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新书出版感言

作者:宫川彰    发布时间:2011-11-24   
分享到 :

编者按: 20111026,《资本论》研究座谈会暨《解读<资本论>》(第一卷)新书发布会在中共中央编译局举行,来自日本日本首都大学、日本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以及中国的《资本论》研究学者汇集一堂,就《资本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解读<资本论>》的创新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以下是与会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章。

20111026日,在中央编译局的大力协助下,《解读<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正式出版。为纪念新书出版,中央编译局隆重举办了高水准出版纪念座谈会,作为作者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对出席座谈会的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副局长魏海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长林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荣誉顾问卫兴华,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王振中教授、李其庆教授,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武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旭教授,以及有关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与中国之间的交流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当时主要是同中央编译局开展马恩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在学术交流期间,得到了以韦建桦局长、李其庆副局长、魏海生副局长以及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其后东京学习会也参与进来,日中两国的马克思主义交流得以进一步发展。从2008年开始,中央编译局研究部门及日文处先后4次共派遣8名研究人员到我所在的首都大学东京进行研修访问。此外,在魏海生副局长的积极倡导下,日中双方每年都会定期举办日中学术交流(“资本论研讨会”)活动。

随着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魏海生副局长几次提议将我长年对《资本论》的研究及启蒙活动的著书翻译成中文,这也说明这本书的出版是日中交流不断积累的“结晶”。

请允许我再一次对给予新书出版大力协助的各位朋友表示深深地谢意。借此机会,我还要特别对精通《资本论》理论、精通日中两国学术用语、认真进行中文翻译的刘锋博士表示由衷的感谢。

原书日文版《学习<资本论>第一卷》是我多年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我面向普通民众进行《资本论》知识启蒙教育的记录。在此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日本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的情况。

1.日本劳动人民集体学习《资本论》

在日本有许多自发学习《资本论》的团体,他们是工人、劳动者和普通民众,以学习政治经济形势、增长基础知识为目的,为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劳动生活条件开展各种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全国性团体劳动者教育协会(第一代会长:宫川实已故),该团体最大的地区性分会就是我负责的以首都东京为基础的东京学习会。

东京学习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2个方面:①针对劳动者进行基础教育,包括哲学、经济学、劳动者权利、工会活动方法及有关国家政治最基本的问题,例如,为了维护和平民主进行“拥护宪法”学习。②开展以《资本论》为主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

资本论讲座起始于《资本论》出版100周年的1967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45年。主要进行《资本论》全部3卷的学习及“资本论现代开展讲座”、“贫困、差距、不景气与经济金融危机、环境等现代焦点问题分析讲座”等,教师均为活跃在第一线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学习班设为1年制,每周日下午(1—5点),采用授课、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

每年有学员近200人,迄今已有1万多名学员顺利结业。这些学员都是工会活动、市民运动、地区政治改革运动的核心力量。学习会除了覆盖首都圈的4个县以外,在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全国主要城市均设有分会,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而全国范围内的从几个人到10几个人的小规模自主学习会更是数不胜数。

关于学员学习资本论的目的,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在市场万能论背景下,“社会主义”是什么、重新研究其意义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现在,受新自由主义的负面影响,贫困和差距进一步加大,劳动和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如何解决劳动难、生活难问题,如何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学员通过学习想要解决的问题。

2.日本马克思经济学的普及与对日本经济分析的贡献

很多人对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现代日本经济的有效性及稳妥性有所质疑,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入日本并进一步普及的历史和背景。

日本近代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9世纪末以学习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各经济学派(英国古典经济学、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等)的形式开始的。20世纪初,随着日本工业革命的发展,在绝对专制主义天皇制的统治下,帝国主义侵略和镇压加强、阶级斗争激化,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迅速来到日本并得到普及。上个世纪20年代,围绕《资本论》中的不同问题,产生了价值论、地价论、资本积累论等各种论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从引进学问发展成为真正的学术性经济学。

在此基础上,从上个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围绕日本革命战略目标及日本资本主义的历史性、结构性本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战线开展了一场历经近10年的“日本资本主义论争”。“讲座派”认为当前日本革命的战略目标是推翻天皇制,经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但“劳农派”则认为革命的战略目标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场论争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最终遭到压制而结束,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日本宪法规定解除天皇制的权力,消除地主财阀,并制定了有关和平和民主主义的各项权利,表明“讲座派”分析取得了胜利。这场论争在国际上也属于较高水平,是日本社会科学第一次独立对自己国家进行分析,并在社会变革问题上取得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日本资本主义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获得巨大发展及新古典经济学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之对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继承二战前的研究成果,在《资本论》各个命题的理论研究和日本与世界资本主义研究的理论实证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战后复兴期,日本资本主义在制定重化学工业化国家政策的“倾斜生产方式”发展战略上,马克思经济理论发挥了重要影响;(21960年代日本资本主义经济高度成长及其问题的阐明;(31980-90年代经济繁荣期(“平成泡沫经济”)与导致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分析;(4)出现于同时期的属于资本全球化意识形态范畴的美国流新自由主义思想与该路线问题(雷曼危机导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阐明等,对现代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行了理论上、实证上的批判研究。

目前,在日本有一个名为“经济理论学会”的团体,以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和劳动价值学说等马克思主义命题为基础,有超过千人的研究者在以大学为主的研究机构进行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这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与立足于反劳动价值学说=效用价值学说的“日本经济学会”,即代表以新古典派经济学为主流的所谓近代经济学派研究者的学会相竞争,在经济学界内外,特别是致力于劳动运动、和平环境问题的市民运动中具有很大影响。这种经济学界里的对立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特点,即严重的阶级对立结构,这也是日本社会科学固有的特征。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19世纪近代资本主义程度最高的“世界工厂”——英国为原型对各个命题进行了分析论述。虽然当时英国还处于竞争性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并未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马克思将近代资本主义看作历史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运用接近法进行整体分析,彻底揭示了资本主义固有的、普遍的经济运行规律。而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类历史发展原理也可以印证出这些经济规律。因此,在社会制度从根本上反复发生动摇、转换的今天,把握复杂现象的内在因果关系、掌握变动的方向及发展的特点都离不开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

【例1

以《资本论》的积累论为论据,在日本围绕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的评论。各个经济学派都承认存在收入差距的现状,但在其原因和发展方向的分析上却有很大分歧。新古典流派认为导致收入差距主要是“个人能力、努力程度”等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而马克思经济学则认为其真正原因在于推进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共有的、普遍存在的“资本积累规律”这一客观的、阶级的、物质的要素。运用后者的接近法,可以对各资本主义国家间不同历史发展时期进行比较研究,汲取教训,并看清这些现象的历史发展动态、找到解决方法。

【例2

运用《资本论》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论的标准,看清假象和谎言,批判现代庸俗学说。以劳动价值学说解释各种价格现象对坚持使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非常重要。运用劳动价值学说,可以获得确定具有劳动价值实体根据的规律性变化和超出范围不具有根据的变化的标准。还可以对符合规律或偶然琐碎的现象进行判断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不符合这一标准的非科学的、庸俗的见解和假象进行批判。由于控制工资、增加消费税,国民生活日益困苦,庆应大学竹中平藏教授注意到日本国民的金融资产达到1300万亿日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只要将利息提高12个百分点就可以产生与税金增加部分相当的金额。(为什么要实行零利率?十几年来,我们的存款利息被剥夺超过二百多万亿日元,为什么还要继续?)

此外,东大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根岸隆赞成奥地利学派,认为“时差(时间的过程)”产生价值,运用“时差”可以“说明”利息这种剩余的形成,试图对劳动价值学说的剥削进行批判。还曾提出时间可以一定分量地形成利润或利息这种交换价值,真是胡言乱语。

他们甚至没有弄明白什么是利息,疏于通过物质基础找到根据这种科学论证方法,只停留在了现象的表象。劳动者、被剥削的人们不能被这种非科学论述所欺骗。“学习经济就是为了不被经济学者所欺骗”——凯恩斯经济学左派经济学者Joan Violet Robinson19031983)的名言。

3.《资本论》应该在变革期出场及学习《资本论》的意义

在变革期会有很多过渡性的、不确定不稳定的复杂情况发生。而且,这些变化和征兆从何而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具有什么意义,会向什么方向发展,要想解释这些问题非常不容易。主观上出于善意进行的活动客观上结果往往与初衷不符,导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有的甚至成为违背历史规律的行为。因此,为了对各种事物进行准确地评价和判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或局部,应该力求从整体上对事物进行把握。同时要结合社会及世界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大的规律的变化,参考每一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

我的父亲,经济学者宫川实曾对我说:“理论是实践的总结,是指导实践的绳索。”为了解释应对现代社会中复杂不透明的各种事物现象,以坚定的观点和态度确定事物的发展走向需要理论上的总结和评价,需要理论做出正确的指导。

马克思的经济学和《资本论》可以胜任这一要求。《资本论》从整体上分析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明确揭示了其根本原理和各种规律,是在暴风雨的黑暗中指引船舶航行的指南针,它提出的原理和规律阐明了资本这种经济制度走到尽头产生的各种矛盾特点,明确了我们进行运动的意义。我们不能阻碍历史前进的脚步,更不能使历史发生倒退,要把自己置身于符合规律的社会发展洪流中,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由此可见《资本论》的学习越来越重要。

我荣幸地参加了在中央编译局隆重举办的新书出版纪念座谈会,内心万分激动。我要以今天为起点,借用新书出版重新踏上《资本论》启蒙普及的征程继续前进。

(作者为: 日本首都大学东京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