部的才和德,应当在实际工作中考察,要看其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要坚持使用干部的“人事两宜”原则,用人要得当,适得其所。根据干部的德才情况,分配做适合的工作;更要坚持干部的“能上能下”原则,不能只升不降。

二是他提出培养选拔干部要坚持“四化”原则,即干部队伍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198012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制度化,仍然是我们在干部政策上的大方针。我们老干部必须担负起挑选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的责任。”[[9]]他还对“四化”的内涵做了阐释:革命化,主要是政治和德行标准;年轻化,主要是年龄和身体标准,要重点培养和提拔中青年干部,才能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知识化和专业化,主要是知识和业务标准。陈云指出,在新时期,“没有大批知识分子参加到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来,也决不能建成现代化的新中国。”[[10]]

干部队伍建设对执政党来说、对国家长远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现代行政管理角度分析,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善于组建一支德才兼备、充满活力、有发展潜力的干部队伍。这支队伍应该是新老结合、各有专长、有梯形的年龄结构和互补的知识结构的,陈云提出的培养选拔干部的“四化”原则就符合这种标准。特别是他提议积极培养青年业务骨干、吸收大量知识分子到干部队伍中来,为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构建了一个合理的干部队伍,对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陈云的领导方式和特点

陈云同志在做领导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顺利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这些至今仍有独特价值的领导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一)实事求是的领导方式和方法

陈云同志在担任领导工作中始终都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相对于有些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盲目地提出一些很大很高的口号,他一向主张,做任何事情都要不空谈,不盲目。

他要求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之前,一要对政治路线有正确了解,二要对具体情况有切实了解。他认为只谈路线,不说具体情况,那就是空谈,只知道具体情况,不贯彻路线,那就是盲目。要克服“上级只谈政治路线,下级只谈具体工作”的缺点。[[11]]

采用实事求是的领导方式和方法,就要求领导机关在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检验工作成果时都要坚持主客观一致性。陈云特别强调做计划时要适合客观实际情况,计划就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如果不符合客观情况,那么这种计划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是盲目的。计划不但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总方针,还必须建立在客观可能的基础上。每一个地方都应该针对自己的客观情况,提出自己可以执行的计划。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方式和方法

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方式是陈云一直坚持使用的,他有多篇文章和讲话都是讲如何做群众工作、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他也一直把群众工作视为工作的重心。他认为历来的经验证明,没有任何一个脱离群众的党,统治可以巩固。一切脱离群众的支部,都是最不巩固的党支部。[[12]]而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方式,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在从事的任何工作时,都要从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陈云在《开展群众工作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一文中明确提出,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方针,才能变薄弱的狭小的群众工作为真正广大的群众工作呢?不是别的,就是在党的领导之下,从维护群众自己的利益出发,从群众内部去发动群众斗争,把群众团体自下而上地建立起来。这样,为群众自己利益而斗争的群众运动就开展起来了,也只有这样,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提高。[[13]]

如何密切联系群众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有科学的领导方式和方法,因为群众是复杂的,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每个地方群众的情况都不一样,要做好群众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就需要有高超的领导艺术。陈云在这方面强调了两点:一是开展工作之前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二是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而解决群众切身问题的方法,必须在群众中去讨论,到群众中去找寻。因为只有群众才真正了解他们自己的问题,只有在群众中才能讨论出在当时当地解决问题最适当的方法。[[14]]

(三)善于抓住工作中心和重点的领导方式

作为一位领导干部,善于抓中心和重点是很重要的。否则做起工作来,就没有了章法、没有了秩序,就会陷入盲目和混乱。陈云在《学会领导方法》一文中阐明:领导干部对中心工作与经常工作要分清。不忘记经常工作,但必须抓住中心,防止事务主义,乱无头绪。工作一件一件来,每件工作做到底,就是最有成效,最快速度。平均使用力量,瞎抓一气,必无成效。对于中心工作,要非常重视集中精力来做,对于经常工作,要一点一滴,踏踏实实,不能存侥幸心理,不能希望一蹴而就。他强调:工作中的大忌是不分轻重,不分先后,提出一大堆该做的事情,让人感到头痛,不知道做哪件工作好,从哪件开始做起好。针对有些工业部门的领导干部,不了解情况,就布置一堆工作,工人不愿意做,又不愿拒绝的情况,陈云批评他们说:“这不是工人们不愿做工作,这丝毫不是工人不好,而是我们的领导方法不好。如果你要工人做七件工作,工人在会议以后,根本没法做,那就一件也不做,这非但没有什么作用,而且会对我们的领导也产生不信任,以后再要他来开会,他就会有些不高兴,甚至推三阻四。这都对我们的工作丝毫也没有促进作用。”

(四)妥善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方式方法

上下级关系一直是领导工作的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领导能否做好工作的关键之一。陈云对如何妥善处理上下级关系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上级要经常做自我批评,同时批评下级要注意方法。在工作中如果是上级决定本身有缺点,就应该完全由领导负责;如果是下级执行中有缺点,领导也要负教育不够的责任,不能只批评下级,上级不作自我批评,独断专行、拒不认错的做法是错误的。[[15]]正确的领导方式和方法是:上级应该吸收下级的经验来改善领导方式,下级对上级要善意地提出批评和建议。这样才能够坚决地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的倾向。心胸宽广,能够容人,能够接受批评意见,这对于一位成功的领导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陈云在《论干部政策》一文中专门谈了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问题。他指出作为领导干部用人要气量大,要让人敢说话。如果下级在上级面前敢说话,有话就讲,这是好现象,这证明你领导得好。他认为“使干部敢说话,敢做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干部的积极性,使干部很安心地工作。”[[16]]即便是上级领导人对于下级的批评,也要适当和正确,而不要戴大帽子。他的切身工作经验是假如批评得过火或不正确,那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才能使得被你批评的人对你解除误会。[[17]]在批评的方法上,他认为和颜悦色的说服比气势汹汹地指责更能够让人心服意满,更能真正解决问题。

从上述陈云的领导思想和领导方式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区别于其他领导干部的独特的领导风格和特点。

首先,经常深入基层做调查研究。他从来都不是只坐在办公室里面听报告,而是经常走到农村、工厂去搞实地的调查。特别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他做了大量的很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他秉持的原则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他认为“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做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所有正确的决策,都应该是经过调查研究,是在对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得出的。将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陈云最突出的领导特色。

其次,领导方式灵活,对人和蔼可亲。陈云同志经常在讲话中提醒干部们,领导方式不要呆板,而要具体活泼。善于用活泼的方式来领导,这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的体现。陈云曾在《巩固党和加强群众工作》一文中提出,各团体领导机关的人,少去召开那些开不成的会,应该多用些时间到民众夜校或类似这样的组织中去接近民众,这里可以自由谈天,不妨讲讲《三国演义》,吹吹“山海经”,谈谈国家大事,说说家常琐事。如果谁愿意或者耐心这样做,群众会由少而多,甚至不请自来。[[18]]陈云还指出开会的方式也不要刻板。开会时尽可让与会者随便一些,热烈的争论。他对待同志一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认为有人常常不敢在严肃的场合下说话。面对这种情况,让他们随便一些,自由一些,想说什么畅所欲言,那样达到的效果就会好很多。

最后,善于调动干部“敢说话”的积极性。各级干部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是党和政府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决策的关键。陈云对这个问题很重视,他身体力行,积极调动下级干部敢说真话的积极性,这形成了他领导工作的一个特点。为了将各级干部敢说话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特意强调了两点:第一,领导态度要好。如果领导让下属见了他就不敢说话了,那么事情是不能办好的。相反,如果一个领导,大家都喜欢亲近他,爱和他说话,那他一定很能团结人。这就要求领导不能架子搭的很大,更不能面孔死板。他深有体会地说:“如果一个领导架子搭的很大,面孔死板板的像阎王那么可怕,一定没有人去接近他,即使和他讲话,十句话也要忘记八句。”第二,下级提了意见,不要戴大帽子。即使是说错了几句话,也应该善意地提醒或者批评,不能把人家微小的错误放到无限大。只有当下级干部真正感到了可以说话,也可以做事,他的积极性一定可以调动起来。在这个问题上,陈云曾举例说,如果有人说错了几句话,你就对他来一顿批评,随便给人家戴上几顶大而无当的帽子,那这个人就不能工作了。[[19]]

三、陈云领导思想与领导方式的当代价值

陈云同志独特的领导思想和领导方式对于当今干部做好领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做好领导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陈云的领导思想和领导方式方法给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首先,学习陈云实事求是的思想,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陈云从实际出发的领导思想,在今天的干部工作中仍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直接指导作用。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无所作为是不允许的,努力做出业绩也是必须的,但是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政绩也是不正确的。正确的的政绩观是应建立在切合实际的基础之上的。当前某些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他们在建设和规划中总想制定一些过高的目标,以扩大和张显其任职期间的政绩。其实很多指标不符合当地的发展条件和特点,实施的结果会劳民伤财,对于党和国家都是不利。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更要学习陈云同志实事求是的领导思想和领导方法,应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多搞实地调查,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在努力做出政绩的同时,要求真务实,全盘考虑,谨慎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20]]这与陈云同志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领导思想和领导方法是完全一致的,是我们每位干部必须遵守的行动准则。

其次,学习陈云深入群众的领导方式,做“得民心”的领导者。

陈云同志心系百姓,时刻想着民众需求,经常深入群众的领导方式,是今天各级干部学习的好榜样。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政党或一个政府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程度决定着其政治影响力和生命力。当今一些干部中存在着“当官不为”现象,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对于百姓的要求推诿敷衍,对待工作得过且过,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了维护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为了真正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各级干部必须向陈云那样,采取深入群众的领导方式,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中听汇报,而要经常下到基层群众中,了解群众最需要,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把这些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勤政务实是好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而勤政务实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求真务实和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真抓实干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好干部既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又要有真抓实干的行动。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陈云同志是是我们党内求真务实、深入联系群众的典范,深入学习和借鉴他的领导方式,有助于当今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再次,学习陈云善于抓重点和中心的领导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陈云同志在工作中计划性、条理性强,善于抓住工作的重点和中心,这一领导方法对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当今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聚变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聚集的各种问题暴露出来,各部门各地区的领导都面临着许许多多以前没遇到过的情况,工作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面对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向陈云学习,要了解什么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那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安排好轻重缓急的工作秩序,分清中心工作和经常工作,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逐一解决。这样可使我们的工作避免盲目性和无头绪性,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最后,学习陈云“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原则和平易近人的领导作风。

陈云同志十分重视干部使用问题,也很注重干部选拔问题。他一贯强调,选拔干部要“德才并重,以德为先”,他强调“有才缺德的人,一个也不能提拔。”[[21]]八十年代初,陈云和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制定的干部选拔的四化标准,第一条就是革命化。这是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制定的干部政策的一项根本原则,也是至今各级党组织做好干部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根本方针。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学习和运用陈云选拔干部的思想原则和方式方法,建设一支思想过硬、立场坚定、年龄合理,专业技能高,管理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此外,我们还要学习陈云平易近人的领导作风。他与上下级干部建立了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在工作中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氛围。作为一个有现代意识的领导者,应善于吸取各方面意见建议,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环境,让大家都积极参与到工作目标的完成中来。陈云的领导思想和领导艺术对今天干部队伍的培养和使用、对推进我国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对我们党和政府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对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干部队伍的现代化皆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1]]《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

[[2]]《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

[[3]]《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4]]《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8

[[5]]《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

[[6]]《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

[[7]]《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

[[8]]《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

[[9]]《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

[[10]]《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

[[11]]《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

[[12]]《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

[[13]]《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

[[14]]《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

[[15]]《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

[[16]]《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

[[17]]《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

[[18]]《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

[[19]]《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

[[20]] 见新华网报导: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

[[21]]《陈云文集》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