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两次经济改革失败原因探究

作者:田猛    发布时间:2014-04-11   
分享到 :

  一、苏联经济发展和改革回顾评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了解苏联就应该其经济发展的历史,离开了对其经济史的分析就无法认识其经济发展轨迹,也无法搞清楚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于影响。在苏联70年(1917-1987)发展道路上,其经济出现过三次重大突破与飞跃,1925-1937年斯大林的工业化奇迹;1956-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开放时期;1965-1980年勃列日涅夫稳定发展时期。

1925-1937年间,在斯大林“落后就要挨打”的口号下,出现了让世界震惊的工业化奇迹。但是,斯大林体制以行政手段搞经济,国民经济长期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国家强大了,人民没有富起来。这种体制僵化,缺乏活力,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1954年-1960年是赫鲁晓夫改革最有成效的6年。这6年内基础设施(水、电、气、路)建设加快。苏联人民尝到市场经济的甜头。可惜好景不长,专断的行政命令管理模式又开始作祟。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改革是不成功的。他在用政治方法搞改革,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管理经济,没有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靠斯大林式的官僚运作改革,百姓沉默,加之他个人理论水平太低,言行不一,引发社会混乱,导致被赶下台。

1965-1980年是苏联经济第三次发展时期,其中1964-1975年这10年成就比较突出。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建立新经济体制的目标,其主要内容有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结合;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鼓励和支持个人副业的发展等。这些改革措施使得苏联的国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再加上苏联赶上了当时世界经济良性发展的高潮期的好机遇,尤其是石油涨价给苏联带来很大的利益,1973-1979年石油出口净收入2000亿-2500亿美元。苏联经济实力相当于美国的2/3,居世界第二位。80年代初“苏联的纺织品、冰箱产量位居世界首位。毛织品、亚麻织品、靴鞋、动物油、奶制品、食糖、鱼制品的产量已经超过美国。”当然,这一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其主要原因是依靠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但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对内政治改革全面倒退,对外凭借苏联拥有的强大国力,穷兵黩武,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挑起与中国的武装冲突,大举入侵阿富汗,和美国开展核竞赛,为所欲为,四处出击,为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苏联的两次改革为什么没有使这个国家可持续性发展下去呢?

二、苏联两次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首先,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框架。苏联两次经济改革都成功地给经济发展以有力的推动,但总是在几年之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经济失调的负增长时期。这是因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摆脱斯大林体制影响。理论问题关系到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总方向,决定着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当初“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就是说,赫鲁晓夫并不理解,揭露斯大林仅是走上革新社会道路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必须对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政治、社会精神生活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重大改革。同样,勃列日涅夫的思想理论坚持的还是斯大林的那一套,并且把斯大林模式发展到“成熟”阶段,即更加定型和更加僵化。“在改革过程中,往往是一只脚向民主迈进,另一只脚却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两次改革总是想对斯大林体制存在的痼疾修修补补,尤其是对市场调节、货币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与企业关系处理不好,总是找不着民主与集中、集权与分权、政治与经济、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计划与市场、国内与国际等因素的最佳结合点,也就是说,苏联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于其国家国情的建设道路。这是苏联的改革始终突破不了旧体制束缚的根本原因。

其次,权力之争使改革大业夭折。在苏联由于官职、地位和权势与物质利益是密切结合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改革就是权力和物质利益的再分配。赫鲁晓夫时期取消了高级干部的相当可观的月薪“津贴”。勃列日涅夫时期调整中央各管理机关与企业的关系时,双方围绕权力的斗争和争论从未停止过。改革必然会触及一些官僚阶层的既得利益,这些既得利益者往往把个人特权看的比整个民族利益与社会发展更为重要。因为这个由党、政府、经济界权贵势力组成的庞大集团,反对改革,联合起来压垮改革派势利,改革往往无法进行到底。这是苏联改革总要反复的重要原因。

第三,自我封闭型经济改革。苏联两次改革没有与世界经济并轨、同步。到1990年以前,苏联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完全隔离着。造成这种自我隔绝状态的根源就是苏联决策者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即世界是由不同的政治体系构成的,他们之间注定要冲突,因此要千方百计地避免与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经济上的联系,导致苏联无法利用国际分工及国际经验,其经济已成为一种自给自足的现代自然经济。其产品不必参加国际竞争,只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因此多数企业不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也不调查市场变化,产品型号及质量几十年如一日,远离国际标准,企业不重视运用新技术,不开发新产品,造成生产技术落后及产品质量的低劣。几十年来,苏联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有竞争力(除个别军火外)名牌产品,对外出口的产品多数为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出口的国家基本是亲苏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就没有改革开放的紧迫感,这是苏联经济落后及改革反复的重要因素。

第四,科学技术没有成为第一生产力。苏联两次改革没有解决好生产效率问题,高速度、低效益,高投入、低利用已成为其改革的痼疾,浪费很大。苏联官方曾公布,苏联工业劳动效率是美国的55%,农业只有其20%。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比西方国家高出1.5倍,燃料及能源消耗高出50%。这与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来临之际,苏联未能及时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有直接的关系。勃列日涅夫对世界科技革命的信号“置之不理,直到70年代初甚至还不准使用‘科学技术革命’这个概念,不仅想方设法从官方文件中勾掉,而且还从报刊书籍中删掉。”1971年苏共24大后,考虑到苏联加速科技发展的紧迫性,苏共政治局准备就科技革命问题召开一次中央全会。1973年5月科技革命的文件和总书记的报告按期交给勃列日涅夫手里后,长久没有下文。直到1982年勃列日涅夫逝世,清理他的档案时才发现这个文件和报告。

第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没有成为改革的主力。这是苏联两次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速度从6.5%下降到4.2%,80年代中期更降至1%-3%。如果扣除靠当时石油涨价带来的收入,国民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这是由于长期以来苏联的经济始终以军工为主,以耗巨资军备竞赛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致使国民经济严重失调,没有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放置到首要的地位,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另外苏联经济长期以来都是重积累轻消费,每年用于消费品生产的资金仅占工业投资总额的1/7,1200多种消费品有1000多种长期短缺,这就会极大地影响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苏联改革的特点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没有使广大群众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并没有获得很好的贯彻执行。高度集中的体制使得多数普通劳动者无法成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人民群众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加之苏联人民长期生活在低消费、低工资、低效益的体制下,人们过惯了缺乏竞争、没有风险的安稳生活,缺乏冒险精神和竞争意识。“人民没有把党所开始进行的改革当做自己的切身事业,没有为实施改革承担责任。许多人对党的号召无动于衷,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气氛。”可以说,苏联改革发展缺乏原动力。这样苏联每次改革也就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支持,最终仍是老的官僚体制取胜,改革者总是以下台告终,群众没有成为改革的主力,改革大业难逃被扼杀的结局。

三、苏联两次经济改革失败的思考和认识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发展与变革的社会。恩格斯说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影子也找不到。”“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看到苏俄一些情况的新变化后,对理论和现实进行了深刻反思,明确提出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邓小平也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遗憾的是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就把斯大林模式固定化了,把它视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律”和识别真假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则。要改革苏联本身就非常需要改革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就非常困难了。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综合配套的。马克思说过,无产阶级革命者常常会“十分无情地嘲笑自己的初次企图的不彻底性、弱点和不适当的地方。它经常自己批判自己,往往在前进中停下脚步,返回到仿佛已经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开始把这些事情再做一遍”。苏联的经济改革主要措施都是以不影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为前提的。在改革前和改革过程中,没有对旧体制的弊病从根本上进行系统的、批判性的总结,以使改革的目标符合商品经济原则。这样,必然使改革在不根本改变原有模式的前提条件下,集中在管理方法上下功夫,作些改进。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也没有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关系与社会政策调整、改变人们传统的思想等同步进行,就是说改革缺乏配套。“没有一个可行的全面的改革总思路,也不够清楚如何使我们自己从过去的变形中摆脱出来,同样地也没有足够理解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时间一长,改革就必然被旧的体制和思想束缚,必然导致改革原地踏步。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