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11   
分享到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杨明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逻辑严谨,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新时代的一份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也是一篇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重要创新文献。十九大报告的理论创新,突出体现在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上,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中。

一、准确研判时代方位,由此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对时代问题认识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对时代问题的准确判断和对当下中国发展新历史方位的准确描述,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历史观特别是在时代观上的充分自信。报告用三个“意味着”阐述了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并对新时代方位问题、主要矛盾问题、党的历史使命问题等,作出了明确回答。研判和解决时代问题,是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始终面临的历史课题,也体现了一个政党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时代问题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对时代问题作出研究、分析、判断,就是一个政党最高层次的战略研判。一个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围绕着对时代的判断提出并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党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出发,准确抓住新时代系列特征,高度自信地解决新时代面临的复杂难题,坚定地承担起并且很好地履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责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走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二、深刻分析主要矛盾,由此开创了马克思主义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对时代问题特别是时代特征作出分析和判断之后,特别强调要在把握时代特征的前提下,抓住时代所反映出来的主要矛盾,决定自己的主要任务或中心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时,对主要矛盾作出了创新的深刻的表述,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观点。报告在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时,深刻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还分析了这个主要矛盾变化后,它所涉及的范围,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由此给党和国家带来的新任务和历史责任,以及我们所采取的发展理念、所确定的主攻目标等等。报告以严谨的逻辑分析和理论阐述,既作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主要矛盾的判断,又勾勒了党和国家的工作责任、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报告深化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由此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观点,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思路。

三、高度推崇人民主体地位和作用,由此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新境界。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是十九大报告的鲜明态度。报告通篇贯穿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报告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思想内核,都是围绕“人民”两个字展开的。全篇讲到“人民”这一概念有200多次,许多话掷地有声、高度引人关注。报告中所体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既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也起到了让全体人民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作用。这种人民立场和人民观点的鲜明表达,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定运用和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地传递出:从人民立场出发,我们党就能够带领全体人民脚踏实地地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真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人民立场出发,我们党就能够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最好的评价尺度,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人民立场出发,我们党就能够在发展问题上找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思路,从而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推进我们的工作;从人民立场出发,我们党就能够在各行各业各项工作中,深入群众生活、扎根人民中间、了解百姓疾苦,从而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的十九大报告,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其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工作方针的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意识,也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新境界。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政治报告,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以环环相扣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系统,表达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份报告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以鲜明的态度和创新的视角,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由此也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本文作者:杨明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茅文婷)

(来源:《党的文献》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