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政治思想研究综述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1-23   
分享到 :

朱德政治思想研究综述

李智王安平曾庆亮

朱德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其政治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近30年来,学术界对朱德政治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早年政治思想的转变、党建思想和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等几个领域。本文将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简要介绍。

一、研究概况

在朱德逝世以前,各种报刊、会议对朱德有很多的介绍、宣传、报道,但学术研究却很少。对朱德的生平、思想、贡献进行全方位的学术研究,是在朱德逝世以后。这30余年来,和朱德研究的整体状况一致,朱德政治思想研究的进程大体可以分为初步、拓展、深入三个阶段。

1.初步研究阶段(198612月前)

从朱德逝世到198612月朱德诞辰100周年,理论界对朱德的政治思想有了初步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部分文献资料开始发表、公布、出版,为朱德政治思想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19838月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了《朱德选集》,收入了65篇各个时期的著作,其中有部分著作体现了朱德的政治思想。198612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研究组出版了《朱德年谱》,全面介绍了朱德生平、思想、贡献,其中包含了朱德丰富的政治思想。这两本书成为学术界研究朱德政治思想的基本依据。此外,一些报刊还披露了有关朱德的文献资料。如《文献》1980年第4期披露了《朱德致龙云、王缵绪、邓锡侯的信》,为研究朱德的统一战线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是对朱德的党建思想、早年政治思想的转变、军事统一战线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论者主要从《朱德选集》中有关党的建设方面的论述,来研究朱德的党建思想。如纪扬在《河北学刊》1983年第4期发表了《党的建设问题是关系革命成败的大问题——学习<朱德选集>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涂先珍在《前线》1983年第9期发表了《保持党的纪律的高度严肃性——学习<朱德选集>》。在这一阶段,学术界对朱德早年政治思想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变的历程上,以及对思想转变分期的探讨。如姜平在《学术月刊》1979年第7期上发表了《朱德同志从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光辉战斗历程》。198612月首届朱德研究学术讨论会,对朱德政治思想转变的分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一时期,学术界对朱德统一战线思想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其军事统战工作的具体实例,如大革命时期策反杨森、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与范石生的合作、长征中对川军的统战工作、抗战时期对龙云等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等。

2.拓展研究阶段(19871月至199612月)

在这10年中,学术界分别于1991年、1993年、1996年召开了3次学术研讨会,加快了研究进程,对朱德政治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

对朱德早年政治思想转变的研究继续成为热点,并出现了比较研究。这一时期对朱德政治思想转变的研究增多,如黄平在《求实》1987年第1期发表了《试论朱德从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黄启后在《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发表了《朱德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李慧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发表了《从讲武堂学员到红军总司令的朱德》等等。除了数量上的增加,研究也明显加深了。有的研究者开始专门探讨朱德政治思想转变的原因,如石俊华在《泸州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5期发表了《朱德从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原因初探》。有的论者把朱德早期政治思想发展轨迹与其他领袖进行比较研究,如张德鹏在《江汉论坛》1996年第5期发表的《毛泽东和朱德早期思想发展轨迹》。

对朱德党建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一是重视研究朱德党建思想的意义,重视探讨朱德对党的建设的重大贡献。如桂玉麟在《党的文献》1996年第3期发表了《一篇值得重温的历史文献——再读朱德<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以及他在《上海党史与党建》1996年第3期发表的《出任数载功绩显赫——朱德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杰出贡献》。二是开始单独研究朱德的执政党建设思想,深化了研究领域。如刘兰芳在《长白学刊》1994年第5期发表了《试论朱德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三是重视对朱德党建思想的特点的概括。1993年全国第三次朱德学术讨论会概括了朱德党建思想的几个特点。

对朱德统一战线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一方面,继续介绍朱德统战工作的实例,如温贤美在《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4期发表了《朱德在两次“国共合作”中的活动述论》;朱清兰在《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发表了《论朱德与范石生在湘南的合作》;李翠在《四川统一战线》1995年第7期发表了《长征途中朱德对川军的统战工作》等。另一方面,重视研究朱德对统一战线的贡献,如胡松在《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7期发表了《试论朱德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贡献》。

3.深入研究阶段(19971月以后)

199612月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和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以后13年来,学术界对朱德政治思想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第一,发表、公布了大量文献资料,并修订了《朱德年谱》。《党的文献》、《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了朱德的讲话、文章、电文、书信、诗歌等,为深入研究朱德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时7年多编写的新编本《朱德年谱》(共3卷),于2006年出版了,更加详细记述了朱德的生平和思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编辑出版了《朱德自述》、《话说朱德——知情者访谈录》,以及朱德研究组编著了《朱德谈人生》,这些都是深入研究朱德的宝贵资料。

第二,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了。一是学术界加强了对朱德政治建设思想的整体研究。如郑宁在《北京党史》1997年第1期发表《朱德对党和军队政治建设的贡献》;刘青在《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6期发表《试论朱德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放眼世界的文化观》。二是学术界开始重视研究朱德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如殷焕举在《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5期发表《论朱德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孙朝晖在《四川档案》2006年第6期发表《论朱德的干部思想》;刘斌在《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1期发表了《论朱德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

第三,研究视角、方法和深度拓展了。在党建思想方面,有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如杨俊辉在《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1期发表《从廉政角度谈朱德的党建思想》;朱志浩在《党史文苑(学术版)》2007年第4期发表《朱德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同时,学术界加强了对朱德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系统研究。如庹平在《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发表《朱德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江泰然在《求实》2009年第6期发表《论朱德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在统一战线思想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有的论者研究了朱德统战工作的特色,如马硕在《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发表的《朱德统一战线工作的特色——善于做旧军官的工作》,以及他在《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发表的《朱德同志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特色和意义》。学术界还加强了对朱德统一战线思想的整体研究和系统研究,如康大寿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发表的《朱德与统一战线》。

二、关于朱德早年政治思想转变的研究

朱德早期政治思想的转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涉及到朱德早期各时段政治思想状况、思想转变的分期、转变的原因与特点等非常广泛的内容。

1.关于朱德早年不同时期的政治思想状况

有论者指出,早在1907年朱德在成都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读书期间,他就已经是一个倾向于同盟会的民主主义者。同盟会自1905年成立后在南方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尽管当时四川地处偏僻,但要求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革命思想也在成都的学堂里流行起来。朱德对这些革命的事情很热衷,喜欢听那些戴假辫子的教师提倡“自由平等”、批评旧制度的讲课。他还时常和同学们谈论如何实现民族复兴等国家大事。朱德听说高等学堂里有3名老师是同盟会员,其中一名是曾经在顺庆中学执教的张澜。朱德多方打听还处于秘密状态的同盟会的情况,希望找到保人介绍自己加入同盟会。有一天,朱德在枕头下发现一本不知是谁塞在这里的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他仔细阅读了这本刊物,随后又将它悄悄塞到另一个同学床上,将革命思想继续传递下去。①[①冉绵惠:《“走向革命之路”时期的朱德》,《文史杂志》2003年第4期。]

有的研究者指出,1917年朱德在泸州结识孙炳文后政治思想逐渐转变。朱德向孙炳文诉说自己“愿将铁血造共和”,但对“今日共和竟若何”表示怀疑与苦闷。在孙炳文的介绍下,朱德阅读了《新潮》、《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都被介绍到中国。在与孙炳文等人的讨论中,朱德认为,“中国只有实行像苏联那样的办法才有出路”,并表示“有必要学习俄国的新式革命理论和革命方法”。随后朱德抛弃了高官厚禄,去北京、上海找党。②[②倪良端:《朱德早年在宜宾》,《党史文汇》2000年第9期。]

有的学者细致地研究了朱德留学德国期间的生活状况与思想状况。1922年到德国后,朱德先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德文上,短短几个月后他就可以阅读德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了。随后,朱德勤勤恳恳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文原著,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他经常参加留德学生组织的讨论会,大体每周一次。有一次讨论会上,朱德说,“在我没有接触马克思主义以前,曾经认为,中国之所以备受东、西方帝国主义的欺凌,只是因为她贫穷落后;我还想过或许资本主义道路能够拯救中国。可是到德国这两年,我的思想转变了。中国确实贫穷落后,但是不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不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军阀和帝国主义,中国将永远贫穷落后,任人宰割!”③[③裴华:《将军留学生——朱德留德生活片断》,《党史文汇》2001年第9期。]这表明,那时朱德已经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了,并能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

2.关于朱德早年政治思想转变的历程和分期

1986年在四川南充首届朱德研究学术讨论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朱德早期政治思想的发展完成了两次转变: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转变为一个爱国主义名将,从一个爱国主义名将转变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尔后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袖之一,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①[①谢增寿:《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述要》,《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2期。]

学术界在朱德政治思想转变的时间划分上存在分歧。有的研究者指出,朱德在民主革命时期爱国主义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两次过渡。第一阶段是从1886年至1895年,这是朱德生活的幼年时期,是爱国主义思想的萌发时期,属于旧式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一次过渡是从1895年至1905年,由旧式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过渡到近代资产阶级爱国主义思想。第二阶段是从1905年至1919年,这时期朱德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第二次过渡是从1919年至1922年,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过渡到共产主义思想。第三阶段是从1922年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起,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爱国者。②[②谭继和等:《民主革命时期朱德的爱国主义思想初探》,《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3期。]有的学者重点分析了朱德从同盟会员到共产党员的思想转变历程,认为朱德经过民主革命思想发轫期(19091916)、蜕变期(19171921)和飞跃期(19221925),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成为忠诚的共产党员,走上新的革命道路。③[③王玉强:《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成果——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综述》,《党的文献》2007年第1期。]

3.关于朱德早年政治思想转变的原因与特点

有论者认为,朱德能从彻底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除了与其他革命者具有的相同的历史条件外,还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殊性:首先,他能独立思考并善于比较,能从亲身经历的失败中总结教训,从而较快地实现了转变。他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但这些并没有使人民悲惨的境地得到改善,朱德经过独立思考并与俄国十月革命进行比较,很快认识到“中国的革命一定是在某个根本性的问题上出了毛病”,产生了对旧的革命道路的怀疑,并积极探索和追求新的革命道路。其次,朱德能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汲取新知识,接受新思想。朱德在顺庆府官立中学堂和成都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设体育学堂读书期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大量传入中国,朱德接触了不少新的报纸书籍,初步接触了新思想。在云南讲武堂,朱德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书籍、报纸、杂志,从中汲取“精神食粮”,拓宽了思路,推动了政治思想的转变。再次,朱德具有对光明执著追求、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品质。执著地追求光明是朱德政治思想转变的动力,他走过的道路漫长又曲折,但他总是苦苦追求,不流于幻想,不耽于迷惘,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他与挚友孙炳文一道远涉重洋,到共产主义运动的发源地欧洲去寻求革命真理,并在那里完成了政治思想的彻底转变。最后,朱德出身于佃农家庭,阶级的本质属性也是他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一个基础因素。①[①黄平等:《试论朱德从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求实》1987年第1期。]

三、关于朱德政治建设与党建思想的研究

朱德历来十分重视全党、全军的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建国后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任书记,朱德对加强执政党建设有丰富的思想,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关于朱德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整体研究

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朱德一直高度重视党和军队的政治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见解。刘青等分别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政治建设的任务、政治工作的方法等三个方面对朱德的这一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朱德强调“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始终把政治工作摆在军队建设的首位。早在19342月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朱德就明确阐述了这一思想。此后,他又将这个观点进一步深化为“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灵魂”。朱德还完整阐述了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其一,保证党的领导是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其二,政治方向问题是政治建设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其三,坚持铁的纪律、加强党的纪律性是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四,保持谦虚谨慎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朱德强调政治工作方法的改进。其一,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是政治工作最根本的工作方法;其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是政治工作的又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②[②刘青等:《试论朱德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放眼世界的文化观》,《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6期。]

2.关于朱德党建思想的研究

30年来专家学者一直在研究朱德的党建思想,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朱德党建思想的特点、内容、意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1986年首届朱德研究学术研讨会认为,朱德关于党的建设方面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高度重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第二,强调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团结。第三,强调加强党的纪律监察工作,反对特殊化,使党的纪律对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有约束力。第四,在干部问题上,反对宗派主义倾向。第五,强调要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保持和增强党的战斗力。①[①谢增寿:《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述要》,《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2期。]

庹平对朱德执政党建设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朱德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必须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更加团结、集中的统一的党;第二,必须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能够更加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和风细雨地解决党内问题的党;第三,必须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能够继续坚持铁的纪律、加强党的纪律性,以保证全党的统一与集中的党。②[②庹平:《朱德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993年全国第三次朱德研究学术讨论会上,专家学者认为朱德的党建思想极为丰富和深刻,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统一;二是培养教育和正确使用干部;三是不断增强党的团结,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反对一切“左”和右的倾向,强调有“左”反“左”、有右反右,有啥反啥,没有就不反,不要一说反什么就自上而下地来个普遍化;四是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方针、干部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为强化党内监督机制、严肃党的纪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③[③徐晓林等:《朱德研究的新成果》,《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年第2期。]

3.关于朱德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贡献的研究

194911月,中共中央作出了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并任命朱德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纪委书记,朱德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作出了开创性的突出贡献。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

刘开寿认为朱德是新中国党的纪检(监察)工作体系的主要创建者,在很多方面都有明确而独到的见解,他对党的纪检(监察)理论的主要贡献有:第一,朱德提出纪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必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正确贯彻执行。第二,朱德提出执政条件下党的纪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坚决反对官僚主义。第三,朱德提出党的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高级干部的监督,使党的纪律能够约束住每一个党员干部。第四,朱德提出纪检机关在检查和处理案件时要坚持教育同执行纪律相结合的方针。第五,朱德提出各级党委要加强对纪检工作的领导,纪检机关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第六,朱德提出做好纪检工作必须加强纪检机关的自身建设,大力提高纪检干部的素质。①[①刘开寿:《朱德同志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杰出贡献》,《探索》2006年第5期。]

张浩对朱德执政党纪律建设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从纪律建设的重要性、具体措施、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方面来研究朱德关于党的纪律建设思想。该研究指出,朱德特别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党内教育工作与执行纪律的关系;执行党的纪律与发扬党内民主的关系;执行党的纪律中严肃与慎重的关系;党的纪律检查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②[②张浩:《朱德执政党纪律建设思想研究——纪念朱德诞辰120周年》,《实事求是》2006年第5期。]

四、关于朱德统一战线思想、实践与贡献的研究

学术界普遍认为,朱德是较早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共产党人,他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

1.关于朱德统一战线思想的实践与贡献

19267月,朱德由苏联回到上海,此时,北伐战争已经开始,朱德接受中共中央指示,以广州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代表的身份,到四川万县杨森部做统战工作。温贤美研究指出,当时北伐军已进逼武汉,盘踞武汉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密令杨森率部从万县、宜昌东下,侧击北伐军,形势对北伐军不利。朱德和陈毅一起积极耐心做争取杨森的工作,说服杨森不出兵支持吴佩孚,为北伐军攻占武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朱德和陈毅还说服杨森率部参加了国民革命,把军队改编为第20军,杨森任军长,朱德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朱德在万县期间,英国军舰炮轰万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九·五”惨案,朱德和陈毅帮助杨森出谋划策,对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进行了坚决反击,并联系地方党组织领导万县军民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反英爱国运动。①[①温贤美:《朱德在两次“国共合作”中的活动述论》,《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4期。]

邝若刚等细致地研究了1927年至1928年朱德与范石生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详细经过。南昌起义后,部队南下,潮汕失利后,军心涣散、斗志衰退。经过“赣南三整”,使起义军坚定了信心,纯洁了队伍,但粮食、薪饷、医药等军队给养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尤其是士兵在冬天还穿着南昌起义时的单衣短裤,被服和枪支弹药亟待补充。就是在这时,朱德想到了范石生,去函与他联系,随后双方就合作事宜在汝城谈判。朱德提出合作的三个条件:一、将朱德部编为一个团,不得拆散;二、政治工作保持独立;三、该团械弹被服从速补给,先拨一个月经费。并阐明: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党什么时候调我们走,我们就什么时候走。范石生完全同意了这三个条件,将朱德部编为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〇团,并立即发薪饷、弹药、被服等物资。②[②邝若刚等:《朱德与范石生合作的前前后后》,《湘潮》2007年第3期。]1993年全国第三次朱德研究学术讨论会上,专家学者认为,在统一战线方面,朱德开创了军内合作的组织形式,制定了一套新的统战方针,在原建制不变,保证组织上独立、政治上自主、军事上自由的前提下,进行两支军队内的合作。这是朱德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创造性发展。③[③徐晓林等:《朱德研究的新成果》,《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年第2期。]

吴殿尧详细研究了朱德在长征中建立军事统一战线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他列举了4个实例来说明:其一,长征出发前朱德对陈济棠的统战工作。朱德致信国民党南路军总指挥陈济棠,提出双方停止作战行动、恢复贸易、代购军火等五项建议,随后双方派代表秘密谈判达成协议。长征开始后,陈即令所部让出一条宽40里的通道。其二,1935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朱德对四川军阀杨森及杨汉忠的统战工作。朱德致信杨汉忠,说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杨令所部为红军让路,使红军能够迅速抵达大渡河,并抢渡成功。其三,193512月朱德给川军各级将领发出公开信。信中号召在立即停止进攻红军和苏区、允许民众有言论出版自由、武装民众作抗日救国军的后备队等三项条件下订立军事协定,共同反蒋抗日。其四,19368月朱德对川军刘湘、滇军王均等的统战工作。87日朱德致信刘湘晓以民族大义,希望其能与红军联盟抗日。817日朱德致信驻甘南的滇军王均、曾万钟、唐淮源等,先叙同学情谊,再谈民族大义。这些信件对红军减少敌对力量无疑起了重要作用。①①吴殿尧:《朱德在红军长征中的重大贡献》,《党的文献》2005年第1期。

尹青研究了朱德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路线的制定、对西南军界和抗日友军开展的统战工作等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一方面,朱德积极在西南军界中开展统战工作。如19378月,朱德做云南龙云将军的思想工作,希望他积极参加抗战。19387月,朱德给四川省政府主席王缵绪写信,勉励他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为抗战建国大业奋斗到底。19388月,朱德写了两封信,一封写给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希望他在动员人力物力支持抗战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另一封写给四川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鼓励他发扬民气,组织民力,在民族解放斗争中起模范作用。另一方面,朱德在前线抗日友军中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如朱德大力团结卫立煌部;1938年从八路军中派出干部帮助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建立战地工作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朱德从八路军中派出不少干部帮助阎锡山建立山西新军,等等。②②尹青:《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朱德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四川统一战线》2007年第2期。

2.关于朱德统一战线思想的整体研究与系统研究

康大寿系统研究了朱德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统战思想与实践。他指出,1938年朱德发表的《论抗日游击战争》一文较为全面而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军事统战理论,是把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在军事上具体运用的光辉典范。朱德首先阐明了抗日游击战争的统战性质,即它的实质是“抗日的大众战及民兵战”。朱德在分析战争的政治、经济、人员三大要素时都一再强调它们与统一战线的紧密关系。康大寿还具体列举了朱德宽待日本战俘、团结中间力量参加抗日政权等实例,来说明其统战理论。建国后党内在统战工作上开始出现“关门主义”和“敷衍主义”的错误思想倾向,朱德对此深感忧虑。他在19505月指出,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团结党外人士,一定要密切联系并依靠群众。1956年朱德在中共八大上提出,“要继续巩固和扩大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把国内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以及国外华侨,紧紧地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还要把原来属于反动阶级的人们改造好,把他们从建设社会主义的消极因素变为积极的因素。”①[①康大寿:《朱德与统一战线》,《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

马硕详细研究了朱德统一战线工作的特色——善于做旧军官的工作。马硕主要从朱德善于做旧军官工作的主要原因、在旧军官中建立统一战线的主要工作和重要意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朱德出身于旧军队,资格较老,深谙军阀政治之腐败以及军队内部一些潜规则,具有特殊优势,有助于开展统一战线。朱德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做旧军官的工作:一是深入对方内部,参与战略研究,建立统一战线;二是加强政治宣传,争取积极力量;三是利用旧谊,通过谈判,互惠互利,建立统一战线。②[②马硕:《朱德统一战线工作的特色——善于做旧军官的工作》,《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五、进一步深化朱德政治思想研究的建议

30余年来,对朱德政治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今后进一步深化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继续发掘、发表有关朱德的文献资料和参考资料

只有有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学术界才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党的文献》、《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党史研究资料》等刊物应更多发表关于朱德的第一手资料,如朱德的文章、信件、批文、诗词等,为朱德研究提供原始依据。与朱德有过交往或了解情况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朱德的亲属,应当撰写、出版关于朱德的回忆录,更详细记录朱德思想与生活状况,为深化朱德研究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考资料。

2.加强朱德政治思想的专项系统研究

尽管三十余年来专家学者撰写发表的有关朱德的论文多达1000多篇,出版的专著80余部,但还没有对朱德政治思想的专项系统研究的成果,这与朱德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朱德的政治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化其研究既可完善中共党史领袖人物研究,又可为今天及以后政治实践提供重要借鉴。因此,学术界应当加强对朱德政治思想的系统研究和整体研究,撰写相关论文和专著。

3.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

在较长时间内学术界对朱德政治思想的研究,都局限在早年政治思想的转变、党建思想和统战思想三个方面。近年来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有了对朱德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民族思想、国家安全思想、团结观等方面政治思想的研究。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杰出的政治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其政治思想有丰富的内涵,学术界还应当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如朱德的政治谋略、政治制度观、国家治理理论等等。

4.转换研究视角和方法,强化研究深度

对同一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比如党建思想,可以从革命党建设、执政党建设、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际关系等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对一些传统观点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进行更深入的评价。在已有的研究领域里,还需要强化研究深度。比如统战思想,最初主要是记述朱德军事统战工作实例,现在逐步重视朱德统战工作的特色、意义与贡献研究,以后还需要加强对朱德统战理论的概括,同时还要弥补对朱德建国后统战思想研究的不足。

5.加强朱德与其他领袖人物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关于朱德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是很少的。论文有张德鹏撰写的《毛泽东和朱德早期思想发展轨迹》,专著有鲁杰著的《毛泽东与朱德》、李蓉等著的《朱德与毛泽东》。尚缺乏朱德与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领袖人物的比较研究,而且就政治思想进行专项比较研究的成果几乎没有。今后需要切实加大比较研究力度,争取形成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李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副教授;王安平,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曾庆亮,西华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副教授)

(来源:《朱德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