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专机首任机长张瑞霭访谈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1-23   
分享到 :

周恩来总理专机首任机长张瑞霭访谈

吴小宝

2000917日,正值金秋时节,石榴花开,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迎来了一位曾跟随周恩来总理20年的老人,他就是周恩来总理专机首任机长张瑞霭。

当张瑞霭偕夫人王琼遥一行步入纪念馆庭院时,一尊周恩来铜像立刻映入老人的视线。75岁的张瑞霭仔细端详着铜像,这位从山东盐碱地走出的孤儿、在抗日的硝烟中站起的军人、伴随新中国诞生而成长起来的我国第一代飞行员和民航总局老局长,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几十年往事立刻浮现在眼前。他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几件事:

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

1925年,张瑞霭出生在山东省高青县一个贫苦的家庭。小时候,勉强念了几年书,父母相继过世后,他成了孤儿,跟着叔叔种地、织布、打短工。1941年,他加入共产党。第二年,年仅15岁的张瑞霭参加了八路军,先后参加了莱芜、泰安、济南、淮海、渡江、上海、厦门等战役,打了100多次仗。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急需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部队。1950年初,中央军委开始组建航校,并从各部队挑选一批经过革命战争考验的营、团级干部学习飞行。张瑞霭所在第十五军团二十八军选出他等3人,于是他便开始了学习驾驶飞机的学校生活。他深知:自己文化底子薄,基础差,但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他下决心一定要学出个样来、干出个样来。在航校里,教员都是苏联人。语言上存在许多困难,他就努力克服,埋头苦读。1952年毕业后,张瑞霭被分配到空军某师驾驶运输机,任飞行副团长。1953年中央军委民航局以香港“两航”起义人员为基础,并从空军部队调来一批飞行员和干部组建了第一支飞行大队,27岁的张瑞霭就成了新中国民航的第一任飞行大队长。在“两航”起义的同志带飞一段时间后,经民航局苏联顾问考核通过,他成为我军培养的第一个民航机正驾驶。此后,张瑞霭又历任民航北京管理局副局长、局长、民航总局第一副局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85年武汉军区撤消,空军组建中国联合航空公司,他又担任了第一任总经理。

在张瑞霭飞行生涯中,最使他难忘的是1954年至197420年间,他担任周恩来总理专机机长,执行了无数次周恩来出访、视察工作的飞行任务。同时,还为刘少奇、朱德、宋庆龄、贺龙、陈毅、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驾驶飞机,承担来中国访问的胡志明、尼赫鲁、西哈努克、苏加诺、金日成、蓬皮杜、铁托等几十位外国元首的重要飞行任务。在这20年的时间里,他载着周恩来,飞遍祖国各地,远航亚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廿载风云变幻,几次化险为夷,记不清伴随周恩来度过了多少难忘的日夜,说不清周总理有多少感人的事迹。

最惊险的一次飞行

谈起20多年的专机生涯,张瑞霭有无数次惊险的飞行。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他那次驾机从越南回国。

19699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越南主席胡志明与世长辞。周恩来和叶剑英率代表团飞往越南河内吊唁。由于当时的特殊时局,周恩来要当晚赶回北京。不巧,河内到中国南宁航线上有大面积的雷雨云,夜间能见度很差。国内不同意起飞,但周恩来执意要走,国内也只好批准了。

专机起飞后不久,就进入了雷雨区,只见乌云翻滚,巨雷轰鸣,一道道利剑似的闪电把机舱照得通亮。飞机被强大的气流颠得上下跳动,机舱里凡是能动的东西都离了原地。卫士张树迎捡起这样,扶起那样,忙得手忙脚乱。他对周恩来说:“总理,您坐稳了,我到前舱去看看!”周恩来忙挥手制住他道:“快别打扰人家,瑞霭他们一定会有办法的!”说完两手抱在胸前,继续坐在那里,静观窗外的风云变幻。

在前舱,张瑞霭和机组人员的心情比谁都焦急,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总理平安回国。张瑞霭和李长信、赵禄子等人,利用机上雷达寻找雷雨云最薄弱的方向飞行,使尽浑身解数,东绕绕西绕绕,终于钻了出来!这时张瑞霭等机组人员才发现身上一片冰凉,原来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裳。张瑞霭顾不上收拾一下仪表,便跑到机舱后面向总理报告。

周恩来见他来了,忙站起来说:“瑞霭,辛苦了,快擦擦汗吧!还得是我们的老手啊!我就知道你们会有办法的嘛!刚才小张还想去给你们‘帮忙’呢!”张树迎急得赶紧解释:“我只是想到前面看看情况,可没有别的意思。”周恩来听后哈哈大笑,张树迎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真是天有不测之风云,穿出雷雨后没高兴两分钟,又得知南宁机场正急降暴雨,能见度极差。张瑞霭心想:哎!老天爷跟我们过不去,我偏要和你斗斗!一想到周恩来那双平静温和的眼睛,张瑞霭心里顿时生出无穷的力量。“迅速通知机场塔台,将所有的保障设备和助航灯打开,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张瑞霭紧锁眉头,发出一道道命令,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操纵飞机穿出云层,瞪大眼睛密切观察跑道。在机组人员紧张严密的配合下,飞机终于成功地降落了。这时大雨仍在哗哗地下着,跑道上积水很深,能见度几乎为零,张瑞霭等机组人员只有尽快刹住飞机。好险呐!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张瑞霭他们的衣服又一次湿透了。

飞机刚刚停稳,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韦国清请示周恩来说:“总理,天气这么坏,今晚飞不了啦,不如进城(南宁市)好好休息一夜吧。”周恩来说:“我不听你的,我听张瑞霭的。”韦国清忙把张瑞霭拉到一边和他商量:“张局长,你无论如何要想办法劝总理在南宁睡个好觉,你去给总理说,我说的他不听,这方面他只信你。”张瑞霭报告了周恩来,他沉思片刻:“那好吧。”

第二天吃早饭时,叶剑英笑呵呵地说:“你张瑞霭的技术,总理都很佩服,总理很信任你呀!”张瑞霭赶忙回答道:“我能有今天,都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韦国清也拉着他的手:“谢谢你啊,老张。能让总理在这里休息一夜,大家都感到很欣慰。总理的健康,是大家共同的心愿,总理太劳累了。我实在不忍心让他再受累了啊!”

非同一般的一次飞行

1971年,在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前,先派特使基辛格秘密来华。为安全和保密起见,周恩来亲自指示:由空军、民航共同成立一个指挥保障小组,小组成员有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民航总局局长邝任农、民航京管局局长张瑞霭、空军三十四师师长时念堂等。张瑞霭担任指挥员,时念堂为副指挥员。

3个月后,19711020日,基辛格乘坐尼克松总统专机来华商讨尼克松访华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基辛格随行人员中有一位飞总统专机的上校机长。周恩来指定张瑞霭和马仁辉副局长参加技术会谈小组,与美方讨论有关美国总统专机入境后的种种问题。从1972117日至218日的一个月里,张瑞霭一共参加了7次周恩来亲自召开的会议,研究有关专机准备、安全保密、宣传教育、新闻报道、接待方针、会谈等一系列问题。

周恩来专门对民航局领导讲:“这次专机任务非同一般,我要求你们一定要全力以赴,一定要搞好。”

原来,尼克松出访是从来不坐东道国的飞机的。这次访华,他的专机机长就是随基辛格来华和张瑞霭他们讨论有关飞行技术方面问题的那位神气十足、很有飞行经验的上校。他们打算尼克松来北京后去杭州、上海访问时仍乘坐他们的总统专机。在这个问题上,周恩来寸步不让,显示出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持要他们在我国境内访问时乘坐我们中国自己的飞机。在基辛格的斡旋下,美国最终接受了我方的要求,这对于尼克松来说真是破天荒头一遭。

周恩来又对张瑞霭他们再三叮嘱:“尼克松总统到了中国的土地上,就要听从我们的安排,你们从现在起就要组织专机人员,认真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打好这一仗!”他还作了许多具体的指示:专机头一天下午要试飞,去杭州、上海的当天也要试飞,机务人员对飞机要严格看守,无关人员一律不得接近等等。

张瑞霭心想:在美国人面前,我们一定要为中国争气,也要为总理争气!同时,我也想会会那位美军上校,让他看看我们的技术怎么样!张瑞霭憋下一口气,非让他们心服口服不可。

221日上午1130分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开始了他的访华活动。5天后,226日尼克松去杭州,27日去上海,都乘坐了张瑞霭驾驶的飞机。由于动用飞机很多,张瑞霭担任了主机的领队队长。张瑞霭他们驾驶的飞机从北京起飞后,尼克松的专机一直跟着他们从北京到杭州、从杭州到上海空飞。这再次激发了张瑞霭为民航、为总理争光的决心。他暗下决心:不仅要安全飞行,还要飞得漂亮,飞得潇洒,飞出一流水平。总理在全世界面前展示着中国,我们也要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中国民航。每一段飞行张瑞霭他们都按预定时间,分秒不差地准时落地。

上海虹桥机场是张瑞霭他们飞行的最后一站。一个漂亮的落地后,尼克松翘起大拇指对周恩来说:“飞得很好!服务也好!”周恩来从容一笑:“这是我们自己培养的飞行员,我很信任他们。”基辛格不失时机地接过话说:“总统是第一次乘坐外国飞机,因为中国飞机是最安全的。”这时,尼克松总统的专机机长代表总统向张瑞霭赠送了一支刻有尼克松签名的宇航圆珠笔留作纪念,并请张瑞霭上他的飞机上参观,态度比以前友好了许多。张瑞霭知道,作为同行自己已经征服了他。

228日,尼克松结束访华活动经日本回国。周恩来也于29日返回北京。在飞机上他对服务员说:“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现在我放心了。”当他看到机上还有许多高级礼品未用完,就说:“杨德中同志,张瑞霭同志,你们谁也不要拿这些礼品,不要慷国家之慨。”大家听了总理这番话,感到周恩来都以身作则,自己要自觉不能占国家便宜。这话已说过28年了,至今仍在张瑞霭的耳边回响。

周总理自己付饭钱

作为周恩来专机的机长,张瑞霭20年的耳闻目睹,使他对周恩来总理时时处处注意廉政的高风亮节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北京首都机场老候机楼二层东边有个大餐厅,面向广大旅客服务,每天早上在那里吃饭的客人很多。大餐厅里边还有两间小餐厅,是专门供首长贵宾使用的。周恩来每次到餐厅来吃饭,从来不进小餐厅,总是在大餐厅东南角的一张餐桌上用餐,每当周恩来一走进餐厅,马上就被眼尖的客人发现,大家全都热情地站起来鼓掌欢迎,“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此时周恩来总是愉快地走到群众当中,亲切地向大家问好,而所有的客人也都争先恐后地和总理握手,周恩来则再三的请大家坐下。周恩来非常乐意生活在群众当中,那场面真是令人感动。

周恩来吃饭很简单,厨师和服务员都十分熟悉他的习惯,一碗小米粥、几个素包子、一碟花生米、一个煎鸡蛋,而且他吃得很快。有时,张瑞霭坐在周恩来的对面陪着总理,因为周恩来经常利用吃饭的时间向他问问题,以便多掌握些情况。有一次,张瑞霭看到总理很忙,就说:“总理,请慢慢吃,我先去算帐。”周恩来一听就瞪起眼睛,“我吃饭,你张瑞霭交钱,那怎么行,人家会怎么看你?”说完,周恩来让秘书赶紧去交了钱。这一两元钱的小事,生动地体现了周恩来的廉洁和对干部的爱护。

情系人民的周恩来

晚年的周恩来,身患重病,身体非常虚弱,但他仍日理万机,坚持接待外宾。197368日,周恩来陪同越南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黎笋、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副总理黎清毅乘专机前往西安、延安参观访问。

周恩来对这次任务很重视,亲自让杨德中向我指示:要张瑞霭亲自检查飞机。专机检查好后,不但前一天要试飞,走的那一天也要试飞一次,要确保万无一失。

在延安参观访问期间,陕西省领导和延安地委领导陪同周恩来总理吃了一顿中午饭。张瑞霭也和周恩来一起吃饭,心情很激动。饭菜很简单,都是些小米饭、煮红枣、荞麦面饼子和当地的几个菜。周恩来高兴地说:“这都是我当年吃过的。”他一边吃饭,一边听着地区负责同志的汇报。延安人民的生活比过去好,但比周围其他地区人民的生活改善得慢,生产发展不如其他地区快,粮食还不能自给。周恩来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很难过,放下手中的筷子,语气沉重地说:“全国已经解放20多年了,延安人民到现在还未解决温饱问题,我心里很难受。”地委的同志说:“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没把工作做好,怪我们这些人。”周恩来说:“今天不是怪你们,我是总理,我有责任,我希望你们努力,多想办法带领这里的人民,改变落后的面貌。我如果不犯错误和死不了的话,我一定再来延安,来看望延安的父老乡亲。”说着他举起了酒杯,与地委每个人碰杯。此时,张瑞霭看到周恩来的眼角已湿润了。

周恩来乘着吉普车回招待所,在路上被群众发现了。只见广大群众欢快地喊着:“周总理来了!我们的总理回延安来了!来看我们来了!”一时间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把周恩来的汽车包围了起来。周恩来下车亲切地向群众招手问好。张瑞霭看到周恩来和群众在一起那种热烈、亲切的感人气氛,感受到总理和人民真是心连心!

谈起周恩来对中国民航事业的关切关怀和具体指导,说起周恩来对新中国民航事业倾注的大量心血,述说自己带领的雏鹰展翅翱翔、茁壮成长,精神矍铄的张瑞霭滔滔不绝。他无比自豪地说,50年代民航成立时,我们只有12架“两航”起义飞回来的C46C47,几架购自苏联的里2飞机以及5架从捷克购买的爱罗45小型飞机;只有“两航”起义回来的几十名飞行员和后来从部队调来的十几名空军飞行员;只有极其简陋的机场和导航设备。今天,中国民航已拥有大批世界上最先进的豪华宽体飞机,拥有创安全飞行40多年的国际航空公司第一飞行总队,拥有大批技术优秀、年富力强的飞行员,拥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港和大型机场。高速发展的中国民航赢得了举世的瞩目,享有很高的声誉。

临别时,老人在纪念馆留言薄上写下苍劲有力的两行大字:“学习周总理,怀念周总理”,充分表达了他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

(作者单位: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来源:《广东党史》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