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世界历史思想的源初表达

作者:刘洋    发布时间:2012-01-06   
分享到 :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并没有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独立的、完整的论述,而是散落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以及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当中。从这些著作中散落的片段来看,世界历史思想贯穿于整个马克思的研究视域,并在其中不断地发展完善。马克思第一次使用世界历史这个词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他写道:“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这里世界历史的含义是作为“历史的全部运动”来理解的,而这种理解为“世界历史”思想的真正提出做了理论铺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阐述了其世界历史思想:“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来越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来越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2在这一阐述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从生产的保存“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这一事实出发,提出“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2从而找到了共产主义与无产阶级存在的共同物质前提——世界市场,并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2这些思想在后来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人类学笔记》等著作当中得到了深刻的阐释。由此可见,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必须从《形态》这一源头出发,厘清其与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不同,把握其唯物史观的内在属性,方能真正理解这一概念的本质内涵。

一、对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正是通过这部论战性巨著,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石。从这部著作的第一卷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来建构他们的唯物史观的,而这一批判的深层旨归正是对黑格尔唯心体系的批判,也就是对继承于黑格尔“思想世界”、“思想的历史”的批判。这一批判指向明确而直观地表现在《形态》当中,“德国的批判,直至它最近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这个批判虽然没有研究过自己的一般哲学前提,但是它谈到的全部问题始终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不仅是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所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着神秘主义。”2马克思认为,尽管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现代德国哲学代表们断言自己已经超越了黑格尔哲学,但他们当中并没有一个人在这一体系之外对黑格尔哲学进行全面的批判,至多是依赖于得自这一体系当中的某一方面来反对整个体系,反对别人手中的另一些方面。由此可见,无论对老年黑格尔派还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都是在批判这些现代德国哲学代表手中得自黑格尔体系的那一部分,从而最终达到站在体系之外对整个黑格尔唯心体系做全面的批判。这个体系之外,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现”。

1.唯心史观是对人类史的曲解和脱离

“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把一切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他们就理解了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则通过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来批判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同意老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2这就是“从天国降到人间”的德国哲学,它代表着“一般意识形态”,即黑格尔所认为的“世界的主宰”——“理性”,因它世界历史才是一种合理的过程。在黑格尔《历史哲学》中,从两个方面阐释了其理解的“理性”:“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实体,就是说,由于理性和在理性之中,一切现实才能存在和生存。另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无限的权力,就是说,理性并不是毫无能为,并不是仅仅产生一种理想、一种责任,虚悬于现实的范围以外、无人知道的地方;并不是仅仅产生一种在某些人类的头脑中的单独和抽象的东西。”3黑格尔正是通过这种无所不能的“理性”,把整个物质世界变成了思想的、观念的世界,同时把整个历史变成了思想的历史。他的“叛逆的门徒们”遵循着“理性”之光的指引,以不同的途径继续用观念、思想、概念去产生、规定和支配人们的现实生活、现实关系以及整个物质世界。然而,“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2他们不仅没有意识到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相反,这些意识形态家们要么“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做是有生命的个人”,要么就完全撇开人类史。

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唯物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观念形态”2,因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吃喝住穿等一系列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就为历史提供了世俗基础。“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2,去理解人类史。相反,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他们生存的物质世界,是他们现实生活的整个过程。所以,“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这样,我们才“从人间升到天国”。

2.历史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在黑格尔及其追随者的眼中,尽管这些追随者可能打着批判黑格尔的旗号,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把世代的依次交替看成是具有目的性的,似乎后期历史成为了前期历史的目的。这样被思辨地扭曲了的“历史”与“自我意识”、“批判”、“唯一者”等并列起来。他们没有意识到,“前期历史的‘使命’、‘目的’、‘萌芽’、‘观念’等词所表示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从后期历史中得出的抽象,不过是从前期历史对后期历史发生的积极影响中得出的抽象”2

在这种思辨的扭曲中,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成为了“自我意识”、“宇宙精神”等形而上学概念的纯粹的抽象的自我运动,从而否定了历史发展的物质动因,也无法认识到历史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2。这些历史观上的唯心者们,总是在每个时代中努力寻找某种哲学范畴,由观念出发去解释世界、解释实践,试图通过精神的批判去忽略历史的现实基础,把它看成与历史过程不相关的附带因素。他们以历史之外的某种精神尺度去编撰历史,把它当成脱离现实生活的、处于物质世界之外、位于世俗世界之上的精神创造物,而把现实生活、生产活动当成是非历史的东西。然而,“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2

二、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在批判唯心史观的基础上,指出了历史的物质本性,并以此为出发点对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基础进行了分析。由此我们可以勾勒出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大体轮廓。一是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生产、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二是交往的世界化,主要是以科学、技术、文学等为内容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融合交流。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更蕴含了共产主义理想,即“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可以看做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第三个内容,也是其中体现着其阶级属性的重要方面。其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交往的世界化可以看作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条件。

1.世界市场的形成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史,尤其是对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考察,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所在,并指出资本扩张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本性使然。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美洲的发现,不仅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而且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更为广阔的活动场所,加之蒸汽、机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引起的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航海业和陆路交通的巨大发展,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全球扩张。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业又不断推动工业化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发展。“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货币制度得到发展)、资本集中。”2可以说,只有到了这个阶段,生产不再是地域性的活动而成为了世界性的力量的时候,分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历史才开始成为世界历史。大工业正是通过世界市场“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2

2.交往的世界化

交往在马克思的研究视域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世界历史理论中世界化的交往行为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又一重要物质基础,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紧密相连。大工业条件下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建立起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随着普遍交往的不断扩大,“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2。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也就是直接与世界历史相联系的个人,而这种联系正是依赖于交往的世界化。

“工业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和依靠分工才能存在。”2大工业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不断推进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最终出现了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正是这种分离产生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阶层。商人阶层在推动商业繁荣的同时,丰富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形式,并促使人的行动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直至这一范围拓展到全世界。由此可见,“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2世界历史通过这两大物质基础所实现的行动正是人类解放的现实运动。

三、世界历史是人的解放的现实运动

“‘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2。这里的四个状况就构成了“解放”的物质基础和前提。马克思要实现的解放不是他之前的“聪明的哲学家”要求的从哲学、神学、实体等消融于“自我意识”的词句中解放出来,而是“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2的真正的解放。这种解放不是精神的纯思辨、纯批判,而是要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这种改变不仅要改变人自身同时也要改变人的生存环境,二者是步调一致的同一运动过程。

1.人的解放过程与世界历史同步

到目前为止,纯粹而唯一的个人从来没有出现过,并且到任何时候也不会出现。彼此间不需要发生任何关系的个人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如果不通过他们的本性和满足自身需要的方式进行交往,进而联系起来的话,完全独立的“我”是无法存在的。人不能脱离人而存在,因为“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同样人的解放也不是个人的自我解放,而是与社会的全人类的解放相伴随的与历史发展同步进行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单个人的历史绝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2同样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个人只有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才能为自身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创造条件。在此种意义上说,历史在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将一个原本与时间相连的概念做了一个地理空间上的解释,但展开的却是这一概念的政治学意义——人的解放是“一切阶级的个人”的解放,而不是某个人、某个阶级的人的解放。正像人的解放不是在某一时点、某一刹那完成的那样,世界历史也不是某一具体的历史状态,脱离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世界历史如同脱离人的交往而存在的个人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对二者的同步性加以理解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在这同一现实运动的过程中,世界历史所起到的双重作用。

2.世界历史作为现实运动的双重性质

作为世界历史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世界市场的形成有赖于机械化大生产的兴起,而这种大工业生产形式与资本主义分工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工业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和依靠分工才能存在”2。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导致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成为资本向全球扩张的内在驱力,进而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此时,分工以资本的形式蔓延向全世界。“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2这种力量就是物的力量、资本的力量。资本的本性要求他不断地游走于世界各地,也必然的把大工业分工即资本主义私有制向各个国家推广,从而实现资产阶级对全球无产阶级的剥削和掠夺。这是世界历史运动的第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过程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2。世界历史不只为资产阶级的全球统治服务,它更为人的解放积蓄力量。人如果想从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就必须打破分工,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私有制和分工的消灭同时也就是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础上的联合。”2在这个意义上讲,世界历史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个人通过交往实现的最广泛的联合,而这种联合的程度越高,就越全面地占有生产力。“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2,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四、结语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极具预见性的,在其逝世后的一百多年里,世界的发展成果已经充分证明这一伟大预见的正确性,尤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交往全球化的日益成熟,使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都成为了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同时世界历史也必然成为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维度。只有回到《形态》中,研读文本结合实际,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