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姜淑萍    发布时间:2014-04-13   
分享到 :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思考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建设现代化和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追求的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历程,就是探索和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目标”、“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创新着理论和实践,完成着继承与超越,一步一步打开通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进程所创造的辉煌和经验,值得回味、总结和思考。

一、“四个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和有益探索

自近代以来,现代化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潮流,也是中华民族为摆脱积贫积弱的状况,实现伟大复兴而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为了中国的现代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懈奋斗,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现代化不可能真正作为行动纲领列上国家的议事日程,直到中国共产党开创的新中国的到来。

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在筹划建国方略之时即把工业化作为奋斗目标提了出来。19492月,毛泽东同米高扬会谈时更是明确地提出:战争一旦结束,我们不但要恢复生产,而且要建设崭新的、现代化的、强大的国民经济。不久,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把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现代化任务。

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化的问题即提上日程。19539月公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54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i]周恩来在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569月,八大将这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正式写进了党章。

1956年八大前夕,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构想。第一步,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实现初步工业化。第二步,再用几十年的时间接近或赶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毛泽东在做此设想的时候还考虑了国情,特别是人口的因素。他说:“我国是一个具有六亿人口的国家,到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按照每年增加一千二百万人计算,那时将有七亿几千万人口,按照每人占有各项主要工业产品的数量来说,我国要进一步工业化,要接近或者赶上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那就需要几十年才有可能。”[ii]

关于现代化的长期性和实现现代化的具体时间问题,毛泽东也提出过明确的预见。19569月,毛泽东会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iii]19573月,毛泽东在江苏、安徽两省及南京军区的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指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要多少年呢?我看大概要一百年吧。要分几步来走:大概有十几年会稍微好一点;有个二三十年就更好一点;有个五十年可以勉强像个样子;有一百年那就了不起,就和现在大不相同了。”[iv]

然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中国的现代化受到国际国内条件的局限,当时我们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对世界现代化的状况了解甚少,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基本经验,因而现代化探索进程充满曲折。

195711月,毛泽东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苏联十月革命庆典,面对赫鲁晓夫提出苏联15年赶超美国的挑战,提出了15年左右在主要工业品的产量上超过英国的口号,并提出了30年内赶超美国,使中国逐步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这个设想的确鼓舞人心,但它脱离了中国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客观事实,违反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1958年到1960年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这个目标不断升温。结果欲速不达,不但没有达到促进现代化进程的目的,反而导致经济严重困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我们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一度回到了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上来。1961年毛泽东会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v]19621月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再一次冷静地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也许只要几十年,例如有些人所设想的五十年,就能做到。果然这样,谢天谢地,岂不甚好。但是我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vi]

在毛泽东“分步走”和“一百年”设想的指导下,19639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确定了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所谓“两步走”,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体系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用50年到100年时间,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但由于党内“左”的指导思想很快又占了上风,这些正确的认识和思路没能坚持下来。从1964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即体现出了思想上的变化。报告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vii]但用了“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和“赶上和超过”这样的字眼。报告虽然继续提到“两步走”的战略,但不再写入每一步实现的时间。

到了“文化大革命”,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完全偏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历史主题,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四个现代化”搁浅。而这个时期,世界现代化潮流在科学技术推动下以一日千里的势头向前猛进,原来比较落后的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中国又错失良机,现代化进程又被世界甩后了至少20年。

19751月,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重提“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在这年主持全面整顿的过程中,也力排四人帮的干扰,强调“四个现代化”是大局,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遗憾的是不久即被“四人帮”指责为背离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个现代化”再度搁浅。

但勿庸否认,这些探索中的曲折不能掩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探索的贡献。“四个现代化”思想的实施使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新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更重要的是,第一代中央领导人对现代化建设实现路径的探索,为后来确定正确的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比如前面提到的现代化分阶段完成和现代化长远目标的设想。“分步走”和“一百年”的设想表明,我们党比较早地意识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渐进性和长期性,这为后来提出分“三步走”,用一百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宝贵经验。可以说,21世纪中叶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与此是有历史渊源的。

二、“小康目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开端和重要阶段

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果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邓小平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将“四个现代化”重新提上日程。在三中全会前夕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就对来访的外国客人说:“北京正在召开的最高领导人会议,主要是讨论四个现代化问题。”“我们现在议的就是怎么样万众一心搞四个现代化,中心议题就是这个。”[viii]此后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ix]“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x]

历经30年风风雨雨,中国现代化航船终于重新鼓起风帆,又一次站到了新的起点上。

不过,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前景需要重新认识和分析思考。粉碎“四人帮”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初,关于现代化,仍然沿用的是“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两年多的洋冒进与此不无关系。

1979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批洋冒进,实事求是地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上的的教训,对现代化的认识开始转变,意识到要从国情出发搞现代化建设。

与此同时,随着到西方发达国家考察的增多,中国人打开了眼界,对现代化增加了新的认识。1978年邓小平也考察了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1979年初又访问了美国。美日两国高度现代化对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他感慨地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等方面差距的直接感受,使他清醒地认识到,既定的“在20世纪末赶上和超过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是不实际的。他开始重新思考四个现代化的可行性问题。

邓小平再谈到现代化问题的时候,使用了“中国式”这样一个限定词。19793月,他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就是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xi]“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xii]

对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很快找到了答案。1979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著名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专家大平正芳时,提出了一个影响中国未来几十年命运的重要设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xiii]这是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这个新名词来描述未来20年中国的发展前景,也是第一次用小康来解释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虽然这段时间邓小平有时候还沿用“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但他所讲的已经不仅仅指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这“四化,而是赋予了它新的涵义。

在建国整整30年后,“小康”这一崭新的概念和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破茧化蝶”,冲出了“四个现代化”框框。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小康目标,为中国开启了现代化的新天地,因而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意义。

首先,它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重新定位,借用富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小康概念,来描述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和蓝图,矫正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方位,使得中国的现代化目标落到了实处。

其次,“小康目标”是邓小平寻找中国式的现代化答案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中国式”同他3年后提出的“中国特色”一词具有同等涵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思考及其答案小康目标,为制定和形成新时期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第三,小康的提出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中国的国情、所处的历史阶段,同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起“十五年赶超英美”、“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小康水平显得很“保守”,但彻底扭转了人们过去思想中已经深深植入的“一大二公”,甚至“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思想,帮助人们回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

就其实践意义而言,小康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时候提出,很好地配合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开。小康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目标进行量化,既能反映我国的综合国力,又便于与世界各国进行比较,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它的一个重大突破还在于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为具体目标,原来遥不可及的现代化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与自己息息相关,更符合老百姓的意愿,因而更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的热情和信心。

所以“小康”这个令人感到亲切的概念一经提出,即被广泛接受,很快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新的开端。

根据邓小平的构想,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从1981年起到20世纪末在20年时间里实现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中国从此坚定行进在小康路上。

三、“三步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跨世纪大战略

邓小平提出小康目标后,进一步把视野向21世纪延展,开始酝酿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大战略。19801225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就指出:经过20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xiv]

1987430,邓小平同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谈话时,完整地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xv]

同年10月,现代化分三步走作为我国发展战略写进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跨世纪发展战略。之后,三步走战略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继续得到确认。

邓小平总是以战略眼光谋划未来,他很少就小康目标谈小康,他提到小康时总是与下个世纪五十年达到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联系到一起,并反复强调实现小康对于实现下一步目标的重要性。毛泽东在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时候考虑到了分阶段的原则,所不同的是,他设想的是到20世纪末追上发达国家,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而邓小平设想的是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的时候,圆中国人的现代化之梦。时间放慢了整整半个世纪,却是一个更切实可行,令人信服,愿意长期为之奋斗的设想。

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目标,再到“三步走”发展战略,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继续着前人的事业,又大大超越了前人,从而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实在在地推向前进。

30年来,我们党按照“三步走”战略设定的方向,一步步推进着现代化的进程,即使遇到险滩和风浪,也从未动摇过,改变过。这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创新发展的不竭的内在动力。

不过,邓小平设计“三步走”战略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前20年,也就是前两步。对这两步,他的设计具体到了数字指标。他曾经说:“我只追求两个目标,一个是在本世纪末中国实现小康社会;另一个就是我要活到一九九七年七月,到香港做一次旅行。”[xvi]而对于第三步目标,他只作了一个大略的构想。毕竟那时距离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时间较为久远,且仅实现第三步目标也需要50年,时间跨度比较大,许多事情难以预料,只能先确定一个大的框架。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发展,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付诸实施并见到实效,取得经验后,再对第三步的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作出新的定位。

对第三步的目标的设计时机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时,原定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也就是总体实现小康的目标提前5年实现了。中国人站到了新的地平线上。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对如何实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部署进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1995年召开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进而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强调这一时期中国仍然处于小康阶段,并具体规划了到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上初步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明确提出: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xvii]第一次明确提出了21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这个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是对它的进一步展开,也是原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具体化。

200211月,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又在“新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对新世纪现代化发展阶段作出定位,把未来的50年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二十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第二阶段是后三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至此,第三步的战略部署更加具体和完善,从而为中国在新世纪前半叶从小康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世纪的行动纲领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基本进入小康社会。这时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在加速,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加快,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江泽民、胡锦涛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以开阔的眼界,全新的视角,面对新情况,应对新机遇和新挑战,在继承邓小平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思想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和长远地谋划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也就应运而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的主题,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xviii]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这个目标还包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等。

这样一个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从中可以看出,在实现总体小康后,中国共产党更加强调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全面性是十六大对于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理论创新的突出特点。

就一个国家而言,现代化应当是全面的现代化。关于现代化全面性的问题,毛泽东在建国之初思考和设计现代化时提出“四个现代化”,就说明他已考虑到了现代化的全面性,而且这四个方面的现代化,从小康到全面小康,从未被舍弃,一直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提出小康时也并非只强调经济指标,他始终把现代化过程看作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在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候他就提出“搞现代化要增加精神文明的内容。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xix]1983年邓小平视察江苏后充分肯定苏州小康建设的6个方面更是很好的佐证。

但是,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人,在提出四个现代化时,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虑问题。邓小平提出小康目标主要强调的也是经济指标。这从十二大报告、十三大报告所提出的目标中可以得到印证。毕竟精神文明是由物质文明决定的,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基础薄弱,人均GDP只有200多美元,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且当时急需扭转人们思想中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必须着重强调经济建设,强调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第一位的任务。而当第二步目标实现,进入总体小康后,广大人民衣食无忧,过上相对富裕的小康生活,国家也有了一定的物质积累,全面小康的提出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200710月,在十七大上,胡锦涛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在生态建设方面,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对小康全面性的完善,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对十六大的继承性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对于现代化的定位,十七大较之以前也有新变化。“四个现代化”定位于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偏于物质层面;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后一直沿用这一提法。十七大将这一目标进一步丰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社会和谐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主要内容,强调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从实践上讲,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从理论上讲,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会不断得到丰富和提升。30年小康社会实践是中国沿着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坚定前进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现代化理论,制定与完善现代化战略的过程。十七大对现代化目标的丰富和发展,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在刚刚进入新世纪几年的时间里,在江苏、广东、浙江等东部省市的一些地区即已领先全国,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的任务,开始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践。中央也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些地区的实践及目标设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更加令人鼓舞的前景,也为全国提供了具有示范作用的现代化样本,让我们感受到现代化的中国不再遥远。

从新中国成立之时“四个现代化”的探索到新世纪全面小康的历史性大跨越,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历程中创造着辉煌的成就,而这些辉煌的成就又将所要奔向的目标的距离拉近。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满怀信心地指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新中国走过60年历程的时候,展现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是通向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和光辉前景。

(作者:姜淑萍,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副主任、编审)

 



[i]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

[ii] 《毛泽东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29

[iii] 《毛泽东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41

[iv] 《毛泽东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48

[v]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

[vi]《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

[vii]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39

[viii]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43

[ix]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

[x]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1

[xi]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96

[xii]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

[xiii]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

[xiv]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6

[xv]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6

[xvi]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206

[xvii]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

[xviii]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

[xix]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