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论略

作者:孙东升    发布时间:2012-11-10   
分享到 :

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论略

孙东升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了,执政也已有61年了。在国际国内形势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今天,中共面临严峻的执政考验,毫无疑问已经是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重温毛泽东的领导方法思想,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的特定内涵

194361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所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决定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领导方法”的命题。他关于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在他的著作中俯拾皆是,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领导方法问题,成为毛泽东领导思想中极其重要又极富特色的内容,本文称之为“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它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原理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阶段的实际相结合的领导思想方面的伟大成果,又为探索和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方法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的理论遵循。

在领导学范畴内,领导方法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个性特点。从技术层面讲,它有其普适性和相对稳定性;从科学层面讲,它又具有可变性和不断发展的运动性。从领导方法的内涵上讲,它既有其相对固定的规范性,又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创造性。从领导工作的程序上讲,它既有如何形成领导决策的方法,也有贯彻实施现行方针政策的方法,更有知人善任、合理用人的方法。

在谈及领导方法时,毛泽东通常是把决策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结合在一起说的。所以,毛泽东的领导方法思想,既有领导品格、决策方法、思想方法,又有工作方法、用人艺术;既包含作为总体指导的领导方法论原则,又有具体的、不同侧面的方法策略,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针对性强。限于篇幅,本文只从领导方法的角度进行梳理和归纳。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论述,散见于他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中,其代表性的著作有:《反对本本主义》(1930)、《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关于健全党委制》(1948)、《党委会的工作方法》(1949)、《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958)、《论十大关系》(1956)19594月在上海召开的八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主动权来自实事求是》(1960)、《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963)等。其中贯穿始终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由此派生出许多具体的重要的领导方法。

二、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的哲学基础

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正是从这样的哲学基础来认识和阐述领导方法的重要性的。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党的领导机关要有正确的指导路线,遇事要拿出办法,以建立领导的中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9页。】他把解决完成已经提出的任务比喻成“过河”,而方法就是“桥或船”:“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39页。】领导者是什么?毛泽东认为,“他们是革命战争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又是群众生活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40页。】因此,正确的工作方法是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良好保证。所以,“领导工作不仅要决定方针政策,还要制定正确的工作方法。有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如果在工作方法上疏忽了,还是要发生问题。”【《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0页。】在延安时期,他特别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64日作为《中共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下发全党,对取得革命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担负起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繁重的经济建设的任务。毛泽东继续反复倡导正确领导方法的重要性,提醒全党领导同志:“领导方法很重要。要不犯错误,就要注意领导方法”【《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8页。】。在历史的各个关键时期,毛泽东总是把领导方法作为全党的重要任务加以倡导。

三、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的丰富内容

面对纷繁复杂的革命和建设形势,毛泽东在他一生的领导实践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一些不同的领导方法,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诸如:要注重调查研究;要知人善任、善于使用干部;要富有预见,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要善于总结经验;要善于开会,反对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会议作风;要学会“弹钢琴”,抓住中心,统筹兼顾;要“多谋善断”“审时度势”“扬长避短”“留有余地”“胸中有‘数’”“波浪式前进”;要注意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要善于当“班长”,“互通情报”,不耻下问;要在一般号召之外突破一点,取得经验,先试验再推广;要发挥骨干和模范作用,使领导和群众更好地结合起来;“要抓两头带中间”,推动全局;要“抓紧”,及时宣传,掌握进程,随时纠正;要善于学习,懂得专业,处理好政治与业务的关系,等等。本文撷取其中五种领导方法加以说明。

1.注重调查研究,形成正确的决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为领导,首要和最重要的工作是作出决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决策呢?毛泽东认为,必须做好调查研究。早在1930年,他就指出:“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迈开你的两脚,到你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10页。】由此提出了“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名言。

毛泽东一生重视调查研究,身体力行,多次倡导。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对湖南、江西两省的农村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他也经常进行调查研究。例如《农业四十条》,就是他集中很多人的意见才形成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也是经过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找34个部委的领导谈话之后,才逐步形成的。19611月,针对“大跃进”期间脱离实际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自我批评说,解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调查研究做得少了……今后工作中要做到三条: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1961年要搞个“实事求是年”,大家回去以后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随后的南下调查研究中,他在广州会议上说“一万年以后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这个方法是可取的”,“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

怎样调查研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提出三个最基本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解剖“麻雀”的方法和召开调查会的方法,认为这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同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谈话时又提出调查研究的四个渠道:从群众来信中了解情况;交敢于讲真话、实话的知心朋友;亲自到基层搞调查,不仅看好的,还要看差的;派身边工作人员专门下去搞调查,也可以利用他们回乡探亲的机会了解情况。对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来讲,这些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2.出主意,用干部,知人善任,爱护干部

1938101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说:“必须善于使用干部。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使这一切主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527页。】因此,很多人把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就简称为“出主意,用干部”。其实,这只是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中的一个方面。

怎样用干部?首先要善于发现革命队伍中的“千里马”,领导者要善于当“伯乐”。他说:“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要作为一种任务,在全党和全国发现许多新的干部和领袖。我们的革命依靠干部,正像斯大林所说的话:‘干部决定一切。’”【《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77页。】“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526页。】

其次,要组织干部,培养干部,爱护干部,并善于使用干部,要允许干部犯错误,允许他们改正错误。爱护干部的办法是什么呢?毛泽东认为有五条:第一,指导他们,“让他们放手工作,使他们敢于负责;同时,又适时地给以指示,使他们能在党的政治路线下发挥其创造性”。第二,提高他们,“给以学习的机会,教育他们,使他们在理论上在工作能力上提高一步。”第三,检查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有委托而无检查,及至犯了严重的错误,方才加以注意,不是爱护干部的办法”。第四,对于犯错误的干部,一一般地应采取说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轻易地给人们戴上‘机会主义’的大帽子,轻易地采用‘开展斗争’的方法,是不对的”。第五,照顾他们的困难。“干部有疾病、生活、家庭等项困难问题者,必须在可能限度内用心给以照顾”。【《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527528页。】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进一步要求对犯错误的干部要进行帮助,“对犯错误的同志要有好的态度……对于有缺点错误的人,我们要团结。”【《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8页。】

3.要有预见,要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领导者比普通群众高明,就在于他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深谋远虑,能够预见性地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达到目标的途径、方法。早在1936年,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就提出:“战略指导者当其处在一个战略阶段时,应该计算到往后多数阶段,至少也应计算到下一个阶段。尽管往后变化难测,愈远看愈渺茫,然而大体的计算是可能的,估计前途的远景是必要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21222页。】在《论持久战》中,他以非凡智慧指明了抗日战争的前途和道路:“战争没有绝对的确实性”,“但也有朕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现象可供思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495页。】1945年在七大的结论报告中,他一口气讲了17条我们即将遇到的困难,说明除了光明的前途之外,“许多事情是意料不到的,但是一定要想到,尤其是我们的高级负责干部要有这种精神准备,准备对付非常的困难,对付非常的不利情况。这些,我们都要透彻地想好”【《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2页。】,至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交口称赞的佳话。

具体到领导方法的范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结论报告中,特别用一大段话论述了领导和预见的关系。他说:“什么叫做领导?领导和预见有什么关系?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所谓预见,“就是说在地平线上刚冒出来一点的时候,刚露出一点头的时候,还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时候,就能看见,就能看到它的将来的普遍意义。”“为着领导,必须有预见”,“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94396页。】这段精彩的论述,充分说明了领导和预见的关系,也对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也多次谈到这个问题,比如,领导者要善于发现事务发展的趋向,要在“风起于青苹之末”时就预见到即将发生的事情,好的及时引导,不好的及时疏导。在对许多文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论和批注中,毛泽东的这类思考亦随处可见。

4.要善于总结经验,这是领导者的重要任务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在不断的总结经验中成长壮大的。所以,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同样也是领导方法的重要法宝。毛泽东对这个问题的论述主要有:

第一,强调总结经验的重要性。他指出:“什么事都需要经验,什么好的政策都是经验之总结。”【《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17页。】“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页。】而这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1965年,在接见刚刚回国定居的李宗仁和秘书程思远时说,他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第二,领导者不但要善于提出任务,还要善于总结经验。他说:“善于总结经验,就是领导者的任务。”【《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不但指出斗争的方向,规定斗争的任务,而且必须总结具体的经验,向群众迅速传播这些经验,使正确的获得推广,错误的不致重犯。”【《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0页。】“要抓住重点,从实际出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总结。”【《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196161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做了自我批评:“两次郑州会议开得仓促。我那时对中国社会主义如何搞还不甚懂。”“社会主义谁也没有干过,没有先学会社会主义的具体政策而后搞社会主义的。我们搞了十一年社会主义,现在要总结经验。”

第三,总结经验要正确对待成绩和缺点。毛泽东认为,人在工作中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对待成绩和缺点要用辩证的方法,要划清正确和错误、成绩和缺点的界限,还要弄清它们中间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比如当主席,说十句话错了六句,错了百分之六十,那他的主席就当不成了。要说一句话都不错,没有那回事。写文章,总是改来改去,如果不错,何必改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他指出,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共产党人不要怕犯错误……失败是成功之母。”“‘物极必反’,错误成了堆,光明就会到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第四,总结历史经验,要重视反面教员和反面经验。毛泽东19569月八大期间在总结党在民主革命时期28年的历史时说:“28年中间,我们走过很多曲折的道路,犯过多少次路线错误,使革命遭受过大的损失,吃过很多苦头……我们民主革命的时间那么长,打了那么久的仗,犯了那么多的错误,才搞出一套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所以,那些失败,那些挫折,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育,没有那些挫折,我们党是不会被教育过来的。”【《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101页。】

总之,在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体系中,领导者要善于总结经验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一个领导干部素质提高、不断成熟的标志。

5.要善于开会,反对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会议作风

领导者怎样主持召开会议,在毛泽东看来是衡量领导方法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此,毛泽东有一系列的论述。

第一,会前要作充分的准备。要确定会议的主题,“每次代表会议只应有一个主要的问题,此外,可以有一个两个次要的问题。讨论主要问题的时间要多些,讨论次要问题的时间要少些。”【《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要发布“安民告示”,事先通知……如果没有准备,就不要急于开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443页。】“在会议之前,对于复杂的和有分歧意见的重要问题,又须有个人商谈,使委员们有思想准备,以免会议决定流于形式或不能做出决定。”【《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341页。】总之,要把会议当作一件大事去办,否则将损害党的政治威信。

第二,会议要讨论实际问题。形成决议。192912月,在为红军第四军九大起草的决议案中,毛泽东总结了该次会议的七条经验,其中第三条是“决议不要轻易,一成决议,就要坚决执行”;第六条介绍了会议主席应采取的办法:“要引导群众的讨论潮流奔赴到某一问题;但有重要意义的超出题外的发展,不但不要大杀风景地去喝止他,而且要珍重地捉住这一发展的要点,介绍给大众,成立新的议题。这样会议才有生趣,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同时会议也才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意义。”【《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鲜明生动,予人启发。

第三,要反对开会的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1942年在《反对党八股》的演讲中,毛泽东嘲讽那些形式主义的会议是“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结论,五散会”。他指出:“假使每处每回无大无小都要按照这个死板的程序,不也就是党八股吗?”【《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41页。】开会的经验主义的方法,“即是事前毫无准备,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向干部会议作精心准备的、内容文字都有斟酌的报告,而听凭到会人员无目的地杂乱无章地议论,致使会议时间延长,得不到明确而周密的结论”。他要求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区党委、省委和地委的领导工作中,“如果存在着这种有害的经验主义方法,必须注意克服”【《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3301331页。】。

四、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的灵魂和精髓

1.实事求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是领导方法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是实事求是,这同样是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的灵魂。

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职责,是对下级、对群众、对工作进行指导和领导。那么,正确的指导和领导从何而来?显然,不是一个干部一当上领导,就会突然变得聪明绝顶、主意无穷了,也不是他只要凭自己灵机一动就可以计上心来。他的正确的决策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只能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从一般到个别的结合。“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97页。】“任何领导人员,凡不从下级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个别事件取得具体经验者,必不能向一切单位作普遍的指导。”他把这种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方法,称为“这又是领导人员指导和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98页。】。这是毛泽东赋予整个领导工作、领导方法的灵魂。20年后的19635月,毛泽东重提这个问题:“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作为领导者,就要掌握主动权,“主动权,就是‘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掌握正确的领导方法,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必须合乎客观发展规律。毛泽东指出:“在干部会议中和在工作中,必须教育干部善于分析具体情况,从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条件的具体情况出发,决定当地当时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331页。】虚心向实践学习,善于向实践学习,掌握“实事求是”这个灵魂,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一种基本品质,也是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的重要一环。

2.群众路线,“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是领导方法的精髓

正确的决策和方法来源于实践,同样来源于群众。即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99900页。】“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319页。了这个方法,就得到了比较好的、比较完全的宪法草案】这是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还以1954年自己主持起草宪法为例,说明群众路线在领导方法上的重要性:“这个宪法草案所以得人心,是什么理由呢?我看理由之一,就是起草宪法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相结合的方法。”今后“一切重要的立法都要采用这个方法。这次我们采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页。】。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领导方法的基本立足点

毛泽东历来倡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用于领导方法,这个思想也非常明确。1939年,他在为《论持久战》英译本作的序言中说:“在伟大抗战中,基本的依靠中国自力胜敌,中国的力量也正在发动,不但将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且将压倒敌人而驱除之,这是没有疑义的。”【《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要求全党认清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1958年,他针对苏联的“国际分工论”,又提出要破除迷信,打掉自卑感,打倒奴隶主义,独立自主地搞建设。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需要国际援助,但最主要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结果。具体到领导方法上,独立自主同样是毛泽东倡导的领导方法思想的基本立足点。

五、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的现实启示

毛泽东是辩证法大师,是政策和策略方面的大师,也是战略思维、领导方法的大师。综观毛泽东的领导方法思想,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紧密结合,敢于创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充满着辩证法的光辉。

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由于时代局限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尽管他的有些论述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缺陷和不足,比如没有强调决策和办事的现代化、程序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等等。但是,其领导方法思想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由此派生的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决策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并没有过时,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闪耀着真理的光辉,需要我们完整继承和继续发扬光大。

同时,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又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具有开放的理论品格。它富有创造的空间,其生命力和本质特征正在于把领导方法思想中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一些基本原则与新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的基础上,相继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中的邓小平领导方法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江泽民领导方法思想和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过程中形成的领导方法思想。比如,关于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运用,网上调查、网络征求意见就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调研方式,促进了决策的形成和实施。从理论形态的发展看,比如邓小平关于“领导就是服务”“抓住时机,发展自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走一步回头看一下”等领导方法,就是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的新发展。可以预见,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毛泽东的领导方法思想将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作者孙东升,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

(来源:《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中)》2011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