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社会批判内涵

作者:杨晗旭    发布时间:2013-07-19   
分享到 :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但马克思是如何通过实践观剖析私有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这一问题表面上似乎有些跳跃,但对于实践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确立却十分关键。显然,如果实践哲学的创立没有现实关照性,其理论地位就值得怀疑了。关于这一点,不论是国内理论界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给予明确的回答。当前的理论界多是基于对实践或者劳动概念的理解来认识实践哲学的,没有进一步深究实践哲学的理论范式究竟怎样体现出“改造世界”的功能,对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有何革命性的意义。实践哲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强调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或改变,强调物质生产活动是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它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剖析,人的现实本质遭到否定的理解,因此具有丰富的社会批判内涵。理解实践哲学的社会批判内涵对于今天发掘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时代性,发展实践哲学基础上的人学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建立的理论根源

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内涵并不空洞,如果对科学实践观形成的理论背景、现实问题的指向性以及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思考,自然会导致对科学实践观认识的误区。众所周知,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实践观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理论生成过程,这一过程与他早期人类解放的理想的树立,对时代问题的剖析,以及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研究和借鉴是分不开的,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科学的实践观从形成之初就有了批判的意蕴。

科学实践观的创立过程可以追溯到青年马克思对人类总体目标的思考。在中学毕业考试的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他探讨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之间的关系,提出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是人自身达到完美的前提。马克思对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不可小觑,这正是马克思从时代的问题出发走向实现社会批判的最初原因。首先,对人类幸福的追寻导致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独特理解,认为哲学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应当具有批判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对比提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这一思想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马克思对于人类理想的追问,以及人类理想实现的渴望。在《莱茵报》时期,通过现实斗争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直接面向了现实生活。这一思想最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以“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格言式的结论呈现出来,被世人所铭记。其次,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理想主义孕育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提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他认为理论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的来源就是人类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对人类理想的探寻并不直接导致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但却导致了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对思辨哲学的反思。

在把“问题”看作是一个时代最有说服力的理论源泉的时候,马克思却发现,把他拉回到现实问题的人类理想与现实的社会状况本身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在现有的社会制度下调和的。例如,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遇到了“物质利益难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这一矛盾的体现。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他站在社会底层人民的立场上为他们辩护,试图证明“捡拾枯树”并非盗窃,这似乎建立在以财产为基础的法律框架下是能够说得通的。一开始马克思也试图通过这一路径说明林木盗窃,即通过证明林木所有者已经不占有枯树枝了;但另一方面,他又发现,光从法律上说明问题并不能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因为各个阶层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物质利益,而法律又建立在财产关系的基础之上,因此只是从法律上并不能为底层人民辩护,必须研究物质利益本身。令马克思颇为费解的是:从现有的财产权利和法的关系出发,似乎林木所有者的行为无可厚非,这说明依靠纯政治和法律研究是无法为广大底层人民辩护的,因此必须弄明白在物质利益问题上,是否隐藏着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腐朽性。显然,当人类理想与社会制度之间发生冲突时,反思和批判现有的社会制度就十分自然了,忽视了这种冲突的存在就无法解释马克思转向实证的社会经济现实研究的原因。

接下来耐人寻味的是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之间的遭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他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给予了极高评价,在《手稿》序言中,马克思就提到“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逻辑学》以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1](P4,并认为费尔巴哈是“惟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真正克服了旧哲学”1](P96。但从文本中我们发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赞赏除了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本主义与马克思早期的人类理想是契合的,这是他热情地支持费尔巴哈的关键因素。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鼓舞下,马克思把人本主义自觉地运用到刚刚接触的经济学中去,他在《手稿》的序言中指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打下真正的基础。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1](P5。在当时的马克思看来,进行实证批判就必须以一种理论作为基础,那就是一种新的理论范式——试图还原“人的现实性”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深知,没有脱离了思辨哲学的对人性问题的全新探讨,实证批判是没有参照系的。因此,费尔巴哈对青年马克思思想演进的最重要贡献是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对社会现实进一步的理论批判。

由此看来,在人类理想树立和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吸收、借鉴的过程中,马克思发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裂痕,必须展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科学的实践观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包含着他早期理想主义思想的精华,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对社会制度的深刻批判,因此要挖掘实践哲学的批判内涵、人类关怀的内涵。

三、科学实践观的社会批判内涵

科学实践观的社会批判内涵涵盖了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本质及其生成过程的理解,对资本主义状态下人的否定状态的认识和共产主义的内涵的阐发。

1.人的现实本质的发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第六条中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又在第八条中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两句话体现了实践哲学对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解,而人的现实本质的发现为马克思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坐标。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的关键处在于费尔巴哈深入探讨了人的本质,尤其是人的社会性,“使‘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1](P96,其实他是运用了新的理论范式,即人本主义的理论范式肯定了人。费尔巴哈抛弃了黑格尔对现实存在的抽象理解,回到“实际的存在”中来,强调“客观的、活生生的或历史的事实”2](P13,但与经验论不同的是,他不仅仅强调感性,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回到感性的现实生活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发现人,发现客观的自我,拥有“类本质”的我,是渗透着人本主义精神的。他的思考启发了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本质的思考,尤其是人的社会性的探讨。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和社会化的人是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有其深刻内涵的。如果没有发现社会化的人,就无从树立起对现有社会制度的批判,因为正是在发现了人的现实本质之后,人们才看到了现有社会制度是否定人的,是应当予以批判的。

在《手稿》中,马克思详细地阐发了他对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解,在这种理解过程中,实践的思维方式开始建立起来。马克思阐发人的社会性首先借助的是“人化自然”的概念,马克思提出“人化自然”的意义不在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两者的和解,而是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两者的统一,那就是人的存在和自然的存在是相互统一的,孤立地设定自然界或人任何一方的存在都会陷入理论的抽象,这实际上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这种统一突破了以前的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既然人的实践过程与自然的发展过程是融为一体的,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是通过这种活动推进人类的发展史,“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做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1](P8990

这意味着,抽象的人的概念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从实践角度去理解,脱离了人与环境统一的人是不可能的,这显然需要“社会”的概念来描述人的本质,来描述人的存在,这一概念较之费尔巴哈的“类”的概念有极大的不同。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显然不是单个人与单个人的结合,因为在这里,单个人首先预设了抽象人的存在。因此,在揭示了“人”和“自然”之间主客二分的抽象秘密后,马克思认为,只有把社会这一概念突出出来,才能真正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结合,还原自然界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然的存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P83

2.人的现实本质的生成过程。

马克思在通往科学实践观的征程中初步确立了人的现实本质的内涵,但人的现实本质并不是理论抽象,而是要经历其生成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肯定人”的过程,只有当一切对象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时,这些对象才成为人的现实,现实的人才确立起来。人的社会性是一个生成过程,是一个肯定人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实践的过程。因此马克思说,“我们看到,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它们彼此间的对立,并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样的对立面的存在。”1](P88可见实践就是人的现实本质的实现过程,就是人作为社会的人的生成过程,肯定人的现实性是科学实践观的出发点。

马克思看到了“社会状态”是作为人确认人的状态,但“社会状态”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现的,这就进入到了科学实践观的话语当中。实践的任务就是实现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转变,将不属于人的对象转变为社会的对象,让“对象成为他自身”。关于实践与现实的人之间的关系,黑格尔的辩证法对马克思的影响很大。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伟大在于“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1](P101。因此,劳动是现实的人的呈现的过程。马克思把劳动看成是通往现实的人的途径,而且是唯一途径。他说得很清楚:“人同作为类存在物的自身发生现实的、能动的关系,或者说,人作为现实的类存在物即作为人的存在物的实现,只有通过下列途径才是可能的:人确实现实出自己的全部类力量——这又是只有通过人类的全部活动、只有作为历史的结果才有可能——并且把这些力量当作对象来对待,而这首先又是只有通过异化的形式才有可能。”1](P101马克思还说:“他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把人对自身的关系理解为对异己本质的关系,把那作为异己存在物来表现自身的活动理解为生成着的类意识和类生活。”1](P184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现实的人的实现途径——那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马克思已经确立了“现实的人”新的内涵,其实就是通过实践,向社会的人复归。这一概念把人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把人的社会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存在论结合起来,实际上也就是把费尔巴哈人道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结合起来。离开了对人的社会性的肯定,就离开了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离开了实践,其实也就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批判功能。因为只有在科学实践观的语境下,人的存在状态才被纳入到研究视野当中,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现实存在的否定才被揭示出来。

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否定状态。

在发现了人的现实本质之后,马克思面临的问题是,人的现实本质的不断生成的过程是否在现实社会中得以体现呢?显然在实证研究过程中,马克思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始终面临的是毁灭和贫困,他们遭受着深重的苦难,同样,资本家也一样苦恼,“工人是为他的生存而苦恼,资本家则是为他的死钱财的盈利而苦恼”1](P9。看来,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虽然将人的“类本质”呈现在世人面前,但他没有深刻地继续阐发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现实本质”的丧失状态,其实也就意味着他的理论缺少现实批判。马克思通过无产阶级生活条件的考察,发现了无产者存在状态与他们的现实本质不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直接描述了无产者的“存在”同他们的“本质”的事实。

在人劳动或实践过程中,一个因素导致了人处于不断被否定的状态而非肯定状态,那就是私有制。在私有制条件下,人无法将对象看作是人的现实本质的体现,而仅仅是满足我们基本需求的物,这正与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的现实本质生成过程相悖。这是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发现的。在实证研究方面,国民经济学家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并不关心人现实本质的实现,他们“把工人只当做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畜牲”1](P15。因此,马克思必须依靠他对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解重新建立起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就诞生了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发现,异化劳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实际上并不是对人的现实本质的肯定,而是对人的动物性的肯定。在这种情况下,历史的演进过程成了自然与人相互对立和排斥的过程,人的社会性无从体现。根据这种理解,有必要重新解读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首先,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意味着,劳动产品本来是人的解放的一种体现。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出来,推进人的生命史。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产品与工人是相对立的,因此,劳动者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表现为人的现实本质的丧失过程。其次,按照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本质的探讨,劳动行为本身本来是与劳动者融为一体的,体现了人的实现过程,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过程不是创造人的过程,而是创造物的过程。工人通过劳动也实现了一种生命的体现,但这种生命是他者的,而不是工人自身的。再次,人区别于动物首先在于人可以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生命的对象化,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象化的人的现实本质不再体现出人自身,而是独立出来与人相对立。最后,在私有制条件下,人和人的关系是被割裂的,无从体现社会性,人和人的关系要靠抽象出来的物来体现。

因此,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过程并不表现为人的现实本质的生成过程,而是相反。人现实本质的实现并不是抽象地实现,而是通过劳动实现的,但在私有制条件下,这一实现过程遭到了彻底的否定。

这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私有制到底通过什么魔法导致了劳动的异化?表面上看,不论是劳动过程还是异化劳动的过程,工人的劳动以及通过劳动生产的产品仍然是工人的创造,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工人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剥夺,虽然处在同样的劳动过程,人的现实本质并不被体现,工人体验不到劳动所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就是说,私有制分离了人的现实本质的生成过程和人的劳动过程,并剥夺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来否定人的现实本质。劳动过程的确是现实的人生成的条件,但如果把两者相分离,人的实现的途径就被剥夺了,人的解放就无从谈起了。在《手稿》中,马克思探讨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劳动或实践是否改变世界的问题,而是人改变世界的活动与人的解放之间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研究表明,仅仅从实践概念本身出发去理解科学的实践观是不够的,不足以完成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任务。必须借助于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本质、对资本主义制度扭曲、违背人的现实本质状况的理解才能把握科学实践观产生的理论渊源。

4.马克思对科学实践观及其批判内涵的总结。

在《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确立了科学实践观的理论范式,把他对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理解纳入到实践哲学中来。他强调科学实践观的两个主要观点:一是明确人的现实本质,即《提纲》第十条所说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二是指出人的现实本质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不能把两者相分离,也正基于此种理解,自然界和人实现了统一,即第八条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把两者相互孤立就会犯把环境和人相分离,把事物、现实、感性与人的实践相对立的错误。而这一错误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合理存在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因此,《提纲》从实践哲学出发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的总体特征。

正确理解科学实践观,把握其批判内涵,首先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比如,实践观把对人的现实本质的肯定视作理想社会得以建立的前提,也就意味着,共产主义成了科学实践观的应有之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范式把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统一起来。又如,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理论具有抽象的人本主义色彩,进而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与科学实践观格格不入。通过探讨科学实践观的批判内涵,我们发现,异化劳动理论在科学实践观的确立过程中至关重要,没有异化劳动理论,科学实践观反而会陷入空洞和抽象。正确理解科学实践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明确科学实践观绝不仅仅是对实践概念内涵的简单挖掘,而是新的理论范式下对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具有极强的现实感。通过对人的现实本质的分析,科学的实践观为以后的马克思主义长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进行批判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也为理论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

四、实践概念的社会批判内涵长期遭到忽视的原因

实践哲学的社会批判内涵虽然重要,但是被国内学术界长期忽视,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讨论是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理地位的重新确立,使人们开始摆脱原有的教科书体系中的观点,即将实践观置于认识论之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关于实践观的讨论是与当时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政治气候分不开的。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研究显然突破了当时社会普遍的对“实践”概念的简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理中的“实践”显然不是一回事。20世纪80年代哲学界对“实践观”的讨论以社会改革为背景,但学术讨论逐步突破政治目标的限制,转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概念、实践哲学的由来、其真正内涵的探讨,进入了脱离了政治底色的纯学术探讨。其好处在于拓宽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理解的视野,但问题在于一些学者在讨论中忽视了对“实践哲学”的当代意义和当代价值。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问题显然已经远远不再仅限于改革开放初期所面临的无法“解放思想”的障碍,一系列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甚至后现代化问题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学术界对“实践哲学”的研究越来越有了“经院哲学”的味道,已经同时代的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当前的迫切任务不是为实践哲学确立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所谓的“应有地位”,因为这种确立是抽象的确立,脱离了对时代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必须从对“实践哲学”的抽象强调转向以实践哲学为核心要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如何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进一步解放思想,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其面向时代问题,积极吸收当前各种理论范式的优秀成果,实现新的理论突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