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杰作

——学习列宁《国家与革命》

作者:高中华    发布时间:2013-12-23   
分享到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迅速高涨。革命高潮的到来,使革命的根本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得以凸现。无产阶级革命对待国家的态度问题,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政治实践上都具有极为迫切和特别重大的意义。为了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正确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从1916年下半年起,列宁开始着手系统地研究国家问题,并在1917年8至9月间,即十月革命前夕,完成了《国家与革命》一书。

《国家与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部著作中,列宁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基本思想,鲜明地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的最基本的观点,说明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的基本特征和职能、国家的消亡与暴力革命的关系等问题。

《国家与革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充分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列宁按照历史顺序叙述了1847年至189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发展过程,全面总结了1848年至1917年间的革命实践经验;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重点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的任务;针对机会主义者的歪曲,详尽地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列宁还揭示了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根本区别,阐明了民主与社会主义、作为上层建筑的民主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

《国家与革命》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一致性。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政权。一方面,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之后,首先就要大规模地扩大民主制度,使它第一次成为穷人的、人民享受的民主,使广大劳动群众都能够平等地、普遍地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还要对压迫者、剥削者、资本家实行强力镇压,粉碎他们的反抗,采取一系列剥夺他们自由的措施,把他们排斥在民主之外。

《国家与革命》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发展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职能的多样性,并集中说明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国家自行消亡”的论断,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的无产阶级国家制度残余;资产阶级国家是不会“自行消亡”的,而是由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消灭的。列宁还强调了过渡时期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阐明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进一步发展了关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学说。

《国家与革命》是最完整、最集中论述国家问题的马克思主义重要著作,不仅对于俄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今天我们深刻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和分析当前全球局部地区的战争本质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我们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